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口底蜂窝织炎合并DIC(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治疗策略。方法:将我科于2009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入26例口底蜂窝织炎患者分为合并DIC组与未合并DIC组,回顾性分析患者检查指标及治疗经过。结果:(1)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比例、中性粒细胞值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口底蜂窝织炎合并DIC组入院时血浆D-二聚体9.73±3.97μg/mLvs.3.20±1.61οg/mL,(P〈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18.95±3.06svs.11.01±1.15s,(P〈0.05)、纤维蛋白原5.95±1.64g/Lvs.2.70±0.54g/L,(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7.2±10.48svs.38.34±4.26s,(P〈0.05)、行紧及气管插管人数7/4vs.2/13s,(P〈0.05)、行旁血滤人数5/6vs.0/15,(P〈0.05)、死亡人数3/8vs.0/15,(P〈0.05)、平均住院日23.45±15.66vs.12.20±3.87,(P〈0.05)数值均高于未合并DIC组。(3)口底蜂窝织炎合并DIC入院处理不当时白细胞计数9.93±2.71%vs.14.09±3.31%,(P〈0.05)低于未合并DIC组。结论:口底蜂窝织炎合并DIC患者病情危重,处理不当有严重出血可能,需结合凝血指标及临床症状明确诊断,对于确实合并DIC者,在纠正DIC前提下先行通畅气道,紧急治疗全身中毒,改善微循环,局部病灶应视情况于全身症状稳定后再行处理。

  • 标签: 口底蜂窝织炎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老年人
  • 简介:本文应用K-5R型MKG观察37例少年儿童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患者正畸治疗前后下颌边缘运动,息止颌位,CRO-ICO滑动运动轨迹及开闭口运动及咀嚼运动变化,得出少年儿童TMJD患者经正畸治疗后稳定性、咀嚼运动功能以及与肌肉协调性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改善。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下颌运动轨迹 正畸
  • 简介:目的探讨青少年恒牙龋病保髓治疗可行性。方法对2007年2月至2009年8月沈阳市皇姑区牙病防治所收治15~24岁青少年恒牙深龋患者278例(328颗患牙),采取保留部分近髓腐质,用3MVitrebond护髓剂双层垫底等综合方法治疗。结果275例(325颗患牙)治愈,治愈率98.8%。结论3MVitrebond护髓剂双层垫底充填是保髓治疗青少年恒牙深龋有效方法。

  • 标签: 青少年 恒牙龋病 护髓剂 充填修复
  • 简介:目的通过对智齿拔除原因及拔除后并发症分析来总结智齿是否应该拔除及其拔除最佳时机.方法选择2014年3-4月前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上海安亭医院口腔科专家门诊咨询要求拔除智齿患者200例,对其年龄、拔除原因及拔除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38例患者因无任何不适症状暂保留,其中包括:位置正常垂直位阻生智齿;全骨埋伏近中、远中阻生及水平低位阻生智齿;牙根明显压迫下牙槽神经智齿.另外162例智齿进行手术拔除,其中4例出现下唇麻木并发症.20岁以下患者因智齿牙根未完全形成,拔除后无一例出现下唇麻木.结论智齿埋伏阻生会产生很多潜在危害,会对邻牙、颌骨及颞颌关节造成损伤,通常建议拔除.20岁以下牙根未完全形成时拔除智齿为最佳时机,可避免损伤下牙槽神经.

  • 标签: 阻生智齿 拔除 最佳时机
  • 简介:目的探讨牙冠延长术技术细节改良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就诊因龋坏、外伤等原因所致全部或部分牙根根面位于龈下残根或残冠患者34例(患牙38颗),均采用牙冠延长术治疗,术中采用改良球钻、EX-21EF车针等技术细节处理,术后6周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26颗患牙评价为满意,占68.4%;7颗基本满意,占18-4%;5颗不满意,占13.2%,其中2颗患牙邻面暴露不佳,1颗患牙根分叉区断面暴露不佳,2颗惠牙龈缘与邻牙明显不协调。结论使用改良球钻EX-21EF车针可提高牙冠延长术中去骨效率效果;行内斜切口、去除游离牙龈后,测量并记录切端牙体组织至龈缘距离,此距离增加3mm即为预期去骨位置,该方法简单可靠,对术前断面位于龈上或龈下患牙均适用;缝合后再用高频电刀切除修整腭侧龈瓣,可使龈瓣更准确地复位于预期位置。

