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食品安全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食品安全与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保障市场各类食品的安全可靠,相关部门须主动加强食品的安全检测工作。现代生物检测技术不仅能够快速准确检测出食品是否存在有害成分,还可以全面提升食品加工企业有序运转,推动我国食品行业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 标签: 现代生物技术 食品工程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在医学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微生物检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医学检验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微生物检测技术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微生物检测技术以其方便、简单、有效的独特性,能够辅助临床医师进行准确的医疗诊断,并提升治疗效果。然而,由于病原微生物数量众多,同时个体极其微小,有些微生物对培养条件有严格的规定,以及存在一批影响检测效果的各种因子,使得当前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水平较低,影响了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所以,对目前临床微生物检验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综合性质的分析,对于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和病人的恢复都很有帮助。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国作为一个视人民健康为第一位的大国,所以对医药领域的研究十分重视,而药物作为医学诊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自然也引起了极大重视,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提升,在检验药用的方面也做出了突出成就,各种现代科技被运用到药物的检验中,这样使得结果更为准确。本章重点阐述了药品微生物的检测技术及应用方法,旨在为日后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药品微生物 检验 方法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生物发酵过程控制与检测技术是此次研究的中心,首先对生物发酵过程控制与检测基本内容进行介绍,其次明确了未来生物发酵过程控制与检测技术优化的方向与先进技术的引入,目的在于提高生物发酵过程控制与检测技术水平。

  • 标签: 生物发酵 温度控制 pH值控制 细胞-环境信号转导调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国作为一个视人民健康为第一位的大国,所以对医药领域的研究十分重视,而药物作为医学诊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自然也引起了极大重视,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提升,在检验药用的方面也做出了突出成就,各种现代科技被运用到药物的检验中,这样使得结果更为准确。本章重点阐述了药品微生物的检测技术及应用方法,旨在为日后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药品微生物 检验 方法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病媒生物可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且公众在生活中会遇到较多的病媒生物,其在接触人类的食物、生活用品过程中可能引起相关病原菌的传播,增加人类相关疾病传播风险。对此,需要全面了解病媒生物的危害,并从多角度采取措施加强对病媒生物的防制,提升人们的生活环境,保证公众的身心健康。

  • 标签: 病媒生物 预防 控制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缺乏硒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癌症、病毒性传染病等发病率显著增加。开发有效和安全的硒形式是硒营养预防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也是广泛应用硒治疗迫切需要解决的临床疾病的关键问题之一,有望成为硒的新膳食补充剂和药物。

  • 标签: 生物医学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TP荧光微生物检验技术在医院医务人员手表面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选择我院50名医务人员,采用ATP荧光微生物检验技术,微生物培养法对其手部表面微生物进行检测。结果:当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含量较多时,随着菌数的增加,ATP含量也相应升高。以菌数对数值为横坐标,ATP含量对数值为纵坐标进行线性拟合,菌数对数与ATP含量对数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两种方法对医务人员手部卫生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ATP荧光微生物检验技术能够用于评估医务人员手部微生物污染情况,结果与常规微生物培养法基本一致,可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ATP荧光微生物检验技术 医务人员手表面微生物 检验 应用
  • 作者: 张丽娟 张成 杜瀚 贠丰泽 杜菲 常昱昊 毕玉海 马正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生物资源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46,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生物资源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46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流感研究与预警中心,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流感研究与预警中心,北京 100101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疆乌鲁木齐市活禽市场家禽中分离的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进行遗传进化和分子特征分析。方法2016年于乌鲁木齐市某活禽市场采集家禽咽和泄殖腔拭子,经接种鸡胚、血凝试验和RT-PCR等方法分离鉴定AIV,以AIV通用引物扩增病毒基因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利用BLAST、Clustal W、MEGA-X和DNAStar等软件进行序列比对、系统进化和分子特征分析。结果从家禽双腔拭子样品分离到5株H5N8 AIVs,其各基因的一致性在99.70%~100.00%之间,说明5株病毒为同一来源,统一命名为XJ-H5N8/2016。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病毒株血凝素基因(HA)、PB2和NS均与2016—2017年湖北、山西和三门峡等地迁徙天鹅以及印度水鸭中分离的H5N8 AIVs聚在一起,同时,3个基因还与国内水貂中分离的H5N6 AIVs以及福建首例人感染H5N6 AIVs聚在一起;神经氨酸酶基因(NA)与2016年印度水鸭中分离的H5N8 AIVs聚在同一终末分支;PB1、MP、PA和NP均与2017年自埃及、喀麦隆、乌干达、刚果等非洲国家野鸟和家禽中分离的H5N8 AIVs聚在一起。XJ-H5N8/2016的HA裂解位点均含5个连续的碱性氨基酸,为高致病性,病毒基因发生的多个突变可增强病毒对哺乳动物的毒力和致病力。结论从活禽市场分离的5株H5N8 AIVs呈高致病性,与2016—2017年湖北、山西、三门峡等地区以及非洲和印度等地迁徙候鸟和家禽中分离的H5N8 AIVs进化关系密切,部分基因还与国内水貂中分离以及感染人的H5N6 AIVs的遗传关系较近,其多个突变可增强AIV对哺乳动物的感染力和致病力,潜在感染人类和威胁公共卫生安全的风险。

