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四川省彭州市中药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临床表现,了解该地区中药注射液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液提供参考。方法对151例中药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1例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涉及中药品规有25种,其中新的一般不良反应占43例,患者主要表现为皮疹、恶心、呕吐、心悸。结论临床上应合理使用中药注射液,减少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中药 注射液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227-02
  • 简介:摘要急诊科静脉输液属于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措施,虽然技术成熟,但少部分患者仍存在各种输液不良反应,轻者可能引起发热、静脉炎、皮疹等,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昏迷、过敏性休克等,往往都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急诊科输液患者较多,病种复杂,护理人员工作繁重,若只重视治疗的相关操作,而轻视护理服务质量,在各种输液不良反应发生时,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往往会引发护患矛盾及医疗纠纷,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旨在探讨急诊科输液发热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干预对策。

  • 标签: 输液发热反应 急诊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肿瘤化疗期间开展中医护理干预对于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将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胃肠道反应中4例轻度,3例中度,0例重度,发生率为23.33%(7/30);对照组10例轻度,5例中度,3例重度,发生率为60.00%(18/30),观察组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及发生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化疗期间开展中医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并减轻严重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肠道反应 中医护理 肿瘤 化疗 胃肠道反应
  • 简介:目的了解不同应对方式对实习护生择业前心理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对190例择业前的实习护生进行应对方式问卷和心理症状的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得出自评量表各因子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实习护生心理症状总分高于国内常模(P〈0.001);其心理症状客观存在,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与退避、合理化和恐怖与幻想、退避呈显著正相关,人际关系敏感与求助、退避呈显著负相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择业前实习护生应给予更多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可能会减少心理症状的发生,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

  • 标签: 择业护生 应对方式 心理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 。方法:本次将选择我院收治2016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采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我院100例采取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中,50例患者用药不合理,占比50.00%。比较管理前后两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管理前用药不合理情况总发生率为60.00%;管理后不合理情况总发生率为10.0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加强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服用的管理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的护理性。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临床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联用风险,保障用药安全。 方法 选取联用他汀类药物存在风险事件者100例研究,自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总结相关资料,分析用药风险。结果 他汀类药物+降压药出现42.00%的风险事件,对比其他,存在数据差异(P<0.05);肌肉毒性发生率高于其它类型不良反应,差异显著(P<0.05)。 结论 他汀类药物+降压药用药风险大,以肌肉毒性为主,需做好防范与处理工作。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联合用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上鼻高反应性的疾病主要包括血管运动性和变态反应性鼻炎。目前,在规范化的药物治疗下大部分患者的症状都能够控制,但是还有一些患者的症状频繁发作在或者持续发作,这些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近年,鼻内镜技术取得很大的发展,一些医生通过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方式对鼻高反应性疾病进行治疗,得到了非常好的的疗效,本文对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高反应性疾病的效果予以综述。

  • 标签: 鼻高反应性疾病 翼管神经切断术 鼻后神经切断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