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椎旁肌退变在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及退行性腰椎管狭窄中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脊柱外科明确诊断为L4,5节段并行手术治疗的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30例,年龄为(61.63±8.42)岁(范围44~82岁),身体质量指数(24.07±3.17)kg/m2;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0例,年龄(59.67±12.89)岁(范围31~80岁),身体质量指数(25.29±3.48)kg/m2;健康对照组选取门诊体检健康成人30名,年龄(58.33±7.36)岁(范围52~83岁),身体质量指数(25.72±2.58)kg/m2;三组均为男性。选取所有患者L3,4、L4,5、L5S1节段椎间盘水平的轴位MRI,应用盛京医院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合作研发的深度学习自动分割测量系统测量被选取图像中多裂肌横截面积(multifidus muscle cross sectional area,MMCSA)、竖脊肌横截面积(erector spinaecross sectional area,ESCSA)、多裂肌脂肪浸润程度(multifidus muscle fatty infiltration rate,MMFIR)和竖脊肌脂肪浸润程度(erector spinaefatty infiltration rate,ESFIR),采用单因素ANOVA检验比较三组多裂肌、竖脊肌的影像学参数,再采用LSD-t检验对各节段椎旁肌影像学参数进行两两比较。结果三组的年龄(H=5.303,P>0.05)、身体质量指数(F=2.267,P>0.0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性别均为男性。多裂肌横截面积在L3,4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组较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组增加189.11 mm2(P=0.010);在L4,5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组较健康对照组减少205.52 mm2(P=0.002),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组比健康对照组减少184.14 mm2(P=0.006);在L5S1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组较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组减少174.93 mm2(P=0.018),退行性腰椎滑脱组较健康对照组减少406.06 mm2(P<0.001),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组较健康对照组减少231.13mm2(P=0.002)。竖脊肌横截面积在L4,5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组较健康对照组减少398.70 mm2(P=0.006);在L5S1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组较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组减少500.02 mm2(P<0.001),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组较健康对照组减少455.37 mm2(P<0.001)。退行性腰椎滑脱组L3,4节段多裂肌脂肪浸润程度较健康对照组增加4.96%(P=0.001),退行性腰椎滑脱组L5S1节段竖脊肌脂肪浸润程度较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组减少5.41%(P=0.004),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组L5S1节段竖脊肌脂肪浸润程度较健康对照组增加5.02%(P=0.008)。结论退行性腰椎滑脱组和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组患者各节段椎旁肌横截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退行性腰椎滑脱组患者多裂肌脂肪浸润程度较为明显,而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组患者竖脊肌脂肪浸润程度更高。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退行性变 脊椎滑脱 椎管狭窄
  • 简介:Lisburne群碳酸盐岩滑脱褶皱露头区的野外证据和统计分析表明,大量的裂缝形成于褶皱之后。褶前裂缝和与峰褶有关的贯穿应变又叠加了晚褶裂缝和褶后裂缝。晚褶裂缝为东西走向,平行于褶皱轴。它们及早期的构造在后期又叠加了大量南北向张性裂缝。东西向和南北向裂缝系统具有相似的平均间距和中值间距。褶皱角和裂隙间距的统计分析表明,随着褶皱的加密,东西向和南北向的裂隙间距将加大1/2-1/3,并且变化略微加剧。如果裂缝和褶皱关系密切的话,那么这一特征与预测结果相反。预测结果表明,两组裂缝彼此相似且受褶皱影响较小。这种褶皱作用与最明显的裂缝形成之间微弱的成因关系可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例子,其主要研究成果可用于储层模拟。裂缝与褶皱之间复杂的成因和时间关系可能会产生若干组特征不同(如大小、充填量及终止类型)的裂缝。如果不认识清楚,就会导致错定井住或者产能及采收率估算不准确。例如,该裂缝系统的模拟显示,渗透性变化在80%以上,取决于裂缝的充填、形成时间和流体流动方向。

