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报告1例下颌支内阻生第二磨牙自体移植病例。利用数字化外科、微创拔牙等技术将下颌支内阻生第二磨牙取出后即刻自体移植至原第二磨牙区,同期将自体骨粉填入移植牙颊侧和远中骨缺损区,弹性固定移植牙。术后咬合关系良好,即刻动度I度,骨缺损得到填充修复。术后6个月行根管治疗,1年后经临床和影像检查移植牙愈合良好。下颌支内阻生磨牙自体移植至缺失磨牙区可以成为自体牙移植术适应证。

  • 标签: 自体牙移植 阻生第二磨牙 数字化外科
  • 简介:本系列文章第二部分关于粘结性嵌体及高嵌体窝洞预备和修复体选择最新循证临床指南及操作步骤。当前牙体预备更加推崇牙体保存原则.但所有的修复材料仍不得不考虑修复体最小厚度。在重度磨牙症或隐裂牙中,通常推荐选用CAD/CAM复合树脂或CAD/CAM硅酸锂压铸玻璃陶瓷。由于这方面的中长期临床研究并不多,这种推荐主要基于为数不多些体外研究。是否需要做牙尖覆盖.应基于多方面的考虑.包括窝洞大小、牙体组织生物力学状态、咬合以及美观因素。现代治疗理念临床意义已在第部分文章中予以阐述——双重粘结/即刻牙本质封闭,最优化窝洞设计,龈壁提升。在本文中将进步围绕这些治疗理念.根据现有的临床及实验证据进行深入讨论,以得到更简洁、预测性更高以及更可靠临床结论。尽管修复材料种类选择多样(复合树脂或全瓷),以及修复技术也有多种选择(传统方法或CAD/CAM),但对于间接修复窝洞,在取模前必须要满足五条客观标准。

  • 标签: 循证临床指南 窝洞预备 现代治疗 粘结修复 修复体 高嵌体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比格犬自体牙移植术后影像和组织变化,探究移植牙牙周组织修复机理.方法选择1只8月龄比格犬,左侧下颌前磨牙区为受体区进行前牙自体牙移植.术后进行X线检查和组织HE染色,观察移植牙牙周愈合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X线片显示1号移植牙(左侧下颌第二前磨牙位)牙周间隙明显缩小,根尖周可见小范围透射影像,牙颈部有外吸收影像;2号牙(左侧下颌第前磨牙位)根管内上1/3部分出现牙根内吸收.术后2个月X线片表明移植牙牙周愈合情况良好,1号牙外吸收影像稍增大,2号牙内吸收影像未见扩大.组织HE染色切片可见根尖部有纤维束形成,但在牙颈部、髓腔和根尖部有大量淋巴细胞和少量浆细胞浸润.结论自体牙移植术后牙周膜愈合较好,但牙齿拔除时要注意减少牙颈部机械性损伤,移植后牙髓治疗时机减少术后并发症关键要素之.

  • 标签: 自体牙移植 组织学 牙周膜愈合 炎症
  • 简介:唇腭裂人类最常见颅颌面出生缺陷,组在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下发生复杂疾病,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最常见类型。虽然已发现些染色体结构异常和易感基因与唇腭裂发生相关,但其发病分子遗传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本文拟就唇腭裂分子遗传病因研究进展作综述。

  • 标签: 唇腭裂 分子遗传机制 易感基因
  • 简介:研究目的:评估在人体模型中使用粗喷砂和酸蚀进行表面处理口腔种植体功效。材料和方法:8名患者自愿允许植入小型种植体并进行活检,以免费得到彻底牙齿修复。结果:所有的活检部位均检测出了软组织和硬组织重建.本报告提供了对于患者成功种植体接触和成功义齿修复观察。结论:患者热情表示参与本研究后提高了生活质量。外科医生对这种种植体信心反映在本研究临床和组织结果上。

