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等离子技术运用到扁桃切除上仅有20年时间,由于其具有低温、对组织损伤轻、中出血少等优点,逐渐被广大耳鼻喉科医生所接受,本文拟从原理、应用、式、对比、术后反应多方面对其进行归类、总结。

  • 标签: []等离子 扁桃体切除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切除治疗飞蚊症的效果。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纳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眼科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飞蚊症43例(43眼)行23 G玻璃切除,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生存质量量表情况,以及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患者术后视力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36,P=0.349)。中2例(4.6%)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术后10例(23.3%)出现一过性低眼压。9例(23.1%)发生白内障。1例(2.3%)术后6个月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量表得分较术前显著提高(t=-13.420,P<0.001)。结论玻璃切除治疗飞蚊症不影响视力,但合并少量并发症。

  • 标签: 飞蚊症 玻璃体切除术 量表,生存质量,视功能相关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围期护理应用于颈动脉瘤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例颈动脉瘤切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参照组(采用传统护理)与试验组(采用围期护理),每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8.1-2020.1收治我院,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参照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围期护理应用于颈动脉瘤切除患者中效果确切,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可有效缓解其因治疗产生的负面情绪,值得运用。

  • 标签: 围术期护理 生活质量 颈动脉体瘤 手术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腺样切除对儿童鼾症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5月到2021年6月治疗的儿童鼾症的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使用经鼻内窥镜低温等离子腺样消融手术治疗,选择同期儿童鼾症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胼胝切开(corpus callosotomy,CC)和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治疗儿童耐药性癫痫(drug-resistant epilepsy,DRE)的疗效对比。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了55例接受CC或VNS治疗的患儿。其中,男41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7.2岁,年龄范围为1.6~13.9岁;病程时间范围为1.2~10.0年;术前用药的平均种类数量为2.3种。将30例行CC治疗的患儿作为胼胝切开组(CC组),其中男20例,女10例。将25例行VNS的患儿作为迷走神经刺激组(VNS组);其中男21例,女4例。收集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诊断、服用抗癫痫药物种类、影像学检查结果、对≥6岁的患儿使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ISC)第四版(WISC-IV)、对<6岁的患儿使用Gesell发育量表评分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术后1年、3年的复查随访结果,比较癫痫发作频率、不同发作类型的手术有效率、Gesell发育量表评分、WISC-IV量表评分。结果①在术后癫痫发作控制情况方面,CC组在术后1年、3年的癫痫发作消失的有效率分别为16.7%(5/30)和40.0%(12/30),术后1年、3年的癫痫发作减少≥75%(不含发作消失)的有效率分别为20.0%(6/30)和16.7%(5/30),术后1年、3年的癫痫发作减少情况在50%<发作减少<75%的有效率分别为40.0%(12/30)和13.3%(4/30),术后1年、3年的癫痫发作减少≤50%的有效率分别为76.7%(23/30)和70.0%(21/30)。VNS组在术后1年、3年的癫痫发作消失的有效率分别为12.0%(3/25)和4.0%(1/25),术后1年、3年的癫痫发作减少≥75%(不含发作消失)的有效率分别为24.0%(6/25)和12.0%(3/25),术后1年、3年的癫痫发作减少情况在50%<发作减少<75%的有效率分别为12.0%(3/25)和32.0%(8/25),术后1年、3年的癫痫发作减少≤50%的有效率分别为40.0%(10/25)和56.0%(14/25)。CC组与VNS组在术后1年癫痫发作减少≤50%的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②在不同癫痫发作类型的手术有效率方面,术后3年,CC组患儿的癫痫发作控制有效,发作减少≥50%的例数分别为:7例强直阵挛中有5例、9例点头发作中有7例、18例全身强直中有13例、7例全身强直阵挛中有6例、16例失神发作中有15例、所有5例肌阵挛、10例失张力中有9例。术后3年,VNS组癫痫发作控制有效,发作减少≥50%的例数分别为:8例强直阵挛中有6例、9例点头发作中有3例、20例全身强直中有9例、所有3例全身强直阵挛、9例失神发作中有6例、5例失张力中有4例。③在Gesell发育量表评分方面(<6岁的患儿),CC组有18例,VNS组有12例。该18例CC组患儿在术前、术后1年、术后3年发育量表评分分别为(30.10±16.03)分、(33.20±21.54)分、(34.16±25.75)分;术后1年与术前的发育量表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 163),术后3年的发育量表评分较术前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001)。该12例VNS组患儿在术前、术后1年、术后3年发育量表评分分别为(26.00±18.85)分、(32.25±23.97)分、(42.17±30.56)分;术后1年与术前的发育量表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42),术后3年的发育量表评分较术前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001)。接受Gesell发育量表评分的两组患儿在术前、术后1年、3年发育量表评分改善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 303)。④术前、术后行WISC-IV量表评分的患儿(≥6岁),在CC组有12例,在VNS组有13例,两组患儿术后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VNS组的总智商及各分项的改善程度更好。结论对无法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DRE患儿,两种手术方式都能长期有效控制癫痫发作,CC起效快。但控制效果随时间延长而降低,VNS起效慢但时间越长控制效果越好。两种手术方式均能在一定程度改善患儿的认知功能。

