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65例巨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的瓣膜置换的治疗经验。方法巨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65例,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采用透析型人工肾超滤技术,心肌保护采用温氧合血停跳液诱导停搏及终末再灌注,4℃冷晶体间断灌注维持停搏技术。单纯二尖瓣置换45例,均保留瓣下结构(MVR/SVP),主动脉瓣置换7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置换13例,同时行三尖瓣Devega环缩20例。结果全组患者中54例心脏自动复跳,11例电击除颤复跳。3例死亡,2例出现顽固性低心排综合征死亡,1例因凝血功能障碍致创面广泛出血死亡,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治疗经验:①充分术前准备;②采用超滤技术;③采用温氧合血停跳液诱导停搏及终末再灌注,4℃冷晶体间断灌注维持停搏心肌保护技术;④采用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MVR/SVP)。

  • 标签: 心脏瓣膜疾病/外科学 心脏瓣膜 瓣下结构
  • 简介:目的总结12例心脏机械瓣膜再次置换的治疗经验,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心脏机械瓣膜再次置换,其中机械瓣膜血栓形成5例,心内膜炎4例,瓣周漏1例,机械瓣膜功能障碍1例,机械瓣周围心内膜过度增生干扰碟片活动1例.再次手术二尖瓣置换7例,主动脉瓣置换2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3例.结果中意外死亡1例,为心肌收缩无力致无法停体外循环机,术后早期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死亡率为25%.结论及早诊断,术前心功能改善,掌握好手术时机,不断改进的外科技术及心肌保护,都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死亡率.

  • 标签: 心脏机械瓣膜 置换术 低心输出量综合征 降低死亡率 瓣膜血栓形成 瓣膜功能障碍
  • 简介:我院自1993~1994年以来,已先后为35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拟行了瓣膜置换。通过调查、分析,针对不同的心理反应,具体进行了心理护理,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5例,男10例,女25例,年龄39~68岁之间。所施式:换单瓣25例,换双瓣10例。2调查方法通过查房或与病人单独交谈了解病人的心理状

  • 标签: 瓣膜置换术 人的心理 术前 手术焦虑 心理反应 风湿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心脏瓣膜置换并冠脉搭桥的护理体会。方法我院胸心外科2009年3月-2010年12月,心脏瓣膜置换并冠脉搭桥15例,术后进ICU监护,经严密观察及精心护理,病人恢复顺利,康复出院。结果心脏瓣膜置换并冠脉搭桥15例,术后进ICU监护,一例出现心律失常,经及时处理,症状缓解,其佘病人顺利康复出院。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冠脉搭桥术 护理
  • 简介:目的应用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法对心脏不停跳心脏瓣膜替换手术进行临床分析.方法行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的状态下完成.中不使用心脏停跳液,经冠状静脉窦持续灌注机器血,灌注流量为0.2~0.5L/min,灌注压力为40~55mmHg,使心脏在中持续得到氧合血供应.结果麻醉与灌注满意,阻断主动脉前后的血气酸碱分析、电解质的测定无明显变化,术后无多巴胺等正性肌力药物依赖和严重心律失常,病人恢复良好.结论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用于不停跳瓣膜置换,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措施,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 标签: 心脏不停跳 心肌再灌注 心肌保护 心内直视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心瓣膜置换对血浆IL-6、IL-8、IL-10释放及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风湿性心脏病择期心瓣膜置换患者,分别在麻醉前、腔静脉插管时、主动脉阻断30min、主动脉开放后10min、1h、2h、4h、14h时采集桡动脉血,测定Hct、IL-6、IL-8、IL-10。结果:PCB心瓣膜置换期间的IL-6、IL-8、IL-10变化基本一致;与麻醉前比较,主动脉阻断30min时虽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开放10min时显著升高(P<0.01),高峰期位于主动脉开放1-2h时,然后逐渐回降,主动脉开放24h时已接近基础值(P>0.05)。主动脉开放2h、4h时的IL-6值与主动脉阻断时间有关;主动脉开放2h时的IL-6值与CPB时间相关;主动脉开放10min时的IL-10值与主动脉阻断时间和CPB时间相关。IL-6、IL-8、IL-10三者存在相关性。结论:术后无并发症的CPB心瓣膜置换可促发抗炎症细胞因子反应和促炎症细胞因子反应;独发细胞因子反应的因素虽然较多,但其中以缺血再灌损伤为最重要的独发因素。

