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弥漫层间角膜炎的临床分级治疗方法对2009-05至2010-09我院收治的20例25眼,对其角膜层间炎细胞浸湿程度和浸湿范围进行级别划分,制定分级标准,并给于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治疗前后1-10d及1个月时临床表现症状、角膜浸润程度及其浸润范围,视力、屈光度数等情况。结果20例25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弥漫层间角膜炎病例大多数病情较轻,其中轻度19眼,较重3眼,严重2眼,经过相应的分级激素治疗,角膜瓣下炎细胞浸润灶多在7日内大幅度减轻或消退,跟踪服务访问治疗后1个月内,裸眼视力有明显提高,并达到手术前的最佳矫正视力范围。角膜体征,视力及屈光不正恢复程度在分级DLK范围之间,同时接受分级方案治疗的各个病例之间,P<0.05,无统计学意义。无激素性高眼压病征的发生。结论弥漫层间角膜炎的临床病征综合分析表明,糖皮质激素分级治疗方案是临床医学上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弥漫层间角膜炎的理想药物。

  • 标签: 角膜磨镶术 弥漫性层间角膜炎 手术后并发症 角膜炎 糖皮质激素
  • 简介:[摘要 ]弥漫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以弥漫存在于两肺细支气管及呼吸细支气管区域并累及管壁全层的慢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目前认为主要与基因、感染等因素有关。弥漫细粟粒样影伴“树芽征”是弥漫泛细支气管炎的典型 CT表现存在于多种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中,只是形成的机制各不相同。病变范围广是本病的一特点。胸部 CT尤其高分辨率 CT对弥漫泛细支气管炎的早期发现和鉴别诊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 鼻旁窦 CT检查有助于弥漫泛细支气管炎的确诊和鉴别诊断目的,提高对弥漫泛细支气管炎的 CT表现的认识 ,

  • 标签: [ ] DPB CT 副鼻窦炎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血管内凝血(DIC)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9月我科收治的84例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观察组为显性DIC,所有患者都进行凝血功能的检测。结果观察组40例,对照组46例;观察组APTT、PT、INR、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FIB、PL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D-二聚体+FIB的AUC最高达到0.828,同时敏感性达到85.0%(34/40),特异性87.0%(40/46),符合率86.0%(74/86)。结论凝血检验指标诊断显性DIC效果较好,PLT+D-二聚体+FIB可作为诊断组合。

  • 标签: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凝血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弥漫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以弥漫存在于两肺细支气管及呼吸细支气管区域并累及管壁全层的慢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目前认为主要与基因、感染等因素有关。弥漫细粟粒样影伴“树芽征”是弥漫泛细支气管炎的典型CT表现存在于多种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中,只是形成的机制各不相同。病变范围广是本病的一特点。胸部CT尤其高分辨率CT对弥漫泛细支气管炎的早期发现和鉴别诊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鼻旁窦CT检查有助于弥漫泛细支气管炎的确诊和鉴别诊断目的,提高对弥漫泛细支气管炎的CT表现的认识,

  • 标签: DPB CT 副鼻窦炎 鉴别诊断
  • 作者: 王美晨闵贤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              (华东疗养院 江苏无锡 214065)  【摘 要】目的:探讨中青年人群体检胰腺超声弥漫性损伤表现与2型糖尿病及血脂升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中青年常规体检者中胰腺弥漫性损伤表现200例,对照组为同期体检胰腺超声表现正常者200例。结合被检者糖尿病家族史,空腹血糖、血脂生化指标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200例, 2型糖尿病家族史55例,2型糖尿病53例,高脂血症44例。结论:中青年人群胰腺超声弥漫性损伤,血糖血脂升高的风险大于胰腺超声检查阴性者,可为2型糖尿病的预防及早期诊断,风险评估提供影像学方面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 简介:摘要对1例婴儿颈部淋巴手术前后的护理的总结。手术前给予皮肤、呼吸道护理,完善术前检查;术后24h持续心电监护,保持气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及切口情况,做好预防感染。经过15天的治疗与护理,患儿痊愈出院。

