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CEST)技术是一种新型磁共振成像技术,它可利用磁化传输比不对称(magnetization transfer ratio asymmetry,MTRasym)分析产生半定量的结果,对肌骨系统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手术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传统MRI只能反映病变的形态学差异,很难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CEST技术具有无侵入性和定量检测的优势,已应用于骨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椎间盘变性及软骨修复手术术后评估等。作者重点总结了CEST的原理、信号测定及其在肌肉骨骼系统的临床应用。

  • 标签: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技术 磁共振成像 骨关节 进展 早期诊断 术后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组织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原因。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足月新生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组),30例配方奶喂养(配方奶喂养组)。用近红外组织血氧参数无损检测仪(NIRS)分别检测受试患儿喂奶前、喂奶时、喂奶后的脑组织血氧饱和度指数(cTOI)、肠道组织血氧饱和度指数(sTOI)、脑组织血红蛋白浓度指数(cTHI)、肠道组织血红蛋白浓度指数(sTHI)。结果母乳喂养组中,cTOI在喂养时升高至(63.42±2.55)%,较喂养前(61.13±2.8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P<0.05),喂养后降为(62.19±2.44)%,与喂养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方奶喂养组喂养前、喂养时和喂养后cTOI分别为(61.70±2.25)%,(61.74±2.15)%和(61.12±2.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组中,cTHI在喂养时显著升高至(1.31±0.37) mmol/(L·min),较喂养前(1.04±0.35) mmol/(L·min)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P<0.05),喂养后升高至(1.36±0.39) mmol/(L·min),与喂养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方奶喂养组喂养前、喂养时和喂养后cTHI分别为(1.28±0.33) mmol/(L·min),(1.29±0.39) mmol/(L·min)和(1.33±0.42) mmol/(L·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组中sTOI和sTHI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方奶喂养组中sTOI和sTH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乳喂养可以使cTOI升高,其原因可能是母乳更好地激活新生儿大脑自动调节机制,使其脑血流灌注、氧供增加,对新生儿的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变化产生积极影响。

  • 标签: 母乳 配方奶 组织血氧饱和度 组织血红蛋白浓度 近红外光谱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溶液封管预防鼻肠管堵塞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留置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19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温开水封管组67例,常温无糖可乐封管组67例,α-糜蛋白酶封管组65例。比较3种不同溶液封管后的鼻肠管堵塞率、不同肠内营养治疗周期(<7 d,7~29 d,≥30 d)中的鼻肠管堵塞率、导管通畅维持时间和堵塞后再通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温开水封管组与常温无糖可乐封管组相比较,导管堵塞率由20.9%(14/67)降至3.0%(2/67)(χ2值为10.220),导管通畅维持时间由(8.83 ± 1.84)d延长至(9.92 ± 1.63)d(t值为2.034),导管堵塞后的再通率由21.4%(3/14)升至100.0%(χ2值为5.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开水封管组与α-糜蛋白酶封管组相比较,导管堵塞率由20.9%(14/67)降至4.6%(3/65)(χ2值为8.152),导管通畅维持时间由(8.83 ± 1.84)d延长至(10.06 ± 1.45)d(t值为2.182),导管堵塞后的再通率由21.4%(3/14)升至100.0%(χ2值为6.6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温无糖可乐封管组与α-糜蛋白酶封管组相比较,导管堵塞率、通畅维持时间、堵塞后再通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不同肠内营养治疗周期患者的导管堵塞率,<7 d的3组患者均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9 d治疗周期患者的导管堵塞率分别为温开水封管组11.9%(8/67)、常温无糖可乐封管组1.5%(1/67)、α-糜蛋白酶封管组1.5%(1/65);≥30 d肠内营养治疗周期患者的导管堵塞率分别为温开水封管组9.0%(6/67)、常温无糖可乐封管组1.5%(1/67)、α-糜蛋白酶封管组3.1%(2/65),常温无糖可乐封管组与α-糜蛋白酶封管组明显优于温开水封管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836、4.414和5.836、4.325,P<0.05),常温无糖可乐封管组与α-糜蛋白酶封管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糖可乐和α-糜蛋白酶替代温开水用于鼻肠管封管能有效降低导管堵塞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导管通畅维持时间且提高堵塞后再通率,尤其对于肠内营养治疗周期>1周的患者效果明显。

