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疗法在防治少年儿童假性及混合近视眼的有效、安全。方法对130例假性及混合近视的少年儿童应用05%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近视眼治疗仪治疗、用眼卫生指导和饮食指导3个月后,观察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130例(260眼)经综合治疗后,视力均得到改善。静态检影屈光度数大部分降低,28例显示远视状态,27例呈正视,44例存在散光,41例近视度数降低。其中近视度数降低最少020D,最多110D,平均降低076D。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综合方法治疗和预防少年儿童假性及混合近视眼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是在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方法之一。

  • 标签: 假性近视眼 混合性近视眼 治疗Comprehensive treatment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pseudo and mixed myopia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氨碘肽注射液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玻璃体混浊患者3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例。2组患者均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对照组加用平地木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氨碘肽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7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4.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氨碘肽注射液对玻璃体混浊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氨碘肽注射液 玻璃体混浊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斑扣带术治疗高度近视眼牵拉黄斑病变的有效及安全。方法回顾系列病例研究。纳入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行黄斑扣带术的高度近视眼患者348例(378只眼),其中男性136例,女性212例;年龄(56.68±11.59)岁。主要观察指标为眼内解剖学结构恢复情况,包括视网膜脱离复位率、劈裂腔恢复率、黄斑裂孔闭合率;次要指标为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眼轴长度。记录术前及术后1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的随访结果。使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78只眼中黄斑劈裂伴黄斑区视网膜脱离216只眼,黄斑裂孔伴黄斑区视网膜脱离162只眼。296只眼行单纯黄斑扣带术,82只眼行黄斑扣带术联合玻璃体切除术。随访期间373只眼(98.68%)视网膜复位;在黄斑劈裂眼中,204只眼(94.44%)劈裂腔恢复;在黄斑裂孔眼中,89只眼(54.09%)裂孔闭合。BCVA的术后随访结果均优于术前,从术后1个月至术后1年持续提升,随后保持稳定,最终从术前的1.459±0.841的提升至术后3年的0.908±0.606(t=6.896,P<0.01)。眼轴长度的术后随访结果均短于术前,术后1个月较术前缩短(4.423±1.740)mm(t=33.144,P<0.01),术后1个月至术后1年眼轴长度逐渐增长,随后保持稳定,术后3年眼轴长度较术前缩短(2.101±1.643)mm(t=6.392,P<0.01)。术后常见并发症有短暂高眼压98只眼(25.92%)、视网膜表面出血67只眼(17.72%)、玻璃体积血9只眼(2.38%),术后1个月内均自行缓解。术后早期所有患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眼球运动受限,39只眼(10.31%)出现双眼复视,术后6个月内基本自行缓解。6只眼(1.58%)因内斜视角度较大行斜视手术矫正眼位,1只眼(0.26%)因无法耐受复视取出黄斑扣带,8只眼(2.11%)由于黄斑扣带偏位,需要二次手术调整扣带位置。4只眼(1.05%)由于免疫排斥反应取出黄斑扣带。结论黄斑扣带术可以有效改善高度近视眼引起的视网膜脱离、黄斑劈裂以及黄斑裂孔,术后眼轴缩短,视力提升。黄斑扣带术治疗高度近视眼牵拉黄斑病变安全较好。(中华眼科杂志,2021,57:433-439)

  • 标签: 近视,退行性 黄斑变性 巩膜扣带术
  • 简介:视网膜有髓神经纤维合并高度近视参差弱视是以视网膜有髓神经纤维合并患高度近视、屈光参差弱视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发于单眼,可严重威胁患者的视力和视功能.目前其原因不详,症状的进展规律尚不明确,治疗效果和预后各异.近年来随着眼科诊疗技术的进步,对视网膜有髓神经纤维合并高度近视参差弱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视网膜有髓神经纤维合并高度近视参差弱视的最新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标签: 屈光参差性弱视 有髓神经纤维 高度近视 视网膜 诊疗技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青少年近视屈光参差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自身对照研究。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从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之间开始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32例,年龄8~16(11.2±2.2)岁,随访时间2年。双眼等效球镜度(SE)差值≥1.00 D,滴用睫状肌麻痹剂后的SE范围为-0.75~-6.00 D。分为高屈光度眼组(两眼中屈光度较高眼)和低屈光度眼组(两眼中屈光度较低眼),均配戴角膜塑形镜。观察双眼戴镜前以及戴镜后半年、1年、1.5年,2年的眼轴变化。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双眼眼轴差值由戴镜前的(0.46±0.24)mm下降到戴镜2年后的(0.33±0.2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8,P<0.001),高屈光度眼组戴镜2年后眼轴变化量[(0.38±0.21)mm]小于低屈光度眼组眼轴变化量[(0.51±0.2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2,P<0.001)。结论:青少年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可以减小近视屈光参差双眼之间的眼轴差值,减少屈光参差量,可以更有效减缓近视屈光度较高眼的眼轴增长,配戴角膜塑形镜是改善屈光参差的一种有效方式。