  • 标签: 口腔种植体 组织学评价 临床 SLA 活检部位 表面处理
  • 简介:牙齿先天缺失,影响患者咀嚼功能、颌面部发育及美观,进步发展会导致牙列缺损、牙列缺失、错牙合畸形等口腔常见疾病。研究先天缺牙病因机制,不仅有助于了解牙齿生长发育这个口腔科学基础问题,也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口腔常见病发生发展。牙齿发育过程牙源性上皮与颅神经嵴来源牙源性间充质之间相互诱导、交互作用复杂过程,许多基因、转录因子和信号传导分子参与了牙齿发育网络调控,其中任何个基因微小变化都有可能造成先天缺牙发生。目前已经有超过80个基因突变会导致先天缺牙发生,涉及BMP、FGF、EDA/EDAR/NF-κb、P53、PAX9、SHH和WNT等多个信号通路。本文将以先天缺牙发育相关信号通路为基础,对目前先天缺牙遗传病因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先天缺牙 致病基因 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雌激素对绝经妇女牙槽成骨细胞细胞增殖和活性、成骨分化、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和核因子κB受体(receptoractivatorofnuclearfactorkappaBligand,RANKL)影响,为绝经妇女牙周和种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经患者知情同意,收集女性志愿者(年龄63-72岁)牙槽骨,进行体外培养,获得牙槽成骨细胞。用不同剂量17β-雌醇(0.01nM、0.1nM和1nM)处理后,通过MTT和细胞计数、碱性磷酸酶活性、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vonKossa实验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分别检测绝经妇女牙槽成骨细胞增殖和活性、成骨分化、OPG和RANKL表达水平。结果:17β-雌醇处理后,绝经妇女牙槽成骨细胞细胞增殖和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水平和矿化能力都明显增高,且具有17β-雌醇浓度依赖性。同时,随17β-雌醇剂量增加,OPG表达升高,而RANKL水平下降,OPG/RANKL比值明显升高。结论:17β-雌醇可以增强绝经妇女牙槽成骨细胞增殖和活性、促进成骨、改善牙槽骨再生微环境,为绝经妇女牙周骨再生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 标签: 牙槽骨 成骨细胞 17Β-雌二醇 绝经
  • 简介:全瓷冠全部由瓷材料制作而成覆盖全部牙冠表面的修复体,可以逼真地再现天然牙颜色和半透明性,美观效果好。全瓷冠应用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C.H.Land最早采用铂箔基底作为底层进行全瓷冠制作。发展至今,全瓷材料种类和加工方式已有多种。

  • 标签: 全瓷冠 牙体预备 前牙 材料制作 牙冠表面 半透明性
  • 简介:目的:本研究目的比较极管激光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RP)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治疗中效果.同时评估临床指标(例如有牙周袋牙齿临床附着水平)以及血液中活性氧代谢产物变化。方法和材料:本研究选取30名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382岁。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人。对照组仅接受传统SRP,而试验组接受传统SRP并辅助使用极管激光(GaAIAs)做牙周袋清创。基线时、治疗后60d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菌斑指数(PLI)、探诊出血指数(BOP)、牙周袋探诊深度(PPD)和临床附着水平(CAL)】.同时在基线时、治疗后30d和治疗后60d时.检测血清活性氧代谢产物水平。结果:各组组内比较,两组从基线到治疗后60dPLI、BOP、PPD和CAL均显著改善(P〈0001):两组从基线到治疗后30d和治疗后60d血清活性氧代谢产物显著降低(P〈0001)。但组问比较时,从基线到治疗后60d临床指标和血清活性氧代谢产物变化均不具有统计意义。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就临床牙周指标和血清活性氧代谢产物指标的改善方面.使用极管激光辅助SRP和传统SRP之间不具有统计意义差异。

  • 标签: 牙周病 活性氧代谢产物 血清
  • 简介:钛及钛合金具有良好机械强度和生物相容性,骨科植入物和牙种植体首选材料,但其较高弹性模量对临床应用产生影响。钽金属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多孔钽具有低弹性模量、较高表面摩擦系数、优异生物特性等特点,展现了良好应用前景。本文将对钽及多孔钽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在组织工程及口腔医学中应用几方面作综述。

  • 标签: 多孔钽 表面改性 植入体
  • 简介:目的探讨骨性Ⅲ类患者面部不对称程度分别与下颌骨形态代偿以及ANB角相关性.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取28名2015-2016年度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就诊并拍摄大视野CBCT骨性Ⅲ类面部不对称患者,使用Dolphin3D软件进行面部不对称程度及下颌骨形态代偿相关测量,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面部不对称程度分别与下颌骨形态代偿以及ANB角相关性.结果升支长度差与升支冠状角之差及髁突水平角之差均呈负相关.矢状角之差与颏部偏斜距离正相关.面部不对称程度与ANB角未发现相关关系.结论随着升支长度差增加,升支冠状角之差代偿程度减弱,髁突水平角之差代偿程度增强.升支矢状角之差可以作为评价面部不对称程度指标.根据本研究初步结果表明Ⅲ类畸形严重程度与面部不对称程度无相关性.