  • 标签: 鼻肠管 堵塞 封管 无糖可乐 α-糜蛋白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兔眼部局部应用小檗碱溶液的安全性及其对兔眼角膜上皮修复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日本大耳白兔92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一般情况组(32只兔,64只眼)和角膜损伤组(60只兔,60只眼)。一般情况组再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个组,每组8只兔(16只眼),根据给予去离子水或0.5、1.0、1.5 mg/ml小檗碱溶液,分为一般情况对照组及一般情况A、B、C组;双眼给药,每只眼先单次给药,观察72 h后再连续4周多次给药。角膜损伤组兔右眼制作角膜上皮损伤模型后,根据给予去离子水或0.5、1.0、1.5 mg/ml小檗碱溶液,分为角膜损伤对照组及角膜损伤A、B、C组,每组15只兔(15只眼),连续给药1周。一般情况组兔进行行为学观察,并应用Draize眼刺激性评分系统,对兔角膜、结膜、虹膜受累的面积、程度和反应进行评分,测量不同时间眼压,视网膜电图(ERG)检测b波振幅。角膜损伤组兔于角膜缺损后1、2、3、4、5、6、7 d观察角膜上皮缺损修复情况。所有兔停药后进行角膜组织病理学观察。兔泪液pH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Draize眼刺激性评分采用秩和检验,眼压、视网膜电图b波振幅及角膜上皮损伤面积和修复时间的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SNK-q检验。结果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后一般情况组兔均无明显异常行为。一般情况对照及A、B、C组在多次给药1、2、4周时Draize眼刺激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一般情况C组的Draize眼刺激评分分别为7(0,12)、6(0,10)、6(0,16)分(χ2=1.640,0.265,1.963,1.381;P>0.05)。一般情况对照及A、B、C组在多次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的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65,0.292,0.015,0.041;P>0.05)。在多次给药前及给药后2、4周一般情况对照组的b波振幅分别为(127.75±17.12)、(129.18±15.83)、(128.81±13.58)μV,一般情况A组为(130.68±18.75)、(131.38±16.96)、(130.62±12.18)μV,一般情况B组为(128.00±16.74)、(128.44±16.64)、(129.06±16.16)μV,一般情况C组为(131.81±19.37)、(132.13±18.36)、(129.94±12.60)μV,各组在给药前后不同时间b波振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37,0.011,0.017,0.702;P>0.05)。一般情况对照组与一般情况A、B、C组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角膜损伤各组在不同时间的角膜上皮缺损面积有统计学意义(F=5.316,25.864,127.613;P<0.05),角膜损伤对照组与角膜损伤A、B、C组之间两两比较,角膜损伤C组的角膜上皮缺损面积明显大于其他3个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q=5.153,10.313,6.976;P<0.05)。角膜损伤对照及A、B、C组的修复愈合时间为(83.0±1.85)、(82.9±2.07)、(83.7±2.09)和(101.6±2.20)h,角膜损伤C组角膜上皮缺损修复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1.437,P=0.000),角膜损伤对照组及角膜损伤A、B组之间比较,角膜上皮缺损修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13,P=0.450);修复结束后,角膜损伤组之间角膜组织的病理学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兔眼局部应用小檗碱溶液较安全,兔眼眼表未见明显的毒性反应,对视网膜未见明显影响。1.5 mg/ml浓度小檗碱溶液可延迟兔眼角膜上皮缺损修复,但对修复后的角膜组织结构的完整性无影响。(中华眼科杂志,2020,56:131-137)

