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 3D打印技术支持下探索分析两种手术切口(改良 Stoppa切口与腹直肌旁切口)在治疗髋臼和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1~2017.1于聊城市中医医院筛选 36例髋臼骨盆骨折患者(已在 3D打印技术支持下行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分为两组。术前在 3D打印技术指导下建模并 1:1打印出具体模型,评估骨折类型并给予钢板预弯。通过比较研究分析以下内容,包括手术用时、术中出血、并发症以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来评判两种手术入路的优缺点。结果:腹直肌旁入路组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少于行改良 Stoppa入路 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病例骨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两组病例骨折复位质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3D打印技术对于复杂骨折的复位与固定 , 两种手术入路在 骨折复位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是 腹直肌旁入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 能更好的暴露单侧髋臼四边体以及高位耻骨上支。

  • 标签: 3D打印 骨盆骨折 髋臼骨折 腹直肌旁入路 改良 Stoppa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后路微创重建钢板与3D导航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盆后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月— 2018年6月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75例老年骨盆后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43例;年龄60~83岁,平均67.7岁。钢板组24例,采用后路微创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导航组51例,采用3D导航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暴露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应用Matta放射学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功能评分评定骨盆功能。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24个月,平均13.5个月。钢板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X线暴露时间分别为(126.1±20.6)min、(251.6±50.8)ml、(15.7±4.4)s,导航组分别为(49.7±17.5)min、(22.8±5.1)ml、(112.8±8.8)s(P均<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钢板组(4%)与导航组(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1周、1个月导航组VAS[(3.3±0.7)分、(3.2±0.7)分、(2.4±0.6)分]明显优于钢板组[(7.2±0.7)分、(6.2±0.8)分、(4.5±0.7)分](P均<0.05),而术后3个月、1年,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Matta放射学标准评估:钢板组优14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2%;导航组优25例,良17例,可9例,优良率为82%(P>0.05)。末次随访时Majeed功能评分:钢板组优15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为96%;导航组优35例,良13例,可3例,优良率为94%(P>0.05)。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盆后环骨折,3D导航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较后路微创重建钢板内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X线暴露时间短、术后疼痛减轻等优势,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人 骨盆 骨折固定术,内 骨质疏松 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于3D全腹腔镜下胰十二脂肠切除术患者行手术室标准化护理的作用。方法:本研究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进行分割,收集60例行3D全腹腔镜下胰十二脂肠切除术患者作为客观研究对象,利用数据奇偶排列方式,将其中30例患者设立为实验组,剩余30例均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统一实施3D全腹腔镜下胰十二脂肠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在这一过程中实施基本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在原有护理模式基础上予以手术室标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维度变化以及护理满意维度变化。结果:不同护理模式实施后,实验组的各个维度指标,包括护理态度、质量以及人文关怀等维度均有明显上升,两组对比存在差异较大,组间差存意义,(P

  • 标签: 手术室标准化护理 3D全腹腔镜 胰十二脂肠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3D个性化导航模板辅助置入脊髓电刺激治疗亚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疼痛科就诊的亚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34例,年龄56~88岁,其中男23例,女11例,病程1~3个月。采用3D打印技术在病变节段下2~3个节段设计个性化导航模板并模拟规划穿刺路径,制成3D导航模板后引导Touhy针精准穿刺,并于硬膜外腔置入脊髓电刺激电极。术中测试电流完全覆盖原有疼痛区域,术后予以短时程持续刺激,刺激参数:频率40~80 Hz,脉宽210 μs,自控振幅电压1~10 V,治疗7~14 d后拔出电极。记录Touhy针一次到达目标位置(患侧硬膜外后间隙中线旁)成功率及手术时间,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7、14、30、60 d简化McGill量表中感觉类疼痛分级指数(PRI-S)、情感类疼痛分级指数(PRI-A)、视觉模拟评分(VAS)、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抑郁筛查量表评分(PHQ-9)和广泛焦虑量表评分(GAD-7)。计算各随访时点50%疼痛缓解率,记录穿刺失败及神经损伤、电极断裂或脱落、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情况。结果34例患者中31例一次性穿刺到位,平均手术时间(41.5±9.5)min。各时点PRI-S、PRI-A、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4.50,P<0.05;F=50.54,P<0.05;F=142.50,P<0.05);术后1、7、14、30、60 d时的50%疼痛缓解率分别为58%、90%、97%、84%、74%。各时点PSQI、PHQ-9、GAD-7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3.67,P<0.05;F=48.61,P<0.05;F=57.95,P<0.05)。治疗中无穿刺失败,随访期间未见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3D个性化导航模板辅助脊髓电刺激置入是一种安全、精准的微创手术方法,可有效缓解亚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的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痛,带状疱疹后 电刺激疗法 脊髓 亚急性期 带状疱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影像数据源3D打印结合模拟循环系统(mock circulatory system,MCS)制作体外动态二尖瓣模型的可行性,以期实现3D打印瓣膜模型从静态到动态、从结构到功能的转变,从而辅助二尖瓣病变的手术治疗选择。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3D-TEE)检查的10例非瓣膜病患者作为二尖瓣正常组,另选10例同期于我院诊断为二尖瓣狭窄的患者作为二尖瓣狭窄组,10例诊断为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作为二尖瓣关闭不全组。各组受检者先行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二尖瓣瓣口流速(E峰)、压差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对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的患者,同时评估瓣膜狭窄及反流程度。行3D-TEE检查,获取二尖瓣三维图像。经图像后处理、3D建模后,应用可溶性材料(PVA)打印瓣膜模具,将人体皮肤硅胶、硅油、淀粉、固化剂等按照一定配比混合后灌注于二尖瓣模具中制作出柔性的硅胶二尖瓣模型。后将模型置于体外MCS中,以实现瓣膜动态启闭。于体外装置中再次测量二尖瓣上述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评估狭窄和反流程度。应用配对t检验对各组体内外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行一致性检验。结果所有受检者二尖瓣3D-TEE图像均成功进行后处理,打印、制作出柔软的二尖瓣模型,并完成体外血流动力学测试。瓣膜模型于体外装置中的启闭状态与体内相似。各组于体外测得的各血流动力学参数与体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一致性较高(r=0.76)。对10例二尖瓣狭窄及10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定性评估中,18例与体内评估程度相同。结论以超声为数据源3D打印结合MCS制作体外动态二尖瓣模型是可行的,且准确性较高。动态二尖瓣模型于体外再现了二尖瓣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可为进一步的临床诊疗、术式模拟提供支持。

