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隐性知识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0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实习的护理实习生50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5名,对照组25名,给予对照组传统带教,为实验组进行带教时强化护理隐性知识,统计两组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带教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效果更佳,经统计,实验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分别为(92.01±1.82)分、(94.00±2.31)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实习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两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护理隐性知识在临床带教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提高护理实习生的操作成绩及理论成绩,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护理隐性知识 临床带教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强化基础护理、提升护理专业水平、加强了护患沟通及三级护理指控等措施,对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护士 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某县级综合医院麻醉镇痛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县级综合医院2010-2012年麻醉镇痛药物使用数量、消耗金额、DDDs及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中该院麻醉镇痛药物年销售金额分别为17.1050万元、28.3398万元、35.8552万元,注射剂占总年销售额的89.56%、95.27%、95.88%,用药频度(DDDS)居前3位的分别是盐酸瑞芬太尼、丙泊酚注射、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结论该院麻醉镇痛药物临床应用不合理,癌症镇痛麻醉药物给药方式肌注多于口服,连续使用存在超剂量不合理现象,麻醉镇痛药物临床处方应遵循以硫酸吗啡缓释片等口服剂作为晚期癌症患者的首选止痛药应用,对重度疼痛患者应选用强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药物±辅助药物联合用药。

  • 标签: 麻醉镇痛药物 应用分析 用药频度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CT扫查辅助检查方式在胰腺炎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1日至今,内科收入院的10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病例作为研究资料。对以上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胰腺CT扫查辅助诊断。结果经CT扫查结果显示,以上108例患者中,所有患者胰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大,发生率为100%,有60例患者出现肾前筋膜增厚征象,发生率为56%,有37例患者出现蜂窝织炎,发生率为34%,胰腺周围假性囊肿9例,发生率为8%,脾大2例,发生率为2%。结论对与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早起给予CT扫查辅助检查有利于帮助医生对急性胰腺炎迅速作出正确诊断,并采取相应应急措施进行早期治疗,同时,CT扫查也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充分了解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提示医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对患者出现的各类并发症进行有效治疗,因此,CT扫查在胰腺炎临床诊断中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建议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CT 胰腺炎 临床诊断 辅助检查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护理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并进行评价。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20例PICC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患纠纷发生情况以及自我护理意识的改变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5%、1.7%,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为6.7%、1.7%,疼痛现象发生率为10%、5%,导管滑出现象发生率为6.7%、0;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5%,对照组发生率为8.3%;观察组中掌握了PICC的自我护理知识的患者所占比例为85%,对照组所占比例为71.7%。以上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ICC护理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中,降低了患者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并且对患者自护能力的提高有正面意义。

  • 标签: PICC 临床路径 效果评价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60-01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骨瓜提取物注射剂临床疗效以及临床应用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提出应用骨瓜提取物注射剂的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及软组织损伤患者、骨折创伤修复、骨质疏松共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假处理,观察组应用骨瓜提取物注射剂,比较观察这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骨瓜提取物注射剂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瓜提取物注射剂对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及软组织损伤患者、骨折创伤修复、骨质疏松具有优良的临床疗效,但临床用药时应注意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

  • 标签: 骨瓜提取物注射剂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鸟巢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影响及应用。方法将新生儿病房收治的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式护理,观察组采取鸟巢式护理,即对暖箱里的早产儿采用婴儿披风卷围成的“鸟巢”襁褓放入暖箱内预热,然后将早产儿按生理性体位放置,对两组早产儿体重增长率、住院天数、体温波动、皮肤破损率、睡眠时间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早产儿较对照组体重增长快、体温波动及皮肤破损发生率较少、住院天数缩短,两组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暖箱内给予鸟巢式护理有利于早产儿身心健康。体重增长快,体温波动小,睡眠时间延长,皮肤破溃发生率减少及住院天数缩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改良多用途在打开咬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32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均采用改良多用途弓联合NiTi辅弓打开咬合进行矫治,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的打开咬合均十分顺利,并未出现后牙升高的症状。结论改良多用途弓应用于安氏Ⅱ类错牙合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打开咬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安氏Ⅱ类错牙合 打开咬合 多用途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临床麻醉的应用方式选择及效果。方法针对本院2011年9月到2012年10月间使用临床麻醉的70例老年患者的使用情况和效果进行分析,并对其麻醉选择和应用效果进行总结。结果在70例老年患者中,45例使用椎管内麻醉,25例使用全身麻醉,经过治疗,5名的应用效果较差。结论老年患者的临床麻醉选择时,考虑到安全性需要针对老年患者的健康情况进行麻醉选择,并结合护理的需要进行临床麻醉准备。