  • 标签: 滑脱褶皱 证据 断裂 山岭 东北 裂缝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管道滑脱危险因素评估与防范措施监控表在泌尿外科术后高危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纳入的94例泌尿外科术后高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7例,研究组采取评估管道滑脱因素以及预防措施监控表,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脱管率5.65%较对照组17.52%降低(P<0.05);但满意度97.87%明显较对照组82.98%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科外科术后高危患者通过评估管道滑脱风险因素后,采取防范措施效果显著,有效减少管道滑脱情况,维持良好医患关系,为患者预后提供有效保障。

  • 标签: 效果观察 危险因素评估 泌尿外科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后路导航经皮置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腰椎滑脱症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采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后路导航经皮置钉固定术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6%(P<0.05)。结论对于腰椎滑脱症的治疗采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后路导航经皮置钉固定治疗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腰椎滑脱症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后路导航置钉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青少年L5/S1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7年1月收治的29例青少年L5/S1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影像学资料,以3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青少年影像学资料作为对照。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滑脱角(SA)、滑脱距离(SD)、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骨盆矢状面厚度(SPT)、L5入射角(L5I)、腰椎前凸角(LL)、胸椎后凸角(TK)、脊柱矢状位平衡(SVA)、骶骨平台角(STA)、S1指数、腰骶角(LSA)等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并计算滑脱率(SP),比较滑脱组与对照组以及低滑脱(SP≤17%)与高滑脱(SP〉17%)亚组之间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SP与各影像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滑脱组SA为-4.5°±9.6°,SD为(7.1±3.6)mm,SP为(22.2±11.1)%。滑脱组的LSA、STA、S1指数小于对照组,PI、PT、SS、SPT、L5I、SVA及LL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滑脱亚组的SA、TK、LSA、STA及S1指数均显著小于低滑脱亚组,PI、PT、SS、SPT、L5I和SVA均大于低滑脱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亚组的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滑脱组PI、PT、SPT、L5I、LL与SP呈正相关,TK、LSA、STA及S1指数与SP成负相关,SS、SVA与SP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腰骶部先天发育不良可能是青少年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发生的始动因素。受滑脱程度影响,其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显著异常,表现出腰椎前凸增大、躯干前倾,同时骨盆后旋、屈髋屈膝等异常代偿姿势。

  • 标签: 青少年 腰椎 脊椎滑脱 盆骨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横突间植骨融合内固定与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腰椎滑脱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4例,对照组采用横突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融合率为33例(97.06%),对照组的融合率为28例(82.35%),观察组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优于横突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椎间融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横突间植骨融合 椎间植骨融合 腰椎滑脱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CT测量在椎小关节头尾测趋向性变化框架下的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诊断价值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间收治的L4椎体滑脱患者30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中的DS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开展治疗的没有滑脱的椎小关节退变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中的DG组,对两组患者都实施CT扫描,对两组患者的椎小关节头尾侧角实施测量。结果DS组患者各个节段头尾侧小关节角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与DG组的各个节段的小关节角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DS组滑脱节段与相邻节段头侧小关节相比都表现出矢状化的变化趋势。结论小关节头侧的矢状面趋向性变化及小关节尾侧冠状面趋向性是导致患者出现退行性腰椎滑脱最主要的病因学因素。

  • 标签: 椎小关节头尾侧 趋向性变化 退行性腰椎滑脱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患沟通技巧在小儿股骨头骺滑脱行空心钉固定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1年4月至2022年11月医院收治的100例行空心钉固定术的股骨头骺滑脱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对于护患沟通技巧的使用。结果:在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对比方面,观察组护理依从度为94.00%,对照组护理依从度为80.00%,观察组护理依从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对于护患沟通技巧的使用在行空心钉固定术的股骨头骺滑脱患儿护理中,能够有效的提升患儿的护理依从性,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参考。