  • 标签: 3D打印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关闭不全 血流动力学 模拟循环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腹腔镜下平行重叠吻合法加经自然腔道取标本(PCOA+NOSES)在左半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64例行3D完全腹腔镜下PCOA+NOSES治疗左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4例左半结肠癌患者均行3D高清腹腔镜下左半结肠切除术,并接受PCOA+NOSES,平均手术时间为(146±53)min,PCOA时间为(30.3±2.5)min,术中出血量为(51±26)ml,术后排气时间为(2.1±1.3)d,术后进半流食时间为(4.1±1.4)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3±0.6)d,术后住院时间为(5.4±1.4)d,术后清除淋巴结(22±9.5)枚,治疗费用为(4.1±1.2)万元。64例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肠梗阻1例,吻合口漏1例,腹腔积液伴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结论3D高清腹腔镜下PCOA+NOSES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结肠肿瘤 吻合,外科 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3D补片联合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对患者疼痛程度及术后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70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术中所用补片不同,分为3D组(35例)及普通组(35例),所有患者均行TAPP进行治疗。其中3D组患者所用补片为美国巴德-3DMAX疝气补片,普通组患者所用补片为美国柯惠(泰科)疝气修补片,为普通补片。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手术相关费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小于普通组(P<0.05)。术后即刻、术后12 h、术后30 d,2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72 h、7 d、15 d3D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72 h,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术后即刻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5、30 d,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术后即刻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复发。结论TAPP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联合使用3D补片则可简化手术操作,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3D补片 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 疝,腹股沟 手术指标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模板辅助标准化施源器在宫颈癌影像引导自适应近距离治疗(BT)中的应用。方法对23例外照射(45 Gy分25次)后宫旁受侵袭范围较大的ⅢB期宫颈癌患者行MRI引导自适应BT,处方剂量为7 Gy/次,共4次。根据外照射前后MRI中肿瘤消退情况确定BT范围,预估应用标准化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IC+IS)施源器剂量欠量区域。对欠量区域虚拟经会阴组织间插植针道,并优化植入角度、间距、深度等。应用图形设计软件设计辅助插植模板,并使用3D打印技术打印辅助模板,并与标准化施源器结合紧密。在全麻条件下超声引导完成IC+IS,术后对患者行MRI定位扫描。将定位MRI传入治疗计划系统进行靶区和危及器官勾画,并给予IC+IS治疗计划设计优化,最终完成计划评估及治疗。结果3D打印个体化插植模板平均打印时间为(3.5±1.0) h,辅助模板共引导植入插植针382根,单分次(4.2±1.5)根,剂量权重比为(16.49±9.50)%。靶区EQD2Gy,α/β=10剂量高危靶区D90%为(90.45±3.03) Gy,中危靶区D90%为(66.46±3.68) Gy。膀胱、直肠、小肠、乙状结肠的D2cm3EQD2Gy,α/β=3分别为(82.69±2.60)、(73.20±2.52)、(69.35±3.32)、(69.39±3.27) Gy,均满足临床剂量要求。1年和2年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96%和87%、87%和70%、96%和78%。结论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辅助插植施源器可以有效弥补现有标准化施源器在ⅢB期宫颈癌临床BT时大体积靶区剂量的不足,为晚期宫颈癌BT提供了较为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宫颈肿瘤/近距离疗法 标准化施源器 辅助模板 3D打印
  • 简介:摘要:在提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大环境下,基于工作室的教育模式日渐增多。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基于“3D动力工作室”的四维一体的教育模式,并培养出以xx为典型的优秀学生。

