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河北容城杨继盛忧国忧民,嫉恶如仇,忠肝义胆,浩气塞天地,精忠贯日月,是为读书人之楷模。河北博物院度藏有常州恽氏《杨继盛传》册,从未付梓,不见著录。文章刊发了全文,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

  • 标签: 杨继盛 恽绍芳 恽日初 恽宝惠 考略
  • 简介:2008年高考试题回望1.看知识点的专题分布。必修部分是高考的重点,集中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选做题是试卷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占有一定的分值,并且是超量供题,限量做题。

  • 标签: 素养 能力 史实 高考试题 知识点 政治
  • 简介:一、2008年高考试题回望1看知识点的专题分布:高考的重点集中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选做题是试卷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占有一定的分值,并且都是超量供题,限量做题。

  • 标签: 素养 能力 史实 高考试题 知识点 政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陈子昂论张锡厚一陈子昂(659—700)字伯玉①,梓州射洪(四川射洪县)人。远祖籍河南颖川,东汉末年迁居蜀地,蜀汉政权灭亡后,子孙避晋不再为官,居涪南武东山。祖父陈辩,少习儒学,以豪英刚烈闻名于世。其父陈元敬“乡贡明经擢第,拜文林郎”,但没有出去做...

  • 标签: 陈子昂 《感遇》诗 武则天 生卒年 《诗经》 唐代古文
  • 简介:一远游临行前几日一直有雨,没有出门。一日清晨去城中米店过秤,看行李是否超重。米店老板娘笑盈盈问,这是要去哪里?父亲代答,要去东面读书。

  • 标签: 景物 京都 远游
  • 简介:<正>六洞庭风雷洪湖浪一九三○年盛夏,在河道曲折、湖泊密布的三万平方公里的江汉平原上,稻肥鱼跃,藕嫩菱香。七月四日下午,贺龙同志穿着一身灰洋布便服,头戴一项大草帽,冒着炎热似火的娇阳,在贺炳炎、王炳南等红四军干部的陪同下,策马来到公安城下,同前来迎候的周逸群、柳克明、邝继勋、许光达等红六军的负责同志胜利会师。大家一拥而上,热烈地握手问好,充满了胜利的喜悦。红四军和六军的负责同志并马而行,亲切交

  • 标签: 红二军团 贺龙 洪湖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机会主义路线 蒋介石
  • 简介:1老卓所开的这家小店只有四张桌,由他和他的女朋友一起经营。所谓女朋友,不过是在一起搭伙过日子,因为女朋友有丈夫,有孩子,她想离婚,但还没有离利索。老卓最开始的想法很美好,自己开店,自己挣钱,等将来有钱了,一定要把这破糟糟的日子打扮得灿烂而鲜艳。

  • 标签: 开店 朋友 中国 当代文学 小说
  • 简介:“颂”,是古代文体之一,一般是用于对别人或某事物的歌颂与赞扬。《文心雕龙·颂赞》:“原夫颂惟典雅,辞必清铄,敷写似赋,而不入华侈之区;敬慎如铭,而异乎规戒之域”。“颂”是有韵的文章,属于韵文的范畴。“颂”一般有序。如唐代元结的《大唐中兴颂》:天宝十四年,安禄山陷洛阳;明年,陷长安。

  • 标签: 文心雕龙 安禄山 元结 散文体 大唐 洛阳
  • 简介:依据文献记载,对唐代魏博节度使田氏家族藩镇割据的进程进行了初步探讨,揭示了田氏家族与大名府故城的渊源关系,为人们准确认识大名府故城的历史价值,挖掘其文化内涵提供了一些有益启示.

  • 标签: 大名府故城 魏博 节度使 田氏家族 藩镇割据 邯郸文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魏晋玄学家王弼的《周易例》一直被学界作二类理解。一类将《周易例》作为王弼对《周易》的若干体例的理解,可谓就易学而易学(如朱伯崑先生)。另一类将《周易例》理解为王弼扫除汉易象数学而提出的魏晋新易学,可谓对《周易例》作哲学的分疏(如余敦康先生)。本文则对王弼的《周易例》作别样的理解,将《周易例》置於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考察,用魏晋时期的事例印证其观点,指出理论学说--王弼《周易例》中的若干观点与时代背景是可以互相批注的。本文对《周易例》的解释,有别於作过实(就易学而易学)的疏理,也有别於作过虚(哲学上的疏理)的解释。

  • 标签: 王弼 《周易略例》
  • 简介:建国初期,襄阳与全国一样面临经济十分困难、灾害频繁发生的不利局面。恢复、发展生产,稳定社会秩序是当时襄阳迫切而艰巨的中心工作。由于当时中共襄阳地委很好地发动全区群众、领导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结合减租减息等群众运动,胜利渡过1950年春荒,并战胜1952年和1953年连续发生的自然灾害,超额完成各年国家粮棉夏征和秋征任务,为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实践证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正确的群众路线,就是党的生命线和工作路线。

  • 标签: 建国初期 襄阳 生产救灾 群众路线
  • 简介:近年,“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出版了一种国家图书馆藏《三朝北盟会编》明抄本,存二百三十卷,缺二十卷,此即论者多认为《会编》抄本最佳的原季振宜旧藏明抄本。本文以此为契机,对这一版本进行了深入考察。首先,通过梳理递藏源流,探知其卷帙阙佚当发生於晚清,并幸运地在今上海图书馆找到了这些失落卷册,可合为全璧。其次,对此本所见墨、朱、蓝三色校笔作初步分析,认为此书抄成後可能经历过一次系统校勘,留有墨校笔迹,至晚清时又有多位文士分别以墨、朱、蓝诸色笔校读批点。最後,试以此本与许刻本相较版本之优劣,从而为整理点校《会编》的底本选择提供一些建议。希望本文能对目前比较薄弱的《三朝北盟会编》版本研究有所促进。

  • 标签: 《三朝北盟会编》 明抄本 许刻本 国家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
  • 简介:论文指出,关于1959-1961年人口死亡规模的争议,源于国家统计局1983年公布的历史人口数据的缺陷.论文验证了国家统计局关于数据来源于公安部门的说明,指出1983年公布的数据就是当年的统计数.论文利用公安系统1957年的大规模分年龄人口和分年龄死亡人口的统计,建构了分年龄人口在1953-1964年间的生存率.根据1953年人口普查分年龄人口与生存率,计算了1964年的预期人口,比较了其与1964年人口普查时实际的分年龄人口,证实了当年确实有大量的人口损失存在.

  • 标签: 饥荒 非正常死亡 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