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磁共振尿路成像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26例上尿路梗阻患者经MRU检测的结果。结果通过MRU影像显示对梗阻形态及位置的诊断准确率为84.6%,对先天性畸形检测准确率为100%,输尿管结石检测准确率为80%。结论MRU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准确性高,能清晰定位梗阻位置及形态,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磁共振尿路成像 上尿路梗阻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上尿路梗阻的患者56例,对磁共振(MRU)、多排螺旋CT(MDCT)、静脉尿路造影(IVU)以及B超的诊断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比较发现,利用MRU对尿路肿瘤性病变、结核、炎性病变、泌尿系统畸形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IVU、B超诊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MDCT和MRU对肿瘤性病变以及结核的诊断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U对于泌尿系统畸形以及炎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显著高于MDCT,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尿路成像对于上尿路梗阻性定位准确,对于上尿路梗阻的病变以及病变的形态可以清晰显示,对于上尿路梗阻诊断准确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磁共振尿路成像 上尿路梗阻性疾病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磁共振影像与CT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影像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2年内收治的的15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患儿,对患儿采用MRI与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结果相较于CT检查,MRI检查结果有较高的符合率,能够更加明确的检出基底节区出血,对比两组情况观察组均较优。结论MRI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检出率较高,而对颅内出血检查的敏感性较低,采用MRI和CT联合检查,可提高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影像诊断准确率。

  • 标签: MRI CT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定量磁共振动态增强(dynamiccontrast-enhancedMR,DCE-MR)在星形细胞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60名(其中男性32名,女性28名)怀疑颅内肿瘤的患者使用GESignaHDxT3.0T进行DCE-MR检查,对比剂使用钆双胺,剂量0.2ml/kg,注射流速3ml/s。所有患者的扫描原始图像均使用OK软件计算其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单位min-1)、速率常数(Kep,单位min-1)及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结果35名患者发现颅内有肿瘤,其中28名进行了手术并取病理活检,经病理确诊14例为星形细胞瘤,其中3例为Ⅰ级、4例为Ⅱ级,4例为Ⅲ级、3例为Ⅳ级,DCE-MR定量参数ktrans值、Kep值、Ve值在Ⅲ级与Ⅳ级的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均明显高于Ⅰ级与Ⅱ级的低级别星形细胞瘤(P<0.05);Ⅰ级与Ⅱ级,Ⅲ级与Ⅳ级星形细胞瘤之间Ktrans值、Ve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定量参数Ktrans值、Kep值Ve值可用于术前区分低级别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也可用于术后评估复发可能性,对于术前进行无创性评价肿瘤病理分级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 标签: 定量动态磁共振增强 星形细胞瘤 鉴别诊断 Ktr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糖抗原242(CA242)、糖抗原125(CA125)在胰腺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49例,均进行磁共振常规扫描T1WI与T2WI、MRCP、增强扫描,对比术中及病理结果,并与肿瘤标志物CA199、CA242、CA125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CA199、CA242、CA125的测量值于Ⅰ期、Ⅱ期明显高于正常值,Ⅲ期、Ⅳ期测量值显著高于Ⅰ期、Ⅱ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成像后,Ⅰ期8例、Ⅱ期24例、Ⅲ期13例、Ⅳ期4例,对Ⅱ期和Ⅲ期胰腺癌诊断准确率、灵敏性、特异性分别为93.1%与93.1%、91.5%与86.4%、91.9%与94.1%,磁共振术前分期与术中、病理诊断一致性高,准确率高达89.2%;磁共振成像结合血清CA199、CA242、CA125的检测,准确率达94.8%。结论磁共振成像对胰腺癌的术前分期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高,CA199、CA242、CA125水平可以有效判断术前分期,磁共振成像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242、糖类抗原125可明显提高胰腺癌术前分期诊断的准确率,具备推广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肿瘤标志物 胰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不同类型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在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只SD大鼠,对其进行自体血栓大脑中动脉栓塞,并在其脑内注入自体血,将其制备为脑栓塞合并出血实验模型。使用磁共振成像仪对其进行T2WI、DWI以及T2*WI等序列扫描。结果大鼠脑缺血MR成像的T2WI与T2*WI序列无明显异常表现,扩散加权成像表现为明显高信号,脑缺血区平均ADC值为(352.6±5.4)μm2/s。脑出血大鼠T2*WI序列表现为低信号环绕或混杂信号,DWI为高信号环绕,DWI与T2*WI诊断急性期脑血管病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为100%。结论DWI能够有效诊断脑缺血,T2*WI有助于脑出血的早期诊断,DWI与T2*WI对于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实验模型 脑血管病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放化疗患者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疗效预测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于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就诊于我院妇科治疗的40例宫颈癌放化疗患者,记录不同时间点患者的表观弥散系数值(ADC)和肿瘤最大径。结果经2~3周治疗后的ADC值(1.36±0.13)×10-3mm2/s与治疗结束后的ADC值(1.52±0.21)×10-3mm2/s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的ADC值(0.79±0.06)×10-3mm2/s,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肿瘤的最大径(0.77±0.32)cm明显小于治疗前肿瘤的最大径(4.93±0.72)cm,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放化疗的早期与最终治疗效果的评价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宫颈癌放化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肿瘤最大径 表观扩散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孤立性富血供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胸部CT检查发现且行肺部MRI扫描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良/恶性孤立性富血供肺结节磁共振与病理诊断结果,同时总结增强形态学特征。结果良性富血供孤立性肺结节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与病理学诊断符合率(93.33%),与恶性(95.8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良性富血供孤立性肺结节均明显强化,但其强化斜率较低,不均匀强化恶性富血供孤立性肺结节强化强烈,且均为均匀强化。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用于孤立性富血供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准确性较高,可在临床使用。