  • 标签: 锥形束CT | 面部不对称
  • 简介:修复多面龋损可行方法如下:银汞合金、复合树脂或者间接修复。从对抗咬合力抗力形看来.粘结系统和牙本质钉复合树脂修复应具有与钉固位银汞合金修复相似的性能。后牙复合树脂直接充填时,聚合收缩主要问题。增量充填技术可以减少应力和表现出较好边缘效果。牙本质钉可以潜在地增加复合树脂固位.而且可以减少聚合收缩造成微裂。本文报道了1例关于运用牙本质钉联合纳米混合型复合树脂直接修复大面积缺损伴牙尖缺失后牙病例。

  • 标签: 复合树脂 牙体修复 牙本质钉
  • 简介:静脉伴行动脉脂肪筋膜皮瓣(VAF)血供丰富。该研究旨在证实VAF是否适用于颈外静脉。基于解剖结构和血管造影研究,利用颈外静脉伴行动脉脂肪筋膜皮瓣(EJ-VAF)对头颈肿瘤术后缺损患者进行修复重建,并对这些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供区动静脉均通畅,血供良好,包括枕动脉、面动脉和甲状腺上动脉。

  • 标签: 筋膜皮瓣 颈外静脉 枕动脉 脂肪 头颈重建 甲状腺上动脉
  • 简介:研究目的:研究植于垂直骨增量螺旋种植体在行使多年功能后稳定性。材料和方法:对33位患者使用引导骨再生技术在牙槽骨进行垂直骨增量.在骨增量中植入91个螺旋种植体并进行平均15年随访,评估种植体表现。结果:共有88个种植体保持功能(存活率97%).然而有9个种植体表现出种植体周围炎(99%)。在基线评估(负载后1年)和最终随访(13~21年后)之间.X光照片上测得平均102mm骨丧失。结论:植于垂直骨增量螺旋种植体可以在行使多年功能后保持稳定。

  • 标签: 螺旋种植体 骨增量 随访 引导骨再生技术 种植体周围炎 基线评估
  • 简介:目的:上颌第磨牙最常见根管解剖形态四根管。然而.其他根管数目也有报道。本文旨在报道两例存在5个根管上颌第磨牙牙髓再治疗病例。材料和方法:明确诊断后制定并实施根管再治疗计划。运用牙科手术显微镜能更好地了解髓腔解剖形态,特别是沿着发育线和沟寻找可能遗漏根管。结果:本文报道两个病例都曾经历失败根管治疗。这两颗牙齿都存在5个根管解剖结构.先前治疗时均未发现MB2和DB2.近中根和远中根都表现为VertucciII型根管结构。影像复查提示患牙根尖周病变愈合。结论:虽然MB2和DB2同时出现情况并不常见.但这种可能性仍然存在。无法明确牙齿正确解剖结构并定位根管可导致根管治疗失败。本文病例中遗漏根管发现是根管再治疗成功原因之

  • 标签: 解剖 磨牙 髓腔 根管预备 根管治疗
  • 简介:头颈癌术后长期慢性吞咽困难患者恢复性训练疗效尚不确定,该文作者对17例头颈癌术后长期慢性吞咽困难患者采取了项强化力量训练前瞻性临床研究,包括吞咽和非吞咽训练,持续6~8周,以增加肌肉力量。检测指标包括可行性、依从性及疗效。结果:可行性检测训练完成率为88%,依从性完成率为97%。

