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登革热急性发热期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与肝脏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于杭州三甲医院确诊为登革热的171例患者为登革热组和1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人群临床资料和SF、肝功能相关指标数据: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分析登革热患者肝损害情况及与SF的相关性。结果登革热组患者ALT、AST、SF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Z = 11.553、15.054和15.163,P值均< 0.001);且登革热合并肝损伤组患者SF水平较无肝损伤组患者升高明显(Z = 6.930,P < 0.001),而年龄、性别、体温峰值、肝病史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此外,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SF与ALT、AST、TBil均呈正相关(r = 0.464、0.531和0.315,P值均< 0.001);且不同SF水平的登革热患者其ALT、AST水平(H分另为14.240、17.584,P值均< 0.001)和肝损伤发生率(χ2 = 49.547,P < 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更高SF水平的患者其ALT、AST水平以及肝损伤发生率均升高;二分类logistic多元回归提示高铁蛋白血症(SF≥500 ng/ml)是登革热合并肝损伤的危险因素(OR = 8.120,P < 0.001);ROC曲线分析示,SF判断登革热合并肝损伤的曲线下面积为0.846(95%可信区间:0.785~0.908),取SF截断值为1 506 ng/ml时,敏感度74.8%,特异度83.3%。结论登革热患者发热期SF水平与肝脏损害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且高铁蛋白血症是登革热合并肝脏损害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登革热 铁蛋白 细胞因子 肝脏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乙型肝炎患者中感染性发热与肝功能衰竭相关性。方法:对照组为未出现感染性发热乙型肝炎患者,观察组为感染性发热乙型肝炎患者,分析感染性发热与肝功能衰竭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急性肝功能衰竭发生率、肝功能衰竭病死率高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血小板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乙型肝炎患者,感染性发热与肝功能衰竭关联密切。当患者存在感染性发热症状后,将会增加急性肝功能衰竭发生率、使肝功能衰竭期间病死率提高。因此,要求临床应加大病情监测力度,借助有效预防控制手段,减少患者不良事件出现,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乙型肝炎 感染性发热 肝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健康宣教对发热门诊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发热门诊患者进行研究,共80例,研究时间是2020年1月-2020年3月,其中40例为参照组,40例为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健康宣教,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于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研究组更优(P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健康宣教 发热闷着 心理状态 新冠疫情期间
  • 简介:摘要:目的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探究医院发热门诊的护士的自我防护措施。方法 在2020年2月-2020年11月期间,选择院内发热门诊共计20例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防护措施。结果 自我防护意识问卷得分(91.8±4.3)分,工作压力问卷得分为(89.7±8.3)分,这说明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较强,工作压力较大。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发热门诊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除了医院常见防护手段,可增设人文关怀,这对医护人员的防护有更积极的帮助。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期间 发热门诊 自我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中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发热门诊中采取闭环管理模式,对其应用效果予以探究。方法:对2020年5月-2021年5月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我院发热门诊中采取闭环管理模式。对其施行后的效果予以分析。结果: 自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我院发热门诊共接待就诊患者1367例次,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复诊24例次。发热门诊医生5名、护士12名、管理者2名以及护工4名均未发生感染。可以看出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发热门诊中采取闭环管理模式的效果较优,能够显著防止感染的发生。结论:此次研究中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发热门诊中采取闭环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控制感染源,且在阻断传播途径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对院内感染予以有效控制。该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疫情常态化 闭环管理模式 发热门诊 体会
  • 简介:摘 要:目的 讨论发热门诊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实验样本来源于我院发热门诊,为便于统计学对比,选出200例(于2020年9月-2021年3月在发热门诊治疗)患者按照就诊顺序编号,按照序号的奇偶性把患者分别归入研究组(n=100)和参考组(n=100),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与常规门诊健康教育,比较患者对发热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遵医嘱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知晓发热知识的程度(96.00%)、遵医嘱用药、饮水情况(100.00%/90.00%)以及擦拭降温依从程度(89.00%)都比参考组(85.00%/86.00%/74.00%/65.00%)患者更高。结论 规范化健康教育方案应用于发热门诊患者体现出巨大优势,患者对发热知识了解更充分,更愿意遵从医嘱接受治疗和护理服务,同时自我护理意识增强,建议发热门诊护理实践工作中推广该健康教育护理模式。

