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发生早期肝动脉血栓(HAT)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9年1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3例儿童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男50例,女43例;中位年龄为7个月,年龄范围为3个月至15岁;体质量为7.0 kg(6.5 kg,11.0 kg)。观察指标:(1)随访情况。(2)术后发生早期HAT及其治疗情况。(3)影响术后发生早期HAT的影响因素分析。(4)术中尿量体质量比、术中平均尿量对HAT的预测能力。采用住院、门诊、电话及微信群联系方式进行随访,了解受者术后1个月内有无早期HAT。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或M(P25,P75)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Logistic检验,不符合单因素Logistic回归条件的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约登指数。结果(1)随访情况:93例肝移植受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9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2)术后发生早期HAT及其治疗情况:93例受者中,术后7例发生早期HAT;男1例,女6例;中位年龄为7个月,年龄范围为5个月至15岁。1例受者为二次手术后再次发生早期HAT。7例受者首次发生早期HAT时间为术后4 d(1 d,9 d)。7例受者肝移植手术时间为9.0 h(7.3 h,17.5 h)。7例受者肝动脉吻合均使用8-0 Prolene线,3例行连续缝合,4例行间断缝合,血管吻合直径为0.25~0.40 cm。7例受者供肝动脉选择肝总动脉4例,肝固有动脉2例,腹主动脉侧壁带腹腔干1例;7例受者动脉选择肝固有动脉3例,肝左右动脉分叉成形2例,肝右动脉1例,变异肝右动脉1例。7例受者中,5例首选血管介入溶栓治疗,2例首选肝动脉取栓及肝动脉重建;5例血管介入溶栓受者中1例溶栓后预后良好,4例溶栓后复查B超血流无明显改善,行肝动脉取栓及肝动脉重建。7例受者中,2例转归良好,2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1例死于肝衰竭,1例死于严重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3)影响术后发生早期HAT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供肝来源是影响儿童肝移植术后发生早期HAT的相关因素(P<0.05),术中输液[胶体液输入量(不含输血)、晶体液输入量],术中尿量相关指标(术中尿量、术中尿量体质量比、术中平均尿量),手术时间是影响儿童肝移植术后发生早期HAT的相关因素(优势比=0.999、1.000、0.996、0.978、0.859、0.754,95%可信区间为0.998~1.000、0.999~1.000、0.994~0.998、0.966~0.990、0.776~0.952、0.585~0.972,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胶体液输入量(不含输血)、晶体液输入量、术中尿量、术中尿量体质量比、术中平均尿量、手术时间均不是儿童肝移植术后发生早期HAT的独立影响因素(优势比=0.999、1.000、0.998、0.969、1.195、0.840,95%可信区间为0.997~1.001、0.999~1.001、0.995~1.000、0.893~1.050、0.573~2.493、0.449~2.800,P>0.05)。(4)术中尿量体质量比、术中平均尿量对HAT的预测能力。ROC曲线结果显示:术中尿量体质量比为174.5 mL/kg(特异度为98.8%,灵敏度为57.1%),约登指数为0.559(曲线下面积为0.799,95%可信区间为0.626~0.972,P<0.05);术中平均尿量为3.715 mL/(kg·h)(特异度为43.7%,灵敏度为100.0%),约登指数为0.430(曲线下面积为0.762,95%可信区间为0.593~0.932,P<0.05)。结论肝供来源、术中输液、术中尿量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是影响儿童肝移植术后发生早期HAT的相关因素,但不是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肝脏疾病 肝移植 肝动脉血栓 血管 尿量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和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早期肝细胞癌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15年2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133例早期肝细胞癌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围手术期资料,按照引导方式分为超声引导组和CT引导组,收集其临床及预后资料。结果超声引导组消融时间明显短于CT引导组[(29.0±12.0) min比(55.0±19.0) min,P<0.05)],单个肿瘤的消融次数少于CT引导组[(1.1±0.3)次比(2.0±0.6)次,P<0.05]。两组完全消融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T引导组局部肿瘤复发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均优于超声引导组(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CT引导下射频消融是局部肿瘤复发(HR=0.266,95%CI:0.073~0.967,P<0.05)和无进展生存(HR=0.415,95%CI:0.213~0.806,P<0.05)的独立保护因素,而甲胎蛋白>20 ng/ml(HR=4.821,95%CI:1.714~13.560,P<0.05)为患者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早期肝细胞癌,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的局部治疗效果优于超声引导,其原因可能与CT引导下布针次数较多、消融时间较长有关。

