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价跟腱外伤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成像(MRI)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跟腱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展开CT扫描,然后展开MRI检查,并将两组检查的结果与手术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MRI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不完全性跟腱撕裂诊断正确率为93.3%,完全性跟腱撕裂诊断正确率为100.0%,跟腱内局限撕裂诊断正确率为84.6%;CT检查中,患者诊断正确率则分别为83.3%、58.8%与61.5%,两组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跟腱外伤患者,通过应用MRI对其进行检查,可准确评估跟腱损伤的位置、程度以及性质等,诊断准确率高,可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跟腱外伤诊断 核磁共振成像(MRI) 应用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恢复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时间进行分组。予以对照组传统常规方法护理,予以研究组优质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物质功能和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日常生活等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均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恢复中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其护理效果良好,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术后恢复 重型颅脑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螺旋CT探查在颅脑外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进行螺旋CT探查,分析CT检查颅脑外伤的应用价值。结果经手术病理检测发现,80例颅脑外伤患者中,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32.50%),脑挫裂伤16例(20.00%),硬膜下血肿14例(17.50%),硬膜下积液9例(11.25%),硬膜外血肿7例(8.75%),颅骨骨折6例(7.50%),颅内血肿2例(2.50%)。与手术病理组织检测结果比较,螺旋CT探查颅脑损伤的符合率为100.00%;经分析发现,随着CT积分不断增加,患者预后越差。结论螺旋CT探查有助于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诊断,准确反映患者治疗及预后情况。

  • 标签: 螺旋CT探查 颅脑外伤 早期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观察心理护理在手外伤患者术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40例手外伤术前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20例中,护理有效率95%;对照组20例中,护理有效率75%。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模式运用于手外伤术前患者护理工作中,充分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疗效,可帮助患者治疗及恢复,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手外伤患者 术前 患者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穿支皮瓣修复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2月收治83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2例,分别予以胸腹带蒂皮瓣术、穿支皮瓣修复术,分析两种治疗方式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部功能以及外形恢复良好,总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不良反应2.38%(2/42)显著少于对照组17.07%(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予以穿支皮瓣修复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率,应有价值高。

  • 标签: 穿支皮瓣修复 手外伤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达到更好的研究老年人社区门诊输液意外伤害的干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社区医院收治的从2016年01月到2018年07月共82例门诊老年人输液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进行收集,其后随机性的将全部患者划分为人数均为41例的对比组及研究组这两个小组。其中对研究组中患者采用优化性的干预护理方法,对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性的干预护理方法。结果2.44%的远优于24.39%的对比组的研究组发生跌倒事件的概率,可以得出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的存在。结论护理人员在护理社区医院门诊中进行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时,可通过提升干预护理跌倒因素的方法,来极其富有成效的减少老年人社区门诊意外伤害的发生,这表明优化性的干预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非常巨大,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人 社区门诊输液意外伤害 干预和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锻炼对颅脑外伤术后并发癫痫患者心理压力和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l7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颅脑外伤术后并发癫痫的患者46名,平均分为对照组(n=23,不进行康复锻炼)和观察组(n=23,进行3次/周的康复锻炼)。在康复锻炼干预前后使用心理疲溃感量表(MBI)和焦虑量表-14(FS-14)评估两组心理压力和焦虑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心理压力和焦虑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感中的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与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适度持久的康复锻炼能够缓解颅脑外伤术后并发癫痫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其焦虑状况。

  • 标签: 康复锻炼 颅脑外伤 癫痫癫痫 心理压力 焦虑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研究将护理干预措施引入并应用于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伴急性脑水肿的护理服务工作当中所具有的效果。方法对我们医院2016年10月到2018年10月收治的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加以收集,其后随机性的将全部患者划分入人数均为48例的对比组及研究组这两个小组当中。其中给予研究组综合化护理干预方法,对比组常规化护理方法。结果实行综合化护理干预方法的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比对比组低,而护理满意度、治疗有效率又比对比组高,可以得出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将兼具安全性、全面性和安全性的护理干预方法引入并应用于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伴急性脑水肿患者的护理工作当中,在保障手术成功性和助力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方面的效果极佳。

  • 标签: 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 急性脑水肿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车祸所致脑外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56例车祸所致脑外伤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28例)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28例)实施常规护理,对比护理后认知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车祸所致脑外伤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车祸 脑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份—2018年1月份收治的2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给予舒适护理,对护理效果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临床给予舒适护理,2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全部康复出院。结论给予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舒适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外伤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唤醒护理对颅脑外伤昏迷患者脑电图改善情况及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7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甲状乳腺外科治疗的颅脑外伤昏迷患者4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8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脑外伤昏迷患者4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唤醒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脑电图改善情况及GCS评分。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脑电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昏迷患者实施唤醒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GCS评分,改善患者脑电图变化。

  • 标签: 颅脑外伤昏迷 唤醒服务 脑电图 GC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