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动脉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患者凝血状态发生改变,血小板活化、纤维蛋白形成和交联导致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高凝状态及微血栓的形成是造成迟发性脑缺血及不良预后的可能机制。血栓弹力图(TEG)检测模拟人体内环境下凝血-纤溶整个过程,通过物理方法将血块弹性强度转换成图形,直观判断凝血情况并分析成因。应用TEG监测aSAH后患者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变化,以及探索这些变化与临床事件之间的相关性,可以为临床治疗措施提供干预依据,有望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栓弹力图 动脉瘤 凝血检测
  • 简介:摘要调查我国神经外科医师对动脉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预防痫性发作的认知和决策现况。设计《动脉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的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进行数据采集。2021年7至10月,共收集有效问卷82份,符合纳入标准的有43份。受访者来自32个省、市、自治区年收治动脉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00例以上的医学院附属医院。仅有9.3%(4/43)的受访者不认同预防用药,86.04%(37/43)的受访医师在临床实践中进行预防性用药,丙戊酸钠(94.59%,35/37)是最常用的预防药物。各中心预防性用药的时长从<3 d至>14 d不等,具有很大差异。脑电图的应用率、我国神经外科医师临床观察到的痫性发作比例均较低。调查结果提示,目前我国动脉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预防痫性发作的临床实践尚不够规范,临床医师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仍不够全面。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将有利于明确预防用药的必要性,并对规范用药产生积极影响。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发作 化学预防 临床决策 调查和问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D-二聚体对动脉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9年6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被首次诊断为aSAH的患者资料,共1 658例,所有患者根据D-二聚体水平中位数和四分位数分为Q1~Q4 4组,分别为415例、414例、414例、415例。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对Q2、Q3、Q4和Q1分别进行匹配,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二聚体与各个结局的关联。由于目前临床尚无通用的D-二聚体分类标准,本研究尝试根据目前临床参考值上限的1、3、5、10倍将患者再次分为q1(<0.55 mg/L,94例)、q2(0.55~1.65 mg/L,435例)、q3(1.65~5.50 mg/L,650例)和q4(>5.50 mg/L,303例)4组,同样作PSM及logistic回归分析,以检验不同的D-二聚体分类方法下,D-二聚体是否仍然与aSAH预后相关。结果1 658例aSAH患者年龄(57±12)岁,男1 068例,女590例。根据D-二聚体水平中位数和四分位数法分组PSM后,4组例数分别为318例、318例、251例、229例。Q4组(>4.95 mg/L)患者与Q1(<1.23 mg/L)组相比,Q4组患者院内感染(OR=2.14,95%CI:1.47~3.11,P<0.001);肺部感染(OR=2.22,95%CI:1.51~3.28,P<0.001)、尿道感染(OR=1.75,95%CI:1.12~2.75,P=0.014)以及颅内再出血(OR=3.59,95%CI:1.30~9.91,P=0.013)风险较高。Q4组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结局的风险也高于Q1组,不良预后结局包括出院时预后不良(OR=2.12,95%CI:1.43~3.14,P<0.001);住院期间死亡(OR=3.03,95%CI:1.26~7.33,P=0.014);90 d内死亡(OR=2.33,95%CI:1.29~4.22,P=0.005);180 d内死亡(OR=1.92,95%CI:1.12~3.29,P=0.018);1年内死亡(OR=2.07,95%CI:1.23~3.47,P=0.006)以及最长随访期内死亡(OR=1.97,95%CI:1.26~3.09,P=0.003)。在根据目前临床参考值作二次分组并进行PSM后,4组例数分别为90例、87例、90例、43例。q4组患者的院内感染(OR=2.26,95%CI:1.14~4.45,P=0.019)、血行感染(OR=8.86,95%CI:1.08~72.78,P=0.042)、出院时预后不良(OR=4.92,95%CI:2.18~11.07,P<0.001)、180 d内死亡(OR=3.39,95%CI:1.04~11.08,P=0.043)、1年内死亡(OR=3.23,95%CI:1.10~9.49,P=0.033)以及最长随访期内死亡风险(OR=3.28,95%CI:1.34~8.01,P=0.009)仍然高于q1组患者。结论高D-二聚体的aSAH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风险及病死率更高,临床预后更差。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D-二聚体 倾向评分 预后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嗜铬细胞/副神经节(PPGL)患者肿瘤切除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随访研究,以2008—2016年于北京协和医院就诊并行肿瘤切除的PPGL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57例。