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肝细胞肝癌患者术后5年内复发率高,寻找肝细胞肝癌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及预测生物标志用于评估高复发风险人群至关重要。血清标本容易获得,具有无创、便宜、快速检测的优势。血清标志可以动态监测患者病情,提示肿瘤复发状态。该文旨在总结肝细胞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后复发相关血清标志的预测价值,从临床常见血清标志和液体活检标志角度出发,为临床医生评估个体患者的复发转移风险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肝细胞肝癌 肿瘤复发 血清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病毒DNA检测与乙肝血清标志检测的关系。方法采用PCR荧光探针定量(FQ-PCR)检测HBV-DNA,同时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检测HBV血清标志HBsAg、HBeAg、HBeAb、HBsAb和抗-HBc。结果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组HBV-DNA阳性率为93.55%,高于HBsAg、HBeAb、抗-HBc均阳性组(65.79%)和HBsAg、抗-HBc阳性组(41.67%);且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组HBV-DNA含量为(8.70±1.98)×107IU/ml,明显高于HBsAg、HBeAb、抗-HBc均阳性组(8.09±4.45)×105IU/ml和HBsAg、抗-HBc阳性组(2.19±1.59)×105IU/m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BsAg、HBeAb、抗-HBc均阳性组与HBsAg、抗-HBc阳性组HBV-DNA含量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R定量测定HBV-DNA可以真实的反应患者体内病毒复制的动态情况,联合血清标志的检查可以为临床用药的选择、疗效及转归提供依据。

  • 标签: 乙肝病毒DNA 血清学标志物 FQ-PCR TRFI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血清肿瘤标志在胃癌疗效观察、术后预后判断以及复发监测中的临床价值与意义。方法运用电化学发光法和放免法对在我院接受检查治疗的153例患者进行测定分析。其中,胃癌患者、普通胃病患者以及未患病患者各51例。比较并分析三类研究对象的血清肿瘤标志(癌胚抗原CEA、CA19-9、CA72-4、CA125)的水平。结果对上述四种血清肿瘤标志检测中发现,癌胚抗原CEA对胃癌诊断的灵敏度与准确率最高,灵敏度与准确率最低的为CA19-9.与普通胃病患者以及未患病患者相比,胃癌患者的CEA、CA19-9、CA125标志水平明显偏高,经统计学分析三种血清标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于各标志复发监测的阳性率研究发现联合检测阳性率59.3%,远大于单独检测的结果。结论血清肿瘤标志不仅能够有效诊断胃癌,有助于胃癌治疗,而且在术后判断与复发监测中都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胃癌 血清 肿瘤标志物 术后预后判断 复发监测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检测过程中应用两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确定为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 100例,根据治疗前所接受血清标志免疫检验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 50例)和研究组( 50例)。对照组治疗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进行血清标志检测;研究组治疗前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标志检测。对比两组检测所需成本、检测所需时间、 HBsAg、 HBeAg、 HBeAb三种血清标志检测的阳性率、对检测方案及结果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检测所需成本低于对照组;检测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 HBsAg、 HBeAg、 HBeAb三种血清标志检测的阳性率水平高于对照组;对检测方案及结果的满意度达到 92.0%,高于对照组的 78.0%。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检测过程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可以缩短检查所需时间,降低检查成本,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患者满意度得到同步提高。