  • 标签: 牙冠延长术 生物学宽度 残根
  • 简介:目的研究颌面部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临床及病理特点,探讨其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化标记,对2例发生于颌面部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均为男性,患病年龄分别为14岁2个月。临床表现为皮下缓慢增大无痛性结节,直径为2.5cm3cm。镜下肿瘤境界不清,主要位于真皮层,瘤细胞主要由轻至中度异型梭形细胞组成,特征性形态表现为肿瘤内含有一些不规则分布裂隙样或窦样扩张假脉管性腔隙,其腔隙面内衬一层不连续核深染梭形或多核巨细胞。免疫组化标记显示梭形细胞多核巨细胞均表达波形蛋白CD34。2例随访,其中1例术后18月复发。结论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好发于婴幼儿中间型软组织肿瘤,较易局部复发,局部扩大切除可减低复发可能,掌握其独特临床病理学特征对避免误诊为一些具有相似形态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颌面部 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 临床 病理
  • 简介:目的:研究口腔医院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住院患者在性别、年龄、年份、病种上分布及感染者肝功能状况。方法:收集2008-2012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进行过丙肝抗体检测住院病人数据,按性别、年龄及检测年份不同分组比较丙肝抗体阳性率,并观察丙肝抗体阳性病人病种情况。分析丙肝抗体阳性病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数据,以期了解感染者肝功能状况。结果:口腔医院住院患者抗-HCV阳性率为0.25%,低于文献中所述一般人群3.2%抗.HCV阳性率流行率;住院患者抗-HCV阳性病人肝功能异常率为53.33%,较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Bsurfaceantigen,HBsAg)阳性患者17.77%肝功能异常率有显著性提高(X^2=9.11,P〈0.01)。结论:对口腔患者术前创伤性治疗前抗。HCV检测能及早发现HCV感染者;同时口腔医院医护员工需加强对病人和自身保护,严格消毒操作器械,防止HCV医院内传播;HCV感染者需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防止肝脏损伤。

  • 标签: 口腔医院 丙型肝炎病毒 感染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 简介:目的:挽救性手术是复发口腔口咽癌一种有可能根治治疗方法。肿瘤复发灶切除后巨大缺损修复重建是治疗难点,本研究对局部晚期复发口腔口咽癌行挽救性手术切除及延长下斜方肌皮瓣修复,并评估其近期疗效。方法:选取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3例局部晚期复发口腔口咽癌患者,男17例,女6例,行挽救性手术切除肿瘤并以延长下斜方肌皮瓣修复缺损。19例口腔癌,4例口咽癌;复发癌临床分期为3例rCSIII期,20例rCSIV期;在首次治疗方面,15例行手术治疗,4例放疗,4例手术后辅以放疗;之后再次治疗方面,11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10例进行根治性放疗,2例行手术治疗辅以术后放疗。所有患者均无远处转移。其中21例患者行肿瘤复发灶广泛切除,2例患者进行颅颌面切除。肿瘤切除术后缺损采用延长下斜方肌皮瓣修复,皮岛大小6cm×7cm~10cm×22cm,9例患者采用折叠延长下斜方肌皮瓣修复颌面洞穿性缺损。采用SPSS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出现远端皮瓣局部坏死、供区切口裂开及口内外瘘道各1例。4例患者(17.4%)术后可正常进食固体食物,11例患者(47.8%)可进食软食,4例患者(17.4%)可进食流质食物,4例患者(17.4%)需留置经鼻胃管,鼻饲流质饮食。9例患者(39.2%)术后发音正常,8例患者(34.8%)术后发音尚清楚,3例患者(13.0%)术后语音不清,3例患者(13.0%)术后需永久性气管造瘘。随访3~72个月(中位时间15.7个月),15例患者(65.2%)无复发生存,2例患者(8.7%)复发生存,6例患者(26.1%)在随访3~18个月时死于肿瘤复发转移。无复发生存患者第二次治疗至复发时间为7.40±0.53个月,复发、转移、死亡患者时间为4.83±0.42个月,两者间差异显著。结论:挽救性手术治疗局部晚期复发口腔口咽癌是一种有效�

