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我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486例口腔面部外伤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探讨面部外伤的相关治疗问题。方法采取清创缝合术的方法对486例面部外伤病例进行治疗,对合并骨骨折的患者采用外固定法、内固定法、联合固定法等方案治疗,以达到恢复正常咬合关系的目的。结果经过治疗,486例患者的伤口愈合良好,I期愈合率达到97.0%,咬合关系均恢复正常,X线复查显示,所有患者骨折对位良好。结论对于口腔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应及时清创缝合,对于发生骨折的患者,应及早进行骨折复位及固定,临床治疗效果为佳。

  • 标签: 口腔颌面部 损伤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82例口腔面部损伤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182例面部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口腔面部损伤患者人数占住院人数的14.7%。男女比例为4.871。21~4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段。交通事故在致病原因中占首位,占56%损伤以骨折为主,其中以下颌骨骨折最为常见,颅脑外伤是面骨折最常见的并发性反应。结论男性青壮年为损伤高发人群,交通事故是面部损伤的主要原因,常造成面部多发性骨折并可合并颅脑外伤。

  • 标签: 口腔 颌面部损伤 颌骨骨折
  • 简介:摘要口腔面是人体中血液供应丰富、组织结构较为复杂的部分,患者一旦受伤后,易出现出血过多,继发性感染等,并能造成休克、窒息及死亡等并发症。此时在现场抢救时应迅速判断患者的伤情,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减轻其疼痛,做好基础护理和伤口护理。针对已入院的此类患者,必须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及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迅速作出判断,并积极给予心理护理,以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并能积极配合治疗。

  • 标签: 口腔颌面外伤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口腔面部常见肿瘤手术治疗的效果,总结治疗口腔面部常见肿瘤手术经验。方法将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月十年五年间我院收治的114例口腔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采取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手术组和放疗组。手术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共64例患者。放疗组患者均进行放射治疗,共50例患者。术后规律随访三年,并对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治疗组有效率为98.5%,放疗组治疗有效率74%。手术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于放疗组,经χ2检验,χ2=15.5611,P=0.000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0个月,36个月随访的调查手术组生存率明显高于放疗组,经χ2检验,χ2=3.9438、12.5074、7.3300、7.9459、6.2892、6.2778,P分别为0.0470、0.0004、0.0068、0.0048、0.0121、0.012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相应的不良反应发生,具体类型不同,但手术组患者的并发症总数明显低于放疗组,经χ2检验,χ2=31.1746,P=0.00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组临床资料的研究分析发现,口腔面部肿瘤采用手术治疗的疗效要好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颌面 肿瘤 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口腔面部多间隙感染治疗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5月份接收的口腔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4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脓肿切开引流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白细胞计数改善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脓肿切开引流联合高压氧对口腔面部多间隙感染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普及。

  • 标签: 口腔颌面部 多间隙感染 治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面部CT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17例口腔面部CT检查资料。结果17例患者经CT检查结合相应检查资料,诊断舌癌2例,4例骨肿瘤骨良性肿瘤,5例骨囊肿,6例腮腺肿瘤。结论CT是目前口腔面部疾病检查的重要辅助检查方法,为临床医师正确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口腔颌面部CT 检查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护理。方法对临床收治的24例口腔面部间隙感染患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收治的24例患者经临床积极治疗及护理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7~19天,脓肿切开引流,切口均II期愈合。结论通过临床护理工作,减轻患者疼痛,恢复正常体温,增加患者的液体摄入量,脱水症状和体征消失。患者情绪稳定能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

  • 标签: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适用于口腔面部肿瘤患者的治疗方式。方法将100例口腔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分成两组,每组50人,对治疗组使用化疗治疗,对于对照组则使用手术治疗。结果两组在不良反应方面无明显区别,在疗效上,治疗组等同于对照组。结论化疗治疗可用于口腔面部肿瘤患者的治疗,但需注重患者的预防及护理工作。

  • 标签: 肿瘤 口腔颌面部 化疗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口腔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经验,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09-2012年所遇到的6例间隙感染患者,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并及时合理大量应用抗生素。结果5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患者死亡。结论口腔面部间隙感染可引起败血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早期的发现、及时合理的抗生素应用、充分的引流对感染的控制及预后至关重要。

