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神经症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自2015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神经症失眠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接诊的前后的顺序分为对照组(传统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每组均分为31例,观察及比较两组神经症失眠患者护理前、后的PSQI、SAS各个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PSQI评分为(4.0±2.1)分、SAS评分为(41.66±6.80)分,较干预前相比较有所改善,则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PSQI评分(5.3±1.8)分、SAS评分(48.58±7.13)分,组间差异,有可比性,P<0.05。结论针对神经症失眠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同时有效减少身体不适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神经症 失眠 睡眠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达到更好的研究神经外科患者气管切开持续加持加温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11月到2018年07月的86例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进行收集,其后随机性的将全部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划分为人数均为43例的对比组及研究组这两个小组。其中对研究组中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采用持续加湿加温的气道湿化方法,对对比组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采用常规气管内滴入药液的气道湿化方法。结果研究组的治疗状况明显好于对比组,可以得出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给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采用持续加湿加温的气道湿化方法,可以看到有极好的临床疗效,因此,建议持续加湿加温的气道湿化方法应该成为神经外科患者气管切开和气道湿化的主要方法。

  • 标签: 神经外科患者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 持续加温加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神经内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治疗的200例患者,口服左甲状腺素纳片(优甲乐)治疗,然后根据医学规定以及恢复效果进行药量的调整,一年之后对患者进行血脂,甲状腺功能的指标检查。结果经过一年神经内科治疗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甲状腺功能有所提高,血脂趋于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以及血脂的正常,减轻了患者的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身体素质。

  • 标签: 甲状腺功能 神经内科 左甲状腺素钠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脑卒中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36例神经内科脑卒中康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常规组(68例)和康复组(68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康复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疏导、体位护理以及功能康复,并比较不同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康复组和常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6%和79.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93.8±5.5)分vs.(87.9±9.3)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脑卒中康复中的护理效果良好,不仅能提高脑卒中康复治疗效果,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 标签: 康复护理 神经内科 脑卒中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隐患因素及解决对策。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22例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对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针对不同的不安全因素,实行个性化护理后,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医院规章制度,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营造人文文化病房的环境,加强有效沟通等,并协调有效的护理对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44%,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可明显减少。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安全隐患 神经内科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患沟通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外科所收治96例病患为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病患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48例病患。观察组运用护患沟通的服务模式,常规组为基础护理服务模式。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病患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指标评分、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指标评分,均略占一定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神经外科的护理服务工作来说,运用护患沟通的服务模式,能改善病患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指标,提高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为突出。

  • 标签: 护患沟通 神经外科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临床护理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7年11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再给予针对性护理,如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防止病原体的入侵、加强患者的抵抗力等,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30患者经过上述综合方式精心护理后,总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中患者护理的总满意度为73.33%,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上述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如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机制,遵循无菌原则,认真执行规范操作护理制度,注重每个细节,能有效减少院内的感染率,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前,肝脏疾病的研究与预测通常依靠医生对于通常需要相关专业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与分析,常规血液检测难以让医生第一时间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肝病。本文通过主元分析,选择了肝病相关数据库中接受检查者是否患病的非线性模型的构建方法,同时利用该方法构建的模型对数据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实行分组的非监督学习训练和监督学习训练。训练结果表明,在通过数据模型的构建与训练后,肝病病情的检测分析结果能够达到90%以上。