获得患者基本情况[诊断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和体质指数(BMI)],PPGL发病情况(起病年龄、病程、家族史、肿瘤位置、肿瘤是否双侧或多发、术前血压),PPGL肿瘤临床和病理特点(肿瘤大小,术中是否有粘连、侵袭或浸润,术后病理包膜是否光滑完整、有无浸润生长、囊变坏死以及Ki-67指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术前24 h尿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等,根据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获得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情况,并比较出现复发或转移的患者与未复发转移患者之间的基本情况、发病情况、肿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结果157例患者的年龄为(42.4±13.4)岁,男69例,女88例。其中103例为嗜铬细胞(PCC),54例为副神经节(PGL),随访时间为(9.5±2.0)年。PCC患者中,13例(12.6%)术后复发,9例(8.7%)远处转移;与未发生复发转移的患者相比,复发患者起病年龄更小[(27.3±15.7)岁比(39.3±12.2)岁,P=0.003],病程更长[48.0(23.0,141.0)月比12.0(4.0,60.0)月,P=0.010];出现远处转移患者的肿瘤体积更大[8.0(6.1,12.8)cm 比 5.0(4.0,7.0)cm,P=0.027]。PGL的患者中,8例(14.8%)术后复发,5例(9.3%)远处转移;与未发生复发转移的患者相比,复发患者病程更长[90.0(36.3,165.0)月比24.0(8.0,72.0)月,P=0.009],原发肿瘤为多发病灶的比例更高[4/8比4.4%(2例),P=0.003];远处转移患者术前舒张压更高[(146.0±32.1)mmHg比(120.6±25.3)mmHg,P=0.043](1 mmHg=0.133 kPa),原发肿瘤为多发病灶的比例也更高[2/4比4.4%(2例),P=0.029]。结论PPGL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复发或转移。术后复发或出现远处转移的PPGL患者起病年龄更小,病程更长,肿瘤体积更大,且多发病灶更为多见。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复发 转移
  • 简介:摘要:宫颈癌是全世界妇女第四常见癌症,估计2020年有60.4万个新发病例。在2020年34.2万多宫颈癌死亡病例中,大约90%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1]。与未感染艾滋病毒的妇女相比,感染艾滋病毒妇女患宫颈癌的可能性高五倍,据统计,宫颈癌病例中有5%归因于艾滋病毒感染[2]。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 简介:摘要胶质是一种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具有复发率高、预后差等特点。多数胶质患者在经过规范治疗后仍有复发,且常伴生物学恶性进展,需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焦亡是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对胶质的发展有促进和抑制的双重作用:一方面,细胞焦亡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炎性死亡而抑制胶质发展;另一方面,焦亡所释放的炎性介质会促进形成适应肿瘤细胞生长的肿瘤微环境从而促进胶质细胞增殖。为了进一步了解细胞焦亡对胶质发展的影响,本文就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以及细胞焦亡与胶质的相关研究进行探讨,以期为胶质诊疗提供新的思路与见解。

  • 标签: 胶质瘤 细胞焦亡 程序性死亡 信号通路 肿瘤
  • 简介:摘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多发脑胶质122例及单发脑胶质183例。多发脑胶质中男74例,女48例,年龄18~83(53±13)岁;单发脑胶质中男104例,女79例,年龄10~84(51±14)岁。采用基于标准空间的病灶分析方法构建多发脑胶质空间分布频次热图,观察其白质受侵犯的部位特征。与单发脑胶质组相比,多发脑胶质组空间分布更多出现在室管膜下区、胼胝体区及扣带回(P<0.001),多发胶质白质受累区更为广泛,以连合纤维(胼胝体体部,P<0.05)和联络纤维(扣带、穹隆,0.05<P<0.10)区受累频次更多。多发脑胶质的大脑空间分布及白质受侵具有一定的部位特征性。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多发 空间分布 白质 脑图谱
  • 简介:摘要胶质是儿童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与成人相比,有些肿瘤尽管在形态学上与成人表现相似,诊断名称也一样,但却具有独特的分子遗传学特征及完全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因此儿童的脑胶质绝非成人的“微缩版”。2021年末发布的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相当重要的修订之一就是将儿童常见的一些弥漫性胶质单独区分开来,并进一步分成了儿童型弥漫性低级别胶质和儿童型弥漫性高级别胶质两大类。而分类的依据除了组织学形态和临床特点,更多地包含了分子特征。因此医师在临床实践中,一定要重视分子病理诊断对儿童胶质诊治的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童 胶质瘤 分子病理 诊断
  • 简介:摘要副神经节多表现为无痛性肿块,患者常以高血压为首发症状。若术前未能详细询问病史、完善相关检查及检验进行鉴别诊断,可能导致术前准备不足,从而使手术风险增加。本文报告了1例术前未能确诊的乙状结肠系膜巨大副神经节的病例,通过术中给予酚妥拉明、术后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及补液等治疗,患者术后7 d好转出院。