  • 标签: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孤立性富血供肺结节 良/恶性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在急性膝关节后外侧角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膝关节后侧角损伤患者30例,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分析患者的肌腱、韧带等形态、信号强度改变、走形以及其他征象。结果相较于手术诊断方法,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肌腱损伤的敏感度为88.2%、特异性为58.2%和准确性为70.6%;诊断急性膝关节后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敏感度为84.6%、特异性为61.5%和准确性为76.9%,两种方法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核磁共振成像在临床中诊断急性膝关节后外侧角损伤是一种理想的检查方法,临床意义重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核磁共振 膝关节 后外侧角损伤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以60例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对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采用磁共振成像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案的不同将所有受试患者分为两组,首先60例受试患者仅接受磁共振成像诊断,为试验组;之后60例受试患者在接受磁共振成像诊断后均接受膝关节镜诊断,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诊断方式的诊断效果以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诊断结束后,仅接受磁共振成像诊断的试验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率为98.33%,而采用磁共振成像诊断以及膝关节镜诊断的对照组患者的诊断率为100.0%,P>0.05,两组诊断方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价值。且在诊断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情况中,脱位指数在0.50%以上、0.25%以下以及0.25%<脱位指数≤0.50%的诊断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对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患者采用磁共振成像进行诊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在伽玛刀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术前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5T磁共振磁敏感序列,并与磁共振常规T1WI,T2WI序列相结合,进行伽玛刀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术前对照定位扫描。结果12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采用1.5T磁共振T2WI序列共检出病灶13个,SWI序列检出16个。对相同层面同时显示的13个病灶的面积进行测量。T2WI平均1.8cm2,SWI平均2.2cm2。结论磁敏感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敏感性高,用于伽玛刀治疗该病的术前定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对于制定伽玛刀治疗计划中确定靶区的范围,有重要参考意义。

