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智能配电网建设的大力推进,配电自动化建设及应用稳步发展。大量配电终端的接人以及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升级完善,使得依靠终端遥测、遥信量判断配电网电气设备运行状态、定位故障发生区段成为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 配电自动化是一项集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数据传输、现代化设备及管理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其本身也是一种远程信号,是对如告警情况、开关位置或者阀门位置等状态信息的一种远程监视,通过提供诊断电路故障所需的基本数据资料而反映出配电网中全部电气设备实际运行的工作状态。配电自动化的出现极大地改进了电能质量,提高了供电的可靠稳定性,降低了运行成本,同时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最终实现了给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目标,在保障配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方面也有着很重大的意义。

  • 标签: 遥信正确率 SOE变位 超时 影响 措施
  • 简介:摘要:我厂 300MW机组的脱硫厂用电在 0.81%-1.05%之间,占全厂发电厂用电的 20%-25%。如采取合理的运行方式,可以进一步降低设备的厂用电耗,对全厂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通过优化机组运行方式、降低脱硫系统厂用电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文章便对原油集输管道石蜡沉积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建立原油集输管道石蜡沉积模型的过程中采用的为沉积倾向系数法,详细的分析了含水对原油技术管道结蜡的影响,在分析后我们认为含水对原油集输管道的结蜡问题是有着很大的影响的,结蜡最高的位置应是转向点附近的位置,所以,在对集输管道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尽量降低含水对此位置处的影响。

  • 标签: 原油集输管道 结蜡机理 含水率
  • 简介:摘要高迁移族蛋白B1(HMGB1)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细胞内的核蛋白,当机体受到应激刺激时从细胞中释放或分泌,在细胞的存活/死亡途径中起关键作用。HMGB1具有巨大的生物学功能,是炎性疾病和肿瘤等重大疾病的主要调节因子。HMGB1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凋亡及耐药关系密切。随着对HMGB1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其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耐药中扮演重要角色。结合HMGB1研究现状,探讨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可为临床探索新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HMGB1蛋白质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抗药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病情况,为其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的中英文文献,纳入1990—2020年间关于中国居民DR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采用荟萃分析的方法估算DR的人群总患病,采用亚组荟萃分析评价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人群患病情况。结果共纳入40篇相关文献,一般人群总样本量为282 620人,糖尿病患者总样本量为47 022例。总人群中DR的患病为1.7%(95%CI:1.4%~2.0%);糖尿病人群中DR的患病为22.4%(95%CI:18.8%~26.1%)。50~59岁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DR患病最高(22.1%);在糖尿病人群中,华北(27.7%)、东北(23.7%)地区DR患病较高,华东地区DR患者估计人数最多(497.1万人),农村DR(34.0%)患病高于城市(18.7%)。结论中国糖尿病人群DR患病较高,且地区、年龄间存在差异。提示对我国糖尿病人群特别是农村地区糖尿病人群进行DR筛查的必要性。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流行病学 荟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产科护理新模式应用于产妇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摘选2018年6月-2020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的产妇122例,依据随机化分组,获得了对照组(n=61)、观察组(n=61),对照组施予常规性护理,而观察组施予产科护理新模式,观察2组产妇的总自然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总自然分娩是90.16%,较对照组的54.10%高,P<0.05。结论:产科护理新模式应用到产妇中,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 标签: 产科护理新模式 护理 产妇 效果
  • 简介:【摘 要】PDCA循环由计划、执行、检查、处理4个阶段组成,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本文以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为例,针对市四院科研项目申报低的问题,科研管理部门运用PDCA循环的方法,找出影响科研项目申报的相关因素,并从科研平台,专家指导,院外交流,激励制度等多方面提出有力措施,提高科研课题申报数量,从而提高科研课题申报,最终科研课题申报(由0.6%上升到3.3%)。本文认为PDCA循环理论在科研项目申报提升中切实可行,未来可运用于科研项目管理中,提升科研项目申报,从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 标签: PDCA循环  科研课题申报管理 提升课题申报数量
  • 简介:摘要:小学教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阶段,而数学作为一切理科的基础,是小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总是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增强小学生数学课堂的体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引起了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的策略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从业人士参考。