  • 标签: 小檗碱 眼药水 投药,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侵袭性强,预后极差。其生长过程中伴随着肿瘤组织内蛋白质、谷氨酸、胺等物质含量的改变。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CEST)是一种依赖于酰胺(-NH)、胺(-NH2)和羟基(-OH)基团中可移动质子和自由水进行化学交换的新型无创性MRI技术,从分子水平反映组织内蛋白质或多肽中可移动质子含量及pH值的变化。该技术可发现并量化胶质瘤内部分子水平的改变。本文就CEST技术原理及在胶质瘤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分级、分子分型预测、疗效评估的研究进展及CEST技术存在的不足进行综述。

  • 标签: 胶质瘤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 磁共振成像 分级 分子分型预测 疗效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氧饱和度(rScO2)监测在后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中脑保护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择期行后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共55例的临床资料,A组34例,B组21例,A组患者术中监测rScO2,B组不监测rScO2,分别记录两组患者:T1(切除瘤体前)、T2(切除瘤体中)、T3(切除瘤体后)、T4(关气腹前5 min)时刻,中心静脉压(CVP),A组患者的rScO2。检测并记录T1~T4即刻的血气PaCO2、PaO2、PH、Hb、血乳酸浓度(Lac)、血糖等数据。分别于术前1 d与术后7 d评估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入室即刻与术后3 d检测血浆S-100β蛋白浓度。结果两组患者CVP与T1、2、4时刻比较,T3时刻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cO2与T1、4时刻比较,T2时刻明显升高,与T1、4时刻比较,T3时刻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c与T1、2、4时刻比较,T3时刻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1~T4组间及组内PaCO2、PaO2、pH、H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3 d S-100β蛋白浓度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100β蛋白与入室即刻比较,术后3 d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MoCA评分与术前1 d比较,术后7 d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后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中监测rScO2并及时处理脑氧供/需失衡,具有脑保护、降低POCD发生率的作用。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脑氧饱和度 脑保护 认知功能障碍
  • 作者: 张文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急诊科,四川成都610000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用助推器注射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治疗颈横纹的效果。方法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重庆伊恒妍医疗美容门诊部招募颈横纹女性患者50例,年龄32~56岁,平均42.8岁,分为助推器组和注射器组两组,每组25例。助推器组用全自动微整形辅助注射装置注射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填充颈横纹,注射器组用注射器手工推注。评估注射中疼痛程度、推注难易、注射后肿胀瘀斑程度、并发症、整体满意率。结果与注射器组比较,助推器组疼痛程度(F=0.228,P<0.01)、推注难易(t=2.741,P<0.05)、注射后局部凹凸不平(χ2=4.878,P<0.05)、硬结(χ2=5.882,P<0.05)、瘀斑程度(χ2=5.333,P<0.05)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注射器组;治疗满意度评分优于注射器组(P<0.05)。结论助推器可提高注射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填充颈横纹效果,减少并发症,增加患者舒适感,减轻注射者操作难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横纹 助推器 透明质酸钠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制剂牛黄清感胶囊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抑制作用,可为药物筛选和新冠肺炎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Vero-E6细胞分离和培养新型冠状病毒GS048株,制备的牛黄清感胶囊溶液体外与新冠病毒共孵育后测定病毒滴度改变;将含有药物的培养液作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接种的细胞,测定牛黄清感胶囊溶液在细胞培养中对新型冠状病毒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实验发现药物浓度低于274.3 μg/ml时对细胞无毒害作用,药物和新型冠状病毒共孵育后可使病毒滴度从104.4TCID50/ml下降至102.8TCID50/ml;体外新冠病毒细胞培养实验中,加入药物使细胞病变数减少,病毒滴度对数值下降了40%~50%。结论牛黄清感胶囊在体外具有部分抑制新冠病毒的能力,可作为候选药物进一步验证对新冠肺炎的治疗作用。

