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创伤骨折不连治疗中对不同植入物内固定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挑选我院80例创伤骨折不连患者为对象,将其纳入本研究。按照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的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结论在创伤骨折不连患者的治疗中,带锁髓内钉固定的临床效果远优于动力加压钢板固定的效果,可改善患者康复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四肢创伤 骨折 后骨不连 不同植入物 内固定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对长骨骨折不愈合患者氧化应激水平、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临清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长骨骨折不愈合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疗效、术后并发症;术后1个月测定代谢指标,包括钙素(OC)、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抗酒石酸性磷酸酶(TRAP)、吡啶啉(PYD);术后1个月测定氧化应激指标,包括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OC、BALP、PI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TX、TRAP、PY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DA降低,TAC、SOD上升,且观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长骨骨折不愈合的疗效优于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可改善代谢,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骨折,不愈合 四肢 骨折固定术,内 氧化应激 骨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带锁髓内钉固定对于创伤骨折不连患者临床的实际治疗疗效。方法我院2005年08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00例创伤骨折不连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以及实验组(50例),实验组进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照组进行加压钢板治疗,治疗后观察2种治疗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患者关节恢复情况和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使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后手术时间与对照组进行加压钢板治疗相比差异不显著;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使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后患者关节恢复时间以及患者感染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对创伤骨折术后不连患者开展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带来的疼痛较少,并且患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进行功能锻炼及下地负重行走,从而加快患功能活动的恢复,也具有较低的感染率,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带锁髓内钉固定 四肢创伤骨折术后 骨不连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创伤骨折不连的效果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1月60例股骨干骨折不连患者,分别采用带锁髓内钉、动力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架固定,比较三种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三组比较中,切口长度以外固定架最短,其他两组相差无异,术中输血量和引流量以动力加压钢板最多,手术时间以外固定架固定最短;术后的近远期效果以带锁髓内钉固定最明显,动力加压钢板固定居中,外固定架固定最差。带锁髓内钉固定和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连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髓内钉 动力加压钢板 外固定 股骨干骨折 骨不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创伤骨折不连的临床对比。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创伤骨折不连患者84例,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动力加压钢板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钉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指标和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切口长度更小,手术时间更短,对比两组(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无效人数为11例,占26.19%;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无效人数为3例,占7.14%,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3.81%)而言,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86%)更高,对比两组(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创伤骨折不连时,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比动力加压钢板固定治疗效果更好,各项手术指标更优,值得采用和推广。

  • 标签: 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 带锁髓内钉固定 动力加压钢板固定 手术指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对长骨骨折不愈合患者氧化应激水平、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临清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长骨骨折不愈合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疗效、术后并发症;术后1个月测定代谢指标,包括钙素(OC)、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抗酒石酸性磷酸酶(TRAP)、吡啶啉(PYD);术后1个月测定氧化应激指标,包括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OC、BALP、PI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TX、TRAP、PY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DA降低,TAC、SOD上升,且观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长骨骨折不愈合的疗效优于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可改善代谢,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骨折,不愈合 四肢 骨折固定术,内 氧化应激 骨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在创伤骨折不连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考虑研究对照需求,纳入创伤骨折不连患者64例参与此次研究,患者均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院治疗,并将其设为实验组,予以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同期纳入创伤骨折不连患者64例设为对照组,予以加压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此次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显示,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较高,数据对比在差异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显示,实验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短,输血量、引流量较少,数据对比在差异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显示,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数据对比在差异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骨折不连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创伤轻,且预后恢复时间短。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内固定 四肢创伤骨折 骨不连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创伤骨折不连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接诊创伤骨折不连患者共79例(接诊时间为2019年1月~2021年2月),开展对比性治疗研究,术前取随机双盲法分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39例,分别予以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统计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效果及治疗预后差异。结果:(1)手术指标: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引流量则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治疗效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压钢板与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实施均可实现对创伤骨折不连患者的有效治疗,可就患者实际治疗需求及不连实际进展情况合理选择内固定物实施治疗。

