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心脏外科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和完善。心肌保护措施的不断改进及体外循环(CPB)装置,使患者术后的死亡率及并发症的概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在临床中,仍有部分患者在心脏瓣膜置换后,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和生存率产生严重影响。临床可见,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肺不张,肺水肿,气胸,胸膜腔积液,呼吸衰竭,肺出血,肺部感染,肺栓塞,灌注肺,急性肺损伤等。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降低心脏瓣膜置换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瓣膜置换术 早期诊断 肺部并发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机械瓣膜置换后患者抗凝治疗的用药观察和护理。方法对138例机械瓣膜置换后患者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及其国际表转化比值(INR),观察其抗凝效果及主要不良反应。结果经过规范的抗凝治疗和护理,全部患者PT及INR可控制在适宜范围内。结论对机械瓣膜置换后患者要确保准时服药,定期监测PT及INR,密切观察并指导患者学会发现早期出血及拴血的征象,以达到既有效抗凝,又不产生明显并发症的目的。

  • 标签: 心脏机械瓣膜 抗凝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干预在心脏瓣膜置换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ICU时间、住院费用,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7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0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ICU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脏瓣膜置换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干预 心脏瓣膜置换术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瓣膜病变的病人接受机械瓣膜置换。抗凝治疗是机械瓣膜置换后必需的治疗手段。而加强术后抗凝治疗的护理成了防止术后抗凝不当所致的出血和血栓的并发症的重要环节。术后正确采集PT标本,掌握影响抗凝药物治疗的的因素、常见并发症的应对措施,有效的健康教育,规范住院期间抗凝治疗的护理,科学的出院抗凝治疗指导等已成为减少此类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机械瓣抗凝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手册在心脏瓣膜置换后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该科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住院期间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传统出院指导的基础上结合专门制作的健康管理手册进行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1年内INR达标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1年后观察组INR达标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标签: [] 心脏瓣膜病 健康管理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通过回顾国内外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抗凝管理模式的相关文献,对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国内外新型的抗凝管理模式进行综述,旨在为探索适合我国的抗凝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 标签: 华法林 抗凝治疗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中应用球囊扩张式瓣膜(BEV)与自膨式瓣膜(SEV)的临床长期预后及瓣膜耐久性进行系统评价及对比。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及Embase数据库中有关使用BEV及SEV进行TAVR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试验,日期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3月。两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文献资料提取并应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7项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对其长期(随访时间3年或以上)全因死亡率及瓣膜结构性恶化(SVD)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7项研究中5项为高质量,2项为中等质量。Meta分析结果显示,TAVR术后BEV组及SEV组的长期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4,95%CI:0.95~1.62,P=0.11),术后BEV组的SVD发生率更高(OR=2.46,95%CI:1.41~4.29,P=0.002)。结论在TAVR中,相对SEV,应用BEV的患者长期死亡率无明显差异,但瓣膜耐久性可能较低。

  • 标签: 主动脉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长期预后 瓣膜耐久性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对老年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观察组39例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优良率上,观察组为94.87%,明显要比对照组的82.05%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以及术后疼痛率上,两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效果要优于半髋关节置换,可作为治疗老年股骨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骨折
  • 简介: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05-2018-05间桐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8例,行半髋置换;观察组29例,行全髋置换。结果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术后第3天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全髋置换,术后疼痛轻,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微创 全髋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全髋关节置换(THR)、半髋关节置换(HHR)运用价值。方法:7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以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全髋组39例和半髋组39例,各行THR、HHR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手术指标及住院时间。结果:全髋组治疗优良率(94.87%)和半髋组(87.18%)比,无明显差异(P>0.05)。全髋组中出血量较半髋组多,手术时间较半髋组长,髋关节恢复时间较半髋组短(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THR、HHR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运用效果均较为理想,但前种治疗方式可缩短患者髋关节恢复时间,后种治疗方式可减少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 标签: 老年 疗效 股骨颈骨折 半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半髋关节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4-2020.9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116例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半髋关节置换)和实验组(全髋关节置换),每组58例。对于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并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手术相关指标中的手术时间以及中出血量高于参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相比于参照组较高,P

  • 标签: 半髋关节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全髋置换和半髋置换治疗的对比。方法:抽取2021年5月-2022年4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120例进行研究,按照手术方案的差异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半髋关节置换,观察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与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老年 股骨颈骨折 全髋置换术 半髋置换术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析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的作用。方法:此试验选择的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48例,分两组,各24例;半髋关节置换为参照组方案,全髋关节置换应用在试验组,分析治疗结果。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多,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更少于参照组,有差异(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出参照组,但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参照组低,有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病情时,应用全髋关节置换的效果更显著,可促进其术后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颈静脉球部压力(JVBP)对体外循环(CPB)下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CPB下行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92例,性别不限,年龄65~75岁,体重指数18~25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分级Ⅱ或Ⅲ级。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监测CVP并行逆行置管测定JVBP,于麻醉诱导后即刻(T11)、CPB结束10 min(T12)和手术结束(T13)时记录JVBP,并依据JVBP将患者分为2组:JVBP<12 mmHg组(L组)和JVBP≥12 mmHg组(H组)。于T11-13、术后第1天(T14)和术后第2天(T15)时记录HR、MAP和CVP,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2 ml测定血浆S100β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分别于术前1 d(T21)、术后3、7 d(T22,23)和术后3个月(T24)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法评价认知功能。结果纳入80例患者,L组46例,H组34例。与T11时比较,H组T12时、2组T13-15时CVP、T12,13时JVBP、T12-15时血浆S100β蛋白、MMP-9浓度和血清NSE浓度升高(P<0.05);与T21时比较,2组T22,23时MMSE评分降低(P<0.05);与L组比较,H组T12,13时JVBP、T12-14时CVP、T13时血浆S100β蛋白、MMP-9浓度和血清NSE浓度升高,T12时血浆S100β蛋白浓度升高,T22-24时MMSE评分降低,POCD发生率升高(P<0.05)。JVBP与CVP、血浆S100β蛋白、MMP-9浓度及血清NSE浓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95、0.56、0.70和0.58(P<0.05)。结论JVBP升高可降低CPB下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其机制与血脑屏障损伤有关。

  • 标签: 颈静脉球 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手术 老年人 血脑屏障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后ICU综合护理对患者心肺功能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本院ICU收治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抽选出80例,80例患者均接受瓣膜置换治疗,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一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ICU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临床疗效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差异性对比: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后采取ICU综合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改善心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ICU 综合护理 心肺功能
  • 简介: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围期护理体会.方法对5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实施围期心理,体位,康复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发生并发症2例(4.00%),其中1例切口感染,1例患侧髋关节脱位,经对症治疗均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实施围期心理、体位,康复指导等各项护理措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早期康复.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我院骨科2008年3月-2009年3月共收治双膝骨关节炎患者10例,其中对8例患者行单侧膝关节置换,2例行双侧膝关节置换,经围期精心护理,效果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 护理 康复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工膝关节置换期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至12月所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护理服务,研究组患者则给予围期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6%,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人工膝关节患者围期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人工膝关节 置换术 围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