  • 标签: 近视 屈光参差 角膜塑形镜 眼轴 儿童青少年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 选40例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为分析对象(2022.01至2022.12收治),随机分成甲、乙组,各20例,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评估临床疗效及安全。结果 乙组术后7d、30d视力比甲组高,角膜散光度均比甲组低,并发症发生率比甲组低(P<0.05)。结论 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临床疗效突出,安全高,值得优选。

  • 标签: []白内障 高度近视 超声乳化手术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研究优势眼与利手在青少年屈光参差者中的相关。方法327例青少年屈光不正者,在医学验光基础上,利用简化的卡洞法检测双眼中的优势眼,利用问诊方式判断利手。结果右眼为优势眼占64.5%;左眼为优势眼占35.5%。近视度数右眼高者与右眼优势眼对应者占30.9%,左眼高者与左眼优势眼对应者占11.3%。右利手占97.6%,左利手占2.4%。右眼度数高同是右利手占46.5%,左眼度数高同是左利手占1.5%。右眼优势眼同时为右利手占64.5%,左眼优势眼同时左利手占2.4%。结论青少年近视屈光不正者,优势眼和利手同一侧的一致较高,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优势 近视 屈光不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方法以回顾分析法,选择该院接收的2型糖尿病患者,时间2013年9月—2016年1月,病例数共27例,共54只眼,收集患者资料,通过散瞳眼验光证实病人有一眼是高度近视,所有患者均予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以及检眼镜检查,分析病人视网膜病变情况。结果正视眼中,无DR2只,轻度NPDR6只,中度NPDR5只,重度NPDR4只,PDR10只,于各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均可发现正视眼病人;高度近视眼中,无DR12只,轻度NPDR7只,中度NPDR4只,重度NPDR4只,无PPDR。结论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高度近视为重要保护因素,随着近视度数的上升其保护程度也就越高。

  • 标签: 糖尿病 高度近视 视网膜病变 眼底病变
  • 作者: 张宇 严宏(审校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22
  • 出处:《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0年第11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 眼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市眼科研究所 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 眼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市眼科研究所 400016;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陕西省眼科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广仁医院 710004
  • 简介:摘要眼球后壁形态分类对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的诊断和治疗起关键作用。目前眼球后壁的主要检查手段有检眼镜、B型超声、磁共振成像(MRI)和光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检眼镜对眼球后壁形态分类评估的参考客观较差且较困难,B型超声检查的显示范围局限且不准确,3D-MRI可全方位且清晰地显示眼球后壁形态,OCT可观察巩膜曲率变化,可用于近视眼底病变的研究,但扫描范围有限。广角OCT(WF-OCT)联合高分辨率3D-MRI用于眼球形态分类具有较高的价值。本文对检眼镜、B型超声、MRI以及OCT用于高度近视患者眼球后壁形态的分类方法进行分析,并评估不同类型的眼球后壁形态对视力和近视黄斑病变的影响,为临床客观评价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和预后的评估提供依据。

  • 标签: 高度近视 后巩膜葡萄肿 眼球形态 分类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眼轴长度用于近视预测模型对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筛查的效能。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参与儿童眼病研究的100例小学一年级学生和100例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研究,建立近视预测模型使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不同模型预测近视的灵敏度、特异度、受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 AUC)、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进行分析。 结果 使用单一AL指标预测模型时小学一年级学生中的灵敏度为6.62%、阳性预测值为91.84%,初中一年级学生中的灵敏度为87.35%、阳性预测值为47.18%;使用2种指标预测模型时预测效果最好的是AL+UCDVA,小学一年级学生近视预测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8.43%和78.75%,初中一年级学生中近视预测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7.56%、79.84%。结论 AL在儿童和青少年早期预测近视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是一种非侵入式检查,操作简单,是儿童和青少年眼球发育过程中不可逆、与形成近视有关的重要指标,可以作为筛查、诊治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的一个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眼轴长度 近视 预测模型 儿童 青少年 近视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摘除手术联合角膜散光松解术(FSAK)中对FSAK切口表面进行手动开放与不开放对于中低度角膜散光的矫正效果。方法前瞻队列研究。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到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眼科行白内障摘除手术的连续病例,根据患者意愿选择决定手术方式,观察组为开放FSAK,对照组为非开放FSAK。两组患者均在LensAR飞秒激光手术平台下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观察组对FSAK切口的角膜上皮进行手动开放,对照组不作手动开放。术后3个月行Pentacam HR角膜地形图检查。检查所有术眼的目标散光矫正量、术源散光、残余散光、矫正指数、角度误差。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变量使用卡方检验。结果纳入患者51例(61只眼),其中观察组27例(31只眼),对照组24例(30只眼)。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平均随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目标散光矫正量分别为1.10(0.80,1.50)和1.30(0.98,1.7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29,P=0.084);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源散光分别为0.70(0.59,1.25)和0.42(0.20,0.66)D(Z=-3.571,P<0.001),残余散光分别为(0.51±0.31)和(1.21±0.44)D(t=-7.238,P<0.001),矫正指数分别为0.78±0.32和0.38±0.25(t=5.386,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角度误差分别为-1.08°±10.76°和5.93°±46.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9,P=0.422)。结论开放FSAK对比非开放FSAK可以取得更好的散光矫正效果和更小的术后残余散光

