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辨证联合西医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重症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组,治疗组5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结合西医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选择常规西医疗法。两组患者的治疗以1.5周作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结束后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温、心率、呼吸状况、白细胞计数、胱抑素-C以及氧合指数,还要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状况、白细胞计数、胱抑素-C以及氧合指数均得到改善(P<0.05),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中医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住院时间也相对较短(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结合西医常规治疗重症肺炎,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 标签: 辨证分型 中西医结合疗法 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牙髓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门诊2015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6例慢性牙髓炎患者资料。结果26例患者中,慢性闭锁性牙髓炎11例,慢性溃疡性牙髓炎9例,慢性增生性牙髓炎6例;经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后,17例患者显效,8例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2%。结论了解慢性牙髓炎的临床,及早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能够提高其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使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牙髓炎 分型 诊断 治疗
  • 简介:颅底凹陷症(basilarinvagination)是一种较复杂的枕颈交界区发育畸形,经常合并其他发育畸形,以往都由X线片诊断。近年来随着磁共振(MRI)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首选MRI检查。传统X线有较多的诊断标准,但很多不适用于MRI诊断。MRI有较高的分辨率,没有了邻近结构的重叠,对显示解剖结构有较大的优势。本研究对2013年7月到2016。

  • 标签: 颅底凹陷症 分型方法 解剖学 不同类型 手术方法 齿状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粉碎骨折的和治疗。方法根据跟骨骨折形态,借助X线和CT,采用跗骨窦小切口,使用跟骨骨折撑开复位钳复位,多组克氏针内固定。结果微创内固定方法并发症、后遗症少,功能恢复良好(根据Greighton-Nebrask跟骨骨折评价标准优799例,良40例)。结论各型跟骨关节内粉碎骨折使用小切口,借助撑开复位钳(已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920198817.9)可达到近解剖复位,多组克氏针内固定,术后功能恢复满意。

  • 标签: 跗骨窦切口 微创手术 跟距 跟骰关节面匹配 跟骨中轴平衡 距下关节运动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JNET的病理改变基础。方法收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镜中心2015年1月—2018年6月行窄带光成像放大内镜检查并取得术后病理标本的结直肠肿瘤患者资料,对其内镜JNET及病理特征(表面小凹上皮脱落、表面黏膜坏死结构、表面黏膜筛网状结构、纤维组织反应增生、黏膜肌无残留、癌性间质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81例结直肠肿瘤患者,病变长径均>1.5 cm,其中内镜治疗74例,外科治疗7例。表面黏膜筛网状结构出现频率为JNET 2A(2.78%)<3(20.00%)<2B(42.8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纤维组织反应增生、黏膜肌无残留、癌性间质反应出现频率均为2A、2B<3,3与2A、2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面小凹上皮脱落、表面黏膜坏死结构在JNET与病理诊断相符组与不符组间出现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JNET中2B提示病理特征为黏膜表面筛网状结构,3提示病理特征为纤维组织反应增生,黏膜肌无残留,癌性间质反应。表面小凹上皮脱落、表面黏膜坏死结构可能是影响JNET诊断准确性的病理干扰因素。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病理学 窄带光成像 放大内镜 JNET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睑松弛症的发展机理及其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选择睑松弛症患者10例(20眼),按照临床表现分为两(肥厚和萎缩)采用手术方法治疗。结果随诊观察6个月—1年,8例7眼患者的上睑松弛均得到明显的改变,上睑下垂泪腺脱垂得到满意矫正。2例3眼残留部分脱垂泪腺。结论手术治疗可有效的改善症状,手术应避开反复水肿期,建议在停止发作并维持静止一年以上进行手术。

  • 标签: 睑松弛症 上睑下垂 泪腺脱垂 矫正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80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的中医体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门诊部及住院部接收的80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采用中医体质九法辨识其体质及分析,研究各种体质类型Hp感染者的分布情况、阳性率,以与性别、病程等方面的关系。结果Hp感染者中前三位的分别是湿热质23例(28.72%)、痰湿质17例(21.25%)、阴虚质13例(16.25%);男性与女性患者在不同体质类型分布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例Hp感染患者中,Hp抗体阳性患者45例(56.25%),Hp阳性率最高的为病程>10年患者(44.44%),其次为病程<1年患者(24.44%)、病程6-10年患者(17.78%)、病程1-5年患者(13.33%)。结论湿热质、痰湿质、阴虚质为Hp感染者的常见类型,且病程较长患者Hp感染阳性率较高,滋阴润燥、祛痰化湿是其重要的中药治法。