  • 标签: 吞咽困难 吞咽训练 头颈癌 疗效 患者 慢性
  • 简介:目的:运用群组研究方法.评估100名经牙周基础治疗和长期支持治疗牙周病患者20年后其固定局部义齿修复疗效和并发症。材料和方法:将经过积极治疗(包括牙周手术、牙髓治疗和修复治疗)患者纳入牙周支持治疗项目,并要求患者每3~6个月复诊次。对所有患者临床数据进行记录:初次就诊记作TO期.完成修复治疗后次牙周支持治疗记作T1期,T1期之后20年内最后次进行牙周支持治疗记作T2期。运用多变量分析方法观察各种临床因素对于20年随访中修复基牙(PA)脱落危险性影响。结果:最终样本包括100名患者。在T1期,全部948颗修复基牙均与实验中原始样本相同。在经历20年随访后.有854颗修复基牙(901%)仍可行使功能.而另外41位患者(41%)94颗修复基牙(99%)在牙周支持治疗过程中脱落:其中98%失牙经历过牙髓治疗。牙根纵裂(48%)失牙主要原因.而牙周炎症进展则占失牙原因31%。此外.年龄(P=0.002)、全13菌斑指数(P〈0.0001)、全13出血指数(P=00002)和副功能运动(P=0.0083)均可增加修复基牙脱落可能性。在临床相关因素中.牙髓治疗(P=0.0082)、截根术(P〈00001)、多根牙(P=0.0005)和修复相关副功能运动(P〈0.0001)均可增加修复基牙脱落风险性。结论:依从性佳患者经20年牙周支持治疗后.其固定修复治疗有很高成功率。

  • 标签: 固定修复 随访调查 治疗效果 牙周病 患者 牙周支持治疗
  • 简介:本研究旨在评估上颔前牙冠延长术后骨组织各项指标及稳定情况。研究纳入36名患者.涉及行唇(颊)面冠延长术上颔前牙及前磨牙277颗。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1、3、6个月分别记录牙齿唇(颊)面正中、近中和远中线角处各项临床指标。研究表明.上颌前牙冠延长术中预期龈缘与牙槽嵴顶问距离常不能满足生物宽度要求。此外.术后可能会发生明显组织反弹,组织反弹在术后6个月内逐渐稳定。组织反弹与缝合时组织瓣与牙槽嵴顶位置关系有关。以上发现表明:临床医生应合理运用骨切除术建立合适前牙临床牙冠长度。

  • 标签: 前瞻性临床研究 牙冠延长术 前牙区 延长术后 牙槽嵴顶 生物学宽度
  • 简介:目的: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电监护下次性拔除多颗牙齿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临床安全拔牙提供参考。方法:监测215例患者拔牙过程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215例患者均完成手术。血压、心率在麻醉时及术中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心率较麻醉中显著降低(P〈0.05),术后2小时血压会恢复至术前水平。3例术中出现血压过高,心率过快。所有患者术后拔牙创均无明显出血。结论:只要术前准备充分、术中严密监护、术后镇痛及加强护理,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次性拔除多颗牙齿安全可行。通过延长心电监护时间发现当手术时间延长及手术难度增加时,老年患者血压会持续到术后2小时恢复至术前水平。

  • 标签: 老年人 拔牙 心电监护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本回顾性病例研究目的在于报道将钛网、可吸收膜和重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rhPDGF-BB)联合应用于垂直向牙槽嵴骨增量临床结果和组织评估。以19名采用自体骨和无机小牛骨为移植材料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将移植材料与rhPDGF-BB充分混匀后.放置于骨缺损部位.恢复骨缺损区骨量与邻近牙槽嵴顶等高。随后将预塑形钛网固定在移植部位.覆上可吸收胶原膜,严密对位缝合伤口.确保伤口无张力。术后,17名患者软组织愈合良好,1名患者在组织愈合早期发生了伤口裂开.1名患者在组织愈合后期出现胶原膜暴露。进行取出钛网手术时候,随机收集3名软硬组织愈合良好患者骨组织进行活检.对钛网下再生组织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显示,新生骨组织平均高度为8,6±4.0mm。该研究表明在引导性骨再生术中.将钛网、可吸收生物膜与rhPDGF-BB联合应用对实现垂直向牙槽嵴骨增量具有显著效果。该方法扩大了种植手术适应证.也使牙槽嵴伴严重骨缺损患者三维美学结构能够恢复成为可能。

  • 标签: rhPDGF-BB 可吸收膜 牙槽嵴顶 联合应用 病例研究 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