  • 标签: 癌,肝细胞 射频消融 超声引导 CT引导 疗效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有较明确的癌前病变,进展成为癌需要约5~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有较充分时间进行早期诊断。应加强对其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预警、预防和精准筛查、诊治全链条研究,包括继续探索结直肠早癌及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监控高危人群,寻找更加简便、成本效益优越、接受度高、敏感性、特异性最佳的筛查方法,应用于人群筛查,以期提高结直肠早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和神经发育的影响,为开展早产儿早期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连续抽取浙江省磐安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出生的早产儿152例,根据家长意愿分为干预组(77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系统保健和育儿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指导和个体化训练,分别于矫正月龄6个月及12个月进行智力发展指数(MDI)和运动发展指数(PDI)评价,比较两组早产儿矫正月龄6个月和12个月时体格和神经发育情况。结果矫正月龄6个月和矫正月龄12个月时,干预组MDI评分高于对照组[(94.2 ± 5.2)分比(85.3 ± 6.1)分、(104.9 ± 3.9)分比(91.7 ± 5.7)分],PDI评分也高于对照组[(93.7 ± 4.3)分比(81.7 ± 5.5)分、(96.9 ± 3.8)分比(83.9 ± 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早产儿进行早期综合干预,对其体格、智力和运动能力发育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婴儿,早产 早期干预 生长和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腹直肌分离的疗效。方法选取单胎足月顺产24 h内发生腹直肌分离的产妇117例,将其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不给予特殊干预,治疗组于产后第1天至第5天使用低频神经肌肉治疗仪进行电刺激治疗。于入组时及产后6~8周时测量腹直肌间距、腹围。产后6~8周接受妇科检查,对其进行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POP-Q)。采用Phenix U2进行盆底肌肌力、阴道动态压力的检测。结果2组产妇产后第1天腹围、6~8周腹围缩小幅度、产后第1天腹直肌间距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6~8周腹直肌间距缩小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盆腔脱垂情况、盆底肌肌力及阴道动态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可促进腹直肌分离的恢复,且未对盆腔器官,盆底肌肌力及阴道动态压力产生不良影响。

  • 标签: 腹直肌 分离 产后 早期治疗 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护士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嵊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4月神经外科护士150名进行早期康复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神经外科护士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康复知信行调查问卷》。结果神经外科护士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康复知识得分为(81.65±17.83)分,术后早期康复态度得分为(42.50±7.83)分,术后早期康复行为得分为(74.86±14.39)分;知识得分与态度得分呈正相关(r=0.396,P=0.00 3),知识得分与行为得分呈正相关(r=0.231,P=0.002),态度得分与行为得分呈正相关(r=0.480,P=0.005)。结论神经外科护士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知识、态度以及行为水平均位于中等偏上,管理者应加强对护士早期康复护理相关理论知识及临床康复技能的培训,有效转变其负性态度,促进其正性行为,进一步提高其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康复护理质量。