  • 标签: 挽救性手术 口腔鳞癌 口咽鳞癌 下斜方肌皮瓣 肿瘤复发
  • 简介:目的探讨变异链球菌生物膜成熟初期可溶性蛋白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分析变异链球菌生物膜成熟初期不同时间点(16、18、20、22、24h)菌体可溶性蛋白表达情况.并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各时间点菌斑生物膜形态结构特征。结果镜下见16h形成生物膜主要由散在微菌落构成.随时间延长其菌落逐渐变大并与相邻菌落融合(18~22h).最终相互重叠(24h)。比较5个时间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中菌体可溶性蛋白未见特异表达蛋白条带.且相同位置蛋白条带在蛋白表达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条件下,可观察到变异链球菌菌落从聚集到重叠形成成熟生物膜过程.16-24h成熟初期变异链球菌生物膜中菌体可溶性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变异链球菌 生物膜 蛋白质
  • 简介:2012年4月14日,陕西省首届口腔颌面放射大会&牙科锥形束CT研讨会在西安万年饭店举行。本次研讨会由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放射科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联合举办,来自陕西省各地区口腔临床医生放射科医生80余人参加会议。陕西省口腔医学会秘书长、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急诊与综合临床科陈永进主任致开幕词,大会由放射科主任陈金武主持。

  • 标签: 第四军医大学 放射科医生 口腔医学院 口腔颌面 锥形束CT 陕西省
  • 简介:目的:通过测量计算获取全口唇颊侧附着龈宽度,为牙周、种植、正畸修复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30岁并且牙周、牙体、颌面部健康又无特殊病史半年内服药史健康青年144人,测量其角化龈宽度龈沟深度,进而得出附着龈宽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附着龈宽度在侧切牙处最宽,上颌可达(5.2±1.1)mm,在第一前磨牙处最窄,下颌仅为(1.8±0.8)mm;上颌各牙位附着龈宽度都显著大于下颌同名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颌左右侧同名牙附着龈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同名牙附着龈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附着龈宽度在侧切牙处最宽,在第一前磨牙处最窄;上颌各牙位附着龈宽度显著高于下颌同名牙;附着龈宽度无性别左右侧差异。

  • 标签: 附着龈宽度 膜龈联合 牙周软组织手术
  • 简介: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比较下颌磨牙根管治疗后各种充填体垫底材料对牙体应力分布影响.方法:选用正常形态下颌第一磨牙,基于MicroCT扫描建立根管治疗后I类洞型充填三维有限元模型.在充填材料面施加200N咬合力条件下,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用不同充填材料进行修复后牙体组织应力分布状况.结果:银汞合金充填时牙体组织出现最大拉应力最大压应力分别是5.75MPa14.97MPa,明显小于复合树脂充填时牙体组织出现最大拉应力11.1lMPa最大压应力26.01MPa.复合树脂充填时采用不同垫底材料,牙体组织出现最大应力数值相近(最大拉应力11MPa±1%,最大压应力26MPa±1%).结论:成功建立Ⅰ类洞型牙体缺失下颌磨牙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实验数据表明,不同充填材料对牙体组织应力影响较大,而不同垫底材料对牙体组织应力无显著影响.

