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酸去饱和酶2(FADS2)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集GDS4602统计分析银屑病患者皮损FADS2的表达变化。取5只咪喹莫特诱导的C57BL/6小鼠银屑病模型背部皮肤,并取收集于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的人正常对照皮肤和银屑病患者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前及10周后的皮损组织标本各4份以及司库奇尤单抗治疗前及12周后的皮损组织标本各3份,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表皮中FADS2的表达。体外培养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用50 n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0、6、12或24 h,用200 ng/ml白细胞介素17A(IL-17A)刺激0、6、12 h;用TNF-α单独或联合NF-κB通路抑制剂BAY 11-7082(5 μmol/L)刺激6 h。处理完成后,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FADS2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GDS4602统计结果显示,与人正常皮肤对照组FADS2基因表达水平(2.035 ± 1.226)相比,银屑病皮损(0.656 ± 0.475)及非皮损(1.503 ± 1.062)组织中显著降低,F值分别为55.17、3.07,P值分别<0.001、= 0.012,并且皮损处显著低于非皮损处(F = 26.27,P < 0.001)。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皮肤FADS2蛋白表达(灰度值比值:1.000;荧光强度:30.720 ± 6.850)相比,咪喹莫特组小鼠皮损表达显著降低(灰度值比值:0.463 ± 0.172,t = 7.00,P = 0.002;荧光强度:21.840 ± 3.125,t = 3.15,P = 0.035)。银屑病患者使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10周后,皮损中FADS2蛋白表达(43.775 ± 3.342)较未治疗时(27.950 ± 1.218)显著升高(t = -6.95,P = 0.006);而使用司库奇尤单抗治疗12周后的银屑病患者皮损处FADS2蛋白表达(28.667 ± 3.402)与治疗前(31.933 ± 2.987)比较没有显著升高(t = 2.72,P = 0.113)。qPCR显示,与HaCaT细胞TNF-α 0 h组相比,TNF-α 6 h组、12 h组FADS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值分别为0.002、0.003);与IL-17A 0 h组相比,IL-17A 6 h组、12 h组相对表达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49、0.961)。与HaCaT细胞对照组(正常培养基培养,1.000)相比,TNF-α 6 h组FADS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0.682 ± 0.132,t = 4.82,P = 0.017);与TNF-α 6 h组相比,TNF-α + BAY 11-7082 6 h组显著升高(1.541 ± 0.525,t = -3.58,P = 0.037)。Western印迹显示,与HaCaT细胞TNF-α 0 h组相比,TNF-α 24 h组FADS2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F = 6.24,P = 0.013)。结论FADS2在银屑病皮损中表达下降,其表达下调可能与TNF-α有关。

  • 标签: 银屑病 脂肪酸去饱和酶类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7A 角蛋白细胞 脂肪酸去饱和酶2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原地区新生儿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分布特点。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及敦煌、酒泉、静宁、临洮各分院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预先排除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或肺部疾病患儿,测定出生12 h内新生儿不同部位的SpO2。对同一地区不同性别新生儿不同部位SpO2及不同地区相同部位SpO2进行统计比较,并获得不同海拔地区新生儿任意下肢与右上肢SpO2值及两值差百分位数分布特点。结果同一地区不同性别新生儿任意下肢与右上肢SpO2值及两值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海拔地区任意下肢、右上肢SpO2值中位数(M)及两值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兰州地区(海拔1 520 m)右上肢的SpO2为96%,低于敦煌(海拔1 138 m,M=97%)、酒泉(海拔1 481 m,M=97%)地区,两值差M值(M=2%)高于敦煌和酒泉(M=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静宁地区(海拔1 668 m)任意下肢(M=96%)、右上肢(M=96%)SpO2值低于敦煌、酒泉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洮地区(海拔1 883 m)任意下肢(M=96%)、右上肢(M=96%)的SpO2M值低于敦煌、酒泉地区,两值差M值(M=2%)高于敦煌和酒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海拔低于1 500 m时,SpO2值为97%,P3~P97为93%~100%;任意下肢与右上肢两值差的M值为1%,P3~P97为0~4%。当海拔高于1 500 m时,SpO2M值为95%~96%,P3~P97为89%~100%;任意下肢与右上肢两值差的SpO2M值为1%~2%,P3~P97为0~9%。结论不同海拔地区新生儿任意下肢与右上肢SpO2数及两值差百分位数分布特点有所不同。

  • 标签: 高原地区 婴儿,新生 先天性心脏病 脉搏血氧饱和度