  • 标签: 儿童 耐药性癫痫 胼胝体切开术 迷走神经刺激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髋关节部分翻修与全髋关节翻修治疗髋关节假松动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74例髋关节假松动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7例,行全髋关节翻修治疗,实验组37例,行髋关节部分翻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的Harris评分改善情况、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患者髋关节部分翻修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手术效果,促使髋关节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髋关节部分翻修术 全髋关节翻修术 髋关节假体松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中应用切口可调节吊带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本院行切口可调节吊带治疗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32例(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对比患者手术前后各项评价指标与并发症发生在状况。结果:相比于术前,术后患者各项评价指标明显更优(P

  • 标签: 单切口可调节吊带术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后路部分切除治疗合并神经损伤的难复性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总计纳入3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收治合并神经损伤的难复性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患者均接受后路部分切除治疗,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汇总手术及预后指标,判断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治疗后伤前缘高度比低于术前、 Cobb角和疼痛评分低于术前(P>0.05),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且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合并神经损伤的难复性下腰椎爆裂性骨折选择后路部分切除治疗效果理想,可改善预后指标,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借鉴及运用。

  • 标签: 后路部分椎体切除 神经损伤 难复性 下腰椎爆裂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通道下经间孔入路间融合(MIS-TLIF)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MIS-TLIF手术治疗的1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术后复查腰椎X线及腰椎CT评价有无终板损伤,评估椎弓根螺钉位置情况及有无移位、断裂,融合器有无移动、下沉以及间融合情况等。随访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79例患者中25例(14.0%)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脑脊液漏3例(1.7%),切口相关问题4例(2.2%),椎弓根螺钉位置不正确7例(3.9%),术后尿潴留1例(0.6%),椎管内血肿1例(0.6%),术后残余疼痛麻木9例(5.0%)。术后随访期内大多数患者VAS、JOA、ODI评分较术前得到改善(P<0.05)。结论MIS-TLI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并具有良好且稳定的长期疗效。

  • 标签: 腰椎 并发症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 椎间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比全膝关节与髁置换治疗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筛选我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80例,运用电脑随机抽取方式将纳入的病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0例,观察组行髁置换治疗,对照组行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最终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更轻,术后直腿抬高与主动屈曲至90°用时明显缩短,术后方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佳(P<0.05)。结论:对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运用髁置换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其安全性更高于全膝关节置换