  • 标签: 充填体 垫底材料 有限元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三维测量CT方法来研究成人骨性Ⅲ类偏颌患者髁突形态及位置特征。方法对6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颅面部进行螺旋CT扫描,采集DICOM数据,利用Mimics17.0对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确定标志点及测量相关参考平面,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偏斜组两侧测量值无统计学差异。偏斜组偏斜侧髁突冠状面-CP、髁突水平面-CP、髁突矢状面-FH大于非偏斜侧,髁突水平面-FH、髁突矢状面-MSP、髁突高度、髁突内外径、髁突外斜面长度小于非偏斜侧。结论骨性Ⅲ类偏颌患者髁突形态与位置存在不对称。偏斜侧髁突位置相对关节窝向后、内旋转,偏斜对侧髁突位置相对关节窝向前、外旋转。偏斜侧髁突高度、内外径外斜面长度小于偏斜对侧。

  • 标签: 骨性Ⅲ类 下颌偏斜 髁突 CT
  • 简介:目的:研究功能状态下上颌半口义齿基托边缘封闭区及中线区不同位点变形方向、大小及其与牙尖斜度、腭穹窿形态关系。方法:使用三维有限元法分别对牙尖斜度为0°、20°、30°尖、平、凹型腭穹隆形态上颌半口义齿进行加载,得出义齿基托磨光面各节点三维变形方向及数值。结果:双侧后牙加载时基托颊侧边缘区发生背离支持组织变形,切牙乳突区、唇系带切迹区及后缘区发生压向支持组织变形,随牙尖斜度0°、20°、30°变化变形值增加。全牙列加载时基托颊侧边缘区发生背离支持组织变形,切牙乳突区发生压向支持组织变形,唇系带切迹区及后缘区变形方向随牙尖斜度变化而变化。切牙乳突区变形值随牙尖斜度0°、20°、30°变化而增加。单侧后牙加载时后缘区、对侧颊侧边缘区发生背离支持组织变形,切牙乳突区发生压向支持组织变形,同侧颊侧边缘区变形方向随牙尖斜度变化而变化。后缘区及切牙乳突区变形值随牙尖斜度0°、20°、30°变化而增加。凹型腭穹窿形态基托在全牙列及双侧后牙加载时背离变形值小于尖型及平型,压向变形值(切牙乳突区及后缘区)大于尖型及平型,在单侧后牙加载时对侧颊侧边缘区背离变形值小于尖型及平型,切牙乳突区压向变形值大于尖型及平型。结论:加载方式牙尖斜度共同影响上颌半口义齿基托变形方向及大小,牙尖斜度增大可明显增大基托压向变形背离变形值。腭穹窿形态可明显影响基托变形值,凹型基托较平型及尖型基托在边缘封闭区有较小背离支持组织变形值,在切牙乳突区有较大压向支持组织变形值。

  • 标签: 上颌半口义齿 变形 加载方式 牙尖斜度 腭穹窿形态 三维有限元
  • 简介:目的: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电监护下一次性拔除多颗牙齿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临床安全拔牙提供参考。方法:监测215例患者拔牙过程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215例患者均完成手术。血压、心率在麻醉时及术中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心率较麻醉中显著降低(P〈0.05),术后2小时血压会恢复至术前水平。3例术中出现血压过高,心率过快。所有患者术后拔牙创均无明显出血。结论:只要术前准备充分、术中严密监护、术后镇痛及加强护理,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一次性拔除多颗牙齿是安全可行。通过延长心电监护时间发现当手术时间延长及手术难度增加时,老年患者血压会持续到术后2小时恢复至术前水平。

  • 标签: 老年人 拔牙 心电监护 心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采用群体、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评估发展为频发性头痛各种潜在危险因素,包括TMD各种症状体征,同时也评估了头痛及TMD肌肉源性关节源性体征对该样本人群生活质量影响。材料方法调查了4255名个体医疗史牙科及社会人口统计参数,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这些参数与频发性头痛做相关分析,通过体格及精神健康问卷对头痛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该样本人群中9%报告有频发性头痛。发现咀嚼肌群压痛、既往有咀嚼肌痛病史、耳鸣、颞下颌关节区压痛、睡眠障碍、身心失调、女性等因素在整个样本人群中危险性比值比(OR)有显著性。肌肉压痛更显示有剂量效应关系。受过高等教育个体发展为频发性头痛危险性低。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弹响史、吸烟、酒精滥用、使用避孕药、经济收入慢性疾病史均未发现与频发性头痛有显著性相关。主诉有频发性头痛患者其体格及精神健康分值有显著性降低。有肌肉压痛个体,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生活质量指标均低下。结论除颞下颌关节压痛之外,肌肉压痛与频发性头痛发生有显著相关。由于各种共变量都已包含在该模型中,因而该相关性是可靠