  • 标签: 小学数学 课堂参与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产科护理新模式在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中的影响进行调查。 方法 :抽取 100 例产妇为调查样本,采用奇偶分组的方式分为均等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产科护理新模式管理,对两组患者分娩方式以及分娩情况进行统计。 结果 :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高于对照组,剖宫产低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 P < 0.05 )。观察组患者产后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 P < 0.05 )。观察组患者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 P < 0.05 )。 结论 :产科护理新模式能够降低剖宫产,提升母婴安全。

  • 标签: 产科 护理新模式 自然分娩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院前急救护理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胸痛缓解、心肌梗塞并发症及死亡的影响。方法:将我院 2016年 1月到 2018年 9月的 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给予常规护理,院前急救护理组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开展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胸痛缓解;急救的总时间;护理前后情绪状态;心肌梗塞并发症及死亡。结果:院前急救护理组胸痛缓解、情绪状态、急救的总时间、心肌梗塞并发症及死亡对比常规护理组有优势, P< 0.05。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和改善心功能,缩短急救时间,提高胸痛缓解,减少心肌梗塞并发症及死亡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胸痛缓解率 心肌梗塞并发症 死亡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 析 足月单胎位产妇 采取 自然娩肩 及 产时合理分娩体位对产后恢复 及 妊娠结局的影响 。 方法:于 201 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 ,选取 足月单胎位产妇 80 例,随机分 2 组各 40 例 。 控制组采取传统娩肩和平卧位分娩,试验组采取 自然娩肩 及 产时合理分娩体位 分娩。对比两个组别产程、妊娠结局及并发症。 结果:两个组别第一、二、三及总产程时间、妊娠结局、产后尿潴留等对比发现试验组优于控制组( P<0.05 ),有统计学价值。 结论:足月单胎位产妇 采取 自然娩肩 及 产时合理分娩体位 效果显著,即可有效缩短产程,改善产妇妊娠结局,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研究。

  • 标签: 足月单胎头位产妇 自然娩肩 分娩体位 妊娠结局 产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原发性腹壁疝的微创新方法——侧入路的内镜下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A)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患者2例,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1例,河南省商丘市睢县中医院患者2例,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患者1例,共6例接受侧入路的TEA手术的原发性脐疝患者的临床资料。阐述手术操作流程及技术细节,分析其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6例患者术中均成功分离中上腹腹膜外空间并置入大张网片加强修复脐疝缺损,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64 min(120~240 min)。术后伤口疼痛较轻,且术后第1天平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2分(2~3分)。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2 d(2~3 d)。术后1例出现脐部少量血清肿,观察后自愈,未影响手术效果。术后随访时间6~15周,未发现复发患者。结论侧入路的TEA术式是安全可行的,可作为治疗中线原发性腹壁疝的一个选择,同时也是对TEA术式的一个补充。此术式扩大了TEA技术的适应证,避免了腹腔内置片修补术的弊端,值得向经验丰富的腔镜疝外科医师有限度推广。