  • 标签: 牛黄清感胶囊 新冠病毒 新冠肺炎 治疗 药物筛选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电解质溶液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血液洗涤的效果。方法选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80岁,体重50~100 kg,预计术中需要输注库存血4~6 U。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0):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组(A组)、碳酸氢钠林格液组(B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分别采用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碳酸氢钠林格液和生理盐水对库存血和回收的自体血进行洗涤。于洗涤前和洗涤后即刻,取库存血和自体血行血气分析,采用比色法检测红细胞渗透脆性,采用ELISA法检测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浓度。结果与洗涤前比较,3组洗涤后库存血Glu、Lac、K+浓度和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Na+浓度升高,自体血Glu和Lac浓度降低,红细胞渗透脆性升高,库存血和自体血2,3-DPG浓度升高(P<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洗涤后库存血和自体血Na+和Cl-浓度降低,K+浓度升高,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2,3-DPG浓度升高(P<0.05);与A组和C组比较,B组洗涤后库存血和自体血BE升高(P<0.05)。洗涤后B组库存血和自体血可检测到Ca2+,而A组和C组库存血和自体血无法检测到Ca2+。结论复方电解质注射液和碳酸氢钠林格液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血液洗涤的效果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其中碳酸氢钠林格液还能改善血液偏酸无钙的内环境。

  • 标签: 血液回收 碳酸氢钠林格液 复方电解质液 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郑州人民医院耳鼻喉科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接受治疗的68例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甲泼尼龙+巴曲酶+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银杏蜜环口服溶液,疗程均为12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凝血酶受体(PAR)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听力治疗有效率(64.71%)低于治疗组的85.29%(P=0.048),对照组耳鸣治疗有效率(70.59%)低于治疗组的91.18%(P=0.031)。两组治疗后CRP、PA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CRP、PA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能降低患者CRP、PAR指标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耳鸣症状及听力,安全性好。

  • 标签: 突发性聋 全聋型 银杏蜜环口服溶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四氟化钛(TiF4)溶液对酸蚀症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4颗新鲜拔除的人第三磨牙,获取冠部近髓腔的牙本质,随机分为6组,每组4颗牙,其中4组通过酸蚀和机械力方法建立人工酸蚀症牙本质模型,另外2组为健康牙本质。随机选取1组人工酸蚀症牙本质和1组健康牙本质,使用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仪测定其表面形貌与表面硬度,评价人工酸蚀症牙本质的建模效果。另外3组人工酸蚀症牙本质和1组健康牙本质用于粘接测试,按不同处理分为4组:4.0% TiF4处理酸蚀症牙本质组(4.0% TiF4-ED组)、2.5% TiF4处理酸蚀症牙本质组(2.5% TiF4-ED组)、无处理酸蚀症牙本质组(ED组)及健康牙本质组(SD组)。使用SE Bond自酸蚀粘接系统进行粘接,AP-X复合树脂分层充填,测定即刻微拉伸粘接强度并观察断裂模式。结果人工酸蚀症牙本质和健康牙本质的显微硬度值分别为(56.92±5.27)HV和(60.19±4.52)HV,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结果证实,人工酸蚀症牙本质与自然酸蚀症牙本质的微观形貌特征相符。4.0% TiF4-ED组、2.5% TiF4-ED组、ED组和SD组的微拉伸粘接强度分别为(28.94±8.04)MPa、(46.08±8.19)MPa、(20.39±7.46)MPa和(45.16±7.86)MPa。2.5% TiF4-ED组和SD组的微拉伸粘接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9),二者均高于4.0% TiF4-ED组和ED组(均P<0.05)。4组断裂模式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1,P<0.001)。2.5% TiF4-ED组以内聚牙本质断裂为主,提示其粘接强度可能高于微拉伸测试均值。结论酸蚀症牙本质粘接强度低于健康牙本质,2.5% TiF4溶液可显著提高酸蚀症牙本质的粘接强度。