  • 标签: 体外循环心瓣膜置换术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0 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目的总结亚高原地区(1800M)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的临床经验。进一步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方法对17例亚高原地区体外循环下心脏双瓣膜置换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死亡2例,术后一周内死亡2例,手术死亡率23.5%。结论亚高原地区心脏瓣膜置换要考虑到环境缺氧所致心肺血管的影响,手术中有效的保护心肌年口三尖瓣成形,术后补足血容量,最适血球比积是45%-50%,可提高血液携氧能力,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适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 标签: 亚高原 风心病 双瓣置换术 围手术期处理
  • 简介:目的总结机械瓣膜置换后抗凝治疗经验。方法本组176例行机械瓣膜置换的患者,术后待胸部引流管的引流量〈20ml/h,开始予肝素300-400u/h,拔除气管插管后开始予华法林5mg/d口服,待PT〉22.5s,APTT〉60S,PTINR〉1.6时停用肝素,口服华法林(2.5±0.8)mg/d,单一主动脉瓣置换者PT-INR(1.8±0.3),其余PT-INR(2.2±0.4)。结果本组应用肝素(52±8)h,出院前97%的患者达到低强度的抗凝要求,在术后3个月的随访中,除3例PT-INR〉6.0(未出现并发症),再次入院调整剂量外,其余患者均达到抗凝治疗的要求。结论机械瓣膜置换后抗凝剂的应用先给予饱和量,再用维持量的低强度的抗凝方法是安全的,术后出凝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

  • 标签: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华法林 肝素 手术后医护 国际标准化比
  • 简介: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和瓣膜置换的患者,因病程长,病情重,心理压力大,手术中体外循环转流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我科从1997年8月至2001年7月共实施此种手术8例。现将手术前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 瓣膜置换术 手术前后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围手术期患者焦虑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FD)调查确定是否存在焦虑,并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其相关因素。在采取一定护理措施后应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效果评分表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全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焦虑,其相关因素包括与疾病,医院环境及社会有关等3方面,用围期心理护理效果评分表对所采取护理措施进行评价,满意者31例占45.59%。较满意33例占48.53%。不满意4例占5.88%。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焦虑反应,据不同反应因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后,对缓解其焦虑,紧张情绪有良好作用,有利于术后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社会负担。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围手术期 焦虑 护理
  • 简介:摘要回顾性总结62例心脏瓣膜置换的护理资料,发现心脏瓣膜置换后主要并发症有出血、心律失常、感染、低心排综合征等,一般出现在手术后早期。认为完善术前准备、加强术后监护,可预防或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挽救患者生命。

  • 标签: 瓣膜置换术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瓣膜手术后机械瓣膜急性功能障碍、人工瓣膜心内膜炎、人工瓣膜瓣周漏及生物瓣衰败再次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及手术治疗要点.方法选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替换术后49例,扩张性心肌病左室减容同时行二、三尖瓣替换术后1例.人工瓣膜急性失功9例中,术后菌落样赘生物和心内膜炎2例,左室腔内残留腱索卡住碟片2例,破裂的左心室后壁卡住后瓣叶1例,碟片边缘缺损1例,碟瓣瓣钩断裂1例,陈旧及机化血栓形成2例,均急症行再次换瓣手术,其中4例急症手术行股动脉插管灌注.术后瓣周漏2例,限期手术,采用带垫片直接褥式缝合修补.生物瓣衰败39例中,二尖瓣位19只猪瓣及18只牛心包瓣多为不同程度的瓣叶增厚、钙化,同时合并不同程度瓣叶撕裂、穿孔,择期行再次瓣膜替换及附加手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出现并发症4例,晚期死亡1例.47例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结论换瓣术后病人多是处于心功能已损害至严重程度或急症时期,手术死亡率高,掌握好再次换瓣手术指征、时机及方法,可大大降低死亡率.

  • 标签: 心脏瓣膜 人工瓣膜 再次手术
  • 简介:摘要血栓栓塞是人造心脏瓣膜置换后的严重并发症,不论应用机械瓣或生物瓣,术后均须抗凝治疗。采用适当的抗凝治疗方法,是巩固瓣膜置换的疗效,维系病人安全和健康的有力保障。护理人员通过对病人服药的宣教,病情的观察,以及病人自己的信息反馈,及时的将病情变化报告医生,给予相应积极的处理,为终身服药提供客观依据。现将08年3月-10年3月,施行机械换瓣手术172例,术后服用终身抗凝药物华法林的观察体会回报如下。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 终身抗凝 华法林
  • 简介: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手术中不阻断升主动脉,不使用心脏停跳液,使心肌得到持续的氧合血灌注,保持心脏有节律的空跳状态。心脏不受高钾、深低温的影响,不遭受停跳、室颤、复苏等非生理性打击。为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促进早日康复,术后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 标签: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 瓣膜置换手术 术后病人 心内直视 护理工作 不阻断升主动脉
  • 简介:摘要人工肩关节置换临床较少见,而肩关节作为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对于人体的上肢功能非常重要,它的损伤或关节疾病往往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人工肩关节置换不仅要保证肩关节的稳定性,而且必须精确巧妙地将相关肌肉固定,实现人工肩关节稳定性和活动性的统一,使得患者的肩关节活动自如。

  • 标签: 人工 肱骨头 置换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工关节置换的护理。方法对39例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总结。结果39例患者在精心护理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高超的手术技术和中、术后精心的护理及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对手术的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人工关节置换 护理
  • 简介:我院从1999年8月-2004年6月共行人工髋关节置换46例。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