  • 标签: 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内镜下疝修补术 原发性腹壁疝 脐疝 头侧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重症患者股四肌厚度(股直肌厚度、股中间肌厚度)、横截面积(股直肌横截面积)与医学研究委员会(MRC)手法肌力评分的相关性,及其随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的变化特点,并判断肌肉变化对ICU获得性衰弱(ICU-AW)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3至10月于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预期≥5 d的患者,前瞻性收集患者入ICU第1天(D1)、第3天(D3)、第5天(D5)、第7天(D7)、出ICU时(D出ICU)超声测量下的股直肌横截面积、股直肌肌肉厚度、股中间肌肌肉厚度以及评价D出ICU时MRC肌力评分,分析其相关性以及股四肌变化的规律。并以D出ICU时MRC>48分作为诊断ICU-AW阳性的标准,分析股四肌肌肉变化与ICU-AW的关系。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45例重症患者,男25例,女20例,年龄为(58±10)岁。患者的股直肌横截面积、股直肌厚度、股中间肌厚度随ICU住院时间的增长而减少。股直肌横截面积、厚度及股中间肌厚度与MRC评分呈正相关(r=0.452、0.411、0.402,均P<0.05),股直肌横截面积、厚度及股中间肌厚度的下降幅度均与MRC评分呈负相关(r=-0.682、-0.740、-0.734,均P<0.05)。入ICU第3天股直肌横截面积萎缩预测ICU-AW阳性的临界值为6.0%,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77.8%;第5天股直肌厚度萎缩预测ICU-AW阳性的临界值为14.5%,敏感度为77.8%,特异度为66.7%;第7天股中间肌厚度萎缩预测ICU-AW阳性的临界值为19.9%,敏感度为70.6%,特异度为87.5%。结论床旁超声测量股四肌横截面积、厚度对ICU-AW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能够早期识别ICU-AW患者。

  • 标签: 超声检查 ICU获得性衰弱 床旁超声 股四头肌 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录因子叉框C1(FOXC1)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12年3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留乳房手术的TNBC患者临床资料。患者随访截止日期为2019年3月1日。选择符合纳入、排除标准且有复发、转移或随访10年以上无复发、转移的患者,提取乳腺癌原发灶组织RNA进行分析。排除标本不足或RNA提取质控不达标的患者后,最终有59例(27例无复发、转移,32例复发、转移)标本通过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FOXC1表达量。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采用χ2检验或非参数检验(Mann-Witney U检验);复发、转移组与无复发、转移组患者年龄及FOXC1表达量(ΔCT值)的比较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患者生存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复发、转移组与无复发、转移组患者比较,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P53、Ki67表达和脉管癌栓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26,P=0.165;χ2=1.923,P=0.165;Z=-1.694,P=0.090;χ2=0.336,P=0.562;P=1.000;P=1.000),但复发、转移组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更高[75.0% (24/32)比40.7% (11/27),χ2=7.123,P=0.008]。复发、转移组FOXC1表达量是无复发、转移组的2.7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ΔCT值:4.064±1.392比5.510±1.581,t=3.737,P<0.001)。多因素分析提示,FOXC1高表达是TNBC患者无复发生存(RFS)的独立危险因素(HR=2.531,95%CI:1.211~5.290,P=0.014),而临床上常用的病理指标,仅淋巴结转移与RFS相关(HR=2.453,95%CI:1.093~5.504,P=0.030)。FOXC1高表达的TNBC患者,其RFS和OS都更差(RFS:χ2=8.419,P=0.004;OS:χ2=4.644,P=0.031)。结论FOXC1高表达患者出现复发、转移的风险显著增加,可以作为TNBC预后细分的有用指标。