  • 标签: 颅脑损伤 神经外科手术 手术后医护 康复护理 知识 行为 态度 问卷调查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母亲中、晚孕期的焦虑/抑郁症状对婴儿早期气质各个维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进行气质测评的1~2月龄婴儿,查阅病历记录其母亲产前在本院孕妇心理门诊的焦虑/抑郁测评结果。共864对母婴纳入分析。气质测评采用婴儿早期气质问卷,由母亲进行填写。母亲中孕期或晚孕期焦虑/抑郁状况的评估采用宗氏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产前焦虑/抑郁对婴儿早期气质的影响。结果263例母亲完成了中孕期焦虑/抑郁的评估,6.5%(17/263)有焦虑症状,21.7%(57/263)有抑郁症状;601例母亲完成了晚孕期的心理评估,5.0%(30/601)有焦虑症状,有抑郁症状的占16.1%(97/601)。在校正了母亲年龄、文化程度、是否计划妊娠、是否工作及婴儿性别等混杂因素后,中孕期母亲的焦虑症状使婴儿活动水平(B=0.325)、节律性(B=0.386)、适应性(B=0.463)、反应强度(B=0.448)和注意分散度(B=0.398)得分升高(P值均<0.05);中孕期母亲的抑郁症状使婴儿活动水平(B=0.282)、节律性(B=0.226)、适应性(B=0.319)和注意分散度(B=0.247)得分升高(P值均<0.05)。母亲晚孕期焦虑的婴儿活动水平(B=0.276)、趋避性(B=0.270)、反应强度(B=0.401)、情绪本质(B=0.512)和注意分散度(B=0.353)得分升高(P值均<0.05);母亲晚孕期抑郁的婴儿活动水平(B=0.282)、趋避性(B=0.227)、适应性(B=0.356)、情绪本质(B=0.336)、坚持性(B=0.354)和注意分散度(B=0.343)方面的得分均较高(P值均<0.05)。结论母亲中孕期和晚孕期抑郁/焦虑对婴儿早期的气质维度不良影响的范围不同,婴儿早期活动水平增高和注意力不易分散与母亲中、晚孕期焦虑和抑郁均相关。

  • 标签: 妊娠并发症 焦虑 抑郁 婴儿 气质 妊娠中期 妊娠末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结合分娩辅助设施进行早期体位管理对初产妇助产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产科住院待产的16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12月接受常规分娩助产护理的8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1—12月接受早期体位管理及分娩辅助设施进行助产干预的80例作为研究组,记录两组产妇阴道分娩与剖宫产情况以及产程进展情况,评估围产期疼痛情况,统计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但第二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道分娩率比对照组高(88.75%比71.25%),剖宫产率比对照组低(11.25%比28.7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产妇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以及第二产程疼痛分级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产后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初产妇进行早期体位管理可有效促进产程进展,缓解围产期疼痛,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母婴结局,助产效果较理想。

  • 标签: 体位管理 分娩辅助设施 初产妇 分娩方式 分娩结局 产程进展
  • 简介:摘要前列腺癌(PCa)通常起病隐匿,发现时多为晚期且治疗困难,亟需研发早期识别及诊断前列腺癌的新型生物标记物。外泌体是由活细胞分泌的小囊泡,是前列腺肿瘤细胞和外界细胞信息传递的重要介质,通过携带并传递生物活性物质(如miRNA 、蛋白质和脂质)发挥作用,在前列腺肿瘤发生、进展、转移及耐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外泌体及其内容物有望成为前列腺癌早期诊断、预测预后的新型生物标记物。近年来,关于外泌体参与前列腺癌发生、进展、转移和耐药的报道越来越多。本综述重点讨论外泌体及其成员为前列腺癌提供生物标记物的潜力。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外泌体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联合应用Graf和Harcke超声评价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早期诊治效果,探讨关节稳定性与发育状况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小儿骨科首诊的存在DDH风险因素的婴儿资料共113例226髋,平均年龄为10周,范围为4~19周。应用Harcke技术评价髋关节外展程度和稳定性,应用Graf技术对髋关节进行分型。其中Graf Ⅰ型髋关节不予治疗,首诊后4~6周复查,若仍为Graf Ⅰ型则终止随访。Graf Ⅱa+型且"外展正常"的髋关节暂不治疗,于婴儿12周龄后复查,若连续2次复查均为Graf Ⅰ型则终止随访;若转为Graf Ⅱb型则予以治疗。"外展受限"的Graf Ⅱa+型和其他分型均予Ottobock支具治疗。经过治疗的患儿均于1岁时复查X线片,测量髋臼指数,应用IHDI分型评价髋关节发育情况,比较首诊时各Graf分型髋关节的稳定性。结果Graf Ⅱ a+型且"稳定"、"外展受限"2髋,Ⅱa+型且"松弛"、"外展正常"转为Ⅱb型2髋,予以治疗;其余分型53髋均予治疗。共治疗57髋,平均治疗时间为13周,范围为7~22周。"松弛"11髋、"加压可脱位"3髋、"脱位可复位"14髋中的12髋及"脱位不可复位"1髋经治均转为"稳定",其余"脱位可复位"2髋均转为"松弛"。1岁复诊时57髋均为IHDI-Ⅰ型,髋臼指数为(24±2)°,范围为21°~28°。以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首诊时各Graf分型的髋关节稳定性。