  • 简介:摘要感染、创伤、休克等应激状态后,胃肠是最容易受损的器官。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高,严重影响危重患儿预后,但缺乏适用于临床的明确诊断指标。肠系膜上动脉是肠道主要供血来源,监测它的血流灌注能反映肠道功能。近年来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监测腹部血氧饱和度(rSO2),可反映肠道的血流灌注,间接反映肠道功能。本文基于国内外对胃肠功能衰竭的最新进展,整理了NIRS在胃肠方面的广泛应用,提出对胃肠功能衰竭诊断的适用于临床的有力指标——肠系膜局部组织血氧饱和度。

  • 标签: 胃肠功能衰竭 近红外光谱技术 肠系膜血氧饱和度
  • 简介:摘要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恰当的呼吸支持及实时准确的血氧评估是早产儿救治中的重要任务,减少缺氧发作及避免过度氧疗可有效改善早产儿病死率及远期预后。近年研究发现,脉搏氧饱和度直方图通过连续监测24 h血氧情况绘制直方图,直观反映呼吸支持早产儿在目标氧饱和度范围内的时间比例以及缺氧、过氧饱和的时间比例,为临床调节呼吸支持参数及呼吸支持方式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就极早早产儿目前呼吸支持及脉搏氧饱和度直方图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极早早产儿 呼吸支持 脉搏氧饱和度直方图
  • 简介:摘要与经皮血氧饱和度(percutaneous oxygen saturation,SpO2)相比,脑组织氧饱和度(cerebral regional tissue oxygen saturation,CrSO2)反映的是脑组织的混合氧饱和度,其变化与新生儿生后脑组织的新陈代谢密切相关。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是一项无创的连续监测技术,且可提供脑组织血流变化及损伤的相关信息,在部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NIRS已作为一项常规监测手段。虽然现阶段的研究尚未明确提出NIRS在新生儿脑损伤中的诊断意义,但研究发现检测CrSO2的变化并对异常值进行相应干预可减少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CrSO2与脑损伤的关系以及影响CrSO2的因素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影响CrSO2变化的因素以及维持其稳定的临床干预措施。

  • 标签: 近红外光谱 早产儿 脑组织氧饱和度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近年研究发现,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对血压、血管功能、心肌细胞生理活动、胆固醇、血脂等均产生重要的影响。但可能受到n-3PUFA的补充剂量及受试者个体差异的影响,研究者对n-3PUFA与心血管疾的关系的观点并不一致。本文对n-3PUFA与心血管疾病进行综述。

  • 标签: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心血管疾病 血压 血管内皮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主动脉夹层低温停循环手术中肾氧饱和度(RrSO2)变化,探讨其对于诊断急性肾损伤(AKI)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观察40例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RrSO2变化。将近红外光谱仪(BGOS-600B)探头分别固定于左右肾体表定位区,持续监测RrSO2。记录T1(手术开始时)、T2(体外循环开始后)、T3(体外循环阻断主动脉后)、T4(停止循环后)、T5(恢复循环后)、T6(体外循环开放主动脉后)、T7(体外循环停止后)、T8(手术结束时)等8个时间点的RrSO2。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左右肾RrSO2在T1~T8时间点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21±1.10比67.90±1.20,t=1.204,P>0.05;T2:67.92±1.02比67.79±1.24,t=0.512,P>0.05;T3:71.50±0.74比71.74±0.65,t=1.541,P>0.05;T4:53.10±1.45比53.64±1.53,t=1.620,P>0.05;T5:69.83±0.87比69.70±0.98,t=0.627,P>0.05;T6:62.39±0.72比62.28±0.87,t=0.616,P>0.05;T7:64.71±0.80比64.50±1.16,t=0.943,P>0.05;T8:66.69±1.22比66.25±0.90,t=1.836,P>0.05)。手术开始后至体外循环开始时,RrSO2变化较小,T2与T1比较(67.86±1.29比68.06±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9,P>0.05)。体外循环阻断主动脉后,RrSO2逐渐上升,T3高于T1(71.62±0.49比68.06±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10,P<0.05)。停止循环后,RrSO2逐渐降低,T4低于T1(53.37±2.21比68.06±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040,P<0.05)。恢复循环后,RrSO2再次上升,T5高于T1(69.77±0.88比68.06±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41,P<0.05)。体外循环开放主动脉后,RrSO2逐渐下降,T6低于T1(62.35±0.63比68.06±1.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20,P<0.05)。体外循环停止时,RrSO2轻微上升,T7低于T1(64.61±0.99比68.06±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00,P<0.05)。手术结束时,RrSO2轻微上升,T8低于T1(66.46±1.15比68.06±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74,P<0.05)。结论RrSO2在主动脉夹层低温停循环手术中可以较好反映肾氧合状态,有助于诊断急性肾损伤。

