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Esomeprazole)、奥美拉唑(Omeprazole)对食管吻合术后食管患者在胃酸分泌、控制症状、治愈食管炎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经胃镜确诊的90例食管吻合术后食管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埃索美拉唑40mg,每日1次口服,奥美拉唑4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种质子泵抑制剂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4.9%和78.4%,内镜下食管炎治愈率分别为87.2%和72.5%(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在症状缓解率和内镜下食管炎治愈率明显优于奥美拉唑。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胃食管反流 食管胃吻合术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食管超声造影、胃镜、X线钡餐造影诊断食管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的价值。方法:对50例主诉灼痛、反酸、食、胸背部疼痛等经临床拟诊GERD的患者同时进行食管超声造影、胃镜、X线钡餐造影检查,比较3种方法对GERD的检出率和诊断价值。结果:食管超声造影检出38例GERD(阳性率76%),未检出12例(阴性率24%);胃镜检出19例GERD(阳性率38%),未检出31例(阴性率62%);X线钡餐造影检出16例GERD(阳性率32%),未检出34例(阴性率68%)。3种方法之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食管超声造影与胃镜、食管超声造影与X线钡餐造影比较,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超声造影可直观、实时显示有无,较胃镜、X线钡餐造影诊断GERD更有价值,可作为GERD的筛查手段。

  • 标签: 对比研究 胃食管反流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多潘立酮与奥美拉唑的联合用药方案用于治疗小儿食管病的疗效。方法:在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小儿食管病患者中抽取合计60例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0例。常规组利用单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联合多潘立酮与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6.67%,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腹泻、恶心、低温等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潘立酮与奥美拉唑的联合用药方案用于治疗小儿食管病的疗效确切,安全性突出,值得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

  • 标签: 多潘立酮 奥美拉唑 胃食管反流病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食管病的疗效观察。方法以2014年1月~2014年3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择该期间内我院所收治的食管病患儿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30例纳入对照组,30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共30例患儿,治疗方案为奥美拉唑。观察组共30例患儿,治疗方案为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的用药方案对小儿食管病进行治疗具体确切的临床效果,可作为本病临床治疗中的基础方案,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奥美拉唑 多潘立酮 小儿胃食管反流病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家庭协作护理对小儿哮喘伴食管病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哮喘伴食管病症的儿童,依据进院的先后顺序,将患病儿童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每组20例,参照组患病儿童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病儿童实施家庭协作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病儿童家属对哮喘相关知识的认知率、患病儿童对治疗的配合度。结果:研究显示不论是从患病儿童家属对哮喘及食管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率还是患病儿童对治疗的配合度上来对比,实验组均要好于参照组。结论:通过对患病儿童实施家庭协作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了患病儿童家属对对哮喘及食管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率,提高了患病儿童对治疗的配合度,有利于医患关系的持续性发展,具有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家庭协作护理 小儿哮喘 哮喘伴胃食管反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小儿食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方法进行研究对象抽样,抽样时间为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抽样对象为我院收治的所有食管患儿,抽样数量为30,将其中15例患儿纳入对照组,采用单纯奥美拉唑治疗,剩余15例纳入实验组,采用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收集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信息并加以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食管次数。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儿的食管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小儿食管可发挥显著的临床疗效,减促进患儿身体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下抗术治疗不同类型食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120例食管病患者随机分为1组、2组、3组,1组患者接受Nissen底折叠术治疗,2组患者接受Toupet底折叠术治疗,3组患者接受Rossetti底折叠术治疗。结果1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2组、3组患者(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2组、3组患者(P<0.05);2组患者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1组、3组患者的22.5%、20.0%(P<0.05);术后随访三组患者3个月,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三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1组、3组。结论三种方法治疗不同类型食管均可获得良好的疗效,Nissen底折叠术创伤性最小,Toupet底折叠术围术期安全性高,建议临床医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患者实施治疗。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腹腔镜 抗反流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抗黏膜切除术治疗不伴有食管裂孔疝的难治性食管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苏北人民医院胃肠中心收治的不伴有食管裂孔疝的难治性食管病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16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12例,比较手术前后食管症状、胃镜检查、24 h食管pH监测结果、下食管括约肌(LES)压力等临床指标。结果2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抗黏膜切除术。19例患者术后3个月停用质子泵抑制剂,9例减少了质子泵抑制剂量。术后6个月患者的食管病问卷评分、食管阀瓣分级评分、DeMesster评分、酸暴露时间均明显低于术前[(6.5±2.5)分比(13.4±3.1)分,1(1~2)分比3(1~3)分,14.8(8.2~30)分比34.6(16.2~60.7)分,4.4%(1.3%~7.9%)比8.7%(6.2%~13.9%),均P<0.01]。术后LES压力明显高于术前[(15.5±5.5)mmHg比(9.0±3.2)mmHg,t=0.159,P<0.01]。EMR、ESD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SD手术时间明显长于EMR[(66.9±4.5)min比(29.1±2.0)min,t=13.911,P<0.001],EMR手术住院费用明显低于ESD[(0.90±0.16)万元比(1.99±0.16)万元,t=58.411,P<0.001]。两种手术方式均无出血、穿孔及术后狭窄等并发症。结论抗黏膜切除术治疗不伴有食管裂孔疝的难治性食管病是安全、有效的,采用EMR手术方式更简便易行。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简介:目的观察辛开苦降法对非糜烂性食管病患者食管动力及酸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就诊于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门诊的非糜烂性食管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治疗组予辛开苦降方免煎剂口服,安慰剂组予中药安慰剂口服,疗程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高分辨食管测压指标、24小时pH监测指标及血清胃肠激素水平,评估辛开苦降法对非糜烂性食管病患者食管动力及酸的影响。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中血清泌紊、胃动素、P物质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明显下降,且与安慰剂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2)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酸总次数、pH〈4的时间百分比、时间〉5分钟次数、最长时间、DeMeester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食管上括约肌静息压、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及远端收缩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7.8%,安慰剂组总有效率43.9%,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开苦降法明显改善非糜烂性食管患者症状,调节血清胃肠激素水平,促进食管蠕动,减少酸