  • 标签: 牙齿酸蚀症 牙本质 牙齿粘接
  • 简介:摘要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 CEST)成像是基于化学交换及磁化转移所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型成像方法,可以选择性饱和特定代谢物中的可交换质子并向自由水进行磁化转移,从而通过检测自由水的信号强度间接反映特定代谢物的信号强度。基于此,CEST可以无需对比剂或放射性示踪剂的参与即可实现在体低浓度代谢物的无创检测,因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得到大量应用。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主要阐述CEST成像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 标签: 神经退行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亨廷顿病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多发性硬化 磁共振成像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产物在精子活力正常人群和精子活力弱人群精浆中的差异,以及与精子活力的关系。方法将贵州采集的581例人精浆按照活力分为精子活力正常组和精子活力弱组,使用液相二级质谱(LC-MS/MS)方法,对2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产物进行检测。通过精子体外培养实验,将上游筛选精子培养24 h期间收集培养上清液,同样使用LC-MS/MS方法对不同分组的精浆中检测到存在差异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产物进行检测验证。结果在精浆中检测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产物中,精子活力弱组精浆中的9-羟基十八碳二烯酸(9-HODE)与13-羟基十八碳二烯酸(13-HODE)浓度均比精子活力正常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33)。精子体外培养实验显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和精子活力的下降,培养液中的9-HODE与13-HODE浓度则显著上升(P=0.003,P=0.035),统计学分析显示9-HODE和13-HODE浓度与精子活力呈显著强负相关(r=-0.91,P=0.045;r=-0.95,P=0.026)。将精子浓度因素考虑到人群精浆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产物与精子活力的分析中,结果显示,9-HODE和13-HODE在精子活力弱组浓度显著高于精子活力正常组(P<0.000 1),并且与精子活力存在同样负相关关系(r=-0.38)(P<0.000 1)。结论9-HODE和13-HODE通过精子代谢释放到培养液与精浆中,是精子膜损伤程度的潜在指标,可能有助于判断和检测弱精子症。

  • 标签: 精子 多不饱和脂肪酸 串联质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4%甲醛溶液使Sabin株Ⅰ、Ⅱ、Ⅲ型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达到预期灭活效果所需要的时间。方法用4%甲醛溶液对15批Sabin株Ⅰ、Ⅱ、Ⅲ型脊灰病毒在(36.5±1.0) ℃环境进行灭活,同时以15批未加入4%甲醛溶液的病毒纯化液作为对照组,按照企业注册标准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法测定病毒滴度。为了消除4%甲醛溶液对Hep-2细胞的影响,取4%甲醛溶液接种Hep-2细胞作为实验组,同时设置Hep-2细胞为对照组,每天观察对比两组细胞形态。对同一个Hep-2细胞悬液的总细胞数和活细胞数采用传统手工计数和全自动细胞计数仪计数,并比较分析结果。结果实验组随着灭活时间的延长病毒滴度呈下降趋势,灭活第4天起,3个型别样品均检测不到病毒滴度;对照组病毒滴度在每毫升9.1~10.6 lg半数细胞培养物感染量范围内,符合企业注册标准的要求。4%甲醛溶液对Hep-2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在培养观察到第3天时细胞全部失去活力死亡;对照组细胞形态良好呈多边形长成致密单层,活细胞组t值为18.098,总细胞组t值为4.005, 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髓灰质炎病毒在第4天能被彻底灭活,在进行此实验时应先消除甲醛对细胞培养的影响,避免结果出现假病变现象,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应用全自动细胞计数能提高计数结果的精确度。

