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创造舒适的环境,提供合理的膳食;指导减痛方法,前瞻性镇痛处理;保持舒适、恰当的体位,采用舒适翻身法;舒适床上大、小便法;积极主动的早期功能锻炼。结果舒适护理减轻疼痛,增加术后的舒适度,降低脱位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舒适护理适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提升护理专业的价值。

  • 标签: 舒适护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有效提高早期子宫肌瘤治愈率。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早期子宫肌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药结合治疗)45例和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在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以中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中,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治疗早期子宫肌瘤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临床治疗有效率相对于单用西药进行治疗有明显的优势,病情明显改善。中西医合用,标本兼治,是治疗发生妊娠剧吐患者有效的方法,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西药结合 早期子宫肌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处理早期胚胎停育患者的临床可行性。方法观察人工流产术处理早期胚胎停育患者及正常早期妊娠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及术后再次清宫比例,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阴道出血量、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再次清宫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P<0.05)。结论直接用人工流产术处理早期胚胎停育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人工流产 胚胎停育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妊娠中晚期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以及早期手术治疗方案。方法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18例妊娠中晚期急性阑尾炎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段、治疗方法等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我院进行研究的这1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全部进行早期手术治疗,没有孕妇和婴儿死亡的病例。患者术后采用青霉素类或者头孢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18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切口感染,这2例患者均在伤口处放置引流,半个月后出院;1例患者术后形成腹腔脓肿,3周后行剖宫产同时进行腹腔脓肿引流术,其余15例未感染患者在手术后一周左右拆线出院。结论妊娠中晚期急性阑尾炎患者需要在明确的诊断后及时采取早期手术治疗的方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预后康复质量。

  • 标签: 妊娠 中晚期 急性阑尾炎 早期手术 治疗研究
  • 简介:摘要产前筛查作为现阶段临床中较为常用的预防先天缺陷儿出生的一种重要方法,筛选出具有高风险的人群。产前诊断主要就是基于遗传咨询、风险评估,通过遗传学诊断、影像学检查等,对出生缺陷高风险人群予以确定,及早给予宫内干预与治疗,以此减少新生儿患病与死亡,有效提高人口素质。所以,加强早期产前筛查和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 标签: 早期产前超声筛查 诊断 现状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心理护理对前列腺癌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早期前列腺癌手术摘除患者18例,实行全程心理护理,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焦虑状况。结果前列腺癌手术患者实行全程心理护理可缓解焦虑情绪,提高术后诊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疾病是医学研究研究重点,也是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的疾病,由大多研究资料报道,可发现早期诊断检查发现疾病,对控制疾病发展有积极作用。如胃癌疾病,早期识别可通过内镜应用实现。本次研究将从内镜规范操作、内外科合作、电子染色与共聚焦诊断以及病灶处理等角度,对如何提高内镜识别能力的方法进行分析。

  • 标签: 胃癌 内镜 识别 有效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分析探讨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分析、安全性评价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的评定。方法将我院住院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病历资料进行汇总,随机将患者分配到早期肠内营养组(EEN)32例,全肠外营养(TPN)30例,两组均进行营养相关干预治疗8d。检测术前一天与术后第九天的营养指标、免疫学指标以及肝功能等生化指标,并及时关注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密切关注术后可疑并发症,汇总所有患者的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等相关住院信息。结果所有研究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后遗症,通过术后第九天监测值与术前第一天比较可得,EEN组患者在血清前清蛋白、转铁蛋白、血清清蛋白等物质上恢复的程度要明显好于TPN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也低于TPN组,同时住院花费也较TPN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比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的营养组成成分,以及参考临床场外营养的实现途径及方法,对于临床食管癌患者采用EEN进行治疗较为安全,可以使得患者肠道功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同时对于机体免疫力的提高有着巨大的帮助,降低了医院的治疗费用。

