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量化评分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甲状腺手术患者1360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甲状腺癌患者509例,结节甲状腺肿患者851例。共评估甲状腺结节1508个。将甲状腺结节大小、位置、数目、低回声、界限不清、有包膜但不完整或无包膜、有晕环但不完整或无晕环、纵横比≥1、内部有血流、后方伴声衰减,内无囊回声、微钙化、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作为自变量,将甲状腺结节恶性作为应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甲状腺结节恶性相关因素。对1508个甲状腺结节的恶性相关因素进行评分。采用χ2检验比较结节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患者的甲状腺结节评分。结果甲状腺结节的低回声、界限不清、有包膜但不完整或无包膜、有晕环但不完整或无晕环、纵横比≥1、内部有血流、后方伴声衰减、内无囊回声、微钙化及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与甲状腺结节恶性有相关。结节甲状腺肿患者与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结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2.08,P<0.05)。768个评分<6分的甲状腺结节中,742个为良性,24个为恶性;60个评分≥10分的甲状腺结节中,2个为良性,58个为恶性;314个评分8~9分的甲状腺结节中,60个为良性,254个为恶性;368个评分6~7分的甲状腺结节中155个为良性,213个为恶性。结论甲状腺结节的量化评分对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超过8分的甲状腺结节大部分为恶性,应外科手术治疗。

  • 标签: 超声检查 甲状腺结节 诊断 鉴别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8月195例70岁以上老年胃癌手术患者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情况,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组间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结果195例老年胃癌手术患者,出现术后肺部并发症50例,发病率为25.64%(50/195)。患者年龄大于80岁、体重指数>25、有吸烟史、慢性阻塞肺气肿史、低蛋白血症、糖尿病史等术前状况因素与术后的肺部并发症发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63、6.28、7.32、8.62、6.56、6.95,P﹤0.05)。手术方式包括近端胃切除术、全胃切除术、联合脾切除术及全麻插管时间超过3h等因素与术后的肺部并发症发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26、8.52、8.67、9.12,P﹤0.05)。结论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与高龄、肥胖、吸烟、慢性阻塞肺气肿史、低蛋白血症、糖尿病、手术方式有明显关系,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胃肿瘤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通过与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对比,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脑梗死(简称心脑合病)的危险因素,为心脑合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纳入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脑梗死和心脑合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资料,运用SPSS17.0软件对危险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心脑合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最终纳入冠心病心绞痛100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脑梗死患者963例和心脑合病患者982例。三种疾病在患者年龄(P=0.0000)、性别(P〈0.0001)、静息生活方式(P=0.0000)、体重指数(BMI)(P=0.0000)、糖尿病(P=0.0019)、高血压(P〈0.0001)、糖尿病合并高血压(P〈0.0001)、吸烟(P〈0.0001)、饮酒(P〈0.0001)以及合并三种以上危险因素(P=0.0000)等方面,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OR=1.690,95%CI(1.420,2.012)]、高血压[OR=1.558,95%CI(1.312,1.850)]、BMI异常[OR=1.356,95%CI(1.158,1.587)]及静息生活方式[OR=1.319,95%CI(1.107,1.572)]是心脑合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高血压、BMI异常和有静息生活方式的人易患心脑合病,应加强干预。

  • 标签: 心脑合病 冠心病心绞痛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横断面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老年人肺动脉栓塞的症状、体征和筛查项目的效果。以提高肺栓塞的诊断率,减少其误诊率。方法将76例老年人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辅助检查,给予临床分类和分析。结果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特异性。血气分析、D-二聚体是其主要的筛查项目。结论老年人的基础疾病比较多,临床表现复杂,很难鉴别。能够给予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预后比较好。

  • 标签: 老年人 肺动脉栓塞 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39-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普外科手术患者所发生的115例切口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前住院天数、切口长度、年龄、手术种类等都是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易发生切口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预防或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普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的住院病人,急性心肌梗死符合2004年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收集时间为2012年7月至2014年10月,共计100例,按是否住院期间发生死亡分为死亡组30例,存活组70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6.9±0.94、5.2±0.41、1.8±0.12、2.7±0.81、157.8±12.71、93.4±14.2),(6.7±0.84、4.9±0.53、1.7±0.37、2.6±0.28、143.8±19.82、79.4±12.31),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脂代谢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研究儿科重症病房(PICU)感染性休克患儿病死率及其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18例感染性休克患儿资料,其中存活好转58例,死亡60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的死亡危险因素。结果PICU感染性休克患儿病死率高达5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与成活组患儿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数目、低血压、PCIS评分、中性粒细胞数、紫癜或凝血障碍、入院24h尿量、血清白蛋白浓度、血乳酸浓度及需要使用机械通气支持治疗9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ODS数目、紫癜或凝血障碍、PCIS评分降低及需要机械通气支持治疗是感染性休克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儿病死率较高,当其PCIS评分降低或发生MODS、紫癜、凝血障碍,或需要机械通气支持治疗时死亡风险更高,需早期检测治疗。