  • 标签: 辛开苦降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动力 酸反流
  • 简介:自1991年Geage[1]和Dallemagne[2]等相继报道应用腹腔镜底折叠术治疗成人严重食管后,Lobe等[3]1993年报道应用腹腔镜开展儿童Nissen's底折叠术,并显示较经典的开腹手术具有明显的优点.在以后的10年中,腹腔镜底折叠术治疗儿童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食管流在欧美国家迅速流行和普及.

  • 标签: 腹腔镜 胃底折叠术 儿童 胃食管反流 术式选择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食管癌术后食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 我科 收治的106例食管癌术后食管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 53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设为研究组,另外的 53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食管癌术后食管患者护理中有着更好的应用效果,相比于常规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更好,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食管癌术后胃食管反流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食管高分辨率测压观察难治性食管病(RGERD)患者食管蠕动障碍的特点,探讨食管高分辨率测压在难治性食管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2例RGERD患者,全部行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igh—resolutionmanometry,HRM)和24h食管动态pH阻抗监测,根据HRM结果,将RGERD组患者分为失蠕动收缩组,弱蠕动收缩组,正常蠕动收缩组。比较各组之间及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42例典型RGERD症状患者中正常蠕动收缩组11例(26.2%),失蠕动收缩组12例(28.6%),弱蠕动收缩组19例(45.2%)。失蠕动收缩组、弱蠕动收缩组患者弱酸高于正常组及对照组(97.8±37.6、92.8±36.3vs44.4±31.3、32.3±36.1,P<0.05),失蠕动收缩组、弱蠕动收缩组患者混合高于正常组及健康对照组(61.2±20.4、52.6±19.7Vs28.2±15.5、21.6±15.1,P<0.05),失蠕动收缩组、弱蠕动收缩组之间及正常蠕动收缩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统计无明显差异。结论RGERD患者存在食管动力障碍,食管收缩力差的RGERD患者有更多的次数,且以弱酸、混合为主。