  • 标签: 护患沟通 小儿 股骨头骺滑脱 空心钉固定术
  • 简介:摘要:探讨导管护理专案对预防鼻胃肠管非计划性拔管及减少管路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本院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的留置鼻胃肠管患者80例,根据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导管护理专案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管路评估、病情观察、导管固定及引流通畅、健康教育、适当约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导管护理专案 鼻胃肠管 非计划性拔管 管路滑脱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模式在降低血透室动静脉内瘘穿刺针滑脱风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份到2022年12月份我院所纳入的90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较对照组更优(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更优义(p<0.05),表明循证护理模式在降低血透室动静脉内瘘穿刺针滑脱风险管控中具有积极影响。结论:运用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明显降低血透室动静脉内瘘穿刺针滑脱风险的发生,增强患者的自我防护水平,提升护理质量,故此种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 标签: 常规护理 循证护理 血透室动静脉内瘘穿刺针滑脱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后路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DS)对手术节段力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行OLIF联合后路固定治疗40例DS患者的病历资料,男7例,女33例;年龄(65.7±9.06)岁(范围:45~81岁)。总滑脱节段数为43个节段,L4,5 37个节段,L3,4 5个节段,L2,3 1个节段。根据减压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直接减压组和间接减压组,22例患者23个节段联合椎板开窗进行直接减压治疗(直接减压组),18例患者20个节段未行椎板开窗减压治疗(间接减压组)。通过术前CT和术中透视图像测量手术节段力线参数,包括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滑移率(slipratio,SR)和节段前凸角度(segmental lordosis,SL)。采用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在融合器置入前、融合器置入后及后路固定后节段力线的影像学参数,再采用Bonferroni检验对节段力线的影像学参数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在OLIF联合后路固定手术中不同操作阶段节段力线的影像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H(F=147.786,P<0.001),SR(F=83.754,P<0.001),SL(F=38.296,P<0.001)]。即融合器置入后DH由(7.99±1.39) mm增加至(11.69±1.72) mm(P< 0.001),SR由10.67%±4.67%降低至8.66%±4.50%(P=0.001),SL由7.26°±2.73°增加至7.85°±2.30°(P=0.425);联合后路辅助固定后SR进一步降低至2.07%±4.00%(P<0.001),SL由进一步增加至10.72°±3.08°(P< 0.001),而DH则无明显变化(P=1.000)。直接减压组和间接减压组患者分别在融合器置入前、融合器置入后及后路固定后节段力线影像学参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LIF联合后路固定治疗DS能进一步减少腰椎退行性滑脱患者的滑移率,并增加手术节段前凸角度,同时联合椎板开窗进行直接减压不会对腰椎节段力线产生明显影响。

  • 标签: 腰椎 脊椎前移 脊柱融合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侧椎板切除,保留对侧椎板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复位椎间、峡部、小关节植骨融合术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腰椎滑脱症并峡部断裂36例,男22,女14例,年龄平均47岁(35~76岁),均采用“一侧椎板切除,保留对侧椎板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复位椎间、峡部、小关节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随访时间平均为18个月(12~24个月),椎间植骨融合标准参照FDA推荐的Simmons法,36例手术后3~6个月全部骨性融合。术前腰背部疼痛VAs评分为8.5±0.4分,术后腰背部疼痛VAS评分为1.1±0.2分。结论一侧椎板切除,保留对侧椎板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复位椎间、峡部、小关节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并双侧峡部断裂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 标签: 腰椎滑脱症 峡部断裂 植骨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唑来膦酸联合瑞舒伐他汀在行TLIF术治疗的老年腰椎滑脱伴骨质疏松(OP)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60例老年腰椎滑脱并O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入选患者均行经TLIF,对照组给予给予钙尔奇,观察组则使用唑来膦酸联合瑞舒伐他汀。比较两组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DI) 评分、腰椎骨密度 (BMD) 及骨钙素。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OD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唑来膦酸 瑞舒伐他汀 腰椎滑脱 骨质疏松 骨钙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DS)及峡部裂性腰椎滑脱(IS)患者手术前后脊柱矢状位影像参数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6月在天津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采用腰椎融合手术治疗的63例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6例,女47例,年龄(59±8)岁。依据疾病类型(DS及IS)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评分差异进行分组,评估术后患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操作相关因素及手术前后HRQOL评分差异与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关系。对比分析DS组和IS组患者HRQOL评分改善情况和脊柱骨盆影像学参数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DS组与IS组患者术后3次随访HRQOL评分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末次HRQOL评分与手术节段数、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依据患者术后末次HRQOL评分对两组疾病患者行组内分析,DS组术后末次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患者和≤3分患者之间骨盆倾斜角(PT)及骨盆入射角(PI)与腰椎前凸角(LL)匹配度(PI-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3.7°±6.4°比26.6°±7.4°、5.1°±8.2°比18.2°±13.1°,均P<0.05);同样,IS组术后末次VAS评分两组间PT和PI-LL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4.1°±6.9°比16.4°±8.7°、2.9°±9.7°比6.8°±9.8°,均P<0.05)。DS及IS两组中术后末次随访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20分与≤20分患者的PT和PI-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S及IS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改善情况与PT值呈正相关(r=0.76、0.78,均P<0.05)。DS组的PT、LL及PI-LL与ODI指数呈正相关(r=0.60、0.62、0.50,均P<0.05);IS组的ODI指数改善与PT、LL及PI-LL亦存在相关性(r=0.22、0.41、0.76,均P<0.05)。结论DS及IS患者手术前后矢状位参数与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相关性,重建LL与PI的匹配程度,并使骨盆前倾,将PT值降低至正常范围是治疗腰椎滑脱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目标。

