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小儿重症病毒脑炎的护理作用。方法选取泾川县人民医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重症病毒脑炎患儿共62例,采取抽签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为31例。对所有患儿进行治疗后,对对照组实行一般护理,对实验组实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患儿恢复情况。结果给予康复护理的实验组患儿的肢体功能障碍、意识障碍、惊厥恢复的时间均少于给予一般护理的对照组患儿,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伤残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小儿重症病毒脑炎的护理作用明显,加快患儿恢复速度,降低治疗风险。

  • 标签: 康复护理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小儿重症病毒脑炎患儿中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8例重症病毒脑炎患儿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成常规组和康复组,每组各34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康复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护理后,康复组体征及症状恢复时间早于常规组,随访1年后,康复组伤残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这些指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重症病毒脑炎患儿中应用康复护理不仅可以使体征及症状尽早恢复,还可以降低伤残发生率,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康复护理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重症病毒脑炎患病的特征和发病因素,分析预后信息和影响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份到2017年12月份小儿重症病毒脑炎的20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相关信息、预后和危险因素。结果预后良好组住院、发热、惊厥和意识障碍时间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其中发热、惊厥和意识障碍时间3类因素在两组患者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脑电图异常和头颅MRI异常百分比对比分析显示,与预后不良组相比预后良好组较低,这两类因素各自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患者的发热、惊厥、和意识障碍时间、脑电图异常和头颅MRI异常这5类因素均是影响重症病毒脑炎发生的关键危险因素。结论多项因素(如惊厥、意识障碍时间、脑电图异常和头颅MRI等)可诱发小儿重症病毒脑炎的发生,应积极预防,防治结合,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临床特点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脑炎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小儿重症病毒脑炎患者一共80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收取时间(2016年2月1日—2017年5月1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0例小儿重症病毒脑炎患者)、对照组一组(40例小儿重症病毒脑炎患者),分别实施康复护理以及常规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小儿重症病毒脑炎患者的意识障碍改善时间(1.01±0.31)d、颅神经功能障碍改善时间(9.01±1.75)d、肢体功能障碍改善时间(10.11±1.01)d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小儿重症病毒脑炎患者家属满意度95.00%与对照组满意度75.00%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小儿重症病毒脑炎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后,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康复护理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实施效果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小儿重症病毒脑炎患者护理中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的观察对象是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重症病毒脑炎患儿62例。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其中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康复护理。结果常规组患儿的肢体障碍、惊厥、意识障碍恢复时间比实验组明显延长(P<0.05)。实验组伤残发生率19.4%,比常规组的32.3%低(P<0.05)。结论小儿重症病毒脑炎护理中实施康复护理可以加快患儿症状、体征恢复,减少伤残率的发生。

  • 标签: 小儿 重症病毒性脑炎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病毒脑炎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病毒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护理,另行予以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在病毒脑炎患儿的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疗效确切、预后理想,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综合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脑电图对小儿病毒脑炎的诊断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病毒脑炎患儿39例作为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2014年8月24日—2017年2月23日期间。所有患儿均先后进行头颅CT(对照组)以及常规脑电图(实验组)监测,对比分析本研究中两组患儿监测出的轻度、中度以及重度脑电波异常患儿例数、检出异常率以及预后评估情况(致死率、致残率)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病毒脑炎患儿的轻度脑电波异常15例,占比38.46%;中度脑电波异常12例,占比30.77%;重度脑电波异常10例,占比25.64%。共检出脑电波异常患儿37例,检出异常率为94.87%,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脑电图重度异常、中度异常、轻度异常患儿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儿的脑电图正常患儿的致残率为6.67%,较实验组(0.00%)明显更高,P<0.05;两组满意度对比,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97.44%,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对于小儿病毒脑炎的诊断,常规脑电图的监测效果更佳,可有效评估患儿的预后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脑电图 病毒性脑炎 小儿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脑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病毒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在抗生素应用及补液、甘露醇降颅压等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69例给予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51例给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疗程7~14d,观察患儿7天好转率及发热、头痛、抽搐、呕吐、病理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7天好转率89.9%(62/69),对照组7天好转率72.5%(37/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总有效率98.6%(68/69),对照组总有效率94.1%(48/51),差异性不明显;观察组患儿在退热时间较对照组有所缩短。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脑炎具有起效时间快、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

