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肝脏结节状再生性增生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要点和需进行鉴别诊断的疾病。方法收集8例肝脏结节状再生性增生标本,分析、总结其临床病史、病理学改变特点。结果肝脏结节状再生性增生是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的一个重要原因,多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或服用某些药物有关。临床以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但肝功能正常或仅轻度异常。病理学检查:肝脏内弥漫分布无纤维分隔的小结节,其门静脉分支有不同程度阻塞性改变,提示本形成与门静脉分支的局灶性阻塞导致其所供应的部分肝组织慢性缺氧有关。结论肝脏结节状再生性增生有其特点,诊断时应与肝硬化、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肝细胞腺瘤等疾病鉴别。

  • 标签: 肝病 增生 活组织检查
  • 简介:摘要病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以及转归,病理学是介于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性形态课程,通过病理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后续其他重难点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利用微课教师可以将课程的知识点等通过视频形式记录下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时进行课程的学习和巩固,教学效率显著提升。针对于此本文结合病理学的课程特点和微课授课模式的特点,就微课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

  • 标签: 微课 病理学 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病理性黄疸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病理性黄疸患儿10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52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黄疸指数和最终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病理性黄疸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病理性黄疸 综合干预 住院时间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情况。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20年9月,收治的30例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患者及30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均接受病理学检查诊断,并分为观察组(30例,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患者)和对照组(30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经病理组织检查诊断后的病理分级,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G3患者人数更少,G1人数更多,数据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对绝经前女性患者也有一定的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因此若患者出现月经周期紊乱、阴道出血过多等状况,需及时入院就医,使患者能得到及时救治,以提升其生存几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及临床病理。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9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诊治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结果9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病症主要发生部位为胃部及小肠,表现为腹部胀痛、肠道出血以及腹部肿块等症状。对92例患者进行病理学诊断发现,良性肿瘤、潜在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的患者例数分别为51例、21例、20例。经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CD34阳性患者79例(85.87%),CD117阳性患者83例(90.22%)。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症状表现并无特异性,并且依靠手术前的确诊率较低,临床诊断过程中可以将CD34、CD117作为诊断指标,可以通过局部切除手术对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予以治疗。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诊治 临床病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和外科治疗的原则。为相关医疗工作人员在治疗直肠上皮内瘤变患者问题上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收集从2015年2月到2016年3月来萍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8例治术前经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上皮内瘤变"的患者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其中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5例。行腺瘤切除术4例,根治性结肠切除手术28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38例,经肛门局部切除术10例,Hartmann直肠经腹切除结肠造口术2例,腹会阴切除术1例,Parks结肠肛管吻合术5例。结果术后59例(67.05%)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腺癌,45例术前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腺瘤中91.11%术后病理是腺癌。在低级别上皮内瘤中亦有40.00%的浸润性癌。在59例腺癌中1例伴有肝转移,2例有邻近组织转移,术后病理证实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见癌结节15例(15/5925.42%)。结论要重视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高度警惕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实际为浸润性癌的可能性极大,如果肿瘤的位置不涉及保肛的问题,宜首选作病变肠段切除,如术中可确诊为浸润性癌,则应行根治性切除手术。

  • 标签: 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 临床意义 直肠经腹切除结肠造口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死亡患者的法医病理学。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颅脑损伤死亡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尸检,分析其法医病理学。结果 经统计,纳入患者因交通事故致伤15例(30.00%)、高空坠落致伤14例(28.00%)、跌倒致伤9例(18.00%)、钝器击打致伤8例(16.00%)、爆炸致伤4例(8.00%);直接死亡原因中,继发性脑干损伤致死患者23例(46.00%)、原发性颅脑损伤致死患者19例(38.00%)、并发症致死患者8例(16.00%);而在死亡时间分析中,0.5~3d内死亡患者的直接致死原因均为原发性颅脑损伤,3~7d内死亡患者的直接致死原因主要为继发性脑干损伤,而>7的死亡患者的直接致死原因则包括继发性脑干损伤、并发症两类。结论 颅脑损伤死亡患者致伤原因较为复杂,死亡原因与病理类型存在一定的关联。

  • 标签: 颅脑损伤 死亡 法医病理学
  • 简介:摘要:在院内常规病理诊断中,病理技术起着关键性作用。然而工作人员在相关操作过程中极易产生病理技术差错,影响病理诊断结果,导致疾病误诊情况增加,从而降低院内整体医疗质量及治疗安全,对医院的名誉造成损害。于是,本文就针对我院病理科室内常见的技术差错这一问题展开深入调查和全面分析,整理总结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同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 标签: 病理技术差错 原因分析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列举在病理技术质量控制中的常见问题,针对常见问题及已有现象进行深入讨论分析,进而提出解决对策,从根本上有效解决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的相关问题,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病理技术 质量控制 常见问题及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肿瘤病理诊断中应用冰冻切片技术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对其分别实施冰冻切片诊断以及石蜡切片诊断,并将石蜡切片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冰冻切口诊断的结果。结果 60例肿瘤患者中石蜡切片诊断检查显示恶性肿瘤者27名,良性肿瘤者33名;冰冻切口检查显示恶性肿瘤肿瘤26名,良性肿瘤者34名,诊断准确率为96.67%(58/60),漏诊率为3.70%(1/27),误诊率3.03%(1/33);检查用时,冰冻切片检查用时明显短于石蜡切片检查用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肿瘤病理诊断 冰冻切片技术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围绕现代医学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构建突出应用能力、注重实践的病理生理学教学体系。在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上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利用丰富、多元、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强化病理生理学实践教学,强化了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提高了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医学生应用性、创新性等综合素养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

  • 标签: 实践 病理生理学 教学 改革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颈腺肌瘤的临床病理形态特征、免疫组化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子宫颈腺肌瘤进行组织形态观察和免疫表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为中年女性,因下腹痛2月余入院,术中见带蒂息肉样肿块位于宫颈左后壁,肿物大小10 cm × 8 cm × 8 cm,切面灰黄色、质软。镜下见肿瘤由宫颈管型腺体与平滑肌混合构成,腺体无异型性,免疫组化显示腺体和平滑肌均表达ER、PR。结论:子宫颈腺肌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良性肿瘤,病理医生需对其进一步认识,避免误诊。

  • 标签: 宫颈腺肌瘤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病理诊断中冰冻切片技术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病理科于术中接收的送检肿瘤样本100份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50份,使用常规石蜡切片),观察组(50份,使用冰冻切片技术)。对两组的确诊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确诊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病理诊断过程中,使用冰冻切片技术具有较好效果,可准确、快速进行诊断,为后续治疗提高有力依据。

  • 标签: 肿瘤病理诊断 石蜡切片 冰冻切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