  • 标签: 氧饱和度 主动脉夹层 体外循环
  • 简介:摘要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饱和双键的脂肪酸,主要包括n-3 PUFA和n-6 PUFA。PUFA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包括氧化供能、调节炎症等作用。近年来研究显示PUFA在卵子及胚胎的早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影响女性生育力及辅助生殖助孕的结局,但结论不一。本文就PUFA在女性不孕症及辅助生殖领域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生殖技术,辅助 多不饱和脂肪酸 不孕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长期摄入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s)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小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96只,8周龄,体重18~24 g,按照体重分层,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4):对照饲料组(C组)、ω-3 PUFAs组(ω组)、对照饲料+POCD组(C+P组)和ω-3 PUFAs+POCD组(ω+P组)。ω组和ω+P组给予特制ω-3 PUFAs饲料[二十二碳六烯酸(DHA)0.14 g/100 g,二十碳五烯酸(EPA)0.03 g/100 g]喂养12周,C组和C+P组给予对照饲料喂养12周。12周喂养结束后,采用异氟烷麻醉下行胫骨骨折手术的方法制备小鼠POCD模型。造模后第1和3天进行条件恐惧实验和Y迷宫实验。在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处死小鼠取海马组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DHA和EPA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密度,Western blot法检测成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BDNF)和前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pro-BDNF)的表达,ELISA法测定IL-1β和IL-6含量。结果与C组比较,ω组海马DHA和EPA含量升高,场景恐惧测试僵直时间百分比增加,mBDNF/pro-BDNF比值升高(P<0.05),轮替正确率、海马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密度、IL-1β和IL-6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组小鼠DHA与EP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和3天场景恐惧测试僵直时间百分比和轮替正确率减少,海马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密度增加,IL-1β和IL-6含量升高,mBDNF/pro-BDNF比值降低(P<0.05);与C+P组比较,ω+P组海马DHA和EPA含量升高,术后第1和3天场景恐惧测试僵直时间百分比和轮替正确率升高,海马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密度减少,海马IL-1β和IL-6含量降低,mBDNF/pro-BDNF比值增加(P<0.05)。结论长期摄入ω-3 PUFAs可改善POCD小鼠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升高mBDNF/pro-BDNF比值有关。

  • 标签: 脂肪酸类,ω3 认知功能障碍 海马 小神经胶质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体内研究0.1%纳米银溶液、氢氧化钙糊剂封药在Beagle犬慢性根尖周炎动物模型根管内的抑菌效果及对根尖周组织炎症刺激性的影响。方法选取3只成年雄性Beagle犬的30颗双尖牙,拍摄锥形束CT(CBCT)确认构建慢性根尖周炎模型后按照冠向下预备法预备30颗双尖牙。将实验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0颗,分别封药0.1%纳米银溶液、氢氧化钙糊剂、空白对照(只冲洗,不封药)。根管封药4周后再次拍摄CBCT,使用CBCT机自带软件DCTViewer 2.0测量术前、术后冠状面、矢状面视图中根尖透射影像面积;处死Beagle犬,取部分牙根及根尖周组织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测量根管壁的抑菌深度并观察根尖周组织的炎症程度。使用SPSS 24.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0.1%纳米银溶液组、氢氧化钙糊剂组、空白对照组犬牙根尖周透射影像面积在冠状位分别减少(4.8 ± 3.4)、(1.6 ± 1.6)和(2.2 ± 2.6)mm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 5.607,P = 0.002),在矢状位分别减少(6.3 ± 3.9)、(4.1 ± 4.6)和(1.3 ± 2.8)mm2,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 = 6.869,P<0.001);根管壁的抑菌深度分别为243(159,372)、123.5(90,134)和104.5(81,135)μ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8.519,P<0.001);0.1%纳米银溶液组根尖周组织的炎症程度3例为0级、4例为1级、3例为2级,氢氧化钙糊剂组1例0级、5例1级、3例2级、1例3级,空白对照组1例0级、3例1级、4例2级、2例3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3.955,P = 0.052)。结论0.1%纳米银溶液能够促进Beagle犬根尖周组织病变的愈合、抑制根管内细菌的生长,且对根尖周组织无明显炎症刺激性。