  • 标签: 膝关节骨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单髁置换术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SoundBite™/品音®牙骨传导听力系统(通过牙齿上配戴微型骨振器将声信号直接传至健侧耳蜗)对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干预早期的听力改善情况,探讨该装置的应用前景。方法招募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成人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19~66岁;纯音测听500、1 000、2 000、4 000 Hz四频率纯音平均听阈患耳≥70 dB HL,健耳平均听阈均≤30 dB HL。其中先天或自幼耳失聪8例,突发性聋7例,梅尼埃病1例,听神经瘤术后1例,慢性中耳炎术后失聪1例。患者上颌后牙槽部位须至少一有连续两颗牙齿,以保证微型骨振器(称为口内机)的制作与日常佩戴。成效观测期限为配戴SoundBite™/品音®装置后的(30±7)d,未同时使用其他聋干预装置。成效评估包括:应用TDH50P气导耳机测试患助听前后的纯音听阈;以“心爱飞扬”言语测听软件测试患耳在50、65 dB SPL声级下的单音节识别率;在声场中采用普通话版矩阵式语句(CMNmatrix)测试信噪不同方位下的信噪比识别阈(50% threshold of signal-to-noise ratio,SNR50),以反映患者头影效应、静噪效应及双耳加合效应;采用助听器效果缩略简表(Abbreviated Profile of Hearing Aid Benefit,APHAB)、言语-空间-听音质量(Speech,Spatial and Qualities of Hearing Scale,SSQ)问卷来评价患者使用牙骨装置后的助听效果、空间言语感知等方面的改善程度。结果配戴SoundBite™/品音®装置30 d后,患助听听阈和单音节识别率均显著提高(P值均<0.001);声场中患扬声器播放语句而健播放稳态言语谱噪声时的SNR50下降幅度(反映头影效应)为(2.6±2.1)dB;而患者前方播放语句而患播放噪声时的SNR50(反映静噪效应)降幅则为(0.3±2.8)d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前方同时播放语句和噪声时的SNR50下降幅度(反映加合效应)为(1.0±2.2)dB。APHAB的四个亚项中EC(交流便利)、RV(混响环境)、BN(嘈杂背景)三个亚项及整体得分均有显著提升(P值均<0.01);更能反映聋交流困境的SSQ问卷中,事关空间听觉、言语识别及听音质量的得分均有显著性的改善(P值均<0.05)。结论SoundBite™/品音®牙骨传导听力系统干预早期成效表明,其能显著提升聋患的听力及言语识别能力,帮助患者克服在声场噪声环境下识别语句时的头影效应,改善空间听觉的主观感受和言语交流能力,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非植入式骨导助听装置。

  • 标签: 听觉丧失,感音神经性 听觉丧失,单侧性 骨传导装置 噪声下言语识别 问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凹撑开技术治疗先天性颈椎凸畸形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评价其初步疗效。方法2015年8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应用凹撑开技术治疗先天性颈椎凸畸形患者11例,男5例,女6例;手术时年龄为(9.9±3.1)岁(范围6~16岁)。均为颈椎半椎骨畸形,C3 7例、C4 3例、C5 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融合。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先行前路切除椎间盘、凹松解,再行后路松解、凹撑开矫形、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最后再行前路固定融合。记录围手术期神经、血管损伤及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前及术后随访时影像学上结构弯Cobb角、代偿弯Cobb角、下颌倾斜角、肩平衡角以及斜方肌夹角差值。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8例患者行节段凹撑开,3例患者行双节段凹撑开。手术时间为(466±141)min(范围150~659 min),中出血量为(387±191)ml(范围100~660 ml),随访时间为(12.2±9.5)个月(范围3~24个月)。结构弯术前Cobb角为28.9°±13.1°,术后3个月改善至7.4°(3.0°,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34,P=0.003),术后3个月矫正率为58.1%±26.1%(范围18.8%~97.6%);术后1年为13.2°±12.3°,与术后3个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60,P=0.107)。代偿弯术前Cobb角为18.3°±6.1°,术后3个月为9.4°±7.3°,与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1,P<0.001),术后3个月矫正率为51.3%±28.3%(范围2.4%~94.7%);术后1年为8.9°±7.7°,与术后3个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53,P=0.003),术后1年矫正率为61.4%±26.9%(范围15.4%~100%)。3例患者术后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均发生在凹。2例表现为C5神经根麻木导致三角肌力量减弱,1例表现为食指和中指麻木,给予营养神经及功能锻炼,于出院前症状有所改善,术后3个月随访恢复正常。结论应用凹撑开技术治疗先天性颈椎凸畸形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短期临床随访结果满意。

  • 标签: 颈椎 脊柱侧凸 先天畸形 脊柱融合术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肢抱枕位对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住院的84例行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上肢采用常规手术体位摆放,试验组将上肢摆放为抱枕位。记录患者入室时、体位摆放结束、手术30 min、手术60 min、毕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比较2组患者术后上肢麻木/酸痛和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时段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上肢麻木/酸痛发生率为2.4%(1/42),对照组为19.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6.098,P<0.05)。压力性损伤1期试验组为2例,对照组为6例,压力性损伤2期对照组为2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039,P<0.05)。结论上肢抱枕位可明显降低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不增加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波动风险。