  • 标签: 禽流感病毒 H5N8 活禽市场 候鸟 遗传进化
  • 简介:摘要目前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为全球流行的优势株,Omicron变异株不断出现新的亚型,且携带更多的突变位点。与原始株和其他值得关切的变异株相比,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致病特征和流行特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Omicron变异株致病性和毒性减弱,免疫逃逸能力陡增,传播速度更加迅速,更易通过物体表面和气溶胶媒介进行传播。人群感染后潜伏期缩短,无症状和轻症者居多,住院和死亡风险降低。本文重点梳理Omicron变异株的致病特征和流行特征,以期为Omicron变异株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 标签: Omciron变异株 免疫逃逸 致病性 流行病学 疫苗
  • 简介:摘要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现已发现超过30种HFMD的致病病毒,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A71)和柯萨奇病毒A16(coxsackievirus A16,CV-A16)最为常见。EV-A71也是重症HFMD的主要诱因。近年来发现CV-A6在全球多地区暴发,致病率呈现增长趋势,可能上升成为新的主要HFMD致病因素。HFMD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对于诱发HFMD的多种肠道病毒的病原研究,以及其流行病特征的分析将在该疾病的防控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病原学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activated kinase 1,TAK1)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中小胶质细胞焦亡的调控作用。方法分离胎鼠原代小胶质细胞,随机分为4组接受不同处理,分别为对照组、5z-7-oxozeaneol(5z-7)组、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组和OGD+5z-7组,其中5z-7为小分子TAK1抑制剂。应用分子生物及形态方法对处理后的0 h、6 h及24 h各组磷酸化TAK1(phosphorylated TAK1,P-TAK1)水平及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凋亡相关点状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ASC)寡聚体、Gasdermin D-N端(GSDMD-N)、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等焦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与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及小胶质细胞焦亡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OGD组0 h上述蛋白表达水平及LDH值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6 h、24 h时P-TAK1水平降低,NLRP-3、ASC寡聚体、GSDMD-N、IL-1β、LDH水平升高(P<0.05),电镜下见小胶质细胞胞膜连续性破坏、胞浆溢出、核内染色质边聚等焦亡表现;(2)5z-7组、OGD+5z-7组6 h、24 h P-TAK1水平分别低于对照组、OGD组,而NLRP-3、ASC寡聚体、GSDMD-N、IL-1β、LDH水平升高(P<0.05)。结论TAK1磷酸化水平的下调对HIBD中小胶质细胞的焦亡具有促进作用,且该作用与上调NLRP-3的表达及ASC的寡聚化水平有关。