  • 标签: 脊髓灰质炎病毒 甲醛 Hep-2细胞 病毒灭活
  • 作者: 杨威 韩雪峰 张心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北京华夏医美医疗美容诊所,北京 100029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整形外科医院体型雕塑与脂肪移植中心,北京 100144,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整形外科医院体型雕塑与脂肪移植中心,北京 10014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联合肉毒毒素治疗口周皱纹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体型雕塑与脂肪移植中心治疗口周皱纹女性患者60例,年龄45~60(53±5)岁。将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2.5 ml/支)及肉毒毒素均匀注射至白唇真皮层。根据需要分别将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1.5 ml/支、嗨体熊猫针)注射至静态皱纹及唇缘白唇的真皮内。治疗后3~6个月随访,拍照记录治疗前后情况,由2名医师评估治疗前后皱纹严重程度,并评估患者满意度。结果口周皱纹严重程度评分治疗后显著下降(P<0.001);60例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45例(75%)患者非常满意,15例(25%)患者基本满意。60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肿胀,于1~5 d缓解;9例(15%)患者出现局部瘀斑,于7~10 d缓解;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联合肉毒毒素治疗口周皱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面部 衰老 口周皱纹 透明质酸 皮肤填充剂 肉毒毒素
  • 简介:摘要魔芋葡甘聚糖(KGM)是一种中性多糖,长期以来用于食品中的增稠剂和胶凝剂。由于KGM的使用经常涉及胶凝过程,因此KGM的胶凝机理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稀水溶液中。本研究以KGM稀释水溶液为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制备KGM水凝胶,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广角X射线衍射(WAXRD)对KGM水凝胶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稳态荧光(SSF)法研究稀水溶液中KGM的溶胶-凝胶转变机理和脱乙酰动力学。观察KGM溶液的浓度、pH值和温度对脱乙酰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KGM链的去乙酰化在KGM凝胶化的早期阶段起着重要作用,由于KGM超分子在脱乙酰基过程中的氢键位点组合而形成的疏水核心,使得KGM水凝胶中堆积的分子链比纯KGM中的分子链更规则。基于第一反应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脱乙酰基的活化能(Ea)为83.1 kJ/mol。本文旨在研究天然多糖溶胶-凝胶的相变和在稀水溶液中的凝胶化机理,尤其是在早期凝胶化阶段。

  • 标签: 魔芋葡甘聚糖(KGM) 脱乙酰基 溶胶-凝胶转变 稳态荧光(SSF) 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南京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4例脓毒症患者,根据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期间每日重症监护病房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的评价结果分为SAE组和非SAE组。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入ICU 1、2、3、5、7 d的rScO2,以及预后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ICU住院期间rScO2对SAE的预测价值。结果94例患者均纳入分析,其中男性占59.6%(56/94),平均年龄(50.1±15.1)岁;SAE发生率为31.9%(30/94)。SAE组患者入ICU 3 d内的rScO2水平均明显低于非SAE组(1 d:0.601±0.107比0.675±0.069,2 d:0.592±0.090比0.642±0.129,3 d:0.662±0.109比0.683±0.091,均P<0.05);但SAE组与非SAE组入ICU 5 d和7 d rScO2水平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5 d:0.636±0.065比0.662±0.080,7 d:0.662±0.088比0.690±0.077,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1 d rScO2对SAE的预测价值最大〔1 d:ROC曲线下面积(AUC)=0.77,95%可信区间(95%CI)为0.65~0.89,P<0.01;2 d:AUC=0.60,95%CI为0.48~0.72,P>0.05;3 d:AUC=0.55,95%CI为0.41~0.68,P>0.05〕;以1 d rScO2=0.640作为诊断阈值,敏感度为73.4%,特异度为80.0%。SAE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较非SAE组显著延长〔ICU住院时间(d):13.6±7.1比9.0±4.3,总住院时间(d):20.1±8.0比15.8±6.1,均P<0.05〕;但两组ICU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患者SAE发生率较高,可通过监测rScO2的方式预测SAE的发生。入ICU 1 d rScO2水平与SAE的发生紧密相关,或许可成为脓毒症复苏目标以指导治疗,从而改善远期预后。

  • 标签: 脓毒症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近红外光谱技术 局部脑氧饱和度 意识模糊评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