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迷宫Ⅲ手术治疗瓣膜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术后处理的经验.方法2013年10月至2016年5月间,我院施行迷宫Ⅲ手术治疗瓣膜合并房颤患者178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95例、二尖瓣成形术28例、主动脉瓣置换5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置换术50例.结果死亡1例(0.56%),因左心室破裂修补成功4d后多脏器衰竭死亡.主动脉阻断时间(102.24±22.07)min,体外循环时间(192.97±32.21)min,ICU停留时间(35.55±17.62)h,术后住院时间(15.10±3.33)d.出现二次开胸止血4例(2.25%)、新发脑梗死2例(1.12%)、低心排血量综合征5例(2.81%).应用临时起搏器136例(76.41%),行同步电复律14例(7.87%),无应用永久起搏器的患者.出院时窦性心律170例(96.05%,170/177)、房颤7例(3.95%,7/177),NYHA心功能Ⅰ级158例(89.27%)、Ⅱ级19例(10.73%).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和左心房直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明显增加(P<0.01).出现跨二尖瓣A峰142例(80.23%,142/177),出现跨三尖瓣A峰152例(85.88%,152/177).结论系统训练、合理选择患者、恰当的手术处理、术后积极防治心律失常是迷宫Ⅲ手术围术期处理的关键.

  • 标签: 心房颤动 迷宫手术 围手术期 心脏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心衰护理的方法。方法择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人34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参照组,两组各17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的心衰护理,对观察组行综合性的心衰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量表评分和抑郁量表评分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量表评分和抑郁量表评分数值较低,参照组的焦虑量表评分和抑郁量表评分数值较高,两组的对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的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行综合性的心衰护理,能够缓解患者心衰的症状,对患者的的预后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 标签: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心衰 护理措施 综合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心衰患者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随机择取我院接受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60例心衰患者进行实验研究,时间选自2020年6月-2021年

  • 标签:
  • 简介:心脏瓣膜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尽管瓣膜手术的最佳时间仍有争议,绝大多数专家均认为应在心室扩张发生前进行瓣膜手术,有时甚至在出现症状前就进行手术。本文概述主动脉瓣和二尖瓣手术围术期麻醉处理的原则,并简要讨论本领域两个有争议的问题:微创手术和Ross手术。

  • 标签: 麻醉 心脏瓣膜病 外科手术 围术期 麻醉
  • 简介:心脏瓣膜腱索断裂临床较少见,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 标签: 心脏瓣膜 腱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抗凝强度华法令(INR1.5-2.0)治疗非瓣膜性心房纤颤的疗效,并与常规强度(INR2.0-3.0)进行对比。方法选择我院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15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低抗凝强度组)76例(INR1.5-2.0),华法令用量1.875~3.750mg/d,对照组(常规抗凝强度组)82例,华法令用量3.125~5.625mg/d。华法令用量根据INR调整,用药1年,分别观察栓塞、出血、死亡例数。结果研究组年栓塞率为1.3%,对照组年栓塞率为1.2%,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选择低抗凝强度华法令,使INR保持在1.5~2.0,既具有抗凝效果,降低了脑栓塞的危险性,又与常规强度华法令组疗效间无差异,患者服药顺从性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超声心动图在瓣膜介入治疗术前评估、术中监测及术后随访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对经导管瓣膜介入治疗中超声心动图的应用及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心脏瓣膜疾病 超声心动图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感染性心内膜炎所致瓣膜的合适手术时机。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8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瓣膜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瓣膜 手术时机 脓肿
  • 简介: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指心房规则有序的电活动消失,代之以快速、杂乱无章的心房颤动波,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心房无序的颤动使其失去了正常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导致心耳内的血液流动速度缓慢甚至停滞进而产生心房附壁血栓。与普通人群比较,房颤患者具有较高死亡率和致残率,这主要是由于房颤患者易于发生缺血性卒中。研究结果显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每年栓塞事件的发生率约5%,是非房颤患者的两倍,15%~20%脑栓塞的发生是由于房颤,在老年人群中房颤并发栓塞的比例更高,由其导致的脑栓塞为非房颤患者的5倍[1]。

  • 标签: 心房颤动患者 老年人群 抗凝治疗 非瓣膜病 持续性心律失常 房颤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倍他乐克在风湿性心瓣膜心衰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死亡率。方法将我院90例风湿性心脏心衰病例,分成对照组45例(利尿、ACEI和强心治疗),倍他乐克组45例(倍他乐克50mg/bid);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死亡率。结果1)对照组死亡20例(44.44%)显著高于倍他乐克组死亡12例(26.67%);6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有所增加(P<0.01);NYHA心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别(P<0.01)。结论对风湿性心瓣膜患者给予倍他乐克,有助于降低心衰死亡率、LVEDD,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

  • 标签: 倍他乐克 风湿性心瓣膜病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强度抗凝在老年非瓣膜慢性房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6例老年非瓣膜慢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标准强度抗凝,对照组给予低强度抗凝。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脑卒中、消化道功能异常、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于低强度抗凝,标准抗凝强度的华法林治疗老年非瓣膜慢性房颤的效果更好。

  • 标签: 不同强度抗凝 老年 非瓣膜病慢性房颤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的超声诊断有效性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5月 – 2021年5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患者分别进行超声诊断和病理性诊断,检查患者的主动脉瓣、二尖瓣、肺动脉瓣形态、主动脉内径和左房右室,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患者的主要病变位置只要在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的发率较少,且超声诊断效果与病理性诊断相当,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采用超声诊断老年退行性心瓣膜有较高的有效性及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应用于临床检测。

  • 标签: 老年 退行性心瓣膜病 超声 有效性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的超声诊断有效性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74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行超声检查,金标准为病理结果,分析其诊断有效性。结果:超声诊断的准确率(98.63%)与病理结果对比无差异(P>0.05)。患者病变瓣膜分布在主动脉瓣膜(69.86%)的较多,病变以心瓣叶基底(64.38%)为主。结论:超声诊断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的准确率较高,能够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力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超声诊断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脏瓣膜变患者整体心功能评价中心衰超声指数的价值意义。方法以超声心动图正常的44例受检者为研究对照组,47例心脏瓣膜变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超声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LAD、LVD、LV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亚组患者心衰超声指数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评估心脏瓣膜变患者整体心功能准确性可靠,临床可以将心力衰竭超声指数作为评估心脏瓣膜变者整体心功能的一个重要观察指标。

  • 标签: 心力衰竭超声指数 心脏瓣膜病变 整体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12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退行性心脏瓣膜老年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将患者的超声征象及病变类型分布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观察瓣膜功能异常的具体表现以及血液流动的具体情况;结果 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主动脉瓣病变(66.11%)发病率为60%,发病率较高,主动脉瓣+二尖瓣病变发病率为20%,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病变和主动脉瓣+三尖瓣病变发病率较低,发病率分别为4%、3%、4%、9%;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中的运用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真实的展现出瓣膜钙化以及血液反向流动的具体情况,为医护人员的救治决策提供科学有力的依据。

  • 标签: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瓣膜心脏的综合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 2016年 12月~ 2018年 5月收治的 52例瓣膜心脏病患者资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26例,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2.3%,护理满意度为 96.2%,分别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69.2%、护理满意度 76.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瓣膜心脏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瓣膜心脏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临床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瓣膜性心脏病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瓣膜心脏的综合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5月收治的52例瓣膜心脏病患者资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护理满意度为96.2%,分别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9.2%、护理满意度76.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瓣膜心脏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瓣膜心脏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临床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瓣膜性心脏病 综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