  • 标签: 儿童 感染性休克 病死率 死亡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目的对同一实验室内相同项目在不同仪器上测定结果的一致进行比对,以确保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方法用新鲜混合血清和质控血清分别在2台仪器(西门子公司DimensionRXL和DimensionRXL-MAX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非蛋白含氮类化合物三项[尿素氮(UREA)、肌酐(CREA)、尿酸(URCA)],对测定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DimensionRXL和DimensionRXL-MAX2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项目的测定结果具有高度一致。结论同一实验室内相同项目在不同仪器:即DimensionRXL和DimensionRXL-MAX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检测结果通过比对,确认具有较好的一致和准确,比对结果符合CLIA’88质量要求的1/2,能保证其检测结果的准确

  • 标签: 生化分析仪 偏差 比对 一致性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外科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血管外科住院患者的临床、手术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计算AKI发病率和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的患病率,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AK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共发生AKI为54例(4.1%),发生在主动脉夹层瘤16例(26.2%)、急性肢体动脉栓塞10例(17.5%)、动脉狭窄/栓塞15例(3.3%),发生AKI的患者中死亡9例(16.7%).术前CKD的实际患病率为17%(397例),而术前提供肾脏病史的仅有5.7%(133例).使用造影剂、CKD病史、术中低血压、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与术后AKI的发生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上述四个危险因素患者发生AKI的风险分别增加1.149、2.432、5.126和6.645倍(P<0.05).结论血管外科手术后AKI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主动脉夹层瘤和动脉栓塞疾病.既往有CKD病史、术中低血压和发生MODS是AKI发生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需重视对CKD的术前诊断和评估,并加强围手术期肾功能的观察和保护,及早发现和干预AKI的进展,有助于改善AKI的预后.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血管外科手术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调查成都市中心城区和农村地区男性居民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2-12月选取成都市中心城区和农村地区共4个社区的40-70岁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肺功能检查等方式。统计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调查631人,其中城区301人,农村330人。调查结果显示,成都地区40-70岁男性COPD人口标化患病率为7.95%,其中农村为12.07%,城市为7.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地区、年龄、BMI、吸烟量是男性患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成都地区男性COPD患病率较高,农村高于城市,其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应重视综合防治。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男性 城乡 危险因素 患病率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大幅度提高,在饮食结构上有较大的调整。当前,学龄前儿童肥胖的人数呈上升态势学龄前儿童肥胖症已成为世界研究课题和公共卫生挑战。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较多,但遗传、外部各种环境等是影响儿童肥胖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肥胖的定义、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剖析,以期针对的进行学龄前儿童肥胖的早期干预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作用。

  • 标签: 学龄前儿童肥胖 流行现状 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95-01
  • 简介:目的: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的误吸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西安解放军323医院收治的住院老年患者250例(住院组),另选取同期在莲湖区西大街社区居住的老年人250例(社区组),回顾分析老年人的误吸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比较两组老年人的临床资料、不同量表的评分结果及近1年内的误吸发生情况,并对调查结果与误吸发生率的相关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样本的性别比例和个人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既往疾病史中,心脑血管疾病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和各个量表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组近1年的误吸发生率(24.40%)高于社区组(9.60%),两组样本近1年的误吸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41,P<0.05);患者年龄、异常进餐、进餐体位改变、各种既往疾病和4种量表的评分结果与误吸的发生明显相关(P<0.05)。结论住院老年人的误吸发生率较社区老年人高,发病因素较为复杂,临床上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充分考虑多种危险因素,避免误吸的发生。