  • 标签: 根尖周炎 次氯酸钠 生物膜 氢氧化钙 纳米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创玻璃体切割(PPV)联合内界膜剥除和视网膜下注射平衡盐溶液(BSS)治疗难治性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2017年11月至2018年8月于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DME患者19例24只眼纳入研究。均3次及以上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275 μm。患眼接受25G PPV联合内界膜剥除及黄斑视网膜下注射BSS治疗。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行BCVA检查,统计时换算为logMAR视力;采用OCT仪测量CMT、黄斑容积(MV)。以手术后6个月为疗效判定时间点,对比分析手术前后患眼BCVA、CMT及MV的变化情况。手术前后BCVA、CMT及MV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手术前及手术后2周,1、3、6个月,患眼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74±0.29、0.62±0.28、0.56±0.25、0.47±0.26、0.46±0.23;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6个月BCVA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28,P=0.001)。手术后6个月,BCVA提高>0.3 logMAR单位16只眼(66.7%)。手术前及手术后2周,1、3、6个月平均CMT分别为(554.58±102.86)、(338.17±58.09)、(299.42±52.66)、(275.75±41.24)、(270.96±38.33)μm;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6个月CMT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867,P<0.001)。手术前及手术后2周,1、3、6个月平均MV分别为(13.01±0.88)、(11.50±0.73)、(11.00±0.74)、(10.68±0.61)、(10.52±0.56)mm3;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6个月MV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364,P<0.001)。手术后6个月,黄斑水肿复发5只眼(20.8%)。所有患眼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微创PPV联合内界膜剥除和视网膜下注射BSS可有效降低难治性DME患眼CMT、MV,提高患眼视力。

  • 标签: 黄斑水肿/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术 视网膜下注射 平衡盐溶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椎管内麻醉患者术中脑氧饱和度对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10月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60岁以上ASA Ⅰ~Ⅲ级椎管内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64例,随机分为脑氧饱和度(rSO2)干预组和非干预组,每组32例。干预组于术中采取如唤醒等干预措施,使rSO2值维持在基础值的89%以上,绝对值在50以上;非干预组在术中仅监测脑氧饱和度而不予干预。于术后1和4 d采用ISPOCD推荐的复合Z分法评估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结果干预组术中rSO2下降均未超过11%,非干预组有26例下降,其中10例下降超过11%(P<0.05)。术后1和4 d,干预组POCD发生率均低于非干预组(P<0.05)。结论围术期对rSO2进行适时适度干预可以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降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 标签: 认知功能障碍 麻醉 脊椎 血氧测定法
  • 简介:摘要心脑血管手术数量和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心脑血管手术麻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挑战。脑灌注不足已成为影响心脑血管手术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近红外线光谱技术(NIRS)作为目前唯一的无创脑氧监测技术,因具有无创、连续、灵敏、实时的优点,在心脑血管手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检测人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ScO2),评估脑部氧的供需平衡状况和脑血流量变化情况,有助于优化围手术期管理,降低术后脑卒中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NIRS监测脑氧饱和度的基本原理、正常值与临床意义、心脑血管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对患者围手术期脑缺血的预测价值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局部脑氧饱和度 心脑血管手术 脑卒中 谵妄 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图(EEG)联合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监测脑灌注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CEA术治疗4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手术均在EEG联合rSO2监测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EEG联合rSO2监测CEA术中患者脑灌注异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术中颈动脉阻断后,42例患者中EEG及rSO2监测正常24例,EEG监测仅出现异常2例,rSO2监测仅出现异常3例,EEG及rSO2联合监测出现异常13例。