Graf Ⅰa型稳定性与Ⅱ型及以上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f Ⅰb型稳定性与Ⅰa型和Ⅱa+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Ⅱa-及以上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f Ⅱa+型、Ⅱa-型和Ⅱb型三者稳定性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raf联合Harcke超声技术能够满足临床筛查DDH的基本需求,可以从髋臼发育和关节稳定性两个角度出发,共同判断髋关节的发育状况,指导临床干预和监测随访,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学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发育性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留诊观察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舟山市妇幼保健医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急诊留诊观察患儿68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采取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消退时间(1.09±0.72)d,留诊时间(3.21±1.16)d,留诊观察费用(3.09±1.28)千元,转入相关科室住院准确率96.76%(329/340);对照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消退时间(2.85±1.45)d,留诊时间(6.88±2.87)d,留诊观察费用(4.85±2.13)千元,转入相关科室住院准确率90.00%(316/34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534、9.102、10.328、12.545,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47%(5/340),护理满意度评分(95.88±1.97)分;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59%(19/340),护理满意度评分(89.31±4.23)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或χ2=3.881、14.552,均P<0.05)。结论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应用在留诊观察患儿护理中可以缩短留诊时间,提升转入科室准确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护理 急诊室,医院 危险性评估 早期诊断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应用ICU早期肺康复方案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入住本院ICU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80例,依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ICU早期肺康复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分别为(8.15±1.26)d、(10.26±2.16)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42±2.18)d、(14.25±3.1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PaO2、PaO2/FiO2分别为(60.41±5.26)kPa、(296.34±7.52)mmHg(1 mmHg=0.133 kP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4.23±3.21)kPa、(275.26±8.95)mmHg,PaCO2为(13.26±4.92)kPa,显著低于对照组(19.26±5.26)k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CU早期肺康复方案用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ICU入住时间,改善血气指标,氧合指数,有利于患者预后康复。

  • 标签: 早期肺康复 重症肺炎 护理 重症监护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氢化可的松对脓毒性休克早期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脂多糖(LPS)致脓毒性休克模型组(LPS组)、低剂量氢化可的松干预组(LD组)3组,每组24只。经股静脉注射LPS 20 mg/kg制备脓毒性休克大鼠模型;Sham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LD组于制模成功后经右股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5 mg/kg;Sham组和LPS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监测各组大鼠血压和心率(HR);分别于制模后0、3、6 h各取8只大鼠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活化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及核转录因子- κB p65(NF-κB p65)表达;制模后6 h时取心肌组织,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用原位末端缺刻标记试验(TUNEL)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注射LPS后1 h大鼠平均动脉压(MAP)明显下降,之后逐渐升高,6 h时显著高于Sham组;而HR无明显改变,与Sha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乳酸(Lac)、剩余碱(BE)、血浆NT-proBNP水平及心肌组织caspase-3和NF-κB p65表达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均于6 h达峰值,且明显高于Sham组。