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培养标本采集发生污染的原因,总结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的内科血培养阳性病例为例,根据培养结果分析污染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血培养标本污染问题的产生原因。结果血培养标本污染以表皮葡萄球菌污染、草绿色链球菌污染及藤黄微球菌污染为主。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血培养标本污染问题的产生原因与护理人员自身能力、静脉血液采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习惯及消毒时间等因素为主。结论血培养标本采集发生污染的原因具有多样化的特点,相关人员需要在避免不规范操作的基础上,降低标本采集的污染率。

  • 标签: 血培养标本 标本采集 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践探讨如何提高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成功率。方法,通过对我科101例矽肺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体会,结果成功98例,成功率约97%,失败3例。结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选择最合适的动脉,操作者熟练的技能和沉着稳重的良好心理素质是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成功的必要条件。

  • 标签: 血气分析 标本采集 方法
  • 简介:摘要合格的检验标本,是实验室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标本的采集、接收所有的细节,必须重视,认真对待,建立健全良好的管理体系,规范操作,才能有合格的检验标本,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真实、可靠的检验结果。

  • 标签: 采集 接收 合格 检验标本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使用不用不同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检验质量的研究。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5月-2014年月来我院进行细菌标本检验的1567例人员,随机分组,实验组804例,采用标本规范的采集、运送以及处理和质量反馈,对照组763例标本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人员标本检验的合格率。结果实验组检验的总合格率为98.51%,对照组检验的总合格率为91.6%。两组标本检验的质量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标本进行规范的采集、运送以及处理和质量反馈,能够促使细菌检验质量得到提高,准确率提升,值得推荐。

  • 标签: 细菌检验质量 不同标本采集方法 医院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的影响与护理干预方式。方法: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2月,本院共有 94例患者接受血液检验,将 94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分析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的影响因素,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影响因素有:采血体位、心理状态、血样放置时间、采血部位等。观察组患者的标本检验误差率小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血液检验患者采集标本时,给予针对性护理,能够减少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降低标本检验误差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标本采集 血液检验 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采集方式开展细菌检验的质量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的1567例接受细菌检验的病例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试验组804例和对照组763例,实验组使用规范的采集、运送和检验反馈,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检验护理方式,对两组检验合格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共有优良结果610例,占75.9%,合格182例,占22.6%,不合格12例,占1.5%,临床检验合格率是98.51%。对照组有优良结果286例,占37.5%,合格413例,占54.1%,不合格64例,占8.4%,临床检验合格率是91.6%。两组合格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为细菌检验患者提供规范的标准的采集、运送和处理方式,能够提升细菌检验质量,临床准确率有所提升,因此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细菌检验质量 不同标本采集方法 医院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双份机采血小板采集前后血常规变化,保障献血者安全。方法研究人员按照研究要求从2017年6月—2018年6月接收单份、双份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各50名,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100名献血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使用血细胞计数仪监测采集前血常规主要参数水平,设为对照组,采用血细胞计数仪监测采后血常规主要参数水平,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捐献者的血常规变化。结果对比两组献血者的采集前后的血常规指标,WBC、Hb、RBC、Hct、Ph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计数(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采集单份或双份血小板,对捐献者而言安全有效,可有效的提升血小板采集率,且对捐献者的血常规各项参数无影响。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采集前后 献血者 血常规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门诊核酸采集点采取优质护理服务举措的应用及价值。方法:选取 2020年 4月至 6月间,门诊核酸采集点中接受检测的 683例受测者,以受测者采集窗口为分组基础,第一窗口受测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第二窗口受测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各组不同护理服务差异性。 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焦虑情绪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5;且研究组护理后采集依从性及 护理满意度分别为335( 97.68) %、 338( 98.54) %,显著优于对照组采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302( 88.82) %、 300( 88.24) %, P< 0.05。 结论:门诊核酸采集点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缓解受测者焦虑情绪,提高核酸采集过程中受测者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门诊 优质护理 核酸采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型鉴定标本采集错误的原因,识别危险因素并改进,减少血液标本采集错误致血型交叉配血结果错误的发生,以保障患者输血安全。方法回顾河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发生的血型交叉配血标本采集错误事件,并对急危重症医学部11个护理单元85名临床护士进行相关知识培训问卷调查,分析原因后采取干预措施。结果实施干预后护士对血型交叉配血标本采集的风险意识和敏感性得到提高,血型交叉配血标本采集错误的发生率较实施前显著下降。结论通过改进工作流程及设定血型交叉配血检验专用试管等干预措施可降低血型交叉配血标本采集错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输血 标本采集 血型鉴定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原因,并制定相应改进手段。方法收集改进前机采血小板数据、改进后机采血小板数据。汇总失败案例,探究原因。结果(1)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因素有血肿、穿刺失败、血常规计数异常、献血不良反应、乳糜血及其其他,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率是0.9%。(2)实施改进措施后,较比改进前,血常规计数异常、血肿及其乳糜血显著改善,组间比较统计学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而剩余的各项因素,较比改进前,组间比较统计学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导致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的因素往往与献血者和操作人员息息相关。因此,强化对献血者和操作人员的管理,可有效规避采集失败的发生。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改进措施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临床血液检验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8例需要血液检验患者作为临床血液检验标本的采集对象,共采集98份临床血液检验标本;其中对照组49份,在临床血液检验标本采集中,采取常规管理;另外49份临床血液检验标本作为观察组,在临床血液检验标本采集中,采取细节管理;分析两组临床血液检验结果与参考值的差异性,临床血液检验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乳酸脱氢酶(LDH)。结果在临床血液检验中,观察组RBC、WBC、PLT、Hb、ALP、TBIL、LDH的检验结果与参考值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RBC、WBC、PLT、Hb、ALP、TBIL、LDH的检验结果与参考值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血液检验标本采集中,需采取细节管理,有利于提高对临床血液的检验水平,减小标本采集中相关因素对标本的影响。