  • 标签: 发热门诊 规范化健康教育 效果
  • 简介:摘 要:换流站站用电系统中安装有干式空心电抗器,起着消纳容性无功功率的重要作用,是调节系统电压、提高电能质量的重要设备。在对±660kV某变电站专业测温时发现,运行中的电抗器周边架构接地引下线存在发热的异常现象,异常的温度升高会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人员碰触有灼伤风险。文章以拉合尔换流站运行中干式电抗器引起构架引下线发热为例,分析接地引下线发热缺陷发热原因,出具治理和防范措施,经检验效果明显。对电抗器安装施工工艺提出改进要求,有一定参考意义。

  • 标签: 电抗器 架构引下线,发热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对发热门诊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后产生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0例发热门诊患者均进行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对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对疾病知识了解度进行比较评价。结果:就诊后患者的疾病知识评分及SAS评分均优于就诊前,P<0.05。结论: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发热门诊患者对新冠肺炎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技能掌握度有积极的影响,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健康教育 新冠疫情 发热门诊
  • 简介:摘要:拜城35kV托克逊变共两台主变:1号主变和2号主变运行,35千伏母线为简单单母运行,35kV康托线支线出线3547、托克线3548运行在35千伏 I母。

  • 标签: 拜城35kV I母T型 线夹发热 事故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建立及疫情防空策略在新冠肺炎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发热门诊在疫情期间收治的1212名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构建一站式发热门诊实施标准化的预检分诊流程与疫情防控措施。结果:采用预检分诊以来,在发热门诊中就诊的患者共有1212人,有5人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并转至外院接受治疗,经检查没有发生漏诊、交叉感染及投诉等问题。结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为了筛查的作用可以有效的发挥出来,应在规范化预检分诊和疫情防控干预的基础上,建立医院发热门诊,可以尽快发现感染或疑似感染的病例,及时干预、治疗,有效控制院内的感染,使得疫情控制的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

  • 标签: 新冠肺炎 发热门诊 预检分诊 疫情防空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层级链式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对患儿发热消失、咳嗽消失时间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100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年限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并采用随机分为一组与二组各50例,二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一组实施针对性、精细化的层级链式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发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结果 两组患儿经不同的护理模式后,一组患儿发热时间、咳嗽时间均短于二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层级链式护理模式 小儿肺炎 临床疗效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提高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方法:对发热门诊医务人员采取包括开展多形式的培训、定期监督、改善环境设施、监测手卫生产品的消耗情况等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将2019年7月到2019年12月(干预前)和2020年1月到2020年6月(干预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的状况做比较,探讨综合干预对发热门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结果:干预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在接触患者前,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血液、体液暴露后,接触患者的周围环境后5个时间点均有所提高。结论:对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实行综合干预措施能提高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切实最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 标签: 发热门诊 综合干预 手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及PRECEDE模式对患者的干预价值。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该院收治的44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基本资料、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数据,对其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生存患者行PRECEDE模式,对比生存患者预后情绪波动、知信行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本组患者存活31例,死亡13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呼吸道、消化道及神经系统基础性疾病及出血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PRECEDE护理模式干预后患者知信行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呼吸道、消化道及神经系统基础性疾病及出血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患者采取PRECEDE护理模式可提升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临床针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注重影响预后影响因素给予适当护理干预。