EEG和(或)rSO2监测出现异常的18例患者中,17例予升高血压后恢复,1例使用转流管后恢复。单独EEG和单独rSO2监测显示脑灌注异常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45,P=0.000);2种方法联合监测、单独EEG、单独rSO2监测的阳性率分别为42.9%、35.7%、38.1%。出院前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新的脑部缺血灶和临床症状。结论EEG、rSO2监测CEA术中脑灌注异常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二者联合应用可弥补单一监测的不足,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脑电图 局部脑氧饱和度 脑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葡萄糖溶液在治疗成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配对设计试验,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收治的发生低血糖(血糖<3.9 mmol/L)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当患者第1次发生低血糖时,采用20%葡萄糖溶液75 mL、15 min内静脉匀速泵入,为20%葡萄糖溶液组;当患者再次发生低血糖时,采用50%葡萄糖溶液30 mL、3 min内静脉匀速泵入,为50%葡萄糖溶液组。于低血糖治疗15 min时复测血糖,如仍≤3.9 mmol/L或因滴速过快导致患者不适时立即终止,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低血糖治疗流程处理。分析并比较两种方式治疗15 min时末梢血糖值及升高幅度、一次治疗成功率、治疗成功后60 min末梢血糖值,治疗后静脉炎和渗出的发生率,以及治疗过程中患者局部血管疼痛情况。结果最终共65例患者完成20%葡萄糖溶液治疗低血糖,一次治疗成功率为100%,15 min时末梢血糖值为(8.30±1.37)mmol/L,升高幅度为(4.86±1.30)mmol/L,治疗成功后60 min末梢血糖值为(6.96±1.48)mmol/L,说明20%葡萄糖溶液能有效升糖。65例患者中32例再次发生低血糖,给予50%葡萄糖溶液治疗,一次治疗成功率为100%,将这些患者与其第1次低血糖时接受20%葡萄糖溶液治疗形成配对设计。20%葡萄糖溶液与50%葡萄糖溶液治疗低血糖15 min时末梢血糖值及升高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末梢血糖值(mmol/L):8.20(7.70,9.70)比8.30(7.80,8.80),血糖升高幅度(mmol/L):4.96±1.39比4.70±1.32,均P>0.05〕,说明20%葡萄糖溶液治疗低血糖15 min的升糖效果与50%葡萄糖溶液相似;20%葡萄糖溶液治疗低血糖成功后60 min末梢血糖值明显低于50%葡萄糖溶液(mmol/L:6.37±1.04比7.20±1.36,P<0.01),血糖更趋于平稳。两组患者低血糖治疗后均无静脉炎及渗出发生。20%葡萄糖溶液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为0分;50%葡萄糖溶液组有3例患者出现局部血管疼痛,疼痛评分为1分。结论20%葡萄糖溶液可有效治疗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与50%葡萄糖溶液有同等疗效,且更为安全,可以考虑在严重低血糖患者中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低血糖 20%葡萄糖溶液 50%葡萄糖溶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在下肢静脉溃疡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1年3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的下肢静脉溃疡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于手术清创后采用VSD联合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对照组于手术清创后采用VSD联合生理盐水冲洗。记录VSD治疗时间,计算创面治疗有效率。根据VSD治疗情况行中厚皮片移植,计算皮肤移植存活优良率。结果共纳入55例患者,男32例,女23例,年龄35~86岁,术前病理检查除外恶性肿瘤所致溃疡。治疗组34例,对照组21例。治疗组VSD治疗时间(8.53±1.52)d,对照组(10.33±3.25)d,,治疗组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9,P=0.025)。创面治疗有效率,治疗组为82.35%(28/34),对照组为57.14%(12/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6,P=0.041)。皮肤移植存活优良率,治疗组为91.18%(31/34),对照组为61.90%(13/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4,P=0.022)。结论VSD联合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是治疗下肢静脉溃疡创面的一种有效方法,可缩短创面准备时间,提高皮肤移植存活率。

  • 标签: 静脉曲张性溃疡 创伤和损伤 过氧化氢 负压封闭引流 冲洗
  • 作者: 宗晔 孟凡冬 吴咏冬 王邦茂 沈锡中 崔毅 张国新 杨爱明 田德安 蔡建庭 王化虹 崔士华 崔敏 张澍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0050,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天津 30005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上海 20003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广州 510080,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科,南京 210029,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北京 1007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消化科,武汉 43003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杭州 310009,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北京 100034,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医学部,北京 100028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硫酸盐溶液(oral sulfate solution,OSS)与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电解质散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疗效。