  • 标签: 脊椎滑脱 腰椎滑脱 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机器人辅助L4、L5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学习曲线及其拐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机器人辅助L4、L5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43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资料,男19例、女24例;年龄59(48,66)岁;按Meyerding分类,Ⅰ度滑脱23例,Ⅱ度滑脱18例,Ⅲ度滑脱2例。测量螺钉置入精度和螺钉准确性分级,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信息。采用累计求和法绘制学习曲线,根据形态将学习曲线分为前期和后期。对比学习前期和学习后期指标差异,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3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置入L4椎弓根螺钉60枚、L5椎弓根螺钉70枚。L4椎弓根螺钉置入精度在第23枚开始提高,L5椎弓根螺钉置入精度在第20枚开始提高。以第23枚椎弓根螺钉(第14例患者)分割学习曲线为前期和后期,学习前期组与后期组在手术时间[(225.0±74.0)min vs.(207.0±81.2)min,t=0.65,P=0.521]、术中出血量[200(75,500)ml vs. 100(60,200)ml,Z=1.30,P=0.195]、术中透视次数[10(6,10)次vs. 10(6,10)次,Z=-0.37,P=0.71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 vs. 0,P=0.302)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习后期较学习前期有更短的术后住院天数[4.5(3,6)d vs. 6.0(5,9)d,Z=2.00,P=0.046]和更高的椎弓根螺钉置入精度[L4:1.33(1.06,1.79)mm vs. 2.23(1.12,4.55)mm,Z=2.43,P=0.015;L5:1.47(0.98,1.87)mm vs. 3.21(1.64,4.87)mm,Z=3.90,P=0.001]。前期和后期置钉准确率相近[L4:95%(21/22)vs. 97%(37/38),P=1.000;L5:91%(20/22)vs. 96%(46/48),P=0.585]。结论机器人辅助L4、L5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较明显的学习曲线,置入第23枚椎弓根螺钉时,螺钉置入精度开始提高。

  • 标签: 腰椎 脊椎滑脱 机器人手术 学习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90例老年腰椎滑脱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开放组开展传统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微创组开展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间融合术。分析效果。结果微创组效果、术中出血、下地时间、止痛药使用天数、手术耗时、感染概率、使用止痛药概率均显著和开放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老年腰椎滑脱患者行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间融合术效果确切。

  • 标签: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 椎体间融合术 老年腰椎滑脱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有效性。方法:研究中共选取 42位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 2018年 1月是开始时间, 2020年 1月是截止时间。使用 Excel表格将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纳进后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单数的为对照组( 21例),双数的为观察组( 21例),分别行正中入路治疗、 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方式。最后用统计学的途径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结果:两组患者中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以及 Os-westry功能障碍( ODI)评分存在差异性( P< 0.05),结果有差异。结论:对该疾病患者实施 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具有良好效果。

  • 标签: Wiltse入路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