  • 标签: 副神经节瘤 乙状结肠 肠系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MM)患者伴发第二肿瘤与其他恶性肿瘤伴发MM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转归。方法纳入2002年1月至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诊治的MM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MM伴发第二肿瘤组以及恶性肿瘤伴发MM组。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初诊年龄、分型、分期、合并恶性肿瘤类型以及治疗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生存差异。结果MM伴发第二肿瘤组患者20例,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龄[M(Q1,Q3)]61.5(56.8,68.0)岁,总生存期49.5(32,58)个月,自伴发第二肿瘤至死亡的时间12(4,21)个月。恶性肿瘤伴发MM组患者29例,其中男13例,女16例,年龄64.0(57.0,71.0)岁,总生存期97(61,171)个月,伴发MM后至死亡的时间32(18,47)个月。诊断MM至发生第二肿瘤时间为37(18,50)个月,早于其他恶性肿瘤伴发MM时间[53(31,117)个月](P=0.016)。两组发生的其他恶性肿瘤类型不同,MM伴发第二肿瘤组中第二肿瘤占比高的是血液系统肿瘤(12/20,60.0%),而恶性肿瘤伴发MM组中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占比较高(13/29,44.8%)(P<0.001)。结论MM伴发第二肿瘤或恶性肿瘤伴发MM均可能对患者的生存期造成负面影响;MM患者出现的第二肿瘤中血液系统肿瘤占比较高,而在伴发MM的恶性肿瘤中以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占比较高。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第二肿瘤 恶性肿瘤 总生存期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7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例马松病例,其中男4例,女7例,年龄14~62岁,病史1~24个月,均为皮下触及肿物就诊。本组病例中,9例为单纯型,1例为混合型,1例为血管外型。超声影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马松的特征,在其诊断、分型和鉴别诊断上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超声 马松瘤 血管内乳头状内皮增生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中,通过对比研究分析脑膜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中的诊断结果,两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以确定最佳的诊断手段。方法:通过收集在山东省立三院99例脑膜患者的病例,对99名脑膜病人进行阶段性的记录,在确保患者在不同阶段都进行了CT检查和MRI检查之后,对确诊记录的结果及对患者在CT检查和MRI检查中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99名患者中,数据结果为CT检查率为80.8%,MRI的检查率为88.8%,CT敏感度为82.6%,特异度为42.8%。MRI敏感度为90.2%,特异度为28.5%。结论:MRI检查准确率较CT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较差,改善这类患者的神经功能使其回归社会意义重大。然而,目前尚无任何一种治疗方式被证明能够显著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血肿周围水肿形成是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的可量化标志,与血管内皮细胞离子通道功能异常、免疫炎症反应激活诱导血脑屏障损伤以及红细胞降解导致的铁沉积等相关。考虑到水肿具有占位效应,水肿与继发性损伤直接相关,以及水肿生长多变,生长窗口期长的特点,阻断血肿周围水肿的异常扩大已成为脑出血继发性损伤的诊疗靶点。未来,针对血肿周围水肿形成的病理生理机制、自然发展及其危险因素实施整体化和个性化的管理策略并开展相应的临床前或临床转化研究,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 标签: 脑出血 血肿周围水肿 重症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斑马鱼脑出血模型,并以此筛选诱导斑马鱼脑出血的相关基因。方法通过吗啉代寡核苷酸(MO)技术和单细胞显微注射技术构建斑马鱼脑出血模型,并从宏观、微观角度多重验证。首先,造模实验采用注射Control MO的正常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在AB斑马鱼胚胎单细胞时期分别注射神经嵴源性细胞(NCDCs)发育相关基因的MO,包括col8a1 MO、tfap2α MO、msx1a MO、msx2 MO、dkk1a MO等,于显微镜白光视野下初步验证模型。其次,采用Tg(flk1:GFP;gata1:dsRed)双转基因斑马鱼进行模型验证,该转基因鱼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血管内皮细胞,用红色荧光蛋白(dsRed)标记血红细胞,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斑马鱼脑出血的部位。在斑马鱼胚胎单细胞时期注射Control MO 作为对照组,注射col8a1 MO作为实验组,正常培养至受精后48 h通过激光共聚焦观察红细胞渗漏情况,构建荧光视野可观察的脑出血模型。最后,采用Tg(flk1:GFP)转基因斑马鱼进行基于血脑屏障的模型验证,通过Dextran-Rhodamin和DAPI染料的渗漏现象进一步明确斑马鱼血脑屏障的破坏与脑出血的发生,并进行定量统计,从而验证NCDCs发育相关基因与脑出血表型的关系,证明造模有效。