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的孩子眼睛视力是好的、正常的”,“我的孩子没有近视,干嘛要预防”,“我们视力正常,我们在看看”,在现实的近视预防科普宣传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家长说这样的话。实际上由于智能电子产品普及为主要至近视眼因素等多位点原因,幼儿、儿童青少年近视眼高发生率、低龄化、重度化问题越发严重,已经受到权威组织的关注,并出台各种《办法》而实际作用不大。当然本文所指的“作用不大”不是指一人、一班、一校或一个区域的“作用不大”,指的是全社会关于幼儿、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的“作用不大”。导致这种作用不大的主要因素是家长意识不强,对近视这种隐形病患感觉不强,也对“近视只可预防、不可治愈”没有感觉。未来用眼环境和用眼要求会越来越强,本文以裸眼视力、屈光度及光学生物学测量数据分析幼儿、儿童青少年近视眼发生进行科学预测,希望通过预测唤醒更多家长对孩子眼睛健康的关注、增强预防意识。

  • 标签: 预测 视眼发生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近视屈光参差儿童配戴角膜塑形(OK)镜后,双眼角膜高阶像差增加量和眼轴长度增加量的差异以及两者的相关。方法前瞻队列研究。连续收集2018年至2019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首次验配OK镜的31例近视屈光参差儿童,其中男性15例(30只眼),女性16例(32只眼);年龄(10.7±1.4)岁。戴镜前(基线)和戴镜后6、12个月时,分别对受试儿童双眼进行Sirius三维角膜地形图和光学生物指标检查,记录角膜高阶像差、角膜相对屈光力(角膜周边屈光力和角膜中央屈光力的差值)和眼轴长度。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双眼各参数的差异,采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分析探究角膜高阶像差增加量、角膜相对屈光力与眼轴长度增加量的相关。结果戴镜后12个月时失访6例,25例儿童(50只眼)纳入研究。总角膜和角膜前表面直径3.0和6.0 mm范围内,近视度数较高眼的总角膜高阶像差、彗差和球差的增加量均大于对侧眼(均P<0.05)。近视度数较高眼角膜上方距中央2.0和2.5 mm处、下方距中央2.5 mm处的角膜相对屈光力大于对侧眼(t=-2.06,-2.07,-2.42;P=0.05,0.049,0.023),但双眼角膜水平方向(角膜鼻侧和颞侧)的角膜相对屈光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近视度数较高眼的眼轴长度增加量为0.14(0.08,0.20)mm,显著小于对侧眼的0.18(0.14,0.35)mm(Z=-3.21,P=0.001),双眼眼轴长度参差量从基线的0.40(0.34,0.54)mm减小为0.33(0.24,0.54)mm(Z=-3.21,P=0.001)。角膜前表面直径3.0 mm范围内的总角膜高阶像差、彗差和球差的增加量,以及角膜前表面直径6.0 mm范围内彗差的增加量,均与眼轴长度增加量呈负相关(r=-0.493,-0.606,-0.500,-0.307;P<0.05);而角膜相对屈光力与眼轴长度增加量无显著相关(r=-0.092,-0.104,-0.230,-0.061;P>0.05)。结论配戴OK镜后12个月,近视屈光参差儿童双眼眼轴长度参差量减小,与近视度数较高眼的角膜高阶像差(尤其是彗差)的增加量大于对侧眼有关。

  • 标签: 近视 屈光参差 角膜波前像差 轴长度,眼 接触镜 儿童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散瞳验光配镜联合弱视治疗对混合散光弱视患儿屈光状态变化和弱视疗效。2019年01月~2020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混合散光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组35例患儿,对照组实施散瞳验光配镜治疗,实验组实施散瞳验光配镜联合弱视治疗,探究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屈光状态对比。结果:对混合散光弱视患儿实施散瞳验光配镜联合弱视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屈光状态均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散瞳验光配镜联合弱视治疗后,能够有效改善混合散光弱视患儿的屈光状态,及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预后水平,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散瞳验光配镜 弱视治疗 混合性散光弱视 屈光状态变化 弱视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门诊近视教育模式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7—9月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患儿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就诊日期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72例患儿及其272名家长。试验组对象采用以护士为主导的门诊近视教育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就诊模式。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家长的近视相关知识水平、用眼习惯知识水平、依从以及两组患儿的用眼行为评分。每组分别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28例患儿,以右眼为研究眼,观察基线和半年后的屈光度及眼轴发展变化。结果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家长的近视相关知识、用眼习惯知识以及防控方法的依从指标评分、患儿的用眼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等效球镜增加-0.13(-0.34,0.13)D、眼轴增长0.16(0.09,0.24)mm,对照组分别为-0.25(-0.50,-0.25)D、0.23(0.18,0.26)m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护士为主导的门诊近视教育模式应用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可以有效提高家长的近视防控认知水平,改善儿童青少年的用眼行为,对延缓近视发展有良好效果。