  • 标签: 转录因子 乳腺肿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叉框蛋白O1(FoxO1)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对大鼠骨折愈合及软骨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骨折组、干预组,每组10只,骨折组和干预组制备右侧股骨中段骨折模型,待各组大鼠完全清醒后,干预组尾静脉注射溶于15 ml林格氏液的200 μg pcDNA3.1-FoxO1重组质粒,假手术组和骨折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6 d后,比较各组大鼠股骨密度、骨折区骨痂面积及骨痂组织中FoxO1、VEGFA、新生血管形成标志物CD31蛋白表达量。结果干预组和骨折组大鼠软骨组织中FoxO1、VEGFA、CD31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干预组大鼠软骨组织中FoxO1、VEGFA、CD31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骨折组(P<0.05);干预组大鼠骨折区骨痂面积显著高于骨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23±0.05)cm2比(0.12±0.02)cm2,P<0.05];各组大鼠股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xO1可能通过上调VEGFA而促进软骨血管内皮细胞形成血管,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 标签: 叉头框蛋白O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D31 骨折 骨折愈合 骨密度 骨痂面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床头抬高角度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颅内压和脑血流量的影响,为患者体位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7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将患者床头抬高0°、5°、10°、15°、20°、25°、30°7个体位,每种体位保持5 min,记录患者颅内压、脑灌注压、脑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床头抬高0°、5°、10°、15°、20°、25°、30°时患者颅内压为(12.39 ± 3.32)、(10.64 ± 3.19)、(9.84 ± 2.58)、(9.09 ± 1.76)、(8.33 ± 2.51)、(7.13 ± 1.81)、(6.81 ± 1.67)mmHg(1 mmHg=0.133 kPa),平均动脉压为(106.06 ± 10.17)、(104.45 ± 10.77)、(105.87 ± 6.73)、(106.82 ± 10.36)、(105.78 ± 10.27)、(106.77 ± 6.15)、(100.30 ± 10.92)mmHg,脑灌注压为(93.67 ± 10.36)、(93.82 ± 10.81)、(96.03 ± 7.26)、(97.73 ± 10.63)、(97.45 ± 10.38)、(99.65 ± 6.62)、(93.49 ± 10.99)mmHg,脑氧饱和度为0.659 ± 0.067、0.669 ± 0.052、0.671 ± 0.080、0.693 ± 0.133、0.693 ± 0.085、0.689 ± 0.098、0.661 ± 0.068。颅内压随床头角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且各角度时颅内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45.380,P<0.01)。平均动脉压在30°时呈显著降低趋势,30°时与0°、5°、10°、15°、20°、25°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331~2.997,P<0.05)。脑灌注压和脑氧饱和度先呈上升趋势,在30°时显著降低;15°、20°、25°时脑灌注压、脑氧饱和度明显高于0°和30°时(t值为2.554~3.331和2.378~3.091,P<0.05),但15°与20°、25°两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角度时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仰卧位床头抬高15°~25°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最佳体位。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颅内压 脑灌注压 脑氧饱和度 体位
  • 简介:摘要:针对于配电网开关柜,电缆 T型是主要的附件,具体而言,是一种绝缘电缆附件,在终端头与套管接触的地方,其绝缘强度与附件的绝缘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基于电缆 T型,本文对其进行了概述,对 35kV开关柜局放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测试装置进行了研究,本人能力有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缆 T型;测试装置;绝缘性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223-3p靶向叉框转录因子1(FoxO1)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正常乳腺细胞HBL-100(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细胞库)和乳腺癌细胞MCF-7(购自中国科学院细胞库)细胞中miR-223-3p的表达;采用脂质体转染miR-223-3p模拟物、抑制剂和对照质粒于MCF-7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miR-223-3p模拟物、抑制剂和对照质粒的细胞中miR-223-3p表达水平。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测定细胞细胞增殖。采用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法检测不同处理的细胞凋亡。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223-3p的靶基因。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miR-223-3p靶基因蛋白质表达。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正常乳腺细胞miR-223-3p表达水平(1.09±0.14)比较,乳腺癌MCF-7细胞mRNA-223-3p表达水平(2.37±0.19)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1,P<0.05)。转染72 h,转染miR-223-3p模拟物的细胞miR-223-3p表达水平(2.89±0.20)较转染对照质粒的细胞(0.97±0.19)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9,P<0.05)。转染miR-223-3p抑制剂的细胞miR-223-3p表达水平(0.33±0.12)较转染对照质粒的细胞(0.97±0.19)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1,P<0.05)。转染miR-223-3p抑制剂的细胞增殖能力(1.09±0.20)较转染对照质粒的细胞增殖能力(1.94±0.27)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1,P<0.05)。转染miR-223-3p抑制剂的细胞凋亡[(32.69±5.81)%]较转染对照质粒的细胞凋亡[(5.04±1.47)%]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1,P<0.05)。FoxO1是miR-223-3p的靶基因。转染miR-223-3p抑制剂的细胞FoxO1蛋白表达水平(2.60±0.22)较转染对照质粒的细胞(0.58±0.19)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5,P<0.05)。结论miR-223通过靶向FoxO1蛋白调控着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 标签: 乳腺癌 微小RNA-223 叉头框转录因子1 增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