  • 标签: 头痛 压痛 生活质量 TMD 人群 颞下颌关节
  • 简介:2014年11月18-23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美国微笑行动基金会支持下,邀请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专家组对来自山西、山东、陕西、河南、浙江四川等省48名颌面外科病房、麻醉、ICU、儿童牙病科医护人员进行了基础生命支持儿科高级生命支持国际急救培训。本次培训内容包括成人、儿童婴儿基础生命支持操作,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儿科心动过速,儿科心动过缓,儿科除颤电复律以及呼吸紧急情况处理等儿科高级生命支持。

  • 标签: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高级生命支持 基础生命支持 口腔颌面外科 急救培训 儿科
  • 简介:目的探寻骨性Ⅲ类错[牙合]软组织特征头影测量敏感指标。方法选择65例正常[牙合]、4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选择6种唇部软组织侧貌分析14个头影测量项目对145个样本进行测量,各测量指标进行多因素逐步判别分析,并对判别结果进行ROC曲线(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获得判断骨性Ⅲ类错[牙合]软组织侧貌特征敏感指标。结果多因素逐步判别结果显示,14个测量项目中LLSnFH、UL-B线、Lip-Diff及H角对Ⅲ类错[牙合]侧貌判断更有意义。进一步研究中,ROC曲线结果显示,在这四个有较好诊断意义测量项目里,LL-SnFH更适合诊断凹面型,其AUC值(areaunderthecurve,曲线下面积)为0.970,Lip-Diff及H角更适合评价Ⅲ类错[牙合]侧貌治疗效果,其AUC值分别为1.0000.919。此时三者灵敏度特异度都较高。结论Lip-Diff是骨性Ⅲ类错[牙合]侧貌评价一个较理想指标,相对于其他传统侧貌测量参考线,能兼顾到较好诊断能力评价治疗效果能力,使用上更加方便直接。

  • 标签: 软组织参考线 | 头影测量
  • 简介:目的:评价老年患者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行垫式可摘义齿咬合重建疗效。方法:选取30例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老年患者,行垫式可摘义齿咬合重建,对修复前、过渡义齿修复1个月后、永久性义齿修复3个月后咀嚼效率、咬合力、咬合平衡性、关节前、上、后间隙进行比较并统计分析。结果:过渡义齿修复1个月后、永久义齿修复3个月后咀嚼效率均明显优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过渡义齿与永久义齿两者间咀嚼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永久义齿修复3个月后总咬合力、咬合平衡性均优于修复前及过渡义齿修复1个月后,三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永久性义齿修复3个月后,颞下颌关节前、上、后间隙与修复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与过渡义齿修复1个月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行垫式可摘义齿咬合重建,患者咀嚼效率、咬合力、咬合平衡性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均能得到改善,咬合重建对于重度磨耗伴有牙列缺损患者不失为一种有效修复手段。

  • 标签: 重度磨耗 牙列缺损 咬合重建 [牙合]垫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种植系统埋置式与非埋置式骨水平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变化。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3年5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中心接受种植修复患者256例,总计450枚种植体。测量种植Ⅰ期、种植Ⅱ期、修复后当天及修复后1年4个时间点数字化曲面断层片或根尖X线片,因非埋置式无二期手术,故选择与之相对应时间点X线片,测量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结果在非负荷愈合期(从种植Ⅰ期到种植Ⅱ期)及负荷1年(从修复后当天到修复后1年)两个时间段,埋置式与非埋置式愈合对Dentium、Begon及3Ⅰ三种骨水平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量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种植系统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埋置式或非埋置式种植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量没有明显影响;3种种植系统种植体周围骨变化无明显差异,临床效果均较好。

  • 标签: 埋置式 非埋置式 骨水平种植体 骨吸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