  • 标签: 儿童 青少年 家长 护士主导 门诊 健康教育 近视防控
  • 作者: 魏文斌 董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15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眼内肿瘤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医学人工智能研究与验证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 简介:摘要病理性近视眼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致盲眼病,近年来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造成了沉重的社会负担。人们对病理性近视眼认识普遍不足,常将病理性近视眼和高度近视眼相混淆,未充分认识到病理性近视眼不只是一类屈光不正性疾病,更是一类可致盲的眼底疾病。病理性近视眼眼底并发症是导致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后巩膜葡萄肿、黄斑退行性病变以及继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等,均与眼轴长度密切相关,可终身进展,且治疗手段有限。当下近视眼防控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病理性近视眼是近视眼防控中的重点和难点,全社会都应重视病理性近视眼眼底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采取针对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大科研投入和成果转化,共同呵护国民眼健康。(中华眼科杂志,2021,57:401-405)

  • 标签: 近视,退行性 巩膜疾病 黄斑变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化 早期医疗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近视眼患者在进行准分子激光治疗过程中实施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在我院治疗近视眼患者510例,1020只眼,将患者分成对照组255例,观察组255例,对照组患者治疗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治疗中实施精细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9.7%,明显高于对比组的总有效率86.6%,两组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近视眼患者行准分子激光治疗过程中给予精细化护理,发现患者的满意度有很大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也有较大幅度提升。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角膜塑形镜应用在青少年近视矫正屈光参差对双眼视觉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角膜塑形治疗近视屈光参差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治疗前后裸眼视力参差度和屈光度变化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系统治疗后,患者裸眼视力超过治疗之前最佳矫正视力1.0以上者56例,占93.3%;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屈光参差度分别为(3.1±1.1)和(0.35±0.3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近视屈光参差患者通过接受角膜塑形治疗,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双眼视觉功能,值得在今后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角膜塑形 近视性屈光参差 青少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疗法对儿童假性及混合近视眼防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治疗的360例假性及混合近视眼儿童进行回顾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0例采用滴眼药水、近视眼治疗仪、用眼指导和饮食指导进行治疗;对照组180例仅采用滴眼药水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疗法在防治儿童假性及混合近视眼上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疗法 假性近视 混合性近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碘肽注射液治疗近视玻璃体混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近视玻璃体混浊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卵磷脂络合碘治疗,观察组采用氨碘肽注射液治疗,分析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视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以及视力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近视玻璃体混浊患者采用氨碘肽注射液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

  • 标签: 氨碘肽注射液 近视性玻璃体混浊 临床疗效
  • 简介:近视眼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最主要的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大量的近视相关研究提示近视的发生是在异常视觉信息的作用下,视网膜、脉络膜内多种神经递质和生长因子的表达发生改变,通过一系列信号传导过程引起巩膜重塑、眼轴延长而成.多种细胞因子通过NMDAR-1/NO-cGMP、TGF-β1/Smad3、JAK-Stat3等信号通路调控近视的形成与发展.本文就影响近视形成的几个主要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近视眼 信号转导通路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近视眼孔源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周边视网膜血管FFA的图像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研究。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78例(78只眼)单眼近视眼单侧孔源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对侧眼的临床资料。根据眼轴长度,将患者分为3组:A组,24例(24只眼)其眼轴长度为24.0~26.0 mm;B组,23例(23只眼)其眼轴长度26.1~28.0 mm;C组,31例(31只眼)其眼轴长度≥28.1 mm。所有患者均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观察周边视网膜血管情况及其可能影响因素。结果A、B、C 3组均见周边视网膜血管荧光渗漏,3组发生率依次20.83%、26.09%、19.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0,P=0.831)。周边视网膜血管荧光渗漏发生率为21.79%,渗漏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少,≤45岁者发生率高于>45岁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3,P=0.014)。不同性别组周边视网膜血管荧光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9,P=0.410)。结论近视者孔源视网膜脱离的对侧眼部分出现周边视网膜血管荧光渗漏,且年龄越小出现的可能越大,而与眼轴长度、性别无关。

  • 标签: 近视 视网膜脱离,孔源性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眼底 渗漏,血管,视网膜,周边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测定近视儿童血清维生素 D( VD) 水平,分析学龄期儿童近视与 VD 的关联以及补充叶黄素的必要。方法 通过建立学龄期儿童的屈光档案,测量其血清维生素D、了解其叶黄素的日常摄入量,从而分析儿童血清维生素D与近视的关联,是否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D而降低近视的发病。结果 近视组的维生素D平均水平22.25微克,非近视组是27.67微克。结论 维生素D血清浓度应提高到30,以中国的标准应该提高到60~70,合理饮食维生素D摄取很重要,是关乎儿童青少年成长的必要营养元素。