  • 标签: 激光,飞秒 白内障摘除术 散光 弧形切开 角膜切开术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角膜散光的精准评估在屈光和白内障手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往由于理论认识的不足和检查设备的局限性,低估了角膜后表面散光(PCA)对整体角膜散光评估所带来的影响。近年来,基于不同原理的多种设备实现了对角膜后表面信息的直接或间接采集,其在临床和科研中的广泛应用使PCA的分布特点及规律逐渐清晰。现对PCA的评估方法和临床特征作一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实践中对PCA的认识和重视。

  • 标签: 角膜 散光 角膜后表面散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双眼屈光参差以及高度散光的人群,通过普通的框架眼镜或普通软性角膜接触镜矫正时,其矫正视力和成像效果并不理想。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由于材料具有硬度较大,弹性模量大,使得镜片于角膜之间通过泪液填补,形成泪液透镜,对角膜散光、双眼屈光参差、高度近视等的矫正具有明显的优势。RGP的特殊矫正效果和更好的安全,使得它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正常前后框架的曲率和散射测量。方法 选择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近视激光治疗中心的46名患者接受了准分子激光手术,使用Pentacam测量准分子激光手术后曲率及散光的变化 结果 治疗组20例40眼框K1、K2、J0和J45的报告值分别为41.147±1.216、44.359±1.714、0.426±0.106、-0.5908±0.1426;角膜后表面曲率及散光及其轴位差异的比较K1(D)K2(D)JoJ45:-6.451±0.216-6.284±0.247、-0.426±0.106、-0.5908±0.1426。结论 Pentacam测量准分子激光手术后曲率及散光的变化是准确的。当ptodulestyle体较大时,ptodulestyle体引起大角膜散射或患者大角膜散射较高,联合手术后大角膜散射可能会持续,建议先对ptodulestyle体进行手术,待角膜折射状态稳定后再进行。

  • 标签: Pentacam测量 准分子激光手术 术后曲率及散光的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知觉学习对近视弱视患儿屈光度增长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于我院行近视弱视治疗的患儿70例(118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60眼)和观察组(35例,58眼),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观察组给予视知觉学习疗法,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近视屈光度变化及弱视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屈光度增长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弱视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重度弱视患眼屈光度增长率显著高于轻、中度弱视眼(P<0.05)。结论视知觉学习对于改善弱视症状疗效显著,且对轻度弱视眼屈光度的影响较小,是一种治疗近视弱视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在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运用。

  • 标签: 视知觉学习 近视性弱视 屈光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羊膜覆盖治疗复发性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MHRD)的安全和有效。方法前瞻性病例研究。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复发性高度近视MHRD患者11例1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例3只眼,女性8例8只眼;年龄(63.64±5.82)岁。眼轴长度(AL)(29.10±0.59)mm。最小分辨角对数最佳矫正视力(logMAR BCVA)2.23±0.57。既往曾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1次。患眼均行标准经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23G PPV联合羊膜覆盖、硅油填充手术。手术后6个月时取出硅油。随访至硅油取出手术后3个月。手术后1、3、6个月采用手术前相同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观察患眼黄斑裂孔闭合、视网膜复位以及logMAR BCVA变化情况。手术前后logMAR BCVA比较行配对t检验。结果手术后1、3、6个月,所有患眼视网膜均解剖复位,黄斑裂孔闭合良好,羊膜与视网膜贴附。硅油取出手术后3个月,所有患眼黄斑裂孔未复发;logMAR BCVA 1.35±0.32。所有患眼手术中及手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羊膜覆盖治疗复发性高度近视MHRD安全、有效。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穿孔 近视,退行性 羊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