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以及教学改革的深化,医学院校所处的教育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课堂教学中遇到了更多的挑战,也迎来了教学机遇。因此,需要结合医学的特点以及时代背景,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找到学生的兴趣点,提高课堂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意识,改善教学质量。

  • 标签: 医学生 课堂积极性 学习兴趣
  • 简介:摘要:医学作为医疗工作进步与发展的有生力量,医学的水平决定了现代医学的临床工作的质量。但是由于部分医学存在职业素养缺失的问题,因此导致实际的临床工作当中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甚至导致医患纠纷等现象的出现,不利于医学的工作以及临床医疗质量的提升。本文通过对医学职业素养缺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对医学职业素养缺失的原因以及培育医学职业素养的措施作出探讨。

  • 标签: 医学职业素养 缺失 培育策略
  • 简介:摘要:现当今,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包含医德,而医德是缓解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以及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有效方法。医生的主要工作就是为患者提供有效且真诚的服务,像对待自己一般用心,此处的“用心”是指对患者所具备的关怀关心之心,亦即医患之间彼此交流的一种行为方式。而身为一个医者,倘若没有医德素养,那么他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医生。本文对高校医学医德养成教育的哲学思考进行探讨。

  • 标签: 医学生 实践教学环节 医德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叙事医学教育对临床专业医学共情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本年度医学作为研究观察对象,自2022年2月至2022年4月时间段中开展研究,分析比较叙事医学教育前后学生的共情能力评分。结果:叙事医学教育前后观点采择与换位思考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叙事医学教育后情感护理与共情能力总分均高于教育前(P<0.05)。结论:叙事医学教育用于临床专业医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有利于解决医患沟通难题。

  • 标签: 叙事医学教育 临床专业医学生 共情能力
  • 简介:摘要:合格的医生不仅是医疗政策制定者、健康服务提供者,还是健康教育宣传员。为了培养具有防治疾病能力的医师,我国的高等院校为临床医学专业设置了一门预防医学课程。新冠肺炎爆发后,医务工作者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对医疗工作的能力日益提高,培养具有精准公共卫生观念的医学专业学生,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第一防线”。所以,医学院校的学生在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能力方面都急需提高。

  • 标签: 流行病学 课程内容 公共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医学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子。方法调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我科室40例医生与检验科人员,采取问卷调查,对相关影响因素加以统计分析。结果影响生化质量检验的主要因素标本采集与处理不合理、试验方法科学性欠缺、设备或试剂检验不到位、检验人员综合素养不高。结论生化检验质量受到诸多因素影响,需不断健全检验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步骤,同时提升检验人员综合素养,增强检验与临床科交流互动,从而促使临床医学化检验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 标签: 临床医学 生化检验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医学课程繁多,学习压力大,如何提高医学的学习兴趣是专业教师的职责。《病理学》子宫颈疾病的学习方法,可通过与名人相关,与科研动态相关,以及提及就业信息等方法提高学生对该章节的学习兴趣。

  • 标签: 医学生 学习兴趣,病理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五年制口腔医学的第一学年中,通过早期开设口腔专业课、早期开设第二课堂、早期开展见习和实习以及志愿者活动等多种形式和方法,使学生能够在第一学年接触到专业知识和临床,能够培养口腔医学的专业兴趣和专业忠诚度,为培养具有胜任力的口腔人才奠定基础。具体实践中,合适的形式和内容以及时间节点安排上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 标签: 口腔医学 教学模式 早期接触临床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227-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职高专医学心理健康状态,以及相应的影响因素,为后期进行医学培养,以及开展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对2000名医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估。结果:经评估,有12.25%的学生存在轻度的心理问题,1.5%学生存在中度心理问题。阳性项目数比例较高的前三位分别为强迫24.15%,人际敏感15.47%,焦虑12.16%。不同性别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当前医学新生的心理状态整体呈现良好趋势,但依旧存在个别项目问题比例较高,性别是当前医学新生心理健康产生问题的一项影响因素。

  • 标签: 高职 高专 医学生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需求的增长,对于我国医学的职业素养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作为医学,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精湛的临床技能,更要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高尚的医德修养,才能有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和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本文主要从医学院校、医疗机构和社会环境这三个角度,探讨建立一体化的医学职业素养教育体系,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医学的职业素养。

  • 标签: 医学生 医学职业素养 培养途径
  • 简介:目的探索加强口腔医学的医患沟通能力教学培养模式。方法将两个年级的口腔医学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LBL)和“三阶段培养模式”(TSTM,在传统模式教学基础上开设医患沟通技巧实践课程)教学。在实习阶段结束后,带教老师使用SEGUE量表,对口腔实习医师临床接诊表现进行评价。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对SEGUE量表得分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经过医患沟通教育,医学医患沟通技能总成绩由原先的13.12±1.814(LBL组)提高至19.08±1.740(TSTM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开展医患沟通技巧实践课程,有助于提高口腔医学临床实践中的医患沟通能力,帮助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 标签: 医患沟通 口腔医学 教学模式
  • 简介:目前,医学院校的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存在滞后于现代医院信息化发展的现象。而实习期是提高医学综合能力的关键期,期间,充分利用医院信息化建设成果,重视对医学信息技术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是弥补医学院校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不足的有效途径。本文就现代化医院对医学信息技术基本能力的要求、实习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医学生 实习期 信息技术能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医学肌肉骨骼疼痛(MSP)的发生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我校大二中医系学生2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一般资料,应用中国肌肉骨骼疾患问卷收集MSP相关疾病及MSP判定。结果 MSP患病率为69.9%。30例(23.4%)为单部位疼痛,36例(28.1%)为2部位疼痛,36例(28.1%)为3部位疼痛,26例(20.3%)为4部位及以上疼痛。疼痛发生率较高的部位为颈部、腰部和肩部,疼痛发生率较低的部位为肘部、踝/足部。重度疼痛8例(6.3%)。19例(14.8%)疼痛持续时间≥24h。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更长的使用电子产品时间是MS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医学具有非常高的MSP患病率,长时间应用电子产品会显著增加MSP风险。

  • 标签: 医学生 移动智能 肌肉骨骼疼痛
  • 简介:摘要:医学人文素养是医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补充,医学人文教育是培养医学的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它具有医学、社会和科学的多重功能,但从目前的民办高校的医学人文素养培育情况来看,在课程、教学、教师等方面都存在一定不足,需要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来加强医学的人文素养培育,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 标签: 民办高校 医学生 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