  • 标签: 婴儿 颈部淋巴管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弥漫病变并发结节患者选用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选 2018.04~2020.04区间收治 50例甲状腺弥漫病变并发结节患者研究,均实施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超声诊断检出结果、诊断结果、声像学特征。结果:超声检出良性结节 58.00%、恶性结节 36.00%。敏感度 93.10%、特异度 94.74%、漏诊率 4.00%、误诊率 2.00%、准确率 94.00%。恶性结节边界不清、不均质回声、形态不规则、点状钙化病灶发生率较良性结节高,且血流 III级、 RI指数≥ 0.7高于良性结节,统计值 P<0.05。结论:超声诊断甲状腺弥漫病变并发结节敏感度、特异度较高,亦可清晰显示良性、恶性结节声像学特征,因此可作为诊断甲状腺病变方案。

  • 标签: 超声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 结节 不均质回声 形态不规则 点状钙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饮食护理干预对淋巴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探讨。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作为本次研究的时间段。在研究时间段内总共选取86例淋巴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原则将86名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不采取饮食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健康饮食护理干预。总结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营养良好率、营养不良率与常规组相比差异突出,实验组患者营养状况理想,数据差异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与常规组相比差异突出,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较高,数据差异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护理干预对淋巴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突出,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改善营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饮食护理干预 淋巴瘤 营养状况 生活质量 改善效果
  • 作者: 季雪勤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嘉兴市嘉善县中医医院     浙江嘉兴     314100)    【摘    要】    目的:探究在化疗期间给予恶性淋巴瘤患者以饮食护理干预对其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内收治的12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之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饮食护理干预。比较患者化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化疗期间的营养状况指标及生活质量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化疗期间给予恶性淋巴瘤患者以饮食护理对其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均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更佳,生活质量更高,值得大力推广。  【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患者化疗后的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恶性淋巴的患者90例进行分析讨论,总结患者实施化疗后心理存在着不同的焦虑、否认、紧张恐惧、急躁易怒、悲伤易泣、绝望等不良心理问题,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不叫心理护理前后患者的不良情绪情况。结果此组患者经过透彻的心理问题分析并实施有效的心理教育,最终患者不同程度的消除或减轻心理负担,均能有效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并拥有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良情绪明显低于实施前,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恶性淋巴肿患者的心理问题可以直接影响患者的化疗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提高护理质量,使晚期肝癌患者的能够接受并且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恶性淋巴瘤 化疗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靶向+化疗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3年1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患者50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个人意愿,划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各25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全脑放疗+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行利妥昔单抗+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00%,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8.00%,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组间差异与统计学意义要求相符,即P<0.05。结论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患者行利妥昔单抗+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可以大幅度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其预后良性发展,保证患者生存质量,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 标签: 靶向 化疗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噬血细胞淋巴组织增生症是一组较为罕见的疾病,它在儿童中发病远高于成人。本研究为了解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lymphohistiocytosis,HLH)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状态,明确在HLH发生过程中,外周血淋巴细胞增生及活化情况及其在诊断及预后方面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技术,对29例HLH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面标记和T细胞活化后表面分子的表达进行分析,并以健康儿童外周血作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LH患者CD4+T细胞明显下降,CD8+T细胞明显升高,CD4+/CD8+T细胞比值降低,NK细胞明显减低。结论HLH患者CD8+T细胞异常升高,CD4+T细胞增生程度减低,NK细胞功能受损,免疫反应失控在HLH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状态有助于了解HLH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 标签: 噬血细胞综合征 淋巴细胞亚群
  • 简介:摘要调节B细胞(Bregs)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新的B细胞亚群,通过产生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等抑制细胞因子介导免疫耐受,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本文中综述了Bregs的分类、作用机制及在系统红斑狼疮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Breg 系统性红斑狼疮 IL-10 TGF-&beta 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由胃肠道破裂引起的弥漫腹膜炎经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弥漫腹膜炎患者6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30例患者,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式后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治疗的安全。结果对照组患者经抗生素治疗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的人数较行手术治疗的观察组多,分别多26.66%、26.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出现发热的人数较观察组多,但与观察组患者出现发热人数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腹式呼吸恢复正常的人数较对照组多,多26.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手术治疗弥漫腹膜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程度较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广泛推广。