  • 标签: 老年患者 临床麻醉 全身麻醉 椎管内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肿瘤患者出院后通过PICC维护情况,为肿瘤患者出院后PICC维护提供借鉴。方法综合肿瘤患者出院后PICC维护的健康教育模式的文献资料,并重点进步总结。结果实施PICC维护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提高了出院肿瘤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和内涵质量。新的PICC维护模式提高了出院肿瘤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结论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病人增加健康知识,通过使病人对有利于健康的信息的理解和整合带来有利于其健康的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 标签: PICC 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见抗感冒药物主要成分的药理特性及药物临床应用。方法选取几种常用抗感冒药物,记录其药品名与通用名,分析药物主要成分的药理特性,制定用药建议。结果常用抗感冒药物的主要成分主要有六种特性,即解热镇痛、收缩血管、镇咳祛痰、抗病毒、中枢兴奋、抗组胺。结论不同的抗感冒药物主要成分不同,针对性也有差异,应根据药物的适应症来指导临床用药。

  • 标签: 抗感冒药 药理特征 临床用药
  • 简介:摘要手术麻醉信息管理系统是专门为麻醉科和手术室开发的围手术期临床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整合了手术室与麻醉科的管理流程,提高了管理质量;通过与相关医疗仪器设备集成,自动采集围手术期患者信息,提升了工作效率;完善了手术过程管理,保证患者围手术期病历的规范化,方便数据统计分析。同时手麻系统为医院管理者从更高层次评估医疗质量和临床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提供了理想的信息平台。

  • 标签: 手术麻醉 信息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全面护理服务在普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的护理服务。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统计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可见,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2%和85.7%,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和4.8%,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的护理服务有助于护理效果的提升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对于降低护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全面护理服务 普外科手术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检查,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结果40例患者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共有33例患者确诊,诊断率为82.5%。Debakey分型显示,33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为I型,16例患者为II型,4例患者为III型。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动脉夹层进行诊断,能够充分显示剥离的内膜、范围以及血流的变化,并对主动脉夹层进行分型,为医师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主动脉夹层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肝胆内科临床上采用针灸治疗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05月到2014年02月收治的84例慢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给药临床上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42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采用针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24%(40/42),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71%(36/42),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3/42),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2/42),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肝胆内科临床上采用针灸治疗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胆囊炎 针灸治疗 传统西药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按照药品类别统计,化学药占81.6%、中药占17.1%、生物制品占1.3%。中药注射剂报告10.3万例次,同比增长58.2%;其中严重报告5,500余例次,同比增长37.2%。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占比中药不良反应已超过70%,相比2010年的50%提升十分明显。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的增长一方面由于相关单位对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更加重视,更多是产品使用更为广泛所致。因此,规范中成药应用对于防范药品不良反应意义重大。

  • 标签: 中成药 不良反应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由于临床路径在临床护理中的广泛运用,我科为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充分结合临床实际自行设计的护理路径表单。

  • 标签: 手足口 护理临床路径 表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雾化吸入疗法治疗老年肺部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0年5月至2013年1月收住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G组,20例)和对照组(D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疗法,比较一疗程后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情况。结果治疗一疗程后,G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D组。患者达到出院标准时,G组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D组。结论常规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辅以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配合雾化吸入疗法能有效缓解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期的症状,降低并发症,缩短病程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雾化吸入疗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原则以及合理选择用药的分析。方法根据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实行的抗菌药临床应用规范化措施进行总结,根据结果做出详尽的分析。结果我院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总结并整理出一定的用药经验,配合用药原则使用效果更佳,而在合理选择方面也有一定的提高。结论临床坚持按照应用原则应用抗菌药并作出合理的选择会有更好的效果。

  • 标签: 抗菌药 临床应用原则 合理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鼻内窥镜辅助下微波治疗鼻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4月-2013年12月98例鼻出血患者进行鼻腔检查,找出出血点和出血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微波治疗。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治疗之后,显效95例(96.94%);有效2例(2.04%);无效1例(1.02%),显示出良好的效果。结论鼻内窥镜能准确找出鼻出血的部位,从而提高手术视野清晰度,减小手术损伤,术后具有反应轻,疗效确切,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内镜 鼻出血 微波治疗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