  • 标签: 加压钢板 带锁髓内钉 四肢创伤骨折 骨不连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创伤骨折不连应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法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创伤骨折不连患者66例分组对照(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分组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采取动力加压钢板、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疗法。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疗法对创伤骨折不连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值得应用。

  • 标签: 四肢创伤骨折 骨不连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伤性骨折不连采取带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计选择创伤性骨折不连患者50例入组,通过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两组均为25例,考察组采取带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基础组采取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考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基础组,有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不连患者应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 标签: 四肢创伤性骨折 治疗 骨不连 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在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创伤骨折到院治疗后,对出现了不连症状的患者开展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疗法,从而研究该治疗方法发挥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实际开展中,选取的样本来源均为医院收治患者,患者由于创伤骨折出现了不连症状之后,于2021年9月-2023年4月到院进行诊断和治疗。样本确定后,样本分组模板为对照、观察两个不同小组,将68例患者平均分入小组模板后,选择不同治疗方式,最终比较小组之间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患者由于创伤骨折入院后,针对出现了不连症状的患者,确定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疗法治疗方案有助于提升治疗效率。

  • 标签: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 四肢创伤骨折 骨不连 恢复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创伤骨折不连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创伤后不连患者88例,以随机信封法分组,采取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带锁髓内钉手术治疗的44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优良率。结果:对比治疗优良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创伤骨折不连患者采取带锁髓内钉手术治疗的方案进行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四肢创伤骨折 骨不连 带锁髓内钉 动力加压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带锁髓内钉治疗创伤骨折不连的临床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创伤骨折不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创伤骨折不连患者治疗中采取带锁髓内钉治疗方法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并能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带锁髓内钉治疗 四肢创伤骨折 骨不连 临床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与锁定加压钢板结合植创伤骨折不连的疗效情况。方法:随机选取 50例于 2018年 11月 -2019年 12月在我院治疗创伤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患者以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锁定加压钢板结合植治疗措施,研究组实施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结合植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观察组中共有 2例并发症,并发症产生率为 8.00%,对照组中中共有 7例并发症,并发症产生率为 28.00%,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 P< 0.05。结论: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结合植运用于创伤骨折不连的治疗中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并发症的产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 锁定加压钢板 植骨 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弹性钛制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小儿管状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管状骨折治疗的小儿患者14例,对其实施弹性钛制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方式,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经随访1个月~8个月后,患者的骨折部位愈合良好,患者的无明显肢体缩短或过度生长现象,无畸形愈合、断钉以及临近关节功能障碍情况。讨论弹性钛制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小儿管状骨折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患者的骨折部位愈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弹性髓内钉 长管状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76例81处开放性骨折早期清创+内固定,76例81处骨折在早期清创后,本组76例81处开放性骨折早期清创

  • 标签: 例早期 四肢开放性 固定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长骨干骨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诊的新鲜长骨干骨折患者24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对其手术所用时间、骨折愈合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采用顺行锁髓内钉固定手术比采用逆行锁髓内钉固定手术花费的时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长骨干骨折手术后的愈合率达到95.83%;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33%。结论采用带锁髓内钉手术治疗新鲜长骨干骨折的效果较为理想,但是其引发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应该引起重视。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讨论了在对创伤骨折患者手术疼痛护理中运用护理干预模式的影响。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自2021年1月开始至2022年3月结束期间治疗的60例患者,运用随机分类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运用常规护理方法在对照组,运用护理干预方法在观察组,通过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在创伤骨折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护理中,运用护理干预模式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运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四肢创伤 疼痛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达到降低创伤骨折术后疼痛的目的,本文着重探讨了综合护理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所选取的102例对象均为创伤性骨折病症,且行手术治疗,采取盲抽方式根据护理模式的区别进行分组,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手段的观察组各51例患者,对两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此同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大幅度降低(P<0.05)。结论:对于创伤骨折手术治疗患者而言,予以综合护理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感,更可最大程度的减少各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综合护理 四肢创伤骨折 术后疼痛护理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