  • 标签: 弥漫性腹膜炎 手术治疗 抗生素治疗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于临床诊断弥漫血管内凝血的意义。方法患儿在入院后3d及7d分别抽取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2ml,以0.13mol/L枸橼酸钠19抗凝,3000apm进行离心10min,取血浆待检。采用日本sysmex产CA1500全自动血凝仪,配套使用德灵试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待检血浆进行D-二聚体检测。结果D-二聚体水平是与DIC病情的发展程度成正比发展。死亡组和存活组的D-二聚体水平均大于对照组。结论血浆中的D-二聚体值的高低与弥漫血管内凝血(DIC)病情程度呈正相关。D-二聚体值的检测对弥漫血管内凝血(DIC)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浆D-二聚体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发现化疗后的髓系白血病(AML)病人B淋巴细胞的发育特点并初步讨论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使用CD45、CD19、CD5、CD10、CD20、CD22和CD34抗体组合,使用多色荧光标记化疗后AML病人的骨髓血,发现幼稚的B淋巴细胞,并进行表分析并与病人微小残留(MRD)检测的结果一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ML病人化疗后幼稚B淋巴细胞比例增加(约2%-6%),表达CD19、CD10、CD22,弱表达CD20,部分表达CD34,部分CD10+CD20+,不表达CD5,存在幼稚B淋巴细胞的病人MRD较小。

  • 标签: 髓系白血病 流式细胞仪 多色荧光标记 B淋巴细胞 化疗 微小残留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流式细胞术及手工制片显微镜观察两种方法测定传单患儿异型淋巴细胞有无差异,同时探讨传单患儿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异型淋巴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的变化。方法通过用流式细胞术及手工制片显微镜观察两种方法测定2009-2010年间36例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IM)及40例对照组患儿异型淋巴细胞的百分比,用流式细胞仪对两组患儿T细胞亚群免疫测定、异型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测定,然后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在测定异型淋巴百分比上没有显著差异,传单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与对照相比CD3.CD8增高,CD4降低,CD4/CD8比值降低;传单患儿异型淋巴细胞与对照组相比CD28表达增加。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传单患儿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较形态学快速、准确、易标准化,同时还能分析异型淋巴细胞的表型。

  • 标签: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异型淋巴细胞 免疫表型
  • 作者: 杨立清徐隽刘立(鹤岗市人民医院黑龙江鹤岗1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5期
  • 机构:前言: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是世界性的健康问题,全球慢性HBV感染者约有3.5亿,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HBV引起的疾病,其中大部分在亚洲地区,目前病毒性肝炎在我国流行较为广泛。HBV感染相关肝病患者肝细胞内辅助性T细胞(helpTcell,Th)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以及细胞因子的应用性治疗研究已经成为热点。Th细胞是分泌产生细胞因子(cytokines)的主要细胞之一,分为Th1和Th2两个亚群,近年来研究发现,Th1和Th2平衡是维持正常免疫功能必需的。机体对HBV的免疫应答失衡是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发生机制之一,因此研究HBV感染时Th1和Th2状态对认识乙型肝炎发病、发展、预后和观察治疗效果均有积极的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本病有自然发展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趋势,其演变过程很缓慢。尽管该病不会马上造成生命危险,但是如果不进行积极的治疗,一般都会发展成为甲减而导致终身服激素。应予及时治疗。

  • 标签: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