  • 标签: 侧卧位手术 桥小脑角区肿瘤 血流动力学 并发症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肢抱枕位对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住院的84例行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上肢采用常规手术体位摆放,试验组将上肢摆放为抱枕位。记录患者入室时、体位摆放结束、手术30 min、手术60 min、毕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比较2组患者术后上肢麻木/酸痛和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时段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上肢麻木/酸痛发生率为2.4%(1/42),对照组为19.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6.098,P<0.05)。压力性损伤1期试验组为2例,对照组为6例,压力性损伤2期对照组为2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039,P<0.05)。结论上肢抱枕位可明显降低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不增加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波动风险。

  • 标签: 侧卧位手术 桥小脑角区肿瘤 血流动力学 并发症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髋关节假松动特点,评价髋关节部分翻修、全髋关节翻修治疗的预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21年1月期间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松动患者,总计60例,均行髋关节翻修治疗。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根据髋关节翻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即髋关节部分翻修的观察组(n=30)、全髋关节翻修的对照组(n=30)。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髋关节功能变化、并发症情况等。结果:应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估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组间术前评分比较接近P>0.05,组间术后3个月评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术后随访几个时间段比较术前评分高P

  • 标签: 髋关节部分/全髋关节翻修术 髋关节假体松动 手术情况 髋关节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膝关节髁置换与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单间室膝骨关节炎近中期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将我院70例单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5例,其中,前者膝关节髁置换,后者全膝关节置换,两种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ROM评分和HSS评分相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治疗单间室膝骨关节炎时膝关节髁置换与全膝关节置换均具有显著效果,但是膝关节髁置换出血量少、创伤小并且术后恢复时间短等。

  • 标签: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单间室膝骨关节炎 近中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旁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在乳腺癌根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以喉罩全身麻醉,观察组予以喉罩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如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开始15 min(T2)、手术开始30 min(T3)时HR、DBP、SBP高于对照组,两组时点、组间、时点与组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 h、12 h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时点、组间、时点与组间交互比较,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旁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可改善乳腺癌根治患者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疼痛,效果较好。

  • 标签: 乳腺癌 根治术 喉罩全身麻醉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棘上韧带连续性的板回植、神经根管扩大治疗腰椎退变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至2018年漯河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退变疾病患者的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采用超声骨刀行保留棘上韧带连续性的板回植、腰椎间盘切除、神经根管扩大的为治疗组(17例),采用全板切除、神经根管扩大、椎间盘切除、间融合内固定(PLIF)的为对照组(28例)。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7.8个月(12~27个月)。应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腰痛29分评分标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手术前后临床疗效进行主、客观比较评价;采用腰椎动力位片及测量腰椎Cobb角进行影像学评价,记录末次随访时相邻节段退变(ASD)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JOA评分、VAS评分及腰椎Cobb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中出血量亦较对照组减少,术后卧床时间亦较对照组短[(79±14)比(118±17) min、(151±38)比(324±70)ml和(3.4±0.7)比(4.3±1.0)d,t=-8.508、-10.724、-3.244,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引流量也明显减少(t=-5.637,P<0.01)。术后1年两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后1年治疗组腰椎Cobb角明显增加(55.3°±3.2°比38.4°±6.2°,t=10.391,P<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无内植物松动、断裂发生。结论采用超声骨刀行保留棘上韧带连续性的板回植、神经根管扩大治疗腰椎退变疾病,可取得与全板切除减压、PLIF相同的临床疗效,且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腰椎曲度得到良好维持、减少相邻节段退变等优点。

  • 标签: 腰椎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融合术 腰椎间盘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联合应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钩关节部分切除的效果。方法 于我院随机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限为:2019年8月-2020年8月。按照盲抽法将其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为对照组实施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治疗,为观察组实施颈椎前路减压融合+钩关节部分切除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术后Cobb角、疼痛评分以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Cobb角相比,数值大小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的数值水平明显更低(P

  • 标签: 钩椎关节部分切除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