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治疗原发性肾病(PRD)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2015年10月到2016年3月我院收治PRD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例,分别给予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综合治疗有效率(93.3%)优于对照组(73.3%),对比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疾病,效果理想,可明显缓解患者尿蛋白和血清,可推广

  • 标签: 中医内科 原发性肾病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患者应用中医补气活血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补气活血疗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心肺功能指标进行观察,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左心射血分数、左室短缩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数E/A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和对照组有效率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中医补气活血疗法治疗,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可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中医疗法 补气活血 冠心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中医针灸联合热敷治疗腰腿疼痛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15年12月到17年12月来院接受诊治的腰腿疼痛病人90人,任意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人,对照组使用台式超短波治疗仪进行普通的治疗,研究组进行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并给予针对性护理,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l3.0对得到信息进行解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晨僵程度、疼痛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晨僵程度、疼痛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情况好,差异显著。结论腰腿疼痛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使用针灸结合中药热敷治疗方法,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使用台式超短波治疗,在临床中应当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联合热敷 腰腿疼痛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脑梗死患者予以中医康复护理的功能康复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脑梗死病症50例患者为研究资料,随机将其分两组,每组25例。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中医康复护理干预试验组,分析比较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IHSS和ADL评分情况。结果92.86%是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8.00%(P<0.05);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予以中医康复护理可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使患者的负性情绪有所改善。

  • 标签: 脑梗死 中医康复护理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根据痰浊壅肺证、痰热郁肺证、痰瘀阻肺证等病症导致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辨证治疗的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例因痰浊壅肺证、痰热郁肺证、痰瘀阻肺证等病症导致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临床根据中医经验实施辨证治疗,根据临床不同病症针对性实施中药内调,总结临床资料。结果经中医辨证治疗后,因湿痰浊壅肺证、痰热郁肺证、痰瘀阻肺证等引起的病症均得到控制,20例患者均治愈康复出院,中医治疗完全彻底根治,内调效果好,无伴发疾病。结论中医从辨证角度,从证而治,根据患者自身条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引起的不同症状,配比最佳内调药方,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临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辨证治疗值得借鉴与推广。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辨证治疗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海市徐汇区32家养老机构老年人群慢性病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量表对531名养老机构入住老人进行中医体质辨识,通过询问、查阅病历资料和体检档案等方式获取老年人的慢性病资料,同时调查其人口社会学特征。结果该人群的慢性病的患病率91.53%,偏颇体质的检出率91.9%,偏颇体质中气虚质155(29.19%)人;阳虚质118(22.22%)人;慢性病患病率前四位的疾病依次为高血压病337(63.5%)人、冠心病188(35.4%)人、糖尿病113(21.3%人)、脑卒中111(20.9%)人,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患者中气虚质与阳虚质较多(P﹤0.05),糖尿病患者气虚质与阴虚质较多(P﹤0.05)。无慢性病的老年人67(12.9%)例,主要体质类型是阳虚质(24.4%)和平和质(22.4%);27.9%的老年人患有一种慢性病,主要体质类型是气虚质(26.4%)和阳虚质(25.7%)。31.8%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慢性病,主要体质类型是气虚质(27.2%)、阳虚质(22.5%)和阴虚质(20.1%)。18.3%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三种慢性病,主要体质类型是气虚(43.3%)、阳虚质(20.6%)。9.4%名老年人同时患有四种及以上的慢性病,主要体质类型是气虚质(30.0%)、阴虚质(16%)和痰湿质(16%)。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群中医体质类型与慢性病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应辨识老年人的中医体质类型,并采取中西医措施预防或改善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保障老年人的健康。

  • 标签: 老年人群 中医体质 慢性病
  • 简介:摘要目的目的是通过各个文献从国际的养生保健、健康素养内涵进行整理和分析,为开发测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工具而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对从知网、万方、维普等网站上搜集到的60篇文献进行整理。挑选出33篇有用的文献进行仔细阅读和分析。结果评估健康素养的方面工具颇多却又不统一,而关于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方面的研究却少之又少。