  • 标签: 幽门螺杆菌感染 中医体质分型 病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杂脊髓脂肪瘤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204例)和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199例)收治的403例复杂脊髓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病变,观察手术效果和并发症。根据病变手术前、后的影像学(MRI)特征、术中所见,403例复杂脊髓脂肪瘤可分为背侧(51例)、过渡(289例)和混杂(63例)。其中,背侧可分为简单(42例)和髓包瘤(9例)两个亚型,混杂可分为圆锥(56例)和瘤包髓(7例)两个亚型。通过临床随访和影像学随访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复杂脊髓脂肪瘤完全切除或次全切除287例(71.2%),其中背侧占82.3%(42/51),过渡占82.7%(239/289),混杂占9.5%(6/63)。403例患者均随访3年,原有症状加重或出现新发症状38例(9.4%),其中混杂23例,过渡15例。术后3年症状无进展生存率为90.6%(365/403),其中背侧为100.0%(51/51),过渡为94.8%(274/289),混杂为63.5%(40/63)。结论复杂脊髓脂肪瘤的正确有助于预判手术风险、指导手术并粗略评估患者的预后;混杂完全或次全切除率最低,预后最差。脊髓再拴系和神经发育不良可能是远期症状加重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椎管闭合不全 脂肪瘤 分型 神经外科手术 脊髓拴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舌象为主要辨证依据治疗小儿多动症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1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 60例多动症患儿,根据不同治疗分为 2组,对照组( n=30)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 n=30)以舌象为主要辨证依据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多动症程度和行为问题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后 SNAP-IV、 Conners氏评分及临床疗效对比无差异( P<0.05); 观察组失眠、厌食、恶心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以舌象为主要辨证依据治疗小儿多动症疗效与西药相当,但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多动症 舌象 辨证论治
  • 简介:目的研究有无大血管病变患者小脑梗死灶的特征,探讨小脑梗死与后循环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我科自2006年1月-2008年5月期间住院的小脑梗死患者共35例,所有患者均同时具备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和血管造影检查,包括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ic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K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检查。根据血管造影检查的结果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大血管病变组20例,小血管病变组15例,分析两组小脑梗死的和后循环血管病变(包括狭窄或闭塞)的关系。结果(1)大血管病变组20例中,颅内血管(椎动脉颅内段或基底动脉)病变最多见(10例,50%),梗死类型多为分水岭梗死(7例,70%);其次为颅外血管合并颅内血管(椎动脉颅外段合并颅内段或基底动脉)病变(8例,40%),梗死灶多为小脑后下动脉(PICA)供血区的区域性梗死(7例,87.5%);单独颅外血管(椎动脉颅外段)病变最少见(2例,10%),梗死分布无明显倾向性。(2)4、血管病变组15例中,梗死灶亦多位于分水岭区(9例,60%)。结论由于小脑血液供应特点,小脑梗死中分水岭梗死和腔隙性梗死较区域性梗死更为常见。小梗死灶(直径≤2cm)可能存在后循环大血管的狭窄或闭塞,应予积极的治疗和干预,以防病情加重。

