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静脉转流体外膜肺氧合(V-V ECMO)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及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的11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采用V-V ECMO联合CRRT及机械通气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精心护理并规范维护各大型治疗仪器,积极观察分析并提前干预,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护理效果及患者结局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1例患者在机械通气后行ECMO联合CRRT治疗,动脉血氧分压显著提升,二氧化碳潴留情况显著改善并伴有高碳酸血症的恢复。白细胞水平下降且伴有淋巴细胞水平的恢复,炎症指标如白细胞介素-6和C 反应蛋白等水平显著降低。其中,8例患者治疗康复出院,3例患者死亡。结论:ECMO联合CRRT及机械通气治疗是COVID-19危重症患者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专业且精心的护理对于提高危重型COVID-19患者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机械通气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残存甲床或健指甲床移植结合V-Y推进皮瓣修复指尖脱套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三科收治的指尖脱套伤患者15例20指,其中,残存甲床移植修复甲床缺损8指,健指甲床移植修复甲床缺损12指;所有病例指腹创面均应用V-Y推进皮瓣修复。术后定期门诊随访。结果患者术后7~10 d拆除缝线,移植甲床全部成活16指,部分成活4指,经换药治疗,创面均在1周内愈合;皮瓣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供指指甲下无血肿。术后随访5~14个月,平均10.5个月。所有手指均有甲板生长,根据吕桂欣的甲床损伤疗效标准评定:优13指,良6指,可1指,优良率为95%;皮瓣血运正常,质地柔软,指腹饱满,感觉恢复S3 12指,S4+ 8指,TPD 5~10 mm;供区甲板无畸形,皮瓣供区伤口愈合好,患者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4指,良5指,可1指,优良率为95%。结论甲床移植结合V-Y推进皮瓣修复指尖脱套伤操作简便,保留了手指长度,重建指尖外形、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甲床 移植 V-Y推进皮瓣 指尖 脱套伤
  • 简介:摘要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结直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为了提高我国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水平,自2008年起联合编写《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并后续进行了多次修订,以期指导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精准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目标,开展综合治疗,达到预防肝转移发生、提高肝转移灶局部毁损率、延长长期生存和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本次修订后的2023版《指南》包括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和随访、预防、MDT作用、手术及其他毁损治疗、可达到“无疾病证据”状态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新辅助和辅助治疗、无法达到“无疾病证据”状态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等六部分,汇集总结国内外该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最新成果,内容详尽,可操作性强。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肝转移 诊断 综合治疗 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椎动脉V4段梭型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科自2016年5月至2022年1月经血管内治疗的25例椎动脉V4段梭型动脉瘤患者资料。评估患者术后短期(1个月内)及远期(>8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动脉瘤再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等。所有患者随访3~21个月,复查DSA评估动脉瘤复发情况及载瘤动脉情况,以末次随访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患者预后,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结果25例患者共26个动脉瘤,其中破裂动脉瘤13个,未破裂动脉瘤13个。7个动脉瘤位于优势椎动脉,7个动脉瘤累及小脑后下动脉(PICA)。13个破裂动脉瘤中6个采用弹簧圈闭塞动脉瘤及病变段血管,7个采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3个未破裂动脉瘤中9个采用支架辅助栓塞,4个采用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16个支架辅助栓塞动脉瘤中7个采用了双支架叠加辅助技术。所有患者术后短期及远期均未出现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等并发症。20例患者完成DSA随访,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3例动脉瘤复发,1例出现无症状性支架内血管闭塞。25例患者均于2022年5月完成末次随访(电话或门诊随访),其中24例患者预后良好。结论根据椎动脉优势、动脉瘤与PICA关系等特点,采取个体化的血管内治疗方式治疗椎动脉V4段梭型动脉瘤安全有效。

  • 标签: 椎动脉V4段 梭型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讨论使用悬浮床护理对骶尾部压疮V-Y皮瓣移植术后恢复效果观察。 方法 选取2021.5-2023.8我院接收的20例(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例)骶尾部压疮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入组后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患者使用悬浮床护理。将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方法护理后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 患者手术后使用悬浮床护理后,可以使负压引流管引流液较少,缩短拔管时间;皮瓣干燥,控制感染好;能减少皮瓣表的压强,提高皮瓣表面温度, 增加皮瓣血液循环,缩短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效果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悬浮床护理后,患者产生皮瓣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骶尾部压疮V-Y皮瓣移植术后的患者采用卧悬浮床护理,可显著较少引流管的留置时间,皮瓣血运好,缩短愈合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悬浮床护理 骶尾部压疮 V-Y皮瓣移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标本BRAF V600E检测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45例行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标本BRAF V600E检测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比较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63.64%(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31.82%(P<0.05)。结论 优质护理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照顾,不仅有助于提高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医疗体验。