  • 标签: 伽玛刀 磁共振 磁敏感 海绵状血管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磁共振对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影像诊断价值及与超声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80例剖宫产术孕妇为研究对象,拟诊断为前置胎盘,分别对其进行磁共振检查和超声检查,对比两组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MRI的诊断符合率为100%,显著高于超声检查的80%(P<0.05);MRI胎盘植入诊断准确率为90%,显著高于超声诊断的70%(P<0.05)。结论磁共振诊断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效果优于超声,可以将其作为胎盘植入的常规检查方式,以此来更好的完成术前评估。

  • 标签: 磁共振 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影像诊断价值 超声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成像在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采用MRI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比较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MRI在该类患者治疗评价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临床治疗效果判断中,4例无效,26有效、显效,MRI评价中6例无效,24例有效、显效,MRI诊断强制性脊柱炎的灵敏度为92.31%,特异度为100%。结论磁共振成像在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随访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有效显示骶髂关节病变转归,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骶髂关节 强直性脊柱炎 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6年12月接诊的肢体骨疼痛,已明确肢体骨疼痛但无法鉴别良恶性的患者60例,将其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多层螺旋CT组(MSCT)和核磁共振(MRI)组,分别3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查,对比分析结果。结果MSCT组隐匿性骨折患者25例,检出率83.33%,MRI组隐匿性骨折患者28例,检出率93.33%,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诊断细微及隐匿性骨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检出率较高,但在临床诊断中,仍然应联合MSCT和MRI检查,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 标签: 多层螺旋CT 核磁共振成像 细微及隐匿性骨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腺癌诊断中应用3.0T磁共振T2W1联合DWI及DCE的价值。方法以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给予3.0T磁共振T2W1联合DWI及DCE检查,观察其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经检查,确诊为前列腺癌52例,诊断准确率91.2%。结论前列腺癌应用3.0T磁共振T2W1联合DWI及DCE诊断时,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3.0T磁共振 T2W1 DWT DCE 前列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外耳道声频共振导入丹红注射液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我院2014年1月-12月确诊的80例(115耳)感音神经性耳鸣患者,部分经过临床传统治疗(除声频共振以外的其他传统治疗方法)后耳鸣无明显改善者,通过CZT-8F声频共振耳聋治疗机予外耳道导入丹红注射液治疗1~2个疗程,随访2个月到半年,对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外耳道声频共振导入丹红注射液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明显,治愈率为70.43%。结论经外耳道声频共振导入丹红注射液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具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治疗时参考选择。

  • 标签: 感音神经性耳鸣 声频共振耳聋治疗机 丹红注射液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成像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经导管化疗栓塞术后(TACE)的早期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3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在TACE术前、后分别5~12d内进行MR、PWI检查,比较分析术前、后负增强积分(NEI)及病灶达峰时间(TTP)、最大信号下降率(MSD)及信号增强比(SER)的各指标差异。结果TACE术后NEI明显增多,TTP明显缩短且SER降低相比术前(P<0.05),TACE术前、后MSD值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PWI能够敏感地观察到术前后的血流变化,用于评价TACE早期疗效。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原发性肝细胞癌 经导管化疗栓塞术 早期疗效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功能区胶质瘤切除采用术中磁共振导航与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手术的比较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确诊为功能区胶质瘤化的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导航组14例患者在手术中选择核磁共振导航辅助切除手术,常规组14例患者选择常规手术的方式进行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术后胶质瘤切除的效果。结果采用上述方法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9%(13/14);对照组在常规手术方式下切除功能区胶质瘤后,总有效率为57.1%(8/14)。对比两组的数据,导航组明显优于常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两组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情况的对比,在切除手术中采用核磁共振导航更有利于临床手术的进行,对患者的功能区神经伤害更小,患者出现术后后遗症较少,值得在切除手术中应用推广。

  • 标签: 功能区胶质瘤 磁共振导航 手术 比较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评估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放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进行放化疗的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放化疗前后进行磁共振功能成像,采用扩散加权成像技术(DWI),分别于治疗前及放疗剂量20Gy、40Gy时行常规磁共振(MRI)及DWI检查,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后DWI影像结果中形态及表观弥散系数(ADC)的