  • 标签: 老年人 误吸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护理病区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病区2006年1月-2012年12月发生的院内感染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按院内感染发生的部位、年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及发生感染后转归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病区2006年1月-2012年12月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2.3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最高,占总感染数的72.6%,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占总感染数的20.2%。在所有发生院内感染的病例中,因脑血管疾病住院的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占69.35%。感染发生率与年龄、住院时间呈正相关,基础疾病是影响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护理病区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医院应根据院内感染的各种诱发因素,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以减少护理病区院内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老年护理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首先,鉴于目前用于预测经皮肾镜碎石术相关结果的评分系统使用繁琐、未被证实并且临床应用有限,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新型的肾结石手术分级系统——S.T.O.N.E经皮肾镜碎石术评分系统,以使经皮肾镜碎石术的相关研究标准化。其次,应用本系统预测经皮肾镜碎石术的结石清除率和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方法:共有5个通过CT平扫获得的可重复参数被纳入本研究,分别是:结石大小(S)、穿刺通道长度(T)、梗阻情况(O)、受累肾盏数目(N)和结石

  • 标签: 经皮肾镜碎石术 S.T.O.N.E 结石清除率 穿刺通道 围手术期 分级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肌钙蛋白I(cTNI)水平与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AECOPD患者236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按照2007ATS共识对患者进行评估分级,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级,分别测定其血浆BNP、CRP和cTNI浓度。同时统计住院病死率、6个月内病死率、6个月内再入院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AECOPD组BNP(391.73±25.8)ng/L、CRP(19.74±1.63)mg/L、cTNI(0.19±0.046)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BNP(69.38±8.5)ng/L、CRP(7.15士0.86)mg/LcTNI(0.10±0.031)/xg/L,均P〈0.05。②随着AECOPD患者病情加重(分级上升),血浆BNP、CRP和cTNI水平升高,住院病死率、6个月病死率和6个月内再人院率升高,3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CRP和cTNI测定有助于AECOPD的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脑钠肽 C反应蛋白 肌钙蛋白I
  • 简介:目的:调查我军飞行人员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的关系。方法选取全军飞行人员年度体检资料,分析比较各血压分组的血压、血脂、血尿酸、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高血压及高脂血症患病率等指标。结果①1171名中资料完整有效者1135名。分为正常血压组386名,年龄(33.4±7.6)岁;正常高值血压组704名,年龄(35.0±8.3)岁;高血压组45名,年龄(44.6±7.3)岁;②飞行人员吸烟率为45.9%,超重肥胖率为58.5%,腹型肥胖率为25.9%,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3.97%、22.38%、25.99%、1.23%和17.71%;③各组间年龄、腰围和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高血压组腹型肥胖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和正常高值血压组(P<0.01,P<0.05),高血压组和正常高值血压组的BMI水平、超重肥胖率和吸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④具有1个或1个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占80.65%,各血压分组间心血管危险因素聚焦情况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结论我军飞行人员心血管危险因素存在率高,应加强对可控危险因素的干预。

  • 标签: 航空医学 飞行人员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目前,车站行李安检系统检测危险品主要依靠人眼观察安检仪监视器识别危险品,容易出现漏检、错检以及视觉疲劳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X射线图像和特征曲线的危险品检测方法,该方法依据x射线安检仪获得的平均有效原子序数将物体分为两大类:当物体的平均有效原子序数大于等于10时,对x射线图像采用小波将其分解为近似、水平、垂直和对角线方向的4个子图像,并分别采用不同的边缘检测算子进行边缘提取,然后进行小波重构和形态学后处理以提取完整目标轮廓,通过目标与标准危险品图像进行轮廓曲率角点匹配,实现危险品的形状检测;当平均有效原予序数小于10时,获取被检物体的高低能灰度值进行曲线拟合,并与标准危险品的特征曲线进行比较以判别是否存在危险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图像形状和高低能灰度特征曲线相结合的方式对旅客携带物品进行检测,可以较全面地检测出危险品。

  • 标签: 危险品检测 形状检测 平均原子序数 特征曲线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桡动脉穿孔的危险因素及处置策略。方法回顾分析经桡动脉PCI术中桡动脉穿孔的16例患者,记录术中桡动脉造影情况、桡动脉穿孔原因、导致穿孔的器械、处理方法和术后恢复情况等,通过定义桡动脉穿孔分型指导处置策略。结果16例患者中桡动脉穿孔的原因包括,桡动脉解剖学变异为12例,桡动脉痉挛2例,超滑导丝穿出2例。其中7例Ⅰ型桡动脉穿孔均未行特殊处理,其余9例患者均接受加压包扎,前臂血肿张力较大的患者进行穿刺减压。术后随访4例患者出现桡动脉闭塞。结论桡动脉穿孔是经桡动脉PCI的少见并发症,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及时行桡动脉造影,早期识别桡动脉穿孔并及时给予治疗,是有效预防前臂严重血肿、骨筋膜室综合征甚至于急性手缺血的关键。

  • 标签: 中桡动脉 介入治疗术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