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脑梗塞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数据差异较小,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11.43%,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的效果较为理想,可以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神经缺损分值,保证患者健康,临床意义较为深远。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疏血通注射液 依达拉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糖加地塞米松联合湿敷在治疗内瘘血肿急性期的效果,方法对穿刺失败引起的血肿先立即使用无菌纱布条止血后用冰块加冷水混合液局部冷敷20~30min后再立即使用浸有高糖加地塞米松混合液的无菌纱布湿敷直至透析结束。结果几年来,我科对内瘘血肿急性期均采取此方法护理,患者的血肿在透析结束时基本消失,内瘘震颤音良好,无闭塞现象。结论透析患者内瘘穿刺失败引起的血肿急性期及时迅速使用高糖加地塞米松湿敷的方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高糖 地塞米松 内瘘 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急诊ICU中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选择无创呼吸机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中的88例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4例,分别接受无创呼吸机、常规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率及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pH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5%,对照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22.73%(χ2=6.18,P=0.01)。结论无创呼吸机用于治疗急诊ICU中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能够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体征状况,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 ICU 急性心衰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时急性并发症的原因和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对80例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尿毒症患者共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7880次,其中有5810次出现并发症,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3.73%。此外,心律失常、失衡综合征、高血压、痛性肌肉痉挛以及低血压为主要发生的并发症。结论对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医生在其治疗过程需密切关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才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率,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才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率,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尿毒症 并发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1例院前急救采取常规院前护理,观察组患者31例采取个性化院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诊时间、急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诊时间(48.7±16.4)s、急救时间(20.1±4.8)min均短于对照组的出诊时间(95.3±16.4)s、急救时间(39.4±5.7)min,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3.55%,对照组抢救成功率77.4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护理能够显著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出诊时间和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出诊时间 急救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B超结果,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A组,选择同期收治的非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B组,观察两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结果两组的IMT、颈动脉狭窄程度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软斑、混合斑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A组硬斑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脑梗死关系密切,是预测急性脑梗死的一个重要指标,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对预防脑梗死有重要意义,颈动脉B超是诊断颈动脉斑块性质、颈动脉狭窄程度的一种简便、无创的方法,可为脑梗死防治提供客观、简便的依据。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脑梗死 B超 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上,对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者研究采取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者,例数合计总数200例,选取时间范围在2017年6月3日—2018年5月20日,将其依据计算机随机原则分两组,10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基础护理(设定为对照组),另一组再联合使用护理干预(设定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BCr恢复正常时间、尿量恢复正常时间指标、并发症指标。结果观察组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者在护理后,其BCr、尿量恢复正常的时间较短,且没有发生并发症,其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方案于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者当中的效果理想。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头孢克肟(颗粒)对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在2016年3月到2017年6月之间,随机选取60例我院收治的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头孢克洛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克肟颗粒治疗,分析头孢克肟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头孢克肟颗粒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头孢克肟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酚妥拉明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2014年9月—2017年9月间在我院治疗的肺心病患者(76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处于急性加重期,之后按照其入院顺序细分为甲组以及乙组,每组患者3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乙组患者通过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而甲组患者通过酚妥拉明与低分子肝素钙进行联合治疗,对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甲组患者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小于乙组,而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患者,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心病患者处于急性加重期时,酚妥拉明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可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且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应推广使用。

  • 标签: 肺心病 急性加重期 酚妥拉明 低分子肝素钙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应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救治时间和治疗效果的干预作用。方法2015年8月—2018年7月本院接诊的急性脑卒中病患60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法分成甲组和乙组(n=30)。甲组采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乙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两组的救治情况,比较确诊时间等指标。结果甲组的致残率为6.67%、死亡率为3.33%,比乙组的30.0%、23.33%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确诊时间为(17.23±3.85)min、转科时间为(26.13±6.25)min,比乙组的(28.37±5.62)min、(37.61±7.42)min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急性脑卒中病患中积极采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可显著降低致残与死亡率,缩短确诊以及转科时间,建议采纳。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治疗效果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 救治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0例,将他们随机成为对照组和联合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对本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验组本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一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肺损伤程度、平均动脉压及死亡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心率、呼吸、肺损伤程度、平均动脉压及死亡率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糖皮质激素法急性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明显优于单一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疗效确切,且起效快,值得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乌司他丁 糖皮质激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2017年5月23日至2018年6月10日我院70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动态随机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住院时间、疼痛情况、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疼痛评分为(2.15±0.14)分,住院时间为(8.79±0.53)d,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原则、注意事项评分分别为(84.09±3.02)分、(80.12±3.27)分、(85.70±3.53)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改善预后。

  • 标签: 老年急性阑尾炎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知识掌握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人数均等的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较治疗前TC、TG、LDL-C均降低,HDL-C升高,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患者,降脂明显、使颈动脉中膜厚度变薄,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氯吡格雷 阿托伐他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系统性急性护理程序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3月—2018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选取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急救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系统性急性护理程序,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时间、患者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5.6326、28.6369,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系统性急性护理程序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推广。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系统性 急性护理程序 急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磁共振DWI应用于高血压脑病和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2017年8月—2018年7月间,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病及脑梗死急性发作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各17例,分别给予磁共振常规序列诊断和常规序列+DWI序列联合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MRI常规序列诊断下,诊断符合率为82.35%,DWI序列诊断下,诊断符合率为97.06%,两种诊断的诊断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磁共振常规序列与DWI序列联合进行高血压脑病和急性期脑梗死的鉴别诊断,诊断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磁共振 DWI序列 高血压脑病 急性期脑梗死 诊断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有创机械通气与无创机械通气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48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相比,有创通气机械治疗的效果更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推广。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 急性重症左心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在鉴别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肺栓塞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20例肺栓塞患者作为肺栓塞组,选择2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心肌梗死组,所有患者均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比较两组间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肺栓塞组的V1-V3导联ST段压低发生率、TV1-V3倒置发生率、SⅠQⅢTⅢ高于心肌梗死组;心肌梗死组的V4-V6ST段压低发生率、TV4-V6倒置发生率高于肺栓塞组。结论采用心电图检查对肺栓塞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很大帮助。

  • 标签: 心电图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收集240例急性缺血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组(观察组123例)和单纯康复治疗组(对照组117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50%,高于对照组的72.65%(P<0.001);两组患者治疗30d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与MA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01)。结论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实施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针灸 康复治疗 急性缺血中风 肢体功能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性牙髓炎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常规根管治疗,观察比较应用效果。方法在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8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比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进行治疗一周后和一年后的改善率以及成功率,观察组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牙髓炎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一次性根管治疗 常规根管治疗 急性牙髓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及介入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患有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实施外周静脉治疗,B组实施导管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溶栓前两组患者的周径差无明显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但在溶栓后B组患者的大小腿周径差以及消肿率明显优于A组,并且B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是87.50%,明显高于A组的55.00%,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外周静脉及介入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应该大力推广和应用该治疗方案。

  • 标签: 经外周静脉 导管溶栓治疗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