结果与注射Control MO的正常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对照组相比,col8a1、tfap2α和msx1基因突变的实验组斑马鱼有明显的脑出血现象,出血比例分别为18.18%(52/286)、23.04%(62/251)、35.94%(23/64),而msx2和dkk1a基因突变的斑马鱼极少观察到脑出血出血比例仅分别为1.03%(1/97)和1.15%(1/87)。注射Control MO与col8a1 MO的Tg(flk1:GFP;gata1:dsRed)双转基因斑马鱼红细胞渗漏发生率分别为0.37%(1/273)与18.18%(52/286)(P<0.001)。注射Control MO与col8a1 MO组Tg(flk1:GFP)转基因斑马鱼DAPI阳性的细胞核数分别为(10.05±5.27)个与(60.35±3.96)个(P<0.001);Dextran-Rhodamin染料渗漏引起的中脑实质荧光示踪强度值分别为2.54±4.70与5.13±3.52(P<0.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斑马鱼脑出血模型,并筛选出col8a1、tfap2α、msx1等诱导斑马鱼脑出血的相关基因。

  • 标签: 脑出血 斑马鱼 血脑屏障 渗漏 基因
  • 简介:摘要原发性脑干出血(PBSH)是脑出血最致命的亚型,起病急骤,致残、致死率极高,对现存治疗手段构成挑战。由于缺乏相关循证医学研究,国内外均没有相关的专家共识和指南。本文汇聚国内医学会和医师协会两大脑血管外科学组专家及所在单位的经验,达成以下中国专家共识。从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与评估、治疗、预后、预防和干预等角度展开,并对不同治疗手段进行了分类阐述,旨在为大家对PBSH提供临床诊治参考和建议。

  • 标签: 原发性脑干出血 高血压性脑干出血 诊断与评估 治疗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临床上极为罕见的青年颅内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患者男,22岁,以“头疼2月,视物模糊1月”入院就诊,行常规MRI、增强MRI及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提示胼胝体恶性肿瘤,经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诊断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本例患者手术治疗后,状态差,未行辅助放化疗,术后生存期20 d。

  • 标签: 肿瘤,生殖细胞和胚胎性 神经系统 成人 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 胼胝体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巨大的肠系膜上皮样血管内皮侵犯空肠的病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1个月,影像学检查显示腹腔内巨大囊实性肿块,伴有钙化成分及杂乱分隔,增强呈轻度不均匀强化,误诊为脂肪肉瘤。患者经对症抗感染、手术、引流等处理后症状好转出院,术后病理确诊为肠系膜上皮样血管内皮,术后随访8年未见复发及明显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血管内皮瘤 上皮样 肠系膜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循证医学证据相对较少,目前同领域的指南对于未破裂颅内动脉患者ERAS系统性指导缺少。本指南依据ERAS在未破裂颅内动脉患者中的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由神经外科、麻醉科、营养科及护理学等多学科专家合作,从入院前管理、术前管理、术中管理、术后管理几个方面制定未破裂颅内动脉手术夹闭患者ERAS临床实践指南。以期通过推进ERAS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加快术后患者的康复,减少手术并发症。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加速康复外科 多学科协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LAHS)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0年1月至2021年10月诊断为LAH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基线临床特点、治疗选择、总缓解率(ORR)、总生存期(OS),并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共9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59例、女35例,诊断为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年龄为(40.5±17.3)岁。其中T/自然杀伤(NK)细胞淋巴74例、B细胞淋巴15例、霍奇金淋巴5例。T/NK细胞LAHS患者诊断年龄为(37.9±16.2)岁,B细胞LAHS患者的诊断年龄为(55.9±14.0)岁,T/NK细胞LAHS患者比B细胞LAHS患者诊断年龄小(P<0.001)。T/NK细胞LAHS患者基线纤维蛋白原低于B细胞LAHS患者[1.34(0.86,2.44)g/L比2.20(1.75,4.25)g/L,P=0.008]。35例行噬血细胞综合征特异方案与抗淋巴特异方案的联合治疗,31例行噬血细胞综合征特异的治疗,8例行抗淋巴特异的治疗,7例仅行糖皮质激素治疗,总体患者ORR为49.4%,中位OS为61 d,先行抗噬血细胞综合征后转为抗淋巴治疗者ORR(69.0% 比 38.7%,P=0.019)及中位OS最优(192.0 比 24.5 d,P=0.028),优于抗噬血细胞综合征治疗者,并且有优于抗淋巴治疗的趋势。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或侵袭性NK/T细胞白血病是LAHS预后的危险因素(HR=0.113,95%CI:0.018~0.728,P=0.022)。结论LAHS预后差,应迅速抗噬血细胞综合征后尽早启动抗淋巴治疗。

  • 标签: 淋巴瘤 噬血细胞综合征 淋巴瘤,结外NK-T细胞 预后 生存 回顾性队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