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造船、航运企业破产进入频发、多发期,跨境破产程序和海事程序矛盾和冲突在航运企业跨国破产程序中集中凸显。从航运企业跨国破产程序救济形式和范围出发,针对船舶优先权人权利是否应受到跨界破产程序影响;在外国破产程序被承认前,被扣押船舶是否受到跨界破产程序影响;非债务人自有船舶是否受到跨界破产程序保护等问题,结合相关国家海事跨国破产程序制度实践,提出应当合理保护海事优先权人利益,使破产程序承认前已进行船舶扣押免受破产程序影响,根据行业特性扩大对于破产企业所有船舶解释等意见,希望对中国跨国海事破产救济制度规范和完善有所助益。

  • 标签: 跨国 海事破产程序 救济
  • 简介:2009年“7·5”事件后,我国恐怖主义活动加速活跃,呈现出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等特征。深入探究暴恐犯罪成因十分必要,但当前相关研究工作存在三不足。为号准“东突”民族分裂和暴恐活动“脉象”并查明“病因”,经过对民族分裂与反分裂史梳理,详细论证了“东突”势力在新疆生根和活跃原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类因素,并进一步得出了“疆独”问题根源在于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历史、地理等一系列因素导致民族认同弱化结论。

  • 标签: 犯罪 解释 分裂 恐怖 缘起
  • 简介:庭审驾驭能力是法官在主持和推动庭审过程中所展现出来掌控能力,是每个法官依法行使审判职能所应具备能力之一。当前刑事诉讼庭审过程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庭审虚化,与庭审实质化要求背道而驰。而这与作为庭审主持者和裁判者法官有着莫大关系,部分法官受旧有“重实体、轻程序”观念影响,一方面忽视庭审作用,消极审理,另一方面缺乏客观中立思想,对待控辩双方厚此薄彼。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在程序上实现案件繁简分流为法官减负,在观念上让法官树立控辩平等思想,同时通过改革庭审规则和扩大法官责任豁免范围来保护和调动法官审案积极性,此外,法官自身还需要庭前做好准备、庭后做好裁判文书说理等工作。

  • 标签: 庭审驾驭 客观中立 庭审实质化 审辩冲突
  • 简介: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或地区法定夫妻财产制可以分为三个阵营:(1)所得共同制和一般共同制;(2)所得迟延共同制和一般迟延共同制;(3)所得调整制和一般调整制。依据所得共同制、所得迟延共同制、所得调整制,诉讼离婚时法院必须将夫妻财产划分为共同财产或“婚姻财产”和个人财产或“非婚姻财产”。夫妻联合购买住房即夫妻一方婚前购买并取得所有权、婚后以共同财产或婚姻财产清偿银行贷款住房。各国成文法或判例法在离婚时对此确立划分方法存在三种:(1)它被认定为夫妻一方个人财产,但夫妻双方可以取得补偿请求权;(2)它被认定为部分为夫妻一方个人财产、部分为夫妻双方共同财产或婚姻财产;(3)它被认定为夫妻双方婚姻财产。若以公平这一法律价值评价,第二种认定方法是最公平。我国相关司法解释属于第二类立法。

  • 标签: 联合购买住房 离婚 个人财产 混合财产 婚姻财产
  • 简介:十九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这就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点任务,即'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

  • 标签: 市场关系 政府市场 经济法视域
  • 简介:发展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我国开展“五位一体”文明创建,其中首要任务便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生态文明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思想栽体,是我国在未来发展中继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思想保障.

  • 标签: 海南 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 法律保护
  • 简介:着眼于农地“三权分置”改革政策目标,以既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为基础,通过对“所有权-用益物权”之他物权生成逻辑拓展,土地经营权得以建立源自“用益物权一次级用益物权”权利架构.土地经营权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设定次级用益物权,其生成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行使其用益物权结果,分置出土地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即为土地承包权.通过扩大解释《物权法》第117条中“动产”含义以及登记技术信息化对物权类型和内容扩容,物权法完全可以容纳土地经营权这一新型物权.“成员权说”对土地承包权性质阐释,“总括权利说”“两权说”“债权说”对土地经营权性质阐释都有偏颇之处,并可能引发实践中现实问题.

  • 标签: 土地承包权 土地经营权 权利用益物权
  • 简介: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各地审判流程信息网上公开经验基础上,制定颁布了规范该制度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通过互联网公开审判流程信息规定》。审判流程信息公开对于国家、社会公众、当事人和法院具有不同功能,通过互联网公开审判流程信息可以强化效率价值和参与价值。相关司法解释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在制度结构上实现了公开对象二元化,公开平台统一化和公开内容实质化。这项崭新制度具有十分光明适用前景,但在审判流程标准化、网上公开业务流程、当事人异议机制等具体制度建设上也不乏进步空间。通过地方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实务界和理论界共同理解、支持,当能形成积聚中国司法智慧东方经验。

  • 标签: 审判流程信息 网上公开 参与价值 效率价值
  • 简介:我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对何为财产保全“申请有错误”未予更为明确、具体规定和解释,学界对此亦未形成通说观点,司法实践因无具体法律依据和学理指导,故而在判定“申请有错误”标准上各行其是。为了统一司法尺度,司法机关应立足于多维视角对财产保全“申请有错误”进行解释,即司法机关应以当事人地位平等为基本价值取向,兼顾诉讼行为性质,并结合财产保全制度具体类型进行综合考量。在多维视域下,以败诉与否作为诉前财产保全申请错误与否主要判准,以财产保全是否具有合理性作为诉中财产保全申请错误与否主要判准。

