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 比较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对 2018年 5月~ 2019年 10月在我院口腔科采用托槽隐形矫治矫治的 34例牙列错颌畸形患者进行跟踪观察,并以年龄、性别、矫治前牙列错颌畸形安氏分型及模型 PAR指数等配对,将 34例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治矫治的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矫治效果。结果 两组前牙排列、后牙排列、中线、覆盖、覆颌、咬合关系评分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 P> 0.05)。矫治后 1个月、 3个月、 6个月固定组 PLI、 GI、 SBI较矫治前明显升高( P< 0.05);隐形组较矫治前无明显变化( P> 0.05);矫治后两组 PLI、 GI、 S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矫治者固位功能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 P> 0.05);隐形矫治期间在美观舒适度、咀嚼功能、便捷程度、语言功能四方面满意度高于固定组( P< 0.05)。结论 托槽隐形矫治的与固定矫治相比,主要优点是美观舒适,摘戴方便,有利于牙周健康。但对病例的选择性强,依从性要求高,在口腔正畸方法选择时应根据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矫治器 口腔正畸 牙胶片矫治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对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因牙列拥挤进行正畸治疗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托槽隐形矫治治疗,对照组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1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咀嚼功能、舒适度、美观性及语言发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位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正畸治疗中,应用托槽隐形矫治,对患者依从性要高,具有更美观,方便,舒适并有利于牙周健康。

  • 标签: 口腔正畸 矫治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对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因牙列拥挤进行正畸治疗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托槽隐形矫治治疗,对照组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1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咀嚼功能、舒适度、美观性及语言发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畸治疗中,应用托槽隐形矫治,对患者依从性要高,具有更美观,方便,舒适并有利于牙周健康。

  • 标签: 口腔正畸 矫治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托槽隐形矫治对正畸治疗初始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正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矫正进行正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托槽隐形矫治进行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治疗方式后的初始疼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治疗满意程度分别为95.00%和70.00%,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正畸患者行托槽隐形矫治进行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初始疼痛,提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正畸治疗 初始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应用国产托槽隐形矫治,治疗错合畸形,总结经验,使该技术更好的满足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需求。方法选取前牙深覆合深覆盖成人女性患者一例,根据临床应用矫治过程准备术前资料、制定矫治方案、计算机矫治过程模拟、制作隐形矫治、佩戴并按时复诊。结果病例治疗后取得良好疗效,利用托槽隐形矫治推磨牙向远中的优势,配合片切减径,避免拔牙,改善了患者前牙深覆合深覆盖畸形。矫治时间22个月。全口曲面断层片未见齿槽骨及牙根吸收。结论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于推磨牙向远中解除前牙段轻度拥挤及前突有显著疗效。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具有美观,舒适,卫生及复诊次数少等特点。在合理选择适应症的条件下,能满足临床医生和患者的矫治需求。

  • 标签: 正畸 无托槽 国产隐形矫治 临床应用 推磨牙向远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自锁托槽托槽隐形矫治对正畸患者牙髓活力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正畸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自锁托槽矫治,观察组使用托槽隐形矫治。比较两组的牙髓活力和牙周健康指标。结果:观察组的牙髓活力和牙周健康指标均一定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自锁托槽矫治托槽隐形矫治更具有较积极的作用,能有效改善正畸患者的牙髓活力与牙周健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矫治方式。

  • 标签: 自锁托槽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正畸患者 牙髓活力 临床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临床应用研究。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根据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是由OrthoDS牙牙合畸形矫治数字化设计系统,以及批量定制隐形矫治的现代技术组成。OrthoDS牙牙合畸形矫治数字化设计系统以三维数字化牙牙合模型为基础,来完成整个牙牙合畸形矫治过程的设计、模拟和演示,并输出用于矫治加工的数字模型;批量定制隐形矫治的现代制造技术是以快速成形工艺为核心的数字化加工技术,其根据设计结果制造矫治过程中每一步的隐形矫治。最后,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佩戴这一系列矫治便可实现牙齿的逐渐移动,最终达到满意的矫治结果。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临床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口腔正畸患者临床采用托槽隐形矫治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76例口腔正畸患者,依据数字排序法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参照组采用传统口腔矫治治疗,观察组实施托槽隐形矫治治疗,对比两组咀嚼改善情况、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咀嚼功能改善率97.37%高于参照组78.95%(P<0.05);治疗前两组指标变化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指标变化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口腔正畸患者临床采用托槽隐形矫治效果显著,对改善咀嚼功能及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应用。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 口腔正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自2015年8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牙齿正畸患者5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均为两组。实施传统固定矫治技术的29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29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两组牙齿正畸患者的矫治效果进行比对和总结。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不同方法矫治,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5%),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倾斜牙扶正时间(16.49±3.86)周、转位牙扭正时间(16.43±3.35)周、治疗完成用时(34.22±3.88)周明显短于参照组的倾斜牙扶正时间(34.96±4.04)周、转位牙扭正时间(34.32±4.34)周、治疗完成用时(67.97±4.76)周,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中应用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效果理想,同时具有较高的满意度,不会严重影响牙周健康,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并大力推广。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口腔正畸 应用价值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青少年佩戴隐形矫治和传统活动矫治口腔微生物组的比较研究。方法:选择时间为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牡丹江市多个口腔医院和诊所收治的正畸矫治患者1000例,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划分成观察组(托槽隐形矫治);对照组(传统固定矫治),各500例。比较分析两组间的语言和咀嚼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语言和咀嚼功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环境、躯体、心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釉质脱矿、黏膜溃疡、牙龈炎10例(2.00%)低于对照组90例(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正畸矫治患者,通过实施托槽隐形矫治治疗,对患者语言和咀嚼功能指标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同时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适合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正畸矫治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传统固定矫治器 疗效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自锁托槽矫治在牙面异常中拔牙矫治的病例的临床观察及其较其他固定矫治的优势。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利用自锁托槽矫治治愈的50例牙面异常的病例,这50个病例均为首次治疗,经临床诊断均符合拔牙矫治的适应证,拔除4颗双尖牙。患者要求较高要求疼痛轻、矫治速度快、就诊间隔时间长、副作用小而且美观的矫治。所有患者均先转口外拔除4颗双尖牙,然后按照自锁托槽矫治矫的要求安放矫治,经排齐整平牙弓、关闭拔牙间隙、精细调整及保持保持。与以往的患者对比分析。结果临床观察显示牙面异常拔除4颗双尖牙的患者,平均疗程从20个月的基础上缩短了6个月;就诊间隔由4周延长至8周;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小;由于矫治小且美观患者更易接受配戴,也更有利于口腔卫生;X线显示牙根吸收明显减轻。结论自锁托槽矫治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固定矫治,具有极大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 标签: 牙面异常 自锁托槽矫治器 正畸治疗
  • 简介:慢性乙型肝炎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季为多。男性多于女性。本病的发生,中医认为有内、外二因,外因为感受湿热疫毒之邪;内因为正气不足,“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不足者,感受湿热毒邪,结于肝脏,导致肝郁脾虚之候;病久及肾,而致肝肾两虚。