  • 标签: 近视眼 维生素 D 学龄期儿童 防控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儿童散光检影验光中应用角膜地形图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于本院就诊散光检影验光儿童中,选取150例作为此次研究样本,样本就诊时间在2021.02~2021.11,对150例样本行角膜地形图验光及常规剪影验光,并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检查情况。结果:与常规检影验光相比,角膜地形图下的屈光度检查值更高,差异较大(P<0.05);角膜地形图下的散光度数与常规检影验光存在显著差异,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儿童散光检影验光中,对其应用角膜地形图可以显著提高散光检影验光的准确度,有助于儿童视力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 标签: 儿童 角膜地形图 散光度数 散光检影验光 眼屈光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矢量分析法比较角膜地形图引导的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与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微透镜取出术(SMILE)矫治散光的精准和稳定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20年1月—7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行FS-LASIK或SMILE手术的近视散光患者120例214眼,按照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FS-LASIK组58例105眼和SMILE组62例109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对术眼进行视力、屈光度、眼压及角膜地形图检查,比较各组散光矢量分析结果,包括目标散光矢量(TIA)、术后3个月手术引起的散光矢量(SIA)、误差幅度(ME)、误差角度绝对值(|AE|)、差异矢量绝对值(|DV|)、矫正指数(CI)和成功指数(IOS)。结果术后3个月,FS-LASIK组术眼无散光11眼,占10.5%,顺规散光23眼,占21.9%,逆规散光和斜轴散光共71眼,占67.6%;SMILE组无散光35眼,占32.1%,顺规散光58眼,占53.2%,逆规散光和斜轴散光共16眼,占14.7%;2个组间术后不同散光轴向眼数占比差异有统计意义(χ2=48.20,P<0.05)。术后3个月SMILE组术眼SIA、|AE|、|DV|、CI和IOS均小于FS-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S-LASIK组术眼ME为-0.20(-0.37,0.00)D,散光轻度过矫,SMILE组为0.20(0.00,0.25)D,散光轻度欠矫。FS-LASIK组术后不同时间点M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ILE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等效球镜度(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术后不同时间点其余散光矢量分析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FS-LASIK和SMILE对散光均有良好的矫治效果。FS-LASIK术后散光呈轻度过矫状态,而SMILE术后散光呈轻度欠矫状态。SMILE术后轴向误差更小,术后3个月内SE稳定性更好。

  • 标签: 近视 散光 矢量分析 准分子激光 飞秒激光
  • 简介:文章通过数值地求解含高阶非线性、四阶色散的变系数非线性薛定谔方程,讨论在具有高阶非线性的高色散光学介质中的光孤子控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孤子控制系统中,存在具有周期特征的光孤子,而且,当初始脉冲有频率漂移时,这样的具有周期特征的光孤子也仍然存在。最后,讨论光孤子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虽然在白噪声扰动下,周期特征已不明显,但光孤子脉冲的传输是稳定的。

  • 标签: 变系数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高阶非线性 四阶色散
  • 简介:[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不同位置角膜切口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和视力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 2016年 9月— 2017年 9月间接诊的白内障患者中随机选取 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50例角膜切口位置选择在颞侧角膜缘后上方 11—1 点钟位置做反眉状切口 的为 A组, 50例角膜切口位置选择在颞侧角膜缘后 做反眉状切口,左眼选择在 2—4 点钟位置,右眼选择在 8—10 点钟位置 的为 B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术后角膜散光和视力情况。结果 B 组 患者术后 3d 末祼眼视力达到( 0.4—0.8 )的百分比为 80.00% , 术后 1 月末祼眼视力达到( 0.4—0.8 )的百分比为 94.00% ,明显高于 A 组的 56.00% 和 82.00% ;术后 7d 末的平均散光屈光度为( 1.12±0.55 ),术后 1 月末的平均散光屈光度为( 0.76±0.49 ),明显低于 A 组的( 1.39±0.55 )和( 1.17±0.52 ); 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白内障囊外摘除 手术切口选择在颞侧角膜缘后 做反眉状切口,左眼选择在 2—4 点钟位置,右眼选择在 8—10 点钟位置,能够有效促进术后视力恢复,降低对 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

  • 标签: 角膜切口 白内障 角膜散光 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多焦点散光人工晶体(Multifocal astigmatic intraocular lens,MAIL)植入在白内障手术(Cataract surgery,CS)中的效果。方法  从2022年6月-2023年6月的CS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根据患者视觉需求分为A组[34例,植入单焦点散光人工晶体(Single-focus astigmatic intraocular lens,SFAIL)]和B组(34例,植入MAIL),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术后两组角膜散光度对比(P>0.05)、残余散光度对比(P>0.05)。B组对比敏感度低于A组(P<0.05)。术后三个月时两组远视力对比(P>0.05),两组近视力对比(P<0.05)。结论  CS中植入MAIL与植入SFAIL,均可很好的矫正角膜散光,植入MAIL可获得更加优越的近视力。

  • 标签: 多焦点散光人工晶体 白内障手术 角膜散光度 残余散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