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128例为对照组,分别给予两组受检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酶活性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两组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情况和心肌酶谱检测情况及诊断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等情况。结果观察组cTnⅠ、CK-MB、CK、LDH和AST等检查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肌酶谱检测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Ⅰ+CK-MB联合检测明显好于单一。结论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显著,cTnⅠ和CK-MB的联合检测比较于单一检测,诊断效果明显更好。

  • 标签: 心肌损伤标志物 病毒性心肌炎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快速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方法学性能,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从准确度、精密度、特异度、抗干扰能力等方面评价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的性能。结果经检验与免疫荧光法比较准确度为100%;精密度为98.15%;与临床症状相似的几种病毒或细菌均未见交叉反应;常见的干扰物如血液、唾液、鼻分泌物未发现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的性能可靠。

  • 标签: 甲型流感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性能验证
  • 简介:寨卡病毒(Zikavirus,ZIKV)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该病毒最早于1947年通过黄热病监测网络偶然在乌干达维多利亚湖畔寨卡丛林的恒河猴身上发现,随后于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人群中发现[1]。2014年2月份开始,美洲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确认存在寨卡病毒的传播,

  • 标签: 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感染 伊蚊 格林巴利综合征 小头畸形 流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妇女乳头保健对预防产后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2年2月-2015年10月80例孕期女性。经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孕期女性分为常规产检组和乳头保健组两个组别。常规产检组仅行常规孕期检查;乳头保健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孕28周开始给予乳头保健。比较两组孕产妇皲裂乳头和乳腺炎发生率和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1)乳头保健组相比于常规产检组皲裂乳头和乳腺炎发生率更低,X2统计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乳头保健组相比于常规产检组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更高,X2统计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女性乳头保健对预防产后乳腺炎的临床效果确切,有助于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提高,对保障母婴健康有重大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孕期女性 乳头保健 产后乳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寨卡病毒病(Zikavirusdisease)以前也叫寨卡热(Zikafever),现在一般称寨卡病毒病,它是由寨卡病毒(Zikavirus)引起、以蚊媒为传播媒介的一种自限性一兽共患疾病。

  • 标签: 寨卡 病毒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1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采用替诺福韦酯抗病毒治疗方案(替诺福韦酯+拉米夫定+依非韦伦),而对照组30例采用不含替诺福韦酯方案(拉米夫定+依非韦伦+齐多夫定),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达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任何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替诺福韦酯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替诺福韦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外洗配合鸡蛋黄油外涂治疗乳头皲裂的效果。方法将50例乳头皲裂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采用自身乳汁外涂+红霉素软膏外涂乳头皲裂表面,实验组28例,采用中药外洗+鸡蛋黄油外涂乳头皲裂表面,观察治疗乳头皲裂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外洗并外涂乳头皲裂口表面后24小时疼痛感消失,3天内痊愈率75%,对照组外涂后,作用缓慢,效果不明显,3天内痊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两组乳头皲裂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外洗配合鸡蛋黄油外涂治疗乳头皲裂的疗效确切。