  • 标签: 食管癌 肠外营养 全肠外营养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功能锻炼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在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肢体功能锻炼训练,根据瑞典学者Brunnstrom提出的脑血管意外运动障碍的评定方法,15d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基本痊愈75人(62.5%),显效90人(75%),有效112人(93.3%),无效8人(6.7%)。结论早期对偏瘫患者进行肢体的康复锻炼有助于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脑梗死偏瘫肢体功能锻炼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0年6月我院接收的进行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脑栓塞病例90例,在溶栓前对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建立静脉通道,输注溶栓药物。然后观察输注药物的反应以及输注期间患者体征的变化.在溶栓后加强综合护理,观察患者出血以及再梗塞等并发症情况,并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以及康复指导。结果溶栓后2h后肌力达到Ⅱ级以上69例,溶栓后24h内10例脑梗塞症状明显减轻,11例症状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达到87.78%。治疗后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不同程度的失语、意识感觉障碍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溶栓成功的69例基本没有出现明显的后遗症。结论各个环节的护理技术配合对于溶栓治疗至关重要,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可以明显减少溶栓治疗的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尽快康复,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塞 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脾活血软肝汤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早期肝硬化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健脾活血软肝汤口服,对照组20例则予易善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两组均以12周为一个疗程,主要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脾超声检测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的肝功能及肝脾B超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更显著(P<0.01)。结论健脾活血软肝汤治疗早期肝硬化在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降低门静脉压、缩小脾脏等方面疗效显著。

  • 标签: 早期肝硬化 中医药疗法 健脾 疏肝 活血软肝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胃癌手术之后为患者进行早期肠内和肠外营养的方法以及效果,同时总结护理方法,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2月到2015年12月所收治的胃癌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回顾性分析,将所选取的100例患者依照其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平均每组50例,其中研究组50例患者在开展胃癌根治手术之后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50例患者在开展胃癌根治手术之后接受肠外营养支持,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之后的胃管拔除时间、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通过口进食时间以及尿管拔除时间与对照组比较优势明显,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之后的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前白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胃癌手术之后患者为其开展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和为患者开展肠外营养支持对比更有效、安全以及经济,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胃癌根治手术 护理方法 肠内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血管偏瘫患者的早期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血管偏瘫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综合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两组均给予基础康复训练治疗,评价两组的ADL和行走能力。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的ADL评分与Fugl-meyer评分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1),综合治疗组与对照组间比较,也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治疗组平衡能力和行走能力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偏瘫症状,促进患者患肢的肌张力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显著提高了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脑血管 偏瘫 早期治疗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超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ADL和FMA、神经功能缺评分。结果观察组ADL评分、FMA评分、神经功能缺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通过超早期康复护理进行干预,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超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的影响,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出生时胎龄小于36周的脑损伤患儿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早产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早产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早期护理干预,比较其脑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损伤早产儿施加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脑损伤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维持功能训练的连续性,所以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脑损伤 早产儿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手术切除经病理确诊的早期胃癌患者10例的临床特征及病理形态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早期胃癌发病高峰为42~60岁,以男性多见。大体分型以凹陷型、浅表型为主,组织学分型以管状腺癌为主。结论早期胃癌临床特征和一般胃病相似,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标签: 早期胃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产儿早期足量静脉营养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10月-2017年3月收治的58例早产儿的病历资料,按照随机分配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的29例早产儿采取常规营养治疗方案,观察组29例早产儿应用早期足量静脉营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早产儿的吸氧时间、体质量增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吸氧时间(10±6)d、平均住院时间(16±11)d、日均体重增长(21±6)g和对照组患儿的吸氧时间(14±4)d、平均住院时间(22±16)d、日均体重增长(14±4)g比较,时间明显较短,体重增长更为理想,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早期足量静脉营养治疗效果显著,患儿生长发育加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产儿 早期早量 静脉营养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移植早期卵裂胚胎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00例行IVF-ET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依据胚胎移植中有无出现早期卵裂胚胎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移植早期卵裂胚胎患者划分为研究组,无早期卵裂胚胎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各50例,分析两组患者妊娠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卵子受精率、幼稚胚胎率、种植率等三方面,研究组和对照组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多胎率,研究组(56%、34%)明显高于对照组(44%、18%),且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选择胚胎时可将早期卵裂胚胎作为一指标,以便将胚胎种植率提高。

  • 标签: 种植 胚胎 早期卵裂 移植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的护理要点。方法将46例行腹腔镜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2例)术后24小时之内及给予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照组(24例)仅给予肠外营养,比较两组排气时间、术后7天内血白蛋白水平增加值、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7天内血白蛋白水平增加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均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可促进肠功能恢复,加强护理,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腹腔镜胃切除术 肠内营养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