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普通科室分离菌与ICU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对比性分析和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ICU住院患者和50例普通住院患者的各类病原体,对病原体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对比普通科室分离菌与ICU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共分离出405株病原菌,普通科室与ICU病原菌均以杆菌为主,但菌群数量分布差异显著(P<0.05);普通科室中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的敏感性(28.32%)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敏感率(53.26%)均较低;ICU中鲍曼不动杆菌敏感率仅6.18%,球菌属敏感率仅(34.19%),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加强对病原菌耐药性的检测,是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关键。

  • 标签: 普通科室 ICU 分离菌 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肺癌是第一大常见恶性肿瘤,肺癌干细胞的研究为肺癌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的契机。为更好了解肺癌干细胞以及研究靶向肺癌干细胞的肿瘤疗法,肺癌干细胞的分离鉴定显得尤为重要。无血清培养法已经是分离培养肿瘤干细胞的经典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肺癌干细胞的分离。本文综述了无血清培养基分离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应用。

  • 标签: 肺癌干细胞 无血清培养基 分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在临床检验中的临床效果和应用方法。方法搜集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在我进行血液检查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使用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对照组60使用常规的真空玻璃采血试管,对比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实验组的检验效果较为明显,准确率较高,实验组的CO2CP、UA、GLU三项指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进行血液的检查准确性较高,提供质量较好的血液样本,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 真空玻璃采血试管 检查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宫腔镜下分离宫腔粘连后两种抗粘连方法的疗效。方法85例宫腔镜下宫腔Ⅲ度及以上粘连分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contraceptivedevice,IUD)组(42例)和几丁糖组(43例),观察两组术后宫腔内粘连情况和月经以及再粘连改善情况。结果IUD组和几丁糖组术后再粘连率分别为41.4%和23.4%(P<0.05),月经改善率分别为74.1%和92.2%(P<0.01),再粘连改善率为33.5%和80%(P<0.01)。结论宫腔镜下Ⅲ度及以上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几丁糖能显著减少术后宫腔再粘连的发生,明显改善月经情况,再粘连程度轻,较之常规术后置节育器有明显的优势。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内节育器 几丁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锐性分离宫腔粘连的近期疗效。方法以2013年8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42例轻、中度宫腔粘连,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锐性分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均给予人工周期、抗感染及放置宫内节育器等常规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评估近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1~30min,平均手术时间(20.5±3.6)min;术中出血量15~50ml,平均出血量(30.4±6.8)ml;42例患者一次治疗后,38例治愈,4例改善,0例无效。再次给予4例改善患者宫腔镜下宫腔粘连锐性分离术进行治疗,治疗后均痊愈。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锐性分离术治疗宫腔粘连有着较好的近期疗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 锐性分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宫腔镜下应用微型剪刀分离复发宫腔粘连的临床作用和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复发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病情轻重程度实施分组治疗,均行宫腔镜下微型剪刀分离,并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接受相同治疗,复查后再次分离粘连。将两组疗效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术后3月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术后2月,轻度组明显超过对照组(P<0.05)。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随时间逐渐增加,各时间段轻度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中度组(P<0.05)。两组月经量均显著增加,经期均延长,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下应用微型剪刀分离复发宫腔粘连,可以产生明显的效果,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宫腔镜 微型剪刀 宫腔粘连 透明质酸钠凝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促分离运动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100例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运动方案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运动想象训练。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别利用简式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U)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治疗后8周按照Brunnstrom量表对患者上肢进行Brunnstrom分期评定,以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和上肢BrunnstromⅣ~Ⅺ期的例数来评价两组患者分离运动的恢复情况。结论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期促分离运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运动想象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和骨细胞的分离纯化比较。方法对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和骨细胞采用序列酶消化及EDTA整合法进行分析纯化,并进行染色,对活性进行检测。结果骨细胞有多个突触结构,形态比较丰满,呈现树枝状和星状,细胞之间都是通过突触相互连接的;成骨细胞呈现纤维细胞状形态和梭形细胞形态;经过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骨细胞表达量低,为浅棕色,成骨细胞表达量高,为深棕黄色;经过BGP免疫荧光染色,骨细胞表达高,成骨细胞表达低;经过ALP免疫组化染色,成骨细胞的ALP活性高于骨细胞,呈现棕黄色。经过ALP活性检测,骨细胞ALP活性低于成骨细胞,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序列酶消化及EDTA整合法可以获得纯度较高的成骨细胞和骨细胞。

  • 标签: 大鼠颅骨成骨细胞 骨细胞 分离纯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踝关节骨折脱位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的观察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月到12月收治的35例踝关节骨折脱位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n=15)给予整复石膏外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n=20)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踝关节骨折脱位 下胫腓联合分离 整复石膏外固定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法按摩配合可调式负压吸引在母婴分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产科100例足月分娩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爱婴医院规定实行早接触、早吸吮等母乳喂养正确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手法按摩同时配合使用可调式负压吸乳器模拟新生儿吸吮给与母亲乳房定时吸吮。结果手法按摩配合可调式负压吸奶器,在产妇产后避免奶胀及新生儿出生后3月纯母乳喂养率有明显提高,在母婴分离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将两组产妇母婴分离总有效率之间具有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手法按摩配合可调式负压吸引在母婴分离护理中,降低产妇乳房胀痛发生机率,并通过乳房按摩,帮助产妇乳房分泌乳汁,可帮助产妇实行母乳喂养,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荐价值。

  • 标签: 手法按摩 可调式负压吸引 产妇 纯母乳喂养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粘连分离联合泪道置管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21眼)复发性泪囊炎采用鼻内镜下粘连分离联合置管3个月,术后定期冲洗泪道,3个月后拔除泪管。结果随访6~12个月,治愈17例占81%,好转2例占9%,总有效率90%;无效2例占9%。结论鼻内镜下粘连分离联合泪道置管操作方法简单,疗效确切,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泪道置管 鼻内镜 复发性泪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3~2014.9在我科住院治疗的56例56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中急闭39例,慢闭17例)随机分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组(A组)和小梁切除组(B组);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患者术后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视野、房角情况。结果A组28例28眼术后视力均有提高,术后2例眼压药物控制(噻吗心安),其他病例眼压均明显降低(术前25.83±7.32mmHg,术后16.68±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增加(术前1.92±0.36mm,术后3.21±0.52mm);术后房角粘连范围明显减少。B组术后视力较前提高者3眼,余较术前均无明显提高,术后眼压均明显降低(术前24.28±2.17mmHg,术后14.77±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及房角粘连范围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术后6mon眼压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6例患者术后6mo视野检查,未发现视野进行性损害。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手段。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 房角粘连分离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6例56只患眼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行小切口手法切核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治疗,观察分析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1周、1个月、6个月患者的平均视力、眼压、前房深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手法切核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可以提高患者视力,降低眼压,增加前房深度,具有安全有效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白内障 闭角型青光眼 人工晶状体植入 小切口手法切核白内障摘除 房角分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60例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从治疗后眼压、中央前方深度、房角宽度上来看,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视力状况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此治疗方式可更好的改善患者临床治疗各项指标,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 标签: 白内障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 房角分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