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中医护理方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预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就护理总有效率而言,观察组较对照组高且差异明显,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和症候积分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科学治疗的基础上,应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其中中医护理方案优势明显,改善患者预后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中医护理方案 血压控制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益气补肾汤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560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279)与观察组(n=281),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益气补肾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效果及中医症状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总有效率为7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量表中腰脊酸痛、神疲乏力、水肿纳呆、尿频、夜尿增多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益气补肾汤对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脾肾气虚证相关症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 中医 益气补肾汤 中医症状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固脾肾结合灌肠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因慢性肾功能衰竭于我院就诊的10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联合中医固脾肾及灌肠法治疗,持续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明显高于对照组,血肌酐更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结论中医固脾肾结合灌肠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肾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固脾肾 灌肠法 肾功能
  • 简介:摘要乙肝后肝硬化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慢性进行性肝病,在肝脏病变患者中的构成比较高。乙肝后肝硬化在祖国医学中学归属于“积聚”、“肋痛”、“徵积”等范畴,不同发病阶段症状表现和中医分型各有不同。影像学检查是乙肝后肝硬化常用的诊断方法,也可用于病情发展的评估中。由此可知,乙肝后肝硬化中医分型与影像学检查结果具有紧密的关联。本文就二者的相关性研究进行总结和评述,以期基于影像学检查角度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乙肝后肝硬化 中医分型 影像学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情志护理路径干预对中风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风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中医情志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入院14d后焦虑、抑郁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SDS、SAS评分以及C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医情志护理路径干预可有效消除中风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中风 中医情志路径护理 负面情绪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2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情志护理,对比2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前NRS评分,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NRS评分(5.13±1.29)分与观察组NRS评分(2.37±0.97)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止疼药使用次数为(2.0±1.3)次/周,对照组患者的止疼药使用次数为(6.2±2.0)次/周,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解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认可度,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情志护理 消化道恶性肿瘤 疼痛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自2014年的11月~2017年的2月所诊治的8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实施中医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施护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高,且预后更加理想,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中医护理,能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其预后向更好的方面发展。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中医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护理在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62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辅以中医辨证施护,两组患者经1个月的治疗和护理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3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辅以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可提高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骨关节炎 中医护理 辨证施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细节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11月到2018年3月入手术室进行手术的110例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选择其中的55例设为参照组,余下55例设为干预组,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则实施细节护理,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进行比较,同时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干预组有3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5.4%,参照组9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6.3%,P<0.05;干预组满意度为(91.8±6.22)分,参照组为(87.3±7.92)分,P<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相比常规护理,实施细节护理,效果更满意。

  • 标签: 手术室 优质护理服务 细节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的400例受检者进行健康体检,实施计算机式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分别为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体检方法体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受检者的体检时间、护理满意度,体检认知度。结果观察组的体检时间、护理满意度,体检认知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健康体检中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满意度,体检认知度,缩短体检时间。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健康体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流产后关爱服务在降低重复流产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3月到9月进行流产手术的患者1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关爱服务,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对两组患者实施6个月的跟踪随访,统计两组重复流产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4/90),较比对照组13.33%(12/90)的发生率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重复流产率为1.11%,对照组重复流产出率为7.78%;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流产后关爱服务的实施有效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做好积极的配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认知,有效降低重复流产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流产 关爱服务 降低重复流产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对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患有妊高症的产妇在住院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收治的78例患,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有妊高症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9例。采用常规妊高症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护理;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妊高症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妊高症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患有妊高症的产妇在住院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优质护理妊高症产妇住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药学服务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7年4月-2018年1月糖尿病患者。简单随机化方法分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则予以临床药学服务。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用药机理的掌握度、用药时间掌握度、用药剂量掌握度、降糖药物使用依从性、空腹以及餐后的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药学服务糖尿病的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空腹以及餐后的血糖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临床药学服务 价值
  • 简介:摘要创新护理模式,可以帮助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在心理以及生理层面上感到最大限度的舒适和满足,也可以提高医护人员护理的工作质量。本文将通过讨论创新,完善护理管理举措,包括建立全面的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素质、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绩效考核等形式进行综述,以期能够提高护理水平,以赢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持续改进提升整体满意度等。开展实施创新服务模式以后,提高了心血管内科的护理质量,包括护士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及护理的专业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也打造了业内优质的示范品牌,提高了知名度。有效推动了创新服务模式在心内科优质护理的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创新 心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胆总管结石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7月~2016年07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59例作为本次对比实验观察对象;观察组76例以及对照组83例患者的分组依据为不同的胆总管结石疾病护理方法;观察组一般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一般护理;通过对比SAS评分、SDS评分以及并发症出现概率,以突出对胆总管结石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结果在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胆总管结石患者之间差异明显(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胆总管结石患者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可以确保患者的不良情绪成功得到缓解,对于胆总管结石疾病的恢复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优质护理服务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伍的建立与作用的发挥,是无偿献血事业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目前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伍现状的分析,加强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伍制度的完善。

  • 标签: 无偿献血 志愿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社区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1月登记的11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主体,进而有目标、有方向的探讨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意义。结果在对我社区112例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进行2年的研究与调查发现,社区护理服务对于慢性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身体与心理状况,提高了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结论社区护理服务对于社区慢性病管理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 标签: 社区护理服务 慢性病管理 意义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就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展开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例数均为40例,以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对照组患者,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施以优质护理服务,可使患者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值得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血液透析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户籍人群与流动人群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全国31个省市和新疆建设兵团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该抽样方法是根据多阶段分层与规模进行比例抽样,最后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流动人口的政策知晓率与户籍人口相比较低,仅为45.9%;两者的建档率都远远落后于政策知晓率。但健康教育服务在户籍和流动人口中的普及率均较高,分别达到95.6%和89.4%。结论根据调查结果可以了解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水平在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上有较大差异,想要从根本上改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水平,我们必须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入手。

  • 标签: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户籍人口 流动人口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为了观察分析延续护理服务在PICC置管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PICC置管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PICC置管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服务,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延续护理服务,观察分析两组PICC置管患者的PICC导管留置时间以及护理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PICC导致留置时间为(116.41±15.84)天,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7.68±12.51)天(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0%(P<0.05)。这表明在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延续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导管的留置时间,显著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这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 标签: 延续护理 PICC置管患者 并发症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