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院整体诊疗水平直接受到急诊科抢救水平和环境的影响,而急诊科患者的抢救效果直接受到本科护士工作态度和效率的影响。针对急诊科护理工作采取有效地措施提高质量和效果,提高抢救成功率,为患者健康奠定基础。护士分层级管理是结合本院本科室护理人员掌握护理知识情况和护理技能水平,结合本科室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需求,将其分为几个等级,从而将每个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充分发挥出来,用于急诊科,不仅能降低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还有利于改善抢救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本次研究从急诊科护士分层级管理的方法、对护士职业生命质量、护理质量和风险的影响开展综述,旨在为临床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急诊科 护士分层级管理 职业生命质量 护理质量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疾控中心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中针刺伤的安全防范与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某疾控中心发生针刺伤的70例护理人员的情况,明确针刺伤的具体原因,在此基础上制定安全防范和护理对策。结果:70例护理人员共发生针刺伤210人次,针刺伤发生时机主要包括拔针、加药、分离针头、回套针帽、整理用物;针刺伤发生后,分析护理人员的伤口处理情况,未处理8名,清水清洗10名,无菌棉签压迫止血20名,碘酊消毒后压迫止血22名,清洗、消毒、挤血9名,打预防针或服药1名。结论:针刺伤在疾控中心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中较为常见,暴露原因较多,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和护理对策,以减少针刺伤发生风险,保障人员安全。

  • 标签: 疾控中心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针刺伤 安全防范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工作人员出现职业暴露的原因与防范措施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2月期间本院手术室工作人员94例,将其依照随时间段分为对照组(n=47;2021年1月到2022年2月)与试验组(n=47;2021年1月~2021年12月),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试验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后防范意识和职业暴露发生率。结果:试验组防范意识与职业暴露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者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工作人员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稳定提升了防范意识,降低了职业暴露发生率。

  • 标签: 防范意识 职业暴露发生率 手术室工作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 围绕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患者,采用SBAR沟通模式实施护理干预,评定其效果。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21年6月-2022年6月)、地点(本院)与对象(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患者),选取70例,将其实施分组(共分成2组,所采用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每组皆为35例),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围绕SBAR沟通模式来展开护理,对比两组遵医嘱完成听力检查率、疾病知晓率、用药依从率。结果 B组遵医嘱完成听力检查率(97.14%)、疾病知晓率(94.29%)、用药依从率(94.29%)均较A组(71.43%、65.71%、74.29%)高(P<0.05)。结论 针对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患者,采用SBAR沟通模式开展护理,不仅能提高其疾病知晓率,而且还有助于其遵医嘱完成听力检查率与用药依从率的提高。

  • 标签: 疑似职业性噪声聋 SBAR沟通模式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肺功能检查在接触粉尘岗位工作者职业健康体检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本院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68例接触粉尘岗位工作者为实验组研究目标,同期同公司68例后勤岗位工作者为对照组研究目标。分别对以上两组进行肺功能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1)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肺功能异常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功能检查可充分反映接触粉尘岗位工作者肺部异常状态,提高其对防尘措施的重视程度,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肺功能检查 接触粉尘 职业健康体检
  • 简介:摘要:文章旨在探索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方法在职业病防治中的应用及其有效性。通过深入分析当前职业病防治策略的不足,并结合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方法的独特优势,文章重点关注在职业健康安全领域中实施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的潜在效果。结果显示,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职业环境中的潜在危害,并通过建立关键控制点来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从而大幅降低职业病发生率。文章强调了将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方法融入职业病预防策略的重要性,为提高职业环境安全提供了新的视角。

  • 标签: 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 职业病防治 风险管理 职业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噪声作业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分析,为天门市职业病防治工作重点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2021年天门市噪声作业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从行业分类、经济类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8家用人单位,1134名接噪劳动者,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升高检出率14.29%,职业禁忌证检出率3.70%,疑似职业病检出率0.97%。结论 听力结果异常人员主要为小型私营化工和医药制造业,应加强职业健康宣教,提高职业健康检查覆盖率,切实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

