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林女士去年体检发现颈部有小肿物,但因工作太忙,没有继续检查。最近她发现小肿决已经变大,担心不已方来就医,检查为甲状腺结节,有癌变风险。

  • 标签: 肿块 甲状腺结节 检查
  • 简介:1病例报告男,50岁,半年前发现下颌前部膨隆,有一黄豆大小肿块,逐渐增大。查体:下颌骨颏部可及-5cm×3cm膨隆。未及乒乓球样感,下前牙松动Ⅱ~Ⅲ度,双侧下颌下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大小0.5—1.0cm不等.光滑.可活动,无压痛。全景片示左下颌第一磨牙至右下颌第二前磨牙之间骨密度减低影。无家族性疾病史。临床诊断为“下颌骨囊肿”。于局麻下行“下颌骨囊肿刮治术”。

  • 标签: 下颌骨 下颌骨囊肿 牙成釉细胞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与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对乳腺肿块早期的诊断与鉴别价值进行分析。方法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之间收治的乳腺肿块早期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超声与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并将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灵敏度为112(93.33)例,少于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灵敏度119(99.16)例;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特异性为109(90.83)例,少于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特异性116(96.66)例,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准确性为103(85.83)例,少于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准确性118(98.33)例,组间对比P均<0.05,差异明显。结论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鉴别价值,可应用于乳腺肿块早期的临床诊断当中,但若超声诊断无法为患者进行确诊,则应给予患者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以提高患者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超声 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 乳腺肿块早期 诊断 鉴别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非肿块乳腺癌患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及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5月本院收治的 55例经病理证实的非肿块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对超声图像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并就图像与病理特征的相关型展开 Pearson分析。结果 通过对 55例患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进行总结分析,其超声图像特征为:低回声区,微钙化,结构扭曲。所有患者均接受病理组织活检并检出 55个病灶,导管原位癌( DCIS) 10个,占比 18.18%;导管原位癌( DCISI) 12个,占比 21.82%;浸润性导管癌( IDC) 17个,占比 30.91%;导管原位癌合并浸润性导管癌( DCIS+IDC) 10个,占比 18.18%;浸润性小叶癌( ILC) 3个,占比 5.45%;黏液癌( MC) 2个,占比 3.64%;不同类型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及与病理特征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P<0.05)。结论 非肿块乳腺癌患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主要表现为低回声区,微钙化,结构扭曲,其及与病理特征具有密切相关性。

  • 标签: [ ] 非肿块型乳腺癌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图像特征 病理特征 相关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钼靶X线、常规超声及其联合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对乳腺实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患者(132个乳腺实性病灶)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手术或穿刺组织病理确定肿块病理性质,术前均接受钼靶X线、常规超声及VTQ检查。采用美国放射学会发布的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对病灶检查结果进行分类,用VTQ值对病灶常规超声BI-RADS分类进行调整。评价钼靶X线、常规超声及其联合VTQ技术诊断乳腺实性肿块的诊断效能。结果132个病灶中,良性86个,恶性46个,良性肿块以纤维腺瘤为主,恶性肿块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VTQ诊断的最佳界值为4.35 m/s,钼靶X线、常规超声及联合检查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1、0.799、0.904,联合检查的AUC大于钼靶X线及常规超声(P<0.05);钼靶X线及常规超声的AUC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30%、89.53%、90.15%、82.35%、95.06%。结论在乳腺实性肿瘤诊断中,常规超声、钼靶X线诊断效能相当,而常规超声联合VTQ技术可提高诊断效能,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 钼靶X线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 乳腺实性肿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肿块局麻手术患者采用五音音乐疗法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乳腺肿块局麻手术患者,临床将其按照随机均分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五音音乐疗法进行护理,观察对比其效果。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对照组为79%,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实施后的血压、心率以及SAS、SD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五音音乐疗法进行乳腺肿块局麻手术患者护理应用,能够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改善患者的生命指标和心理状态,具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乳腺肿块 局麻手术 五音音乐疗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治疗方案,评估微创旋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的效果及疼痛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05~2022.05一年间,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共计6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治疗,31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手术治疗,另外的31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微创旋切术治疗,展开2组治疗效果与疼痛情况的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VAS评分相比对照组患者均较低,(P<0.05)。结论:对于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治疗,应用微创旋切术要比传统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佳,可预防疾病复发,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广。

  • 标签: 微创旋切术 传统手术 乳腺良性肿块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在乳腺多发肿块围术期的应用及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乳腺多发肿块手术患者9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精细化组(47例),行围术期精细化护理;一组为常规组(47例),行围术期常规护理;记录患者的瘢痕尺寸、创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评定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精细化组的瘢痕尺寸明显较常规组小(P<0.05)、创口愈合时间明显较常规组早(P<0.05)、住院时间明显较常规组短(P<0.05)。干预前精细化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相较于常规组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精细化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明显较常规组高(P<0.05)。精细化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在乳腺多发肿块围术期应用精细化护理可更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乳腺多发肿块 围术期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粗针穿刺活检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作用。方法:对62例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经皮粗针穿刺活检,与病理诊断对比。结果:超声引导下经皮粗针诊断的结果与病理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粗针穿刺活检效果良好。

  • 标签: 穿刺活检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是最常见的非哺乳期乳腺炎,约占乳腺良性疾病的4%,以反复发作的乳房肿块、乳房脓肿为主要临床表现。虽然PCM是乳腺良性疾病,但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因而误诊率较高。而本文中的阳虚质为中医学的体质学内容,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由于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决定其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具体的体质条件决定着具体疾病的发展和预后,故改善体质符合中医学的“治未病”,成为中医学上防治疾病发生的新途径。

  • 标签: 柴胡桂枝干姜汤 浆细胞性乳腺炎 肿块期 阳虚质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泪腺肿块的病理类型较多,术前准确地鉴别诊断对制定治疗计划至关重要。CT和MRI是临床评估泪腺肿块的重要技术。虽然存在重叠,但部分图像特征,如肿块位置(单/双侧)、腺体累及的部位、骨质改变和强化方式等,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提示作用。同时,结合全身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试验性治疗后的复查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影像诊断准确性。本文中对泪腺解剖、不同种类泪腺肿块的临床和影像诊断要点进行归纳总结,梳理影像诊断思路,旨在提高影像医师对泪腺肿块的诊断水平。

  • 标签: 泪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诊断思路
  • 简介:案例院朱女士是一名退休护士,在今年的单位体检时首次发现自己的右乳内有肿块,当时也没有乳头溢液、乳房胀痛等症状,但在专家的建议下进行了切除手术。病理结果显示是(右乳)乳腺侵润性导管癌Ⅱ级。因为母亲也曾患过乳腺癌,所以朱女士平时也注意乳腺自查,以前从未摸到肿块,而且也没有其他的乳腺癌的症状,幸而坚持定期体检,让她及早地发现了乳腺癌,而且术后恢复不错。

  • 标签: 乳房胀痛 肿块 定期体检 乳腺癌 退休护士 乳头溢液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中上腹肿块患者临床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早期胃癌无特异性症状,常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相似。胃癌病人一旦出现上腹部包块,大部分已为晚期。消化道的恶性淋巴瘤中,胃是最常见的好发部位,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多见。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和上腹部包块(50%)。

  • 标签: 中上腹肿块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