脓毒性休克早期予以低剂量氢化可的松干预后,大鼠MAP呈上升趋势,Lac、BE则缓慢下降,6 h时MAP、Lac、BE均显著低于LPS组〔MAP(mmHg,1 mmHg=0.133 kPa):98.6±7.5比106.1±8.5,Lac(mmol/L):1.29±0.08比2.42±0.37,BE(mmol/L):4.45±0.57比8.18±1.03,均P<0.05〕。低剂量氢化可的松干预后3 h和6 h血浆NT-proBNP水平及心肌组织caspase-3、NF-κB p65表达均明显低于LPS组〔血浆NT-proBNP(ng/L):3 h为2 740.56±97.31比4 425.60±743.32,6 h为2 638.81±205.12比4 993.01±373.78;心肌caspase-3/GAPDH:3 h为0.567±0.045比0.841±0.162,6 h为0.496±0.071比1.116±0.172;心肌NF-κB p65/GAPDH:3 h为0.852±0.734比1.232±0.115,6 h为0.783±0.047比1.383±0.215,均P<0.05〕。HE染色显示,LPS组心肌细胞发生断裂,炎性细胞浸润;而LD组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较LPS组明显减轻。TUNEL染色显示,LPS组心肌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Sham组〔(82.41±1.57)%比(5.77±0.69)%,P<0.05〕;而LD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LPS组〔(27.82±1.77)%比(82.41±1.57)%,P<0.05〕。结论低剂量氢化可的松对脓毒性休克早期心肌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组织caspase-3及NF-κB p65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减轻心肌抑制有关。

  • 标签: 脓毒性休克 氢化可的松 心肌损伤 凋亡 核转录因子- κB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在广东地区胃癌风险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广东地区进行早期胃癌筛查的居民,采用量化的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进行胃癌初筛,根据初筛结果将患者分为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比较各组精查胃镜下早期胃癌、癌前疾病、癌前病变的检出率,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完成精查胃镜检查共545例,其中高危组32例,中危组184例,低危组329例。精查胃镜结果显示,早期胃癌检出率方面,高危组(12.5%)>中危组(1.1%)>低危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5,P<0.01);癌前疾病检出率方面,高危组(60.9%)>中危组(52.4%)>低危组(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0,P<0.01);癌前病变检出率分别为17.9%、8.8%及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8,P=0.28)。内镜病变检出阳性率组间比较,高危组(71.9%)>中危组(57.1%)>低危组(4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4,P<0.01)。结论"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在广东地区胃癌风险人群的早期胃癌及癌前疾病筛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胃肿瘤 筛查 评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PICU内早期应用呼吸干预技术促进患儿康复的效果。方法组建呼吸康复团队,参考成人重症患者呼吸康复经验,制定重症患儿的早期呼吸康复介入方法,对机械通气患儿生命体征稳定24 h后开始实施床旁早期康复,观察其康复效果和不良事件。结果根据患儿病情,共23例PICU机械通气患儿实施个体化的呼吸康复干预方案,其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57.0(17.5,91.5)个月;总计呼吸康复729人次,无一例发生不良事件,康复会诊的时间是机械通气后8.0(4.0,18.0)d,插管时间为693.5(345.2,1 027.1)h。其中有16例在出院前完成脱机,其插管时间为566.2(243.4,928.7)h,自呼吸康复介入后到拔管的时间为168.0(6.0,564.0)h,与前期19例只进行肢体运动康复的患儿[插管时间381.7(309.6,541.4)h,康复实施距离拔管时长187.2(81.5,382.9)h]相比,呼吸康复的患儿插管时间略长,而康复实施距离拔管时间较短,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PICU危重症患儿进行早期呼吸康复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呼吸康复 重症 机械通气 儿科重症监护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RCP在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胆道并发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至2019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9例肝移植受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27例,女性12例;年龄19~63岁,中位年龄48岁。