  • 标签: 医疗电气 肝病预测 血液数据分析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 非线性模型 主元分析 分组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康复护理措施。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情况有了不同程度好转;试验组患者整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更加满意,整体护理效果更佳。结论脑卒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整体护理的效果,帮助患者更好、更快地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 标签: 神经内科护理 中脑卒 康复护理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于本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9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其随机纳入干预组与参照组(n=45)。为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为干预组实施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无显著区别,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比较具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临床护理中康复护理方法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患者自主生活能力的提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 标签: 神经内科 脑卒中患者 临床护理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测闭孔神经闭膜管外段的解剖结构,为临床不同路径闭孔神经阻滞麻醉提供解剖学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经防腐剂固定的成人尸体 25具,暴露闭孔神经及闭孔周围的解剖结构。结果 闭膜管内侧壁距耻骨结节距离 41.53±0.76mm;闭膜管外侧壁距耻骨结节距离 54.17±0.42mm;闭孔神经距股静脉内侧壁距离 11.01±0.17mm;闭孔神经穿出点距腹股沟韧带垂直距离 27.92±0.33mm;闭孔神经出闭孔点距耻骨结节距离 23.55±0.27mm。结论 临床闭孔神经阻滞麻醉时,安全进针范围宜选在腹股沟韧带中、内 1/3交点垂直向下 27.59~ 28.25mm与耻骨结节的外下至该线距离 23.28~ 23.82mm的范围内,针尖应向后、外、上方刺入,使针尖滑过耻骨水平支下缘,可提高闭孔神经阻滞麻醉成功率和安全度。

  • 标签: 闭孔神经 闭膜管 腹股沟韧带 耻骨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应用于继发性癫痫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因脑卒中导致继发性癫痫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Fuel-Meyer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1.两组病人护理后Fuel-Meyer评分观察组(97.21±9.22)分高于对照组的(70.21±6.9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Barthel指数评分观察组(97.24±9.57)分高于对照组的(73.66±10.7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人治疗依从性92.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内科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中应用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并且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好,具有在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继发性癫痫 康复护理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内科中舒适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患者,均符合神经内科患者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的护理,治疗组采用基础护理的同时,采用针对神经内科的舒适护理办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实际护理满意度水平,住院时间长短。结果根据临床观察数据统计分析,治疗组患者的综合满意度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6%。治疗组的平均出院时间10天明显短语对照组的出院时间17天。两组数据符合统计学标准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采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的整体治疗效果,是具有良好的临床内科护理推广价值意义的。

  • 标签: 舒适护理 神经内科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78名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9人,实验组39人,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给予常规的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给予显微手术治疗的方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方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36%,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显微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恢复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上肢周围 神经损伤显 显微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 114 例,随机分组,康复组与常规组各 57 例,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 Barthel 指数、 CSS 评分无显著差异( P > 0.05 );护理后,康复组 Barthel 指数高于常规组, CSS 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 P < 0.05 )。结论:神经内科护理脑卒中患者时,实施康复护理后,有利于提高康复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内科 脑卒中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的手术类型为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两组,26例研究组和24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照组接受传统耻骨结节法神经阻滞。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阻滞尝试次数、大腿内收肌阻滞前及阻滞后20min的力量。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阻滞前大腿内收肌力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阻滞尝试次数、阻滞后20min大腿内收肌力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超声引导下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穿刺成功率高,阻滞效果好于传统耻骨结节法神经阻滞。

  • 标签: 超声 引导 神经阻滞 腹股沟径路闭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时间自2017年4月开始至2018年5月结束,将92例本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目标,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予推拿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配合针灸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者VAS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颈椎总得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VAS评分、颈椎总得分以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极佳,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标签: 针灸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实施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神经内科的56名实习生作为该次研究对象,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分组依据,常规组(n=28)采用传统教学法,PBL组(n=28)采用PBL教学法,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观察。结果PBL组学生的临床操作和病例分析能力成绩均高于常规组的考核结果,且PBL组对临床带教的总满意率为92.86%,常规组对临床带教的总满意率为60.71%,PBL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采用PBL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和病例分析的能力,还能提升实习同学的自我学习能力,具有临床教学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以问题为中心式学习 神经内科 实施方法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神经外科介入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7年1月—2017年4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有61例患者,他们都进行了神经外科介入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所有61例患者都比较顺利的进行了与之相对应的神经外科介入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其治疗效果都十分理想,成功率高达100%。结论切实有效的做好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有效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把死亡率降到最低,在根本上提升神经外科介入手术治疗成功率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

  • 标签: 神经外科 介入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