  • 标签: 优质护理 甲状腺结节 细针穿刺 效果
  • 简介:【摘要】甲状腺乳头癌是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近年来PTC发病率急剧上升,甲状腺乳头状癌分为经典型,高细胞亚型等亚型。BRAF V600E基因突变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常见基因突变类型,是近年来分子研究热点,联合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增加甲状腺癌诊断精确性,与PTC侵袭性密切相关,术前检测可有效指导PTC治疗方案选择,在PTC诊疗方面意义重大。研究综述BRAF V600E突变对PTC的临床研究,从指导临床治疗等方面阐述,探讨相关研究发展方向。

  • 标签: BRAF V600E基因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高龄脑卒中患者应用V-VST的针对性护理的作用。方法 本次实验内容因素分别为时间:2022年7月到2023年7月;样本:80例高龄脑卒中患者;分组:抽签法,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实验内容:常规护理方式及V-VST的针对性护理的差异性;指标:生活质量以及吞咽功能。结果 病人为不同的护理手段,优质病人明显生活质量以及吞咽功能更优(P<0.05)。结论 对高龄脑卒中患者采用V-VST的针对性护理可行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V-VST的针对性护理 高龄脑卒中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含V-Set免疫球蛋白域蛋白2(VSIG2)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具体机制。方法质粒转染构建VSIG2敲低和过表达细胞系,分为sh-VSIG2#1/sh-VSIG2#2组和oe-VSIG2组,并分别以sh-NC和Vector组作为对照。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转染效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平板克隆测定胰腺癌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侵袭及迁移能力。KEGG对VSIG2相关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分析,Western blot检测通路关键指标的表达量。以VSIG2过表达细胞系进行功能回复,Western blot检测通路指标表达量变化。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CCK-8结果显示,sh-VSIG2#1比sh-VSIG2#2组72 h吸光度值低于sh-NC组(1.122±0.056比0.997±0.063比1.561±0.072,t=8.876、8.994,P<0.05);oe-VSIG2组72 h吸光度值高于Vector组(2.103±0.102比1.604±0.089,t=12.215,P<0.01)。平板克隆结果显示敲低组细胞集落数减少,而过表达组细胞集落数增多。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sh-VSIG2#1比sh-VSIG2#2组单位视野穿过细胞数少于sh-NC组[(103.9±19.3)个比(110.2±20.7)个比(202.6±18.6)个,t=6.236、6.331,P<0.01);oe-VSIG2组穿过细胞数多于Vector组[(397.3±10.6)个比(214.1±15.4)个,t=7.024,P<0.01]。而侵袭实验结果显示,sh-VSIG2#1/sh-VSIG2#2组单位视野穿过细胞数少于sh-NC组[(87.9±12.5)个比(90.6±8.6)个比(203.4±11.2)个,t=7.869,P<0.01];oe-VSIG2组穿过细胞数多于Vector组[(345.7±10.6)个比(210.4±9.4)个,t=6.004,P<0.05]。划痕实验显示敲低组细胞迁移能力减弱,而过表达组迁移能力增强。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参与VSIG2促癌过程。回复实验中加用雷帕霉素(Rapamycin,50 nmol/L)可逆转胰腺癌恶性表型。过表达VSIG2后mTOR通路激活增加,同时加用雷帕霉素(Rapamycin,50 nmol/L)后mTOR通路被抑制。结论VSIG2激活mTOR信号通路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 标签: 胰腺癌 增殖 侵袭 迁移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 简介:摘要根治性胃癌切除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作为胃癌患者的标准术式在国内外各大医疗中心已广泛开展。然而对于淋巴结的具体清扫范围,至今仍存在争议。在最新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中,第14v组淋巴结(沿肠系膜上静脉根部)再次被定义为区域性淋巴结,并且明确了远端胃癌出现幽门下区域淋巴结(第6组)转移,建议行D2+肠系膜上静脉(第14v组)淋巴结清扫。为了探讨第6组和第14v组淋巴结在胃癌根治术中清扫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国内外文献复习发现,第6组淋巴结转移与第14v组淋巴结转移有关;第6组淋巴结状态是第14v组淋巴结阴性状态和假阴性率的有效预测因素;对于第14v组淋巴结阴性、而第6组阳性的胃癌患者,第14v组的清扫可能也有一定的意义。根治性胃切除术中,增加第14v组淋巴结清扫是安全的,但重要的是,要区分可以从第14v组淋巴结清扫中受益的患者人群。我国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梁寒教授目前牵头的一项关于国内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临床试验(NCT02272894),有望为第14v组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提供更高级别的证据。

  • 标签: 胃肿瘤 淋巴结清扫术 幽门下区域淋巴结 第14v组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