  • 标签: 职业健康检查 噪声作业 在岗期间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精细化管理在艾滋病护理从业人员的职业防护中的应用价值实施探究分析。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本院自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时间在感染科内对艾滋病患者进行过护理的17例护理从业人员作为对象,选取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时间未实施精细化管理措施的时间段作为对比组(n=17),选取了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内实施了精细化管理措施的时间段作为试验组(n=17),比较两组中护理从业人员发生职业暴力的概率。结果 对比组中护理从业人员的职业暴露发生次数明显比试验组高,数据之间具备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护理从业人员在暴露之后均实施了紧急处理,均未感染该疾病。结论 实施精细化管理措施在艾滋病护理从业人员职业防护中有着极为显著的意义,可以显著降低从业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概率。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艾滋病 护理从业人员 职业防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形势下神经内科护士转康复专科护士职业态度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人才激励模式。方法:本研究使用护士职业态度调查问卷,共收集155份护理人员及医师的资料。结果:护理人员与临床医师在工作态度的认识、情感、行为三个维度上分别为31.38±3.45、22.36±5.12、28.89±4.13。三个方面,高级护理人员与普通护理人员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本科及以上的护士和中专水平的护士在职业态度的全部三个维度上的得分,都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5)。在对护理工作进行选择的理由中,“热爱护理工作”的占38.71%;57.42%的护理人员认为,尽早提升综合质量是其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对目前工作的期望排在前三的是:社会地位的提高,工资与福利的增加,以及自己的工作的被理解与尊重。结论:探讨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态度,不同级别、不同资质的临床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态度不同,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综合措施改

  • 标签: 护士 职业态度 认知 情感 行为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南充市护理人员职业性腰背痛发生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23年5月-2023年10月,对南充市15家不同级别医院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样本量为1250名。调查南充市护理人员职业性腰背痛患病率、腰背痛严重程度赋分表情况,并分析南充市护理人员职业性腰背痛的影响因素。结果  1250名南充市护理人员中,发生职业性腰背痛850名,职业性腰背痛患病率为68.00%,高于非职业性腰背痛的32.00%(400/1250)。 调查结果显示,腰背痛造成影响评分最高,腰背痛出现频率评分一般,腰背痛持续时间最低; 采取相关措施预防、了解腰背痛预防知识、科室未组织开展腰背痛防护知识培训,同非职业性腰背痛比较,均更低(p<0.05)。结论:南充市护理人员腰背痛现状不佳,影响因素主要与是否采取相关措施预防腰背痛、是否了解腰背痛预防知识、所在科室是否组织开展腰背痛防护知识培训相关。需要依据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特点,制定相关对策,对改善南充市各级医院护士的职业性腰背痛提供帮助。

  • 标签: 南充市 护理人员 职业性腰背痛 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公立医院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现象。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分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医护人员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和心理状态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如何导致职业倦怠的发生。研究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高强度工作、恶劣工作条件、不确定性和社会压力,容易导致医护人员出现情感疲劳、身体疲惫、工作不满和意愿减退等职业倦怠表现。本研究对于理解职业倦怠的形成机制以及提供相应的干预和支持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公立医院 医护人员 职业倦怠 工作压力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输气管道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研究并分析危害程度,确定该行业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职业卫生现场检测等方法对选煤厂运行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分析评价。结果 巡线工接触甲烷、硫化氢、柴油、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工频电场和噪声浓度/强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检维修工接触臭氧、二氧化氮、电焊烟尘、二氧化锰、紫外辐射、一氧化碳、苯、甲苯、二甲苯和其他粉尘浓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结论 完善设计分输站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设置位置和发电机房内风机设置位置和气流组织方式。

  • 标签: 输气管道 职业病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RET)对急诊科护士压力应对方式、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1日至2020年2月29日连云港市中医院急诊科护士36名为观察对象,均为女性。比较RET实施前(2019年3月1日至8月31日)、实施后(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2月29日)护士压力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状况及职业倦怠感的差异。结果RET实施后,36名护士压力应对方式问卷解决问题、合理化、求助维度评分高于实施前,幻想、退避、自责维度评分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ET实施后,急诊科护士Maslach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量表3个维度评分与总分较实施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ET实施后,36名护士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为急诊科护士提供合理情绪疗法干预能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调整压力应对方式,降低职业倦怠感。