  • 标签: 间隙感染 切开引流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口腔面部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4例需要治疗的口腔面部肿瘤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手术组(17例)和放射组(17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有无不良反应及治疗后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均顺利完成,手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放射组64.70%,存活率手术组76.47%高于放射组64.70%,两组比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口腔面部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好,存活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颌面部 肿瘤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面部肿瘤术后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抽取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62例口腔面部肿瘤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62例患者的全面护理,能够积极配合各项护理操作和治疗,3例出现术后并发病,其余5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口腔面部肿瘤患者采用全面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口腔颌面部 肿瘤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开引流术治疗口腔面部间隙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口腔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在正确运用抗菌药物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组患者传统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切开引流术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有24例患者症状改善,达到了96%的总有效率;对照组中有20例患者症状改善,达到了80%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切开引流术治疗口腔面部间隙感染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 标签: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临床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老年口腔面部疼痛影响因素,寻找最佳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4月治疗的70例面部疼痛老年患者,分析全体患者疼痛相关因素;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结合病情实际与影响因素予以针对性个性化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不同护理模式下的病情控制效果和就医体验。结果口腔面部疼痛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疾病因素、治疗因素、心理因素、病情因素。实验组综合疗效为显效14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显效率40%、总有效率94.3%,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综合服务非常满意20例、满意15例、不满意0例,非常满意度57.1%、总满意度100%,非常满意度及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可通过对患者心理因素、疾病因素等的了解分析制定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方案,个性化、针对性地控制病情,提高患者配合度和满意度,改善综合疗效和就医评价。

  • 标签: 老年口腔颌面部疼痛 影响因素 护理手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存在口腔面部多间隙感染(英文缩写简称MSI病症)患者予以了临床有效治疗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之间存在口腔MSI病症的84例患者作为实际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随机分配将其划分两个小组,分别是实验组以及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性治疗,而予以实验组切开患处引流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治疗后有效率和相应的白细胞实际计数。结果实验组行切开患处引流治疗后治疗实际有效率集中在97.6%;对照组行常规性治疗后治疗实际有效率集中在85.7%,此外在白细胞实际计数上实验组降低幅度较为明显,两组统计数据对比较为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存在口腔MSI病症患者予以切开患处引流治疗具备较好临床效果。

  • 标签: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临床效果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口腔面部蜂窝组织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口腔面部蜂窝组织炎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普济消毒饮治疗)和对照组19例(单纯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18/19),明显高于对照组84.21%(16/19),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抗菌药物联用重要普济消毒饮用于治疗重症口腔面部蜂窝组织炎,能够大大提高抗菌效果,减少抗菌药物使用量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重症口腔颌面部蜂窝组织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面部间隙感染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6例口腔面部间隙感染患者进行本次医学研究。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个小组,让患者自行抽签,一半患者为对照组,一半患者为观察组,每个小组均有患者28例。本院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给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应用优质护理。治疗结束后,对比两个小组的护理满意度、抑郁和焦虑的自量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窒息、中毒性休克以及败血症等)。结果根据患者治疗结束后得出的结果可知,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并且观察组的抑郁和焦虑的自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抑郁和焦虑的自量评分,两个小组之间得出的数据差异较为明显,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面部间隙感染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借鉴、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优质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硝唑预防口腔面部术后感染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阿克苏市人民医院在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口腔面部术后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甲硝唑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奥硝唑进行治疗,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7.5%(39/40),高于对照组的77.5%(31/4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5.37,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发生率为2.5%(1/40);对照组的不良反发生率为12.5%(5/40),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小于对照组(χ2=4.67,P<0.05)。结论奥硝唑预防口腔面部术后感染临床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小。

  • 标签: 奥硝唑 口腔颌面 术后感染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口腔面部多形性腺瘤复发的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00年3月至2012年3月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面部多形性腺瘤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性别、手术方式、肿瘤发生部位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3例面部多形性腺瘤患者中18例复发,总发生率为33.96%;性别、肿瘤发生部位在多形性腺瘤复发因素中无明显差异;53例中,21例行局部切除术,其中13例复发,占21.90%,32例行腮腺全叶切除术,其中5例复发,占15.63%,χ2=12.11,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面部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率较高,手术方式是重要复发因素之一,采用全叶切除术明显比局部切除的术后复发率低。

  • 标签: 颌面部 多形性腺瘤 复发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面部鳞癌的手术切除及修复重建的疗效。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治疗口腔面部鳞癌的患者结合患者的病变程度以及医生给出的治疗建议进行治疗后,追踪随访,通过随访结果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复发2例,没有发现癌细胞转移扩散;6个月后复发1例,癌细胞转移扩散1例;9个月后1例患者出现修复皮瓣部分坏死进行了二次修复;其他患者检查后皮瓣成活,口腔面部恢复良好。结论口腔面部鳞癌患者进行治疗时,根据患者病变程度以及癌症系统分期进行相应的辅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之后根据创伤面积进行相应的修复,术后注意定期复查。治疗效果好,可以有效防止复发、转移等情况发生。

  • 标签: 口腔颌面部鳞癌 手术切除修复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