  • 标签: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应用 病毒性脑炎 阿昔洛韦/治疗应用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系统护理干预在小儿病毒脑炎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病毒脑炎患儿作为实验对象,进行随机分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系统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以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且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脑炎患儿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可以缩短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病毒性脑炎 儿童 症状改善时间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6例病毒脑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研究组(2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昔洛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联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的后遗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病毒脑炎患儿采用阿昔洛韦联合纳洛酮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后遗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病毒性脑炎 阿昔洛韦 纳洛酮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病毒脑炎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行症状护理、基础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康复指导等系统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干预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优于传统护理方法,积极采取对症护理和病情观察可提高患儿治愈率。

  • 标签: 系统护理 病毒性脑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重症病毒脑炎患儿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分析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重症病毒脑炎患儿分为参照组与研讨组,在治疗期间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儿伤残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参照组患儿的伤残率为25.00%,明显高于研讨组患儿的伤残率7.5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小儿重症病毒脑炎患儿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后,能有效改善患儿伤残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应用效果理想。

  • 标签: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脑炎患儿应用更昔洛韦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接收诊治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脑炎患儿96例作为研究样本,全部患儿均为我院依据相关标准确诊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脑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与合理营养供给;控制脑水肿和颅内高压;控制惊厥;监护与支持呼吸道和循环系统),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增添应用更昔洛韦治疗方式实施救治。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退热时间、惊厥恢复时间、恶心、呕吐症状消退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等。结果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92%,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85.42%,提升趋势显著(P<0.05);在退热时间、惊厥恢复时间、恶心、呕吐症状消退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等方面,观察组患儿相较于对照组,呈现显著缩短趋势(P<0.05)。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脑炎患儿应用更昔洛韦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有助于缩短患儿的退热时间、惊厥时间、意识恢复时间。

  • 标签: 更昔洛韦 小儿手足口 病毒性脑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小儿病毒脑炎的效果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46例病毒脑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高压氧治疗,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89%,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30%,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高压氧治疗小儿病毒脑炎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因此,临床上应结合全面、周到的护理来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 标签: 高压氧治疗 病毒性脑炎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对重症病毒脑炎继发癫痫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0例重症病毒脑炎继发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随机抽取红篮球进行分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并在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癫痫发作次数、惊厥时间、意识障碍时间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实验组的癫痫发作次数(1.12±0.53)次、惊厥时间(12.88±3.23)h、意识障碍时间(5.33±1.74)h,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护理总满意率100.00%优于对照组的66.67%,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病毒脑炎继发癫痫患者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癫痫症状,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 重症 病毒性 脑炎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病毒脑炎运用昔洛韦与纳洛酮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纳入2015年5月-2016年5月时间段的病毒脑炎的患儿122例。随机选其中61例设为A组,给予阿昔洛韦与纳洛酮治疗。另61例设为B组,并给予阿昔洛韦治疗。分析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A组疗效有效率96.7%。B组疗效有效率86.9%。A组疗效有效率比B组高,对比显著(P<0.05)。A组后遗症发生率6.6%。B组后遗症发生率18.0%。A组后遗症发生率比B组低,对比显著(P<0.05)。结论小儿病毒脑炎治疗中使用昔洛韦与纳洛酮可取得良好疗效,能够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 标签: 小儿 病毒性脑炎 阿昔洛韦 纳洛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病毒脑炎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最近几年收治的100例小儿病毒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采用更昔洛韦治疗的5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基于对照组前提下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的50例患儿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72%,P<0.05;组间观察指标对比,P<0.05。结论小儿病毒脑炎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神经节苷脂 更昔洛韦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病毒脑炎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96例病毒脑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生化检查;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比两组检出率及检出项目的差异。结果不同检查方式后,观察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在对病毒脑炎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采用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能较为稳定、敏感、准确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有利的临床数据支持,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常规脑脊液细胞学 病毒性脑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脑炎患儿脑脊液免疫学指标的动态变化以指导临床。方法对72例病脑患儿分别于急性期(病后1-2天)、其中30例结果异常者于临床治愈后(约2周)、仍有异常者10例于病程4周,行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测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及免疫球蛋白含量进行检测,上述各项指标于治疗前后行自身对照。结果急性期病脑患儿脑脊液CD3+及CD4+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CD8+百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含量与正常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动态观察2周后,显著性差异仍存在,但较急性期变小;4周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结论病毒脑炎的免疫异常在脑脊液表现为细胞免疫异常为主,也可伴有体液免疫异常,并且该免疫指标的完全恢复多在临床治愈之后。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脑脊液 T 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