脑死亡供肝9例,心脏死亡供肝23例,脑-心双死亡供肝7例。手术方式均为同种异体经典原位肝移植;38例行胆管端端吻合,1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对术后并发症依据Clavien-Dindo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分析早期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结果术后早期胆道并发症4例,发生率10%(4/39),其中胆管吻合口漏2例,单纯胆道吻合口狭窄1例,缺血性胆道病变(ITBL)合并胆道铸形、反复胆道逆行感染1例。4例患者均成功实施ERCP治疗,共计16例次。2例吻合口漏患者经鼻胆管引流及胆道支架置入后治愈;1例单纯胆道吻合口狭窄患者经支架置入后恢复良好;1例ITBL合并胆道铸形、反复胆道逆行感染患者经7次ERCP治疗后恢复良好。ERCP术后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1例,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ERCP在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中效果肯定,安全可靠,可作为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式。

  • 标签: 肝移植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手术后并发症 缺血性胆道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一种超亲水种植体早期负重修复1年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杭州口腔医院(平海院区)VIP诊室的41例牙列缺损患者,男性20例,女性21例,年龄(52.3±13.1)岁,共植入74枚超亲水种植体,其中上颌27枚,下颌47枚。所有患者均无需行骨增量或软组织移植术,采用Thommen系统配套种植工具行常规种植,上颌于种植体植入后4周取模,6周负重,下颌于植入后2周取模,4周负重。种植体植入、取模和负重前均利用共振频率分析仪测量种植体稳定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取模即刻、负重即刻及负重1年后分别拍摄根尖X线片,测量并记录种植体近远中边缘骨水平的变化。结果所有种植体在负重修复前均未出现生物学并发症,种植体存留率为100%(74/74)。2例下颌位点的种植体在术后2周时ISQ值低于65,延期取模修复。其余72枚种植体在植入时的ISQ值(75.22±4.32)与取模时(75.13±4.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负重即刻ISQ值(76.46±3.73)显著大于取模时ISQ值(P<0.05)。72枚早期负重修复的种植体在负重后1年复查,均未发生松动脱落,种植体存留率为100%(72/72)。X线片测量评估显示,早期负重修复1年后72枚种植体近中边缘骨吸收为(0.18±0.06) mm,其中下颌[(0.17±0.06) mm]与上颌[(0.19±0.06)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负重修复1年后72枚种植体远中边缘骨吸收为(0.17±0.05)mm,其中下颌[(0.17±0.06)mm]与上颌[(0.16±0.05)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临床研究有限的范围内,证实超亲水种植体早期负重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案,长期负重后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情况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牙种植体 骨结合 早期负重 边缘骨丧失 存留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心算任务的行为学实验探讨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心算能力的变化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对31例早期PD患者及40例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进行测试。先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所有被试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再采用行为学实验比较2组被试心算能力的差异。结果早期PD患者执行基线任务和简单心算任务时正确率及反应时与健康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校正后反应时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D患者在完成复杂心算任务时正确率下降(t=-2.232,P=0.029),反应时明显增加(t=2.149,P=0.035);2组间校正后反应时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t=3.139,P=0.003)。PD患者完成复杂心算任务的正确率与MoCA得分呈正相关(r=0.561,P=0.004);与年龄呈负相关(r=-0.532,P=0.008)。PD患者完成复杂心算任务的反应时、校正后反应时与MoCA得分均呈负相关(r=-0.525,P=0.01;r=-0.554,P=0.005);与年龄均呈正相关(r=0.485,P=0.037;r=0.514,P=0.012)。结论早期PD患者存在复杂心算能力损害,且与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年龄有关。

  • 标签: 帕金森病 心算 认知障碍 执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