  • 标签: 乙肝 病毒 感染 血清标志物 免疫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绪释放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康复病人血清炎症标志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50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5例,两组病人均实施护理常规,研究组还实施情绪释放护理。观察两组病人护理之前与护理8周后焦虑情绪(SAS)评分、抑郁情绪(SDS)评分以及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水平。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病人SAS分、SDS分以及hs-CRP、IL-6、TNF-α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康复病人实施情绪释放护理,可明显促进病人焦虑与抑郁情绪改善,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情绪释放 炎症标志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应用血清肿瘤标志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并择取同期慢性乙肝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以血清肿瘤标志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AFP水平、CA19-9水平、NLR水平、W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应用血清肿瘤标志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清肿瘤标志物 血常规指标 原发性肝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血清肿瘤标志联合血常规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8年6月收治的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4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白细胞计数(WBC)、糖类抗原CAl9-9、甲胎蛋白(AFP)及癌胚抗原(CEA)以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清WBC、AFP、CEA、CA19-9以及NLR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清肿瘤标志物 血常规 联合检测 原发性肝癌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27785例住院患者输血前传染病病原体感染的情况的调查分析,探讨输血前患者传染病标志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27855例病患进抗-HIV、抗-HCV、抗-TP三项指标进行检测,对HBsAg指标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结果检测阳性患者一共2940例总阳性率为10.55%,其中抗-HIV初筛实验阳性32例(0.12%),抗-HCV阳性139例(0.5%),抗-TP阳性496例(1.79%),HBsAg阳性2273例(8.18%)。结论通过对住院病人血样进行相关病原学标志的检测,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可以预防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降低患者间的交叉感染减少输血后纠纷。

  • 标签: 传染病指标 经血传播疾病 医疗纠纷 院内感染 职业暴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准联合检验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96例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验血清肿瘤标志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242/CA19-9)水平。结果首诊时观察组患者CEA/CA125/CA242/CA19-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NM分期Ⅰ、Ⅱ期CEA/CA125/CA19-9水平明显低于Ⅲ、Ⅳ期(P<0.05);术后三个月接受根治术患者CEA/CA19-9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接受根治术患者中复发患者CEA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患者;血清肿瘤标志联合检验灵敏度明显高于单一指标。结论血清肿瘤标志联合检验对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结直肠癌 联合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血清肿瘤标志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病例组)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1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等血脂指标水平,比较不同月经状态下两组血脂水平差异;分析血脂水平与乳腺癌之间的关系;比较两组血清胚胎抗原CEA、CA153水平,分析乳腺癌患者血脂代谢指标与肿瘤标志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TC、TG和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1.44±0.31)mmol/L比(1.57±0.42)mmol/L,P<0.05];绝经前病例组TC、TG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绝经后病例组TC、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Ⅲ+Ⅳ期患者TC和LDL-C水平高于Ⅰ+Ⅱ期(P<0.05)。病例组CEA、CA15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患者血清TC、LDL-C水平与CEA和CA153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TC、TG和LDL-C水平升高,而HDL-C水平降低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可能存在相关性,与血清CEA、CA153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血脂 胆固醇 甘油三酯 肿瘤标志物
  • 简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由于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粥样斑块破裂或溃烂,进而血栓形成引起冠脉血流完全中断或极度降低的病理生理改变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以及缺血性心脏病猝死。此综合征产生一些血清标志,可用于诊断ACS。广义的ACS标志还包括ACS危险度预测指标及心功能评价指标。本文重点介绍目前常规应用于临床的ACS相关标志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清标志物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血清三项肿瘤标志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0年4月收治的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实验组,同期选取3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参与人员进行血清三项肿瘤标志联合检测,分析,对比最终检测结果,评估诊断价值。结果:两组血清肿瘤标志检测结果对比有差异,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证实,血清三项肿瘤标志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满足患者诊断需求,故而可推广到临床。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血清三项 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应用价值
  • 简介:前列腺癌发病率在美国和欧洲稳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一、第二位,肿瘤相关死亡率的第二位。在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根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的统计数据,1988~1992年、1993~1997年和1998~2002年这3个时间段中国部分城市和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分别为1.96/10万、3.09/10万、4.36/10万,不同地区也有着明显的差别,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 标签: 前列腺癌 蛋白质组学技术 血清标志物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 应用 癌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甲胎蛋白(AFP)和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阴性的颅内未成熟畸胎瘤的治疗措施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术前血清AFP和β-hCG呈阴性的23例颅内未成熟畸胎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肿瘤。术后行放疗18例(其中仅行常规放疗10例,常规放疗联合伽玛刀治疗7例,仅行伽玛刀治疗1例),行化疗10例。通过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和比较。结果23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病理学结果提示,19例为未成熟畸胎瘤,4例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含未成熟畸胎瘤成分)。23例患者中,2例失访,获随访21例;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71.7%和65.7%。Log-rank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常规放疗、化疗均非颅内未成熟畸胎瘤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均P>0.05)。术后肿瘤残留或复发的16例患者中,行伽玛刀治疗者(8例)和未予伽玛刀治疗者(8例)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和28.6%(P=0.01)。结论对于术前血清AFP和β-hCG呈阴性的颅内未成熟畸胎瘤,应首选手术治疗并尽可能达到全切除。术后如肿瘤残留或随访期间肿瘤复发,及时行伽玛刀治疗作为放化疗的补充方案,可使患者获得较长的生存期。