  • 标签: 财产保全 过错责任 诉讼行为 申请有错误
  • 简介:现代法律制度预设主体是理性主体。后现代哲学家宣称“主体死了”,这并不意味着法律主体消亡,而应理解为理性主体哲学观念破碎以及理性法律主体预设修正。与理性主体预设相对,法律上还有一个欲望主体预设,该预设的当代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思考法律主体本质提供了新维度,从而为法学上关于法律主体规划提供了新依据。该文以拉康欲望主体理论为视角,对人工智能是否应当获得法律主体地位问题加以审视,提出人工智能是人类技术理性延伸,似乎与理性法律主体预设相契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可以成为适格法律主体,由于人工智能不具备欲望机制,它不具备主体性;而将人工智能拟制为法律主体,当前并无迫切现实需要,也缺乏可行性,并且有导致人价值贬抑和物化、异化危险。

  • 标签: 人工智能 法律主体 理性主体 欲望主体
  • 简介:不作为与共犯问题中,不作为犯理论与共犯理论竞合在一起,属于刑法总论中最大难点之一。该问题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针对作为犯不作为加功;(2)针对不作为犯作为加功;(3)不作为共同实行。另外还存在(4)不作为共犯与作为共犯界限问题。首先,针对同一行为样态,完全有可能同时存在作为与不作为这两种评价,因而只要对作为与不作为分别进行构成要件该当性判断即可,就不作为共犯与作为共犯界限问题而言,这一也不会有什么改变。而且,要认定成立不作为共犯,也以参与者存在作为义务为必要。另外,对于不作为共犯因果性而言,也只要对正犯实现构成要件起到了促进或者强化作用即可,而不必达到存在结果避免可能性程度。

  • 标签: 不作为犯 共犯 不作为的共犯 作为的共犯
  • 简介:社区矫正是一项重要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是我国刑罚执行制度一项重大改革,是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一项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更高需求,为人民提供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新时代赋予司法行政机关历史使命和崇高责任。在当前社区矫正立法紧锣密鼓进行情况下,把贯彻落实党十九大精神与持续深入推进新时代司法行政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对社区矫正立法问题研究,健全并完善中国特色社区矫正制度尤为重要。

  • 标签: 社区矫正制度 立法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刑罚执行制度 司法行政机关 机制改革
  • 简介:司法实践中,对以邮寄方式走私枪支行为、走私枪支后予以贩卖行为如何定罪处罚,理论界与实务界虽存在较大争议,却以走私武器罪定罪居多。但在《刑法修正案(九)》取消走私武器罪死刑之后.对上述行为一律以走私武器罪论处已不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上述行为之间属于目的行为与手段行为牵连关系。在司法解释对该问题明确规定之前,可按照牵连犯理论,以行为人具体犯罪情节从一重罪论处。

  • 标签: 走私武器罪 非法买卖 邮寄枪支罪 牵连犯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人民财富增加促进了民间借贷发展,然而近年来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不断增多,使民间借贷纠纷问题被更多地关注,我国之所以出现了这样局面,和财富增加、投资渠道缺乏规范化管理是有关系,其根本问题在于国家金融政策调整和不完善法律制度。因此本文将对民间借贷纠纷中常见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对策进行浅要分析,希望提出相关问题及对策,能给民间借贷纠纷问题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民间借贷 纠纷 对策
  • 简介:题目叫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于中国司法发展意义,这个题目比较收敛,里面也包含着对我们现在证据法理论、诉讼法理论以及我们关于实务中对于非法证据一些认识、一些观念和实践反思。现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理论认知和它具体司法实践上所遭遇问题,分析起来从根本上还是我们对这样一个规则深层学理以及深刻意义还缺乏认识,甚至存在很多不当认识。

  • 标签: 非法证据排除原则 中国司法 意义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诉讼法理 司法实践
  • 简介:规制法理论研究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设计一个好规制体制,而不是像政府当下习惯性做法那样,遇到规制领域社会问题就采用简单粗暴'命令-控制'手段加以应对;二是如何将设计精良规制体制转化为成文法上具体制度和规则,这正是本文重点关注立法技术和立法结构问

  • 标签: 壁垒规制 性立法 立法结构
  • 简介:《合同法》实施以来,我国无权处分立法及司法实践在两个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之债权合同有效之观念业已深入人心,该观念与比较法发展潮流亦高度契合。建议在我国未来《民法典》中明确规定: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当事人设立债权债务之行为不因行为人无处分权而无效,物权或者其他权利之变动行为效力未定。但是,该效力未定不得对抗第三人之善意取得以及不动产登记之公信力。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物权或者其他权利之变动自始有效。

  • 标签: 民法典 无权处分 制度构建
  • 简介:民进党重新上台执政后,通过"立法"、成立相关组织等方式全方位地推进所谓"转型正义",通过民进党当局一系列行动可以看出,所谓"转型正义"本质是通过打击政敌巩固"台独"统治,实现永续执政。立足于"转型正义"缘起及演变,通过梳理从李登辉、陈水扁到蔡英文时期台湾"转型正义"历史脉络并进行对比,有助于从历史、现实以及未来三个维度全面解析蔡英文当局推动"转型正义",并厘清蔡英文当局在"转型正义"过程中对"台独"法理以及"台独"统治秩序建构。

  • 标签: “转型正义” “台独” 台湾政局
  • 简介:随着"探索建立诉讼式审查机制"提出,各地检察机关开始了以公开听证、公开听审、公开审查为主诉讼化审查逮捕探索。诉讼化审查逮捕机制探索起到了良好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也引起了一定争议,有先定后审作秀之嫌、过度公开公审之嫌。应当坚持诉讼化审查逮捕国际标准,通过听取意见构建诉讼化批捕常态机制,通过司法听证发挥诉讼化批捕特殊价值。

  • 标签: 听证 诉讼化 公开审查 审查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