  • 标签: 临床血液检验 标本采集 细节管理
  • 简介:蟾酥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应用广泛。对蟾酥采集和初加工中影响其品质的关键因素进行概述,以期为中药产业中蟾酥的采集和初加工规范化提供思路和指导,确保蟾酥药材的安全、稳定、有效、可控。

  • 标签: 蟾酥 采集 初加工 品质
  • 简介:摘要为保证血液检验质量,为临床检验提供准确的检验报告,最大限度的减少因血液标本采集而带来的危险,采集血标本的基本链条是保证血标本质量的重要因素,采集血标本的过程影响到化验结果准确性。本文分析了影响血液标本采集的因素,并阐述了采集质量控制的具体方法。

  • 标签: 血液标本采集 检验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检验受到标本采集的影响和干预措施。 方法: 选取我院 118 例需进行血液检验患者。常规组:对患者实施采血护理。研究组:对患者实施针对性采血护理。 结果 :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96.61% 高于常规组的 74.58% ,两组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之间有一定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标本采集需要医务人员之间密切的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在血液检验过程中实施针对性采血护理,可确保检测结果的安全性,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标本采集 血液检验 影响和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提升生化检验结果精准性的方法。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检验科2015年1月-2016年11月接收的120份溶血标本,作分析组,其采集时长均已超过一个小时;同期选取血液规范标本共120份作对比组,对两组入选标本实施生化检验,并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客观比对。结果研究中,两组入选标本的胆红素值、肌酐值、谷丙转氨酶以及乳酸盐脱氢酶等生化检验指标对比后发现结果有差距(P<0.05)。结论临床生化检验结果会受到血液标本采集质量的影响,所以,需要促使血液标本采集程序得到进一步优化。

  • 标签: 生化检验 血液标本采集
  • 简介:摘要患者临床治疗疾病过程中,有许多疾病需要先进行标本采集、然后实施临床检验,这样能保证疾病诊断具有较好准确性,接着治疗也能有效强化治疗效果。临床检验标本会受到一些因素影响在采集前、采集中与采集后,这些临床检验标本如果出现误差的话,会直接影响到标本检验的准确性,并间接影响疾病治疗,控制好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影响因素在提升检验质量方面意义重大。本文将重点探讨研究下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提升临床疾病诊断准确率。

  • 标签: 临床检验 标本采集 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QC小组活动在提高痰标本采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建立QC活动小组,分析影响痰标本采集合格率的因素,制订可行性对策并实施,解决住院患者痰标本采集送检率、合格率低的问题。结果QC小组活动后痰标本送检率为90.2%,合格率为82.7%,患者满意度为95.9%,较活动前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QC小组的活动形式能明显提高痰标本采集质量,是采集痰液标本管理的一种有效途径,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QC小组 痰标本 采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于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随机选取采集的患者血液标本500份,常规进行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选择同时期住院患者的正常标本和溶血标本进行生化分析,最后将不同标本所得数据进行综合,并总结其影响因素。结果血液标本不同采集时间、采集部位以及不同血液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均有一定的影响,且差异明显。结论血液标本采集过程对于生化质量有较多的影响,临床上应规范采集操作,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液标本采集环节 生化检验结果 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