  • 标签: 四维一体 工作室 创新创业
  • 简介:【 摘要】 通过对通用技术课堂上 3 D打印技术实践应用的分析与总结,发现在课堂上引入 3 D打印技术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并初步探讨了 3 D打印技术在通用技术课堂上的作用。

  • 标签: 3 D打印技术 通用技术 技术素质
  • 简介: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我国的智能化发展十分迅速,智能电网是我国电力系统新时期发展过程中的主流方向,我国电力系统在发展过程中旨在结合国内电网发展的现实状况,联系我国实际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和发展水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电网系统。为此需要国家电网企业尽快建设骨干网架,促进各级电网实现协调发展,创建互动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智能电网,为我国社会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 标签: 智能电网 3D-GIS平台技术路线
  • 简介:[摘 要]Smart Plant 3D是面向数据、规则驱动的软件,是基于数据库基础上的一体化多专业集成布置数据库平台,极大简化了工程设计过程,有效使用并重复使用现有数据,结构、设备、管道建模都在此模块中完成。

  • 标签: 数据 平台 简化设计
  • 简介:摘要:针对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安全高效开采上部遗漏煤炭资源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FLAC3D数值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的采动影响范围,模拟了煤层群下部7号煤层1377工作面和9号煤层1397工作面开采后对上部5号煤层1357工作面产生的采动影响。通过现场工业性试验表明:在1357工作面回采时,在回风巷端头开始80m范围内倾角变化量较大,可达2°至3°,80m范围以外煤层倾角基本无变化量;回风顺槽的下沉量从停采线向切眼方向下沉量从0.2m逐渐增大到4.2m,而运输顺槽的下沉量基本未发生变化,实现上部遗漏煤炭资源的安全开采,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标签: 近距离 煤层群 上行开采 采动影响 数值模拟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T1加权序列可变反转角度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D T1-SPACE)结合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3D-TOF MRA)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患者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因颅内动脉瘤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的患者,均为宽颈动脉瘤。术后6~10个月所有患者均行3D-TOF MRA、3D T1-SPACE序列MR扫描和DSA检查。分别使用3D-TOF MRA和DSA以Raymond分级法评价瘤腔栓塞情况,使用3D-TOF MRA和3D T1-SPACE序列以4分法评价载瘤动脉支架内管腔显示情况。采用配对设计的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动脉瘤栓塞程度分级和支架内管腔显示情况。以DSA为金标准,计算3D-TOF MRA评估动脉瘤残留的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术后6~10个月随访,对于动脉瘤闭塞情况,DSA造影显示Raymond 1级23例,2级1例,3级1例;3D-TOF MRA 1级21例,2级3例,3级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57,P=0.577),其中有4例患者两种评估方法结果不一致。对于载瘤动脉支架内管腔情况的显示,3D-TOF MRA评分3分14例,2分8例,1分3例;3D T1-SPACE序列25例均为4分,3D T1-SPACE优于3D-TOF MRA(Z=-4.484,P<0.001)。以DSA为金标准,3D-TOF MRA结合原图像评估动脉瘤栓塞情况的特异度为86.9%(20/23),准确率为84.0% (21/25)。结论3.0 T MR 3D T1-SPACE序列可清晰显示支架内管腔,能准确判断支架内血管的通畅情况,3D-TOF MRA可充分评估动脉瘤瘤腔有无残留。将上述两种MRI血管成像技术相结合,可用于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的随访。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磁共振成像 栓塞,治疗性 随访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这两年来工厂设计系统软件 SP3D (Smart Plant 3D)在国内外化工设计领域的应用呈现逐步推广趋势。本文主要介绍 SP3D软件的基本功能模块,各重要模块在项目中的应用,着重从项目前期准备、三维建模、碰撞检查、模型审查、管道专业成品文件提取这几个方面对比 PDS 软件,阐述管道专业利用 SP3D软件在工程项目中的实际运行效果。

  • 标签: SP3D,三维软件,工程设计,管道设计
  • 简介:摘要:AutoCAD Civil3D软件是一款强大的设计软件,可以对道路工程进行三维动态模拟。本文结合Civil3D软件的具体功能,指出Civil3D可以对道路工程进行全过程检测,提高管理的质量;通过数字化信息模型,可以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控;同时,也能对工程进行成本控制,减少施工材料的浪费。

  • 标签: Civil3D软件 市政道路工程 应用过程
  • 简介:摘要:虽然我国的电力机车起步较晚,但是经过最近几年电力机车技术不断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已经逐渐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从而促进了我国电力机车行业的发展,为拓展海外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电力机车的主要车型是HX-D3型电力机车,由于机车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各地铁路交通的运行,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对电力机车的重视程度,针对机车辅助变流器的故障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对HXD3型电力机车辅助变流器超温故障进行分析,将电力机车运行过程中的空气质量和车顶过滤装置相结合,找出引发高温的原因,幷提出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 标签: HX-D3型电力机车 辅助变流器 故障原因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