  • 标签: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预后 影响因素 PRECEDE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描述60日龄以下发热伴严重细菌感染(SBI)患儿年龄及性别方面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7年4家儿科急诊收治的60日龄以下、既往健康现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的足月婴儿。结果1 701例患儿中,214例(占12.6%;95% CI,11.1~14.3)发生SBI。196例(占11.5%;95% CI,10.0~13.1)诊断为尿路感染(UTI)。28日龄以内组和29~60日龄组,脑膜炎发生率分别为0.9%(95% CI,0.3~2.0)和0.3%(95% CI,0.1~0.8),菌血症发生率分别为3.2%(95% CI,1.9~4.9)和0.6%(95% CI,0.2~1.3)。男孩SBI患病率较高,为16.0%(95% CI,13.8~18.5),女孩为8.0%(95% CI,6.2~10.2),UTI的风险是女孩的两倍。脑膜炎发生率:男孩为0.3%(95% CI,0.1~0.9),女孩为0.7%(95% CI,0.2~1.6),菌血症发生率:男孩为1.8%(95% CI,1.0~2.8),女孩为1.0%(95% CI,0.4~2.0)。结论SBI总体发生率为12.6%,主要为UTI。菌血症和脑膜炎发生率较低,尤其是29~60日龄组,男孩和女孩无显著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河南省2017-2020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监测病例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2017-2020年SFTS病例特征进行分析。采集急性期病例血标本,应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新布尼亚病毒核酸。对部分分离到的病毒株扩增S片段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2017-2020年河南省共报告SFTS 1 767例(疑似病例1 000例、确诊病例767例),累计死亡11例(疑似病例3例、确诊病例8例),平均病死率为0.62%(11/1 767);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趋势χ2=12.018,P=0.001)。病例分布在6个城市28个县(区),信阳市报告1 681例,占病例总数的95.13%(1 681/1 767)。病例主要发生在4-10月,占病例总数的96.10%(1 698/1 767)。男性发病率(0.38/10万)低于女性(0.54/10万)(χ2=54.855,P<0.001);40~84岁占病例总数的93.44%(1 651/1 767);农民占病例总数的96.10%(1 698/1 767)。发生家庭聚集性疫情1起。共检测标本1 110份,新布尼亚病毒的平均阳性率为39.19%(435/1 110),不同年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05,P<0.001)。分离到39株新布尼亚病毒中,S片段核苷酸同源性为94.76%~99.82%。39株病毒株完整S片段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34株为A基因型、2株为B基因型,3株为D基因型。结论2017-2020年河南省SFTS以散发为主,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发病范围不断扩大,女性、≥40岁和农民多发,不同年份新布尼亚病毒阳性率差异较大,新布尼亚病毒主要流行型别为A基因型,但仍需持续开展病原学监测。

  • 标签: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新布尼亚病毒 流行病学特征 监测 基因分型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发热门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检分诊和疫情防控措施。方法 2000例发热门诊收治的发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20年1月-2020年10月就诊。对所有患者实施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并做好疫情防控措施,观察发热门诊管理效果。结果 实施预检分诊及疫情防控后,发热门诊的工作质量评分明显提升(P

  • 标签: 发热门诊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预检分诊 疫情防控 措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刺络拔罐放血疗法在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中的应用效果,对护理方式进行探究。方法:选择从2019年11月到2020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名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的不同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方式,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取刺络拔罐放血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温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体温波动幅度较小,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患者采取刺络拔罐放血疗法能够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推广。

  • 标签: 刺络拔罐放血疗法 上呼吸道感染 发热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新冠肺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但由于病情复杂难以及时确诊,需结合既往传染病流行经验总结出确诊技巧,例如依据有无流行学史对患者实行分区管理等,以期安全、快速的筛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本文就流行病学史在发热门诊筛查新冠肺炎中的作用开展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诊治小儿感冒发热应用布洛芬缓释液联合常规疗法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期间纳入9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因感冒发热入院治疗,经随机分组后,平均分为对比组(常规疗法)和研究组(联合布洛芬缓释液),每组均为48例,针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效果优于对比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布洛芬缓释液联合常规疗法对小儿感冒发热患儿实施诊治,不但能够提升临床效果,同时还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而临床应用价值突出,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感冒发热 常规疗法 布洛芬缓释液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发热末期早期使用血浆与白蛋白的疗效。方法 将60例于2018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