  • 标签: 合理情绪疗法 急诊科护士 心理健康状态 压力应对方式 职业倦怠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职业性哮喘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52例职业性哮喘患者均纳入研究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均纳入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超声及实验室检查,比较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IMI为(1.13±0.24)mm,明显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ABI为(1.07±0.1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C反应蛋白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职业性哮喘患者存在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指标异常,临床还需重视对病情的重视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指标的监测,以早期开展预防性治疗措施。

  • 标签: 职业性哮喘 动脉粥样硬化 实验室指标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临终关怀教育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临终关怀服务态度和职业认同度的影响。  方法 对本社区48例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回顾性研究,时间为2020.2-2022.2,根据授课内容分组,对照组24例,按照常规方式授课,予以观察组(n=24)临终关怀教育,对比两组心理健康状态、临终关怀服务态度和职业认同度。 结果  观察组自我肯定、临终关怀服务态度和职业认同度评分更高,忧郁和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  结论 临终关怀教育利于维持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可提高医学生对临终关怀服务的接受度和职业认同度,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临终关怀教育 医学生 心理健康 临终关怀服务态度 职业认同度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了解徐州市铜山区职业性尘肺病的随访管理现状,以期提高患者随访管理质量,为调整铜山区尘肺病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选取现存的119例职业性尘肺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调查其社会学资料及临床资料,了解其随访管理情况。结果:119例尘肺病患者中,男性118例,占比99.16%,女性1例,占比0.84,年龄41~99(74.66±13.85)岁,接尘工龄0.5~40(15.85±6.82)年;从尘肺病种类来看,煤工尘肺70例,占比58.82%,矽肺35例,占比29.41%,电焊工尘肺9例,占比7.56%,石棉肺2例,占比1.68%,水泥肺2例,占比1.68%,其他尘肺1例,占比0.84%。从期别来看,壹期111例,占比93.27%,贰期6例,占比5.05%,叁期2例,占比1.68%。从自我管理情况来看,其中定期复查82例,占比68.91%,定期就医74例,占比62.18%,家庭氧疗44例,占比36.97%,营养膳食65例,占比54.62%。119例尘肺病患者的SCL-90总分为(141.78±5.84)分,抑郁、焦虑、偏执、强迫、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

  • 标签: 职业性尘肺病 随访管理 现状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职业病科室护理带教开展中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效果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分析资料构成均为职业病科室实习的30例护生,基于时间不同划分为参照组(2022.3-2022.7,常规教学方式展开)、观察组(2022.8-2022.12,以问题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展开),各组纳入样本容量15例,以考核成绩、带教质量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各项考核成绩值高(P

  • 标签: 职业病科 护理带教 以问题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结构并编制问卷。方法基于扎根理论研究、半构式调研访谈,构建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概念及结构,编制具备合格信效度的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问卷。通过方便取样对四川多所高校医学生施测,回收有效问卷300份用于项目分析,400份问卷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400份问卷用于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采用SPSS 25.0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与信度分析,采用AMOS 26.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正式问卷包括职业个性、职业心理能力、职业认同3个分量表,由13因子共61个题项组成。问卷总体Cronbach’s α=0.947,总问卷及3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5~0.947,3个分量表与总问卷相关系数为0.850~0.869,三因素模型拟合良好(GFI=0.945,AGFI=0.906,NFI=0.936,RFI=0.906,IFI=0.957,TLI=0.935,RMSEA=0.070)。结论职业个性、职业心理能力、职业认同是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结构要素,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可作为测评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有效工具。

  • 标签: 医学生 职业心理素质 理论构建 问卷编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团体心理干预对新入职护士转型冲击、工作适应及职业认同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9月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人民医院新入职60名护士纳入对照组,2021年9月该院新入职60名护士纳入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入职培训干预,干预组护士实施巴林特小组团体心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士干预前后转型冲击、工作适应及职业认同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护士转型冲击各维度以及总分降低,且干预组护士转型冲击各维度以及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护士工作适应各维度及总分均升高,且干预组护士工作适应各维度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护士职业认同各维度及总分均升高,且干预组护士职业认同各维度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巴林特小组团体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新入职护士的转型冲击,同时提高护士的工作适应能力与职业认同感。

  • 标签: 巴林特小组 团体心理干预 新入职护士 转型冲击 工作适应 职业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