  • 标签: 健康素养 中医养生保健素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对肾结石术后患者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2018年9月江苏省中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结石患者42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予以术后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医护理,干预1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VAS评分、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可明显缓解肾结石术后患者疼痛情况,加速康复,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中医护理 肾结石术后 疼痛 并发症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7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患者再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醒中医护理技术。观察两组患者的的疼痛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观察点疼痛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χ2=8.6098;P<0.05)。结论采用中医护理技术来对混合痔患者进行术后的护理,能够有效减低患者的术后疼痛度,缓解患者的病情。

  • 标签: 中医护理技术 混合痔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护理措施在慢性肾小球肾炎(CGN)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肾内科入院诊断为CGN的患者68人,随机分为中医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34例,从入院开始分别予以7天的中医护理与常规护理措施,记录和观察患者情志状况以及总体疗效。结果常规护理组干预前后的SAS以及SDS评分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中医护理组干预后7天SAS以及SDS评分较入院时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SAS以及SDS评分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医护理组总有效率为85.30%,对照组为64.71%,两组疗效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CGN患者情志状况,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中医护理 慢性肾小球肾炎 情志评价 疗效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行气活血法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的康复疗效。方法所选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称“胸痹”)患者1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5例,对照组93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先行基础治疗,治疗组行中医行气活血法治疗(行气活血片的主要药物组成黄芪、党参、泽兰、川牛膝、七叶莲、降香)。结果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为52.63%,总有效率82.10%;对照组显效率为40.86%,总有效率65.5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为54.17%,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显效率为37.63%,总有效率65.5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行气活血法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患者可取得显著的康复效果。

  • 标签: 胸痹 行气活血法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方案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疗效。方法我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中经中医辨证论治后给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654-2口服,两组均用药2周后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静息状态下心率、平均心率和最慢心率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静息状态下心率、平均心率和最慢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2例),低于对照组36.7%(1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可较大程度上改善患者静息状态下心率、平均心率和最慢心率,降低不良反应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缓慢型 心律失常 中医 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中医辩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参与本研究,应用中医辩证法对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证型区分,并采取对应方药进行治疗,观察并统计其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者治疗后接受随访,其优良率为95.00%。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中医辩证治疗,疗效确切,可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 辩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肛肠疾病围手术期的意义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肛肠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临床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临床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出血、便秘、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肛肠疾病围手术期的应用有利于降低肛肠疾病患者术后不良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临床护理 肛肠疾病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中医外治方法效果。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4例的中医外治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痊愈20例,占83.32%;好转3例,占1.25%;无效1例,占4.12%。经2个月以上随访,治疗效果稳定。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取中药口服、外敷、熏洗之外,对膝关节屈曲挛缩或合并内外翻畸形的患者,还可辅助按摩推拿手法,满意疗效。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中医护理对于胃脘痛病患(脾胃气虚型)的影响分析。方法在本院胃脘痛病患(脾胃气虚型)中随机抽出70例进行干预,将其中35例胃脘痛病患分入常规干预组,行一般的指导干预,而另外35例胃脘痛病患分入中医护理组,在常规干预组基础上行中医护理,对比常规干预组和中医护理组病患的护理总效率、生活质量状况。结果中医护理组病患的护理总效率、生活质量状况都优于常规干预组,结果存在比较价值。结论胃脘痛病患(脾胃气虚型)采用中医护理,可改善其疼痛情况,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比较好。

  • 标签: 中医护理 胃脘痛 脾胃气虚型 疼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及评价。方法从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选取90例慢性胃炎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各45例,实验组采取中医护理方案,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上优于参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参照组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胃脘痛(慢性胃炎)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提高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护理 胃脘痛(慢性胃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中医针灸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前者牵引联合特定电磁波谱(TDP)照射治疗,后者则应用中医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与评估。结果经过为期三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7%与4.3%,与对照组的78.3%及17.4%相比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中医针灸进行治疗,其临床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且不良反应少,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针灸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法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17离,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康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康复方法,包括中医内服和外治两个方面,分别在1个月、6个月、1年、1.5年根据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统计分析两组的优、良、较好和差的例数,以及优良率。结果治疗组在1个月时良的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6个月、1年和1.5年时,治疗组优的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1个月、6个月、1年时,治疗组差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优良率比较发现,治疗组在4个时间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法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疗效更好。

  • 标签: 老年 中医康复 股骨颈骨折 疗效分析 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