  • 标签: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动力学障碍 高分辨率测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食管癌术后食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科收治的106例食管癌术后食管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3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设为研究组,另外的53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食管癌术后食管患者护理中有着更好的应用效果,相比于常规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更好,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食管癌术后胃食管反流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GERD患者立位、卧位和餐后2 h的参数,探讨不同体位和餐后2 h各参数诊断GERD的临界值及其灵敏度、特异度。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原南山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GERD患者200例(GERD组)和非GERD患者61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食管病问卷(GERDQ)评分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食管高分辨率测压、24 h食管pH联合阻抗监测,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之间与组内立位、卧位和餐后2 h相关参数。绘制GERD患者立位、卧位和餐后2 h参数的ROC曲线,确定其诊断GERD的临界值及其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对照组卧位酸患者比例高于GERD组[41.0%(25/61)比8.5%(1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53,P<0.01)。对照组患者立位酸时间、酸次数、酸暴露时间(AET)、最长时间、弱酸次数均高于卧位[6.00 min(2.00 min,13.50 min)比0.00 min(0.00 min,1.50 min)、16.00次(8.00次,27.00次)比1.00次(0.00次,3.00次)、0.90%(0.33%,1.88%)比0.00%(0.00%,0.30%)、2.00 min(1.00 min,4.00 min)比0.00 min(0.00 min,1.00 min)、7.00次(3.00次,11.00次)比1.00次(0.00次,2.00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5.43、6.61、5.06、3.58、6.24,P均<0.01)。GERD组患者立位酸时间、酸次数、AET、最长时间、长次数、弱酸次数均高于卧位[51.00 min(31.00 min,86.75 min)比8.00 min(1.00 min,42.00 min)、60.00次(48.00次,83.75次)比6.00次(2.00次,19.50次)、7.30%(3.90%,12.10%)比1.50%(0.20%,6.50%)、7.00 min(4.00 min,12.00 min)比4.00 min(1.00 min,17.00 min)、1.00次(0.00次,3.00次)比0.00次(0.00次,2.00次)、7.00次(3.00次,12.00次)比0.00次(0.00次,1.00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7.92、11.22、6.90、2.56、5.11、11.76,P均<0.05)。对照组和GERD组患者餐后2 h酸时间、酸次数、AET、最长时间和弱酸次数分别为3.00 min(2.00 min,9.00 min)、10.00次(5.00次,18.00次)、0.90%(0.40%,1.98%)、1.00 min(0.00 min, 3.00 min)、4.00次(1.50次,8.50次)和28.50 min(15.00 min, 54.75 min)、35.00次(24.00次,52.00次)、8.30%(4.32%,15.83%)、6.00 min(3.00 min, 11.00 min)、4.00次(2.00次,7.25次),均高于同组卧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30、6.33、5.50、3.40、5.71和3.76、9.21、5.76、1.97、10.46,P均<0.05)。200例GERD患者中,125例在24 h食管pH联合阻抗监测过程中有症状记录,立位症状的发生率高于卧位[89.6%(112/125)比65.6%(82/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1,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立位酸时间预测GERD的准确度最高,AUC值为0.94,临界值为24.5 min,诊断GER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50%和95.08%;立位酸次数、立位AET预测GERD的准确度次之,AUC值均为0.93,立位酸次数临界值为39.5次,诊断GER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00%和95.08%,立位AET临界值为2.75%,诊断GER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00%和93.33%。餐后2 h AET预测GERD的AUC值为0.91,临界值为4.60%,诊断GER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49%和95.00%。结论GERD和非GERD患者均以立位多见,尤其在餐后2 h内。立位酸时间、酸次数、AET和餐后2 h AET对GERD的诊断价值较高,AUC值均>0.90,可作为分析、诊断GERD更全面的依据。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24 h食管pH联合阻抗监测 立位反流 卧位反流 餐后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