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1例双侧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目前国内尚罕见报道。患者以反应减退、流涎、间断发热不典型症状为潜伏期表现,逐渐出现构音障碍和肢体痉挛,从起病之初至明确诊断历时5年,经放射治疗体明显缩小,尚无复发,但肿瘤造成的双侧基底节区结构破坏和大脑半球萎缩,导致了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伤。该病例旨在通过分析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为颅内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的早期诊断提供思路,减少临床工作中的误诊和漏诊。

  • 标签: 生殖细胞瘤 基底节区
  • 简介:摘要骶骨巨细胞的治疗具有挑战性,肿瘤彻底切除与功能保留间存在矛盾,导致该部位手术难度加大,术后肿瘤的复发率很高。本文报告1例以平阳霉素辅助肿瘤供血动脉栓塞为主,综合治疗成功的巨大骶骨巨细胞,追踪时间10年余。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模式在脑胶质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神经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胶质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0例采用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风险认知度进行分析。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心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2例患者出现语言功能障碍,1例高热症状,与对照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风险认知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胶质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风险管理 脑胶质瘤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肠道间质多层螺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2年6月19例胃肠道间质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结果。结果平扫均匀等密度7例,密度不均匀3例,低密度2例,混杂密度1例,1例肿块边缘强化,中心为大片低密度5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的良恶与肿瘤大小、有无坏死、CT强化性相关,即肿瘤越大,中心有低密度坏死,CT多呈不均匀强化者,多为恶性。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的定位、定性、良恶鉴别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胃肠道 间质细胞瘤 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γδ型肝脾T细胞淋巴(HSTCL)的血细胞形态学特点。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搜集2009至2014年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收治的4例γδ型HSTCL患者的临床资料,最初外院形态学均误诊为急性白血病(AL)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对治疗后未缓解患者的骨髓涂片和血涂片进行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染色,并与本院的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染色体、TCR基因重排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例患者骨髓涂片肿瘤细胞比例为7.6%~40.0%;仅有2例患者外周血涂片肿瘤细胞比例分别为9%和10%,γδ型HSTCL肿瘤细胞的瑞氏染色形态有很高相似度:细胞中等大小,胞浆较丰富;大部分细胞核仁1个,大而明显;形态似白血病性原始细胞,尤其是原始单核细胞;但是细胞核染色质呈粗颗粒状,比原始单核细胞致密;与原始粒细胞和原始淋巴细胞相比,HSTCL细胞较大,形状相对不规则,胞浆较丰富,核型不规则更加明显。细胞化学染色具有鉴别诊断意义:HSTCL肿瘤细胞的非特异性酯酶(NSE)染色阴性或者点状弱阳性,且不被氟化钠抑制;糖原(PAS)染色阴性或者呈粗颗粒状阳性,髓过氧化物酶(MPO)均阴性。结论γδ型HSTCL细胞具有独特的成熟淋巴细胞肿瘤形态学特征。瑞氏染色质量和未做完整的细胞化学染色、缺乏此罕见疾病的形态学识别、部分病例伴随AL或MDS表现,极易误认为白血病性原始细胞,可能是导致HSTCLγδ型误诊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淋巴瘤 T淋巴细胞 误诊
  • 简介:摘要胃癌和胃肠道间质(GIST)是消化道常见肿瘤,其诊断及治疗较成熟,但胃癌合并GIST同时在一个消化器官发生则十分少见,占恶性肿瘤的0.25%。其诊疗目前缺乏规范性,贲门黏膜内癌合并极低危GIST在临床上更为罕见。本文报道一例影像学发现并行手术治疗的该病患者。

  • 标签: 贲门 黏膜内癌 胃肠道间质瘤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非胸腺瘤性全身型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切除联合泼尼松与单用泼尼松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重症肌无力数据库(2005年至今)中筛选30例行胸腺切除且病理除外胸腺瘤的全身型MG患者为手术组,匹配39例非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入组时间为起点,以病情"临床缓解",包括完全稳定缓解(CSR)、药物缓解(PR)和最小表现(MM)为终点事件,利用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时间的差异;随访12个月,对两组患者的部分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4)。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的病情临床缓解率、溴吡斯的明和泼尼松用量以及泼尼松峰值用量、其他免疫制剂使用率、病情恶化住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2个月,手术组患者泼尼松和溴吡斯的明用量[M(Q1,Q3)]均小于对照组[5(0,10)mg/d, 30(0,105)mg/d比7.5(5,10)mg/d, 90(15,180)m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0.032)。结论对于轻、中度非胸腺瘤性全身型MG患者,胸腺切除不能使病情更快缓解,但可减少远期泼尼松和溴吡斯的明用量。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术 泼尼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血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取平阳霉素8㎎,用生理盐水或2%利多卡因注射液2ml稀释,根据病人的年龄及体的面积注入药量。结果经过3—5次治疗后,99例治愈、42例显著消退、8例有效,3例无效。结论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血管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方法,并发症少,副作用小。