  • 标签: 缺氧缺血,脑 焦亡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 小胶质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联素分子受体3(PAQR3)在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介导的食管-胃交界腺癌转移中的功能。方法选用OE19细胞系和30只BALB/c无特定病原体(SPF)级裸鼠进行实验,随机分成3组:A组(对照组)、B组(TGF-β通路激活组)及C组(TGF-β通路激活的同时过表达PAQR3),每组各10只裸鼠,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过表达PAQR3对TGF-β介导的OE19细胞皮下成瘤及转移能力的影响;采用定量RT-PCR检测裸鼠肿瘤组织中p53、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TGF-β信号通路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A组10只裸鼠中6只成瘤,其中4只发生转移;B组10只裸鼠中8只成瘤、6只发生转移;C组10只裸鼠中3只成瘤、均未发生转移。B组动物肿瘤组织中TGF-β、Ki-67、p53、Twist、Snail、Vimentin mRNA表达量(13.52±0.07、5.23±0.04、2.34±0.02、13.74±0.07、8.23±0.05、7.73±0.05)均明显高于A组(1.00±0.01、1.00±0.02、1.00±0.01、1.00±0.01、1.00±0.02、1.00±0.02,t=32.825、17.682、3.901、33.834、27.612、24.558,均P<0.01);B组动物肿瘤组织中PAQR3、E-cadherin mRNA表达量(0.41±0.03、0.31±0.03)均明显低于A组(1.00±0.02、1.00±0.02,t=8.735,P<0.05,t=10.846,P<0.01)。C组动物肿瘤组织中TGF-β、PAQR3、E-cadherin mRNA表达量(13.23±0.08、5.22±0.04、2.93±0.03)均明显高于A组(1.00±0.01、1.00±0.02、1.00±0.02,t=31.752、17.554、4.045,均P<0.01);C组动物肿瘤组织中Ki-67、p53、Twist、Snail、Vimentin mRNA表达量(0.31±0.03、0.40±0.05、0.24±0.03、0.22±0.03、0.26±0.04)均明显低于A组(1.00±0.02,t=11.356,P<0.01;1.00±0.01,t=9.558,P<0.05;1.00±0.01,t=12.391,P<0.01;1.00±0.02,t=12.845,P<0.01;1.00±0.02,t=11.034,P<0.01)。结论PAQR3作为新型抑癌基因,具有在体内抑制TGF-β介导的食管-胃交界腺癌细胞皮下成瘤及转移中的功能。

  • 标签: 脂联素分子受体3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 上皮间质转换 食管-胃交界腺癌 转移
  • 作者: 陶希 李璐 唐文静 伍思源 黄丽君 刘茜蓉 宋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康复科,长沙 410016 湖南师范大学神经修复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81 湖南省脑血管病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长沙 410000,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康复科,长沙 410016,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康复科,长沙 41001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觅食运动(FE)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行为及额叶5羟色胺(5-HT)1A受体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及2只健康雌性SD大鼠(供行为评估用)。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I/R)组、PSD组及PSD+FE组(FE组),每组12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缺血时间1.5 h。造模术后1周,PSD组与FE组行慢性不可预见的温和刺激(CUMS),共3周。此后I/R组大鼠集中饲养,PSD组大鼠单笼饲养,FE组大鼠单笼饲养且自由觅食,共4周。造模术后4周及8周,测量各组大鼠体质量,行旷场试验(OFT)、社交试验(SIT)及糖水偏嗜试验(SPT)评定。术后8周处死大鼠,行脑组织TTC染色、HE染色,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额叶5-HT 1A受体/TGF-β1表达变化。结果术后4周,与I/R组比较,PSD组与FE组大鼠体质量减轻,穿格子数及直立次数较少,对嗅潜伏期延长及对嗅次数减少,SP降低(均P<0.05)。术后8周,与PSD组比较,FE组体质量增加,穿格子数及直立次数较多,对嗅潜伏期缩短、对嗅次数增加,SP增加(P<0.05)。与组内术后4周比较,术后8周各组大鼠体质量均增加,FE组对嗅潜伏期缩短、对嗅次数增加,PSD组与FE组穿格子数、直立次数及SP增加(P<0.05)。PSD组及FE组右侧半球残存脑体积比均较I/R组明显减少(P<0.05),PSD组与FE组右侧残存脑体积比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HE染色显示FE组额叶病理形态改变较PSD组轻。术后8周,FE组5-HT 1A受体及TGF-β1增加较PSD组明显(P<0.05)。结论FE可改善PSD大鼠的抑郁行为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减轻额叶病理损伤,增加额叶5-HT 1A受体及TGF-β1表达有关。早期慢性应激可能会增加脑卒中后大鼠的脑梗死体积。

  • 标签: 觅食运动 卒中后抑郁 脑梗死体积 慢性应激 5羟色胺1A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