  • 标签: “肾为先天之本” 矫治器 牙齿 慢性乙型肝炎 脾为后天之本 湿热疫毒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四手操作技术在直丝弓矫治托槽粘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0例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的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全口托槽粘接由四手操作完成,对照组由医师独立完成,分别统计操作时间及正畸托槽粘接位置准确性,并由一名高级职称医师检查。实验组平均操作时间30.75±5.40分钟,600个托槽中粘接位置准确的有567个;对照验平均操作时间50.17±7.30分钟,580个托槽中粘接位置准确的有464个;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四手操作可以减少托槽粘接时间,增加直丝弓矫治托槽粘接位置的准确性,保证正畸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正畸 直丝弓矫治 四手操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固定矫治矫治病人的护理。方法配合矫正治疗进行护理。结论通过护理可以使病人能够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能够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较黏或较硬食物;借助工具正确使用弹性橡皮圈进行口内牵引;认识到使用口外力装置的重要性;纠正口腔不良习惯;认识到保持的重要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讨论定制式正畸矫治和传统固定矫治对口腔正畸的的临床疗效。方法是将86名口腔正畸病人通过随机数字表达的方法分为定制式正畸矫治治疗组和传统固定矫治治疗组,定制式正畸矫治为研究组,传统固定矫治为对照组,每组43人。对上述两个组别的病人的正畸有效率、倾斜牙扶正时间、扭转牙正畸时间和总治疗时间、牙齿健康状况、治疗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在正畸半年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是97.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6.04%,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在倾斜牙扶正时间、扭转牙正畸时间和总治疗时间方面,研究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正畸半年后,研究组病人的主观感受、舒适性、牙齿功能、语言功能、生活便利性都要优于对照组病人。使用定制式正畸矫治能够提升治疗效率,还能够改善牙齿健康和口腔环境,减少牙齿疾病的发生,使患者满意度提高。

  • 标签: 正畸 定制式正畸矫治器 传统固定矫治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周病戴自锁托槽矫治正畸治疗对患者龈沟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牙周病戴托槽矫治正畸治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戴自锁托槽矫治正畸治疗,对照组戴传统托槽矫治正畸治疗。测量治疗前后龈沟液含量及龈沟液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3d、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龈沟液含量、PGE2水平、TNF-α水平、IL-1β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療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龈沟液含量、PGE2水平、TNF-α水平、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病戴托槽矫治正畸治疗后龈沟液含量、PGE2水平、TNF-α水平、IL-1β水平升高,自锁托槽矫治正畸治疗有利于降低正畸治疗后龈沟液含量和细胞因子水平。

  • 标签: 牙周病 自锁托槽矫治器 正畸 龈沟液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金属网底托槽正畸矫治在6个月内口腔菌群变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4年3月-2016年5月本院口腔科接收的60例患者作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分组研究组30例,佩戴金属网底托槽正畸矫治,参照组30例,未佩戴金属网底托槽正畸矫治,收集两组组6个月内的唾液,对乳酸杆菌菌丛、变形链球菌变化展开检测。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乳酸杆菌危险等级、变形链球菌危险等级,与参照组乳酸杆菌、变形链球菌危险等级对照,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口腔疾病患者安装金属网底托槽正畸矫治,对大大增加患者口腔中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细菌的数量。

  • 标签: 金属网底托槽正畸矫治器 口腔菌群变化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周病戴自锁托槽矫治正畸治疗对患者龈沟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牙周病戴托槽矫治正畸治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戴自锁托槽矫治正畸治疗,对照组戴传统托槽矫治正畸治疗。测量治疗前后龈沟液含量及龈沟液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3d、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龈沟液含量、PGE2水平、TNF-α水平、IL-1β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療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龈沟液含量、PGE2水平、TNF-α水平、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病戴托槽矫治正畸治疗后龈沟液含量、PGE2水平、TNF-α水平、IL-1β水平升高,自锁托槽矫治正畸治疗有利于降低正畸治疗后龈沟液含量和细胞因子水平。

  • 标签: 牙周病 自锁托槽矫治器 正畸 龈沟液 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