  • 标签: 中药外洗 鸡蛋黄油 乳头皲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抗病毒药物治疗儿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儿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共6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予以中药抗病毒药物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经中药抗病毒治疗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79.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抗病毒药物治疗儿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可有效缓解症状,具良好治疗效果,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药抗病毒药物 儿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对乳腺纤维诊断的价值,提高乳腺纤维患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11月本院做乳腺检查的60例乳腺纤维患者,使用美国GELogic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5——12MHz。结果(1)典型的声像图表现的患者为46例,非典型的患者为14例;(2)手术病理证实有38例乳腺纤维,占全部的63.3%。结论彩色超声可以用来作为乳腺纤维的诊断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值得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乳腺 纤维瘤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胃肠间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选择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在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肠间质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手术出血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普林格尔康复治疗仪配合乳头吸引器加手法挤奶治疗对促进乳头内陷初产妇成功哺乳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乳房内陷的初产妇,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普林格尔康复治疗仪配合乳头吸引器加手法挤奶,对照组采用乳头吸引器加手法挤奶,比较两组干预后乳房肿胀、乳头皲裂发生情况和母乳喂养成功情况。结果:观察组乳房肿胀及乳头皲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差异(x2=8.23,x2=7.37;P〈0.05);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差异(x2=10.87,P〈0.05)。结论:普林格尔康复治疗仪配合乳头吸引器加手法挤奶可明显改善乳头内陷初产妇乳房肿胀和乳头皲裂,显著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普林格尔治疗仪 乳头内陷 初产妇 哺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切除和乳房重建在乳腺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1例乳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均接受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切除及乳房重建手术治疗,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生完成相关操作,记录其手术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预后效果等。结果31例乳腺癌患者手术成功率100.00%,3例术后发生相关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9.68%;有效随访5年,2例骨转移(6.45%)、3例复发(9.68%),5年无生存率高达83.87%。结论对符合指征的乳腺癌患者给予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切除及乳房重建手术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及预后,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 标签: 乳腺外科 乳腺切除手术 保留乳头乳晕 乳房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艾滋病病毒的临床检验措施,从而更好的对艾滋病毒抗体进行检测。方法在此次研究中,随机选取200例艾滋病患者的样本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中心)自2015(2013)年2月~2015年12月期间所接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免疫印迹法作为金标准,用3种诊断试剂对200份试剂(标本)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经过研究可以发现3中试剂与免疫印迹法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所有试剂均可以达到卫生部《HIV抗体诊断试剂临床评估方案的实施办法》中的相关要求,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艾滋病 病毒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腹泻是胃黏膜和肠黏膜发炎,急性腹泻是夏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于细菌及病毒等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病状及程度不等的腹泻和腹部不适,随后出现电解质和液体的丢失。该病起病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排水样便或稀便,也可有发热及全身不适待症状。思密达口服液联合得舒特片,不仅可以吸附、固定、抑制肠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结合黏液蛋白,提高黏膜屏障作用的同时也加速受损上皮的修复和再生;还可以明显减轻腹部疼痛、减少腹泻的次数,还可消除氨甲酰胆碱对平滑肌的作用,能阻滞结肠胆碱能收缩活动。

  • 标签: 病毒性腹泻 思密达 得舒特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泻儿童中病毒检验的结果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50例腹泻儿童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取粪便标本150份。对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等的检验采用胶体金法检验,比较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及肠道腺病毒感染腹泻儿童的基本资料有无差异,比较三种病毒的感染率,比较各年龄段病毒病原体的分布。结果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及肠道腺病毒感染腹泻儿童在年龄中位数、性别、居住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感染率达56.00%,肠道腺病毒感染率达25.33%,诺如病毒感染率达16.67%,混合感染达2.00%。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发生在患儿6~24个月,达患儿总人数的69.05%,肠道腺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发生在患儿23个月以内,达78.95%,诺如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发生在患儿23个月以内,达80.00%。结论腹泻儿童中病毒感染以轮状病毒最常见,其次是肠道腺病毒,且病毒感染类型与性别、年龄等无明显关联,而不同的年龄段与病毒病原体的分布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腹泻 儿童 病毒检验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地区不同人群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hievirusA16,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感染状况。方法2012年对北京9区进行整群随机抽样,采集血样,开展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中抗CoxA16和抗EV71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G,IgG)和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M,IgM)抗体。结果2140名被研究人群中,抗EV71IgG和IgM阳性率分别为27.0%和1.6%,抗CoxA16IgG和IgM的阳性率分别为48.5%和4.2%,抗EV71IgM与抗CoxA16IgM同时阳性阳性率为0.7%,抗EV71IgG与抗CoxA16IgG同时阳性阳性率为17.2%。各年龄组抗EV71IgM、IgG阳性率、抗CoxA16IgM、IgG阳性率、抗EV71IgM和抗CoxA16IgM同时阳性的阳性率、抗EV71IgG和抗CoxA16IgG同时阳性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1~岁组抗EV71IgM阳性率最高,5~岁组抗CoxA16IgM阳性率最高,10~岁组抗EV71IgG和20~岁组抗CoxA16IgG阳性率最高。女性抗CoxA16IgG阳性率高于男性。结论低龄组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人群,手足口病防控措施制定应考虑地域分布因素。

  • 标签: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感染 柯萨奇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