  • 标签: 脑梗死 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结直肠癌共识分子(CMS)是基于肿瘤基因差异的,本文试图描述不同CMS患者的临床特点,以便指导结直肠癌的个体化诊疗。方法R语言软件下载纳入的7个GSE号的series matrix files数据文件,该文件包含基因测序数据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1414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CMScaller计算方法,根据纳入样本的基因表达谱,计算该样本的CMS归类,分为CMS1、CMS2、CMS3和CMS4四组,统计分析四组不同共识的临床特点差异,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MS1肿瘤多起源于右半结肠(77.4%),而CMS2则多源于左半结肠(72.8%)。CMS2肿瘤T4期比例为16.6%,而其余三T4期比例分别为23.3%、29.3%和24%;CMS1发生远处转移的比例最低(3.5%),而CMS4远处转移率为18.2%。CMS1和CMS2中KRAS突变率低,分别为25.6%和30.3%,CMS3中KRAS突变率最高达73.9%;BRAF在CMS1中突变率最高为45.5%,而其余三突变率分别为0.6%、6.2%和5.9%;基因APC的平均突变率为59.45%。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分析显示CMS4间质最差,CMS2经典型相对预后最好。结论CMS1免疫,高发右半结肠女性患者,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常常同时伴有BRAF基因突变,治疗困难,预后差。CMS2经典型,治疗效果良好,预后好。CMS3代谢性,治疗后肿瘤容易复发,但是化疗效果敏感,总体生存期预后尚可。CMS4间质,高发于左半结肠,容易发生远处转移,该患者预后最差。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基因,肿瘤 突变 共识分子分型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粘连性肠梗阻的超声标准,并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0月天津市南开医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粘连性肠梗阻的124例病例资料,总结粘连性肠梗阻超声图像特征,并按超声图像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三:单纯(轻度)、复杂(中度)和危重型(重度)。依据超声结果确定模拟手术方案,并与实际手术结果对比。结果①单纯(轻度)粘连性肠梗阻73例(58.9%),复杂(中度)粘连性肠梗阻16例(12.9%),危重型(重度)粘连性肠梗阻35例(28.2%)。②单纯(轻度)粘连性肠梗阻的特征性超声图像为肠壁与肠壁粘连和肠壁与腹壁粘连;复杂(中度)粘连性肠梗阻特征性超声图像为粘连带和粘连性包块形成;危重型(重度)粘连性肠梗阻特征性超声图像为肠粘连致腹内疝、肠扭转、肠套叠及肠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的形成和血性腹水。③依据超声结果对124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例模拟手术术式,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符合率较高(87.9%)。结论粘连性肠梗阻超声有助于临床判断粘连性肠梗阻的严重程度,可为临床医师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影像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肠梗阻 肠粘连
  • 简介:目的了解溶菌酶在壶腹癌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36例壶腹癌中溶菌酶表达。结果按是否含有溶菌酶分为两组,各期壶腹癌中溶菌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T175%(3/4)、T283%(10/12)、T350%(2/4)、T435%(5/14)(P<0.05);N130%(3/10)、N071%(17/24)(P<0.05);溶菌酶阳性组3年生存率为66.7%(6/9),阴性组为14.3%(1/7)(P<0.05),说明溶菌酶表达与壶腹癌浸润转移和预后有关,溶菌酶阴性者易侵及胰腺,易有淋巴结转移,3年生存率低。结论溶菌酶在壶腹癌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壶腹癌 溶菌酶 肿瘤转移 肿瘤分型 免疫组化ABC法 基因表达
  • 简介:当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确立之后,进一步确定其亚型将有助于治疗病因和评估预后;有利于更具针对性地进行二级预防;同时也有利于对临床试验中的患者进行分层,以便为个体化治疗提供详细的依据.因此,临床医师有必要了解目前临床常用的缺血性脑卒中的方法,以及TOAST(theTrialofOrg10172inAcuteStrokeTreatment)病因和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xfordshireCommunityStrokeProject,OCSP)临床表现中各亚型与预后的关系.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分型方法 亚型 TOAST分型 缺血时间 影像学改变
  • 简介:摘要肝胆管结石病是我国常见的胆道疾病,回顾其近70年的外科治疗,治疗方法不断改进,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总体治愈率仍不理想,目前还没有被公认和广泛接受的诊断与治疗指南。笔者团队结合近40年肝胆管结石病的治疗经验和近年来肝胆管结石病外科治疗相关进展,将肝胆管结石病分为原发型、炎症、占位和终末4种类型,并针对个案选用不同综合治疗方案,期望更好地完成"同病异治",更好地个体化选择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从而不断提高肝胆管结石病精细化诊断与治疗水平。

  • 标签: 肝胆管结石病 外科手术 分型 原发型 炎症型 占位型 终末型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肾上腺静脉取血(AVS)法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H)的醛固酮腺瘤(APA)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与通过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4个基因多态性位点行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本院住院患者中通过氟氢可的松抑制试验(FST)确诊,并行AVS定位诊断的PH患者120例,根据AVS结果分为APA组57例(男36例,女21例)和IHA组63例(男36例,女27例)。筛选同期住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200例(低肾素EH组58例,正常或高肾素EH组142例),并与上述2组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相匹配。采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RFLP)和实时定量PCR法进行3组CYP11B2T(-344)C、Lys173Arg(K173R)、CYP11B2第2内含子(Rs10086846位点、Rs7461740位点)基因研究。结果:①在PH患者中携带TT/KK/CT/CG基因患IHA的可能性增加(APA组6.5%,IHA组29.5%,EH组16.1%,P=0.026)。②与正常或高肾素EH组优势基因比较发现,低肾素EH患者中携带TT/KK/CT/CG基因易于发展为IHA。结论:IHA优势诊断基因为TT/KK/CT/CG。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高血压 基因型 醛固酮腺瘤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将43例患者按照中医辨证方法分为脾虚湿盛、肝郁血瘀、肾阳虚及肾阴虚4,分别给予苍附导痰汤、丹栀逍遥散、龟鹿二仙胶及归芍地黄丸加减治疗,并检测性激素。结果脾虚湿盛23例,肝郁血瘀10例,肾阳虚6例,肾阴虚4例,治疗总有效率86.05%,治疗后LH、T、LH/FSH均有显著降低。结论中医辨证治疗PCOS疗效肯定、副作用小。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辨证分型 中医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