方法全国9家中心纳入283例受试者随机应用OSS(143例)和PEG(140例)2 d分次方案进行肠道准备,进行了结肠镜检查并接受评估。主要研究终点为肠道准备成功率[独立评审中心评估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量表(Boston bowel preparation scale,BBPS)评分≥6分],次要研究终点包括BBPS总分和分肠段评分、研究者对肠道准备的满意度(5分制Likert量表评估),以及通过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满意度,采用Sharma量表评估患者耐受性并比较两组的依从性和安全性。结果OSS组和PEG组肠道准备成功率分别为100.0%和99.3%[校正后差异0.7%(95%CI:-5.3%~6.7%),非劣效检验,P<0.001]。OSS组BBPS评分总分显著高于PEG组(8.1分比7.7分,P<0.001),所有分肠段BBPS也高于PEG组(右半结肠:2.4分比2.3分,P=0.002;横结肠:2.8分比2.7分,P=0.018;左半结肠:2.8分比2.7分,P=0.007)。OSS组研究者Likert评分明显高于PEG组(2.6分比2.3分,P<0.001)。OSS组总体依从性和PEG相当,但第2次给药依从性显著高于PEG(90.9%比82.6%,P=0.039)。两组患者满意度、Sharma量表评分以及出现耐受性相关症状受试者比例未见明显差异。两组安全性相当,不良事件均为轻中度。结论OSS用于肠道准备效果和PEG相当,其具有较高的全肠段BBPS评分和研究者满意度,分次给药时患者依从性较PEG更好,耐受性和安全性与PEG相当。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硫酸盐类 电解质类 肠道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VSD联合碘伏溶液冲洗在四肢感染性组织缺损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10月该院接收的四肢感染性组织缺损创面患者120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VA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1 500 mg/L碘伏溶液经输液器连接冲洗管,利用输液泵对引流瓶和管道进行冲洗。比较两组患者封闭式负压引流通畅度、感染控制效果、细菌培养阴性情况、住院及创面愈合时间、负面心理压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封闭式负压引流通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细菌培养阴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及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A及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VSD联合碘伏溶液冲洗在四肢感染性组织缺损创面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创面。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 联合治疗 碘伏溶液冲洗 四肢感染性组织缺损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 CEST)MRI进行质子交换速率(exchange rate, kex)定量分析,评估该指标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病灶区域检测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栓线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在Bruker 7 T动物MR扫描仪上进行扫描,得到不同MRI模态的脑卒中大鼠成像,其中,设置B1饱和脉冲强度分别为0.7、1、2 μT来采集3次CEST影像。在图像后处理中,基于Bloch-McConnell方程建立饱和脉冲振幅(ω1)、kex和CEST信号之间的线性关系,从而通过不同B1下的CEST信号进行kex定量,根据此方法对CEST影像进行逐像素计算以获得相应的kex成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对检测出的病灶区域及正常组织的kex进行组间对比,以及使用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 CNR)指标对kex成像和原始CEST成像进行量化对比。结果相对于对侧正常组织,kex成像在病灶区域呈现出明显的低信号;相较于横向弛豫加权成像(transverse relaxation-weighted, T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对于再灌注后短期内的情形,kex成像表现出更强的病灶区域对比度;通过kex成像检测出的病灶区域中的kex值相比其余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6组大鼠的对比实验中,对比原始CEST成像,kex成像均表现出了更高的CNR值。结论质子kex成像能够检测到缺血性卒中后组织的酸性病变,具有作为内源性定量成像生物标志物的潜质。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磁共振成像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 交换速率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病灶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