  • 标签: 畸胎瘤 神经外科手术 预后 伽玛刀治疗 肿瘤标记,生物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采取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血清标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9月~2022年9月6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参与试验。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酶联免疫吸附剂方式进行检测,观察组采取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对比两组患者采取不同免疫检验方法的诊断率和血清标志阳性检出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除HBsAb、HBcAb外,其他指标检出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HBsAb、HBcAb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而言,不同的检测方式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采取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标志检测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因此,建议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乙型肝炎 病毒感染 免疫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的效果。方法:选取入本院进行检查的97例疑似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均进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标志,观察检查结果。结果:较之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更高,HBsAg、HBeAb、HBeAg阳性检出率更高(P<0.05),但检测成本亦更高。结论:较之酶联免疫法检测而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结果更为准确,但检测成本相对较高,提示临床需依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适宜检查方式提高检查结果准确性,减轻医疗负担。

  • 标签: 乙肝病毒感染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法 检测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糖类抗原 153( 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 )、癌胚抗原 (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CEA)、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tumor Supplied Group of Factors, TSGF)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 103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 5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病变组)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 CA153、 CEA、 TSGF水平,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评价联合血清 CA153、 CEA、 TSGF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结果②乳腺癌组血清 CA153、 CEA、 TS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 P<0.01);乳腺癌高分期( III、 IV)组、复发转移组血清 CA153、 CEA、 TSGF水平明显高于低分期( I、 II)组、无复发转移组;乳腺癌治疗后血清 CA153、 CEA、 TSG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结论 肿瘤标记 CA153、 CEA、 TSGF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超声联合血清 CA153、 CEA、 TSGF检查能做到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减少误漏诊,明显提高乳腺癌诊断符合率,有利于乳腺癌早期诊断、临床早期干预。

  • 标签: 乳腺癌 肿瘤标记物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近两年(2020.04-2022.04)来院进行治疗的乙肝病毒感染病患,分别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A组)与电化学发光法(B组)检验,对比分析结果差异。结果:经实验观察记录与总结,通过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对比分析,在无其他客观因素干扰时,B组HBsAg、HBeAg、HBeAb的阳性率分别为69.23%、23.08%、23.08%,此三项结果高于A组的55.77%、9.62%、13.46%;HBcAb\HBsAb的检验结果相似。结论:通过对检验对象的两组检验结果报告可知,电化学发光法检验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检出结果更为准确,具备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检验方法 乙肝病毒 血清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采用不同免疫检验方法完成检测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的50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进行诊断研究;依据诊断方法不同分为酶联免疫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完成疾病检测)和电化学发光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完成疾病检测),两组均针对50例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标志[HBeAb(e抗体)、HBcAb(核心抗体)、HBsAb(表面抗体)、HBsAg(表面抗原)以及HBeAg(e抗原)]阳性率。结果:电化学发光组HBsAb以及HBcAb阳性率同酶联免疫组比较,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电化学发光组HBsAg、HBeAb以及HBeAg阳性率均高于酶联免疫组(P

  • 标签: 乙肝病毒感染 电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血清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