  • 标签: 血管瘤 平阳霉素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中,通过对比研究分析脑膜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中的诊断结果,两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以确定最佳的诊断手段。方法:通过收集在山东省立三院99例脑膜患者的病例,对99名脑膜病人进行阶段性的记录,在确保患者在不同阶段都进行了CT检查和MRI检查之后,对确诊记录的结果及对患者在CT检查和MRI检查中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99名患者中,数据结果为CT检查率为80.8%,MRI的检查率为88.8%,CT敏感度为82.6%,特异度为42.8%。MRI敏感度为90.2%,特异度为28.5%。结论:MRI检查准确率较CT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院前急救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05年4月至2007年3月间经120急救的2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和黑便,其中20例伴有周围循环衰竭的体征,经予以扩容、止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后24例患者呕血、黑便次数明显减少或停止,18例周围循环衰竭患者体征好转,2例患者病情恶化死亡,院前急救成功率92.3%.结论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时诊断,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是提高本病院前急救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院前急救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多中心颈部血管大出血病例分型与临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20年10月国内多中心收治的42例颈部血管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上海长征医院27例,湖南省人民医院7例,龙口市人民医院4例,莱州市人民医院4例。根据出血部位(position,P)、出血血管(vessel,V)、头向供血(cerebral,C)以及有无合并伤(associated,A)对42例患者进行PVCA分型,并总结基于解除气道压迫(airway rebuild,A)、有效动脉止血及血运重建(bleeding stop,B)以及时间窗内恢复大脑血供(cerebral blood flow reconstruction,C)的 ABC救治原则指导下的院前急救和院内治疗的方法。结果42例颈部血管大出血患者中,P1型(环状软骨以下)3例,P2型(环状软骨-下颌角)28例,P3型(下颌角-颅底)11例;V1型(大动脉性出血)22例,V2型(大静脉性出血)11例,V3型(单纯浅表静脉或细小动脉出血)7例,V4型(动静脉混合出血)2例;C0型(无头向缺血及头颅神经功能障碍表现)5例;C1型(有头颅一过性缺血表现、但无肢体感觉障碍)33例,C2型(存在头颅缺血、神经功能障碍表现)4例;A0型(不合并其他系统损伤)39例,A1型(合并其他系统损伤)3例。4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25例行开放手术血管重建修复+血肿/异物清除(7例血管结扎、14例直接缝合修补、4例血管间置),17例接受复合手术治疗(颈动脉造影+覆膜支架腔内修复+血肿/异物清除)。手术成功率为100%,失血性休克均得到纠正,血肿压迫全部解除,头向缺血症状改善。围手术期局部颅神经损伤4例,切口血肿1例,术后高灌注表现6例。平均随访14.3个月,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心肌梗死、脑卒中或死亡,无再次破裂、夹层发生。1例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患者于术后1年发现50%无症状再狭窄。结论基于“PVCA”分型及“ABC”救治原则,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颈部血管大出血的救治。

  • 标签: 颈部损伤 血管 出血 PVCA分型 ABC救治原则
  • 简介:摘要颈部是人体重要且结构复杂的区域,一旦发生损伤常导致较高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其中,血管损伤及大出血是主要原因。然而,由于颈部结构的特殊性,颈部血管大出血缺乏有效的急救控制方法,对于颈部血管大出血的诊治仍未达成一定的共识。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尝试探索并总结颈部血管大出血的新分型及处理原则。

  • 标签: 颈部损伤 血管 出血 PVCA分型 ABC救治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CT检查和MRI检查对脑出血诊断的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收集于2022年7月-2022年12月柴桑区人民医院具有疑似脑出血的临床资料,从中选取60例CT检查和MRI都扫描的患者,将CT检查和MRI的诊断结果进行析。结果:使用CT检查出脑出血患者有52例,检出率为86.66%,MRI检查出脑出血患者有56例,检出率为93.33%,MRI检查在脑出血病况不同时期的检出率高于CT。MRI在不同部位的检出率皆高于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对病灶的敏感度高于CT,不易漏诊,可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的诊断价值。

  • 标签: CT MRI 脑出血 影像学特点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