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又称为 Kikuchi淋巴结炎,多发生于年轻女性,类似病毒感染的临床表型,淋巴结以灶性坏死,富含组织细胞与核碎片为特征的自限性淋巴结病。该病于1972年有日本Kikuchi和Fujimoto首先报告。有认为坏死的机制是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凋亡所致。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的文献学习,结合HNL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做一个总结,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我院2015级护理学本科2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并用掷硬币的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48人和对照组46人。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进行带教。见习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病历书写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期末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护生病历书写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以及认知成熟度、开放思想、寻找真相、分析能力4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期末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临床见习教学中应用,可以提高护生临床见习效果、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学习效果。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儿科护理学 临床见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2020年6月份住院的102名精神分裂症病人,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控制组和实验组,每个组51名。两组病人在接受抗精神病药的同时,也进行了康复护理,而在对照组中,以常规护理为主;对照组采用正向心理理论护理,并将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采用正向心理理论护理后,焦虑、抑郁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的发病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在上述护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进行比较(PV0.05),其结果是显著的。结论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护理,不仅能使病人的心理状态得到最好的改善,而且能使病人的生活品质得到改善。

  • 标签: 积极心理学理论 精神分裂症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课程教学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本科教学中的效果及对医学成绩、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在我学校学习外科护理学本科学生共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界限分为两组,其中传统组患者60例实施传统线下教学模式,实验组60例则实施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课程教学。分析两组学生的医学成绩探究本研究模式的可行性,分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来探究教学模式的优势。结果 实验组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医学成绩、教学满意度均高于传统组(P

  • 标签: 外科护理学 大数据 网络课程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乳头状淋巴囊腺瘤样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我院该种病例4例,对其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复习文献。结果 肿瘤组织形态似涎腺的乳头状淋巴囊腺瘤;肿瘤细胞核呈毛玻璃样,并可见核沟及核内包涵体。4例均伴发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间质内增生的淋巴组织以CD3阳性的T细胞为主,亦可见少量CD20阳性B细胞及CD138阳性的浆细胞。4例患者浆细胞表达IgG4。Ki-67阳性指数为1%~10%。术后随访1~6年,4例患者均无进展。结论 乳头状淋巴囊腺瘤样甲状腺乳头状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良好。正确认识和诊断对临床医师的治疗、预测患者预后具有提示意义。

  • 标签: [] 乳头状 淋巴囊腺瘤 甲状腺
  • 简介:摘要:在“互联网+”趋势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模式应与时俱进地及时创新改革,可以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并采取期末考试以及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获得教学反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还能有效实现教学交互性。本文主要结合混合教学模式探索如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

  • 标签: 互联网+ 解剖生理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
  • 简介:【摘要】目的 论免疫组织化学(IHC)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应用在淋巴结结核病理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2019年4月到2020年1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确诊为淋巴结结核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集淋巴结结核病理组织进行石蜡包埋,并将所有病理组织随机分为2份,分别设为A组(IHC检验)和B组(PCR检验),比较效果。结果 A组检验淋巴结结核的阳性率和B组相比无明显的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IHC和PCR技术均可实现对淋巴结结核的病理学诊断,且操作简单易行,临床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采取两种方法进行检验。

  • 标签: IHC PCR 淋巴结 结核 病理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患者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20 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患者8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参照组和心理组,参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及心理组40例患者采取积极心理学理论。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下的幸福进取评分、满意度。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心理组病人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积极心理学理论 精神分裂 幸福进取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良情绪及SDSS评分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9年11月到2020年11月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案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经药物治疗后,行不同护理方式,对照组予以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患者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干预,两组干预时间均为两个半月。途中记录患者不良情绪及护理完后调查其SDSS评分,对比组间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干预后,其不良情绪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经两个半月常规干预后SDS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其社会功能,帮助康复。

  • 标签: 积极心理学理论 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SDS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骨髓病理学、外周血涂片、骨髓细胞学联合检查在Hypo-MDS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6月来我院治疗Hypo-MDS的63例患者和5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根据不同症状分成参照组及观察组,参照组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观察组为Hypo-MDS患者,给予全部患者行骨髓病理学、外周血涂片、骨髓细胞学联合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诊断效果。结果 骨髓病理学检验中,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周血检查过程中,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除WBC与Hb均存在明显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骨髓细胞学检验中,观察组细胞内铁数目高于对照组,其他各项临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髓病理学、外周血涂片以及骨髓细胞学联合检查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与Hypo-MDS上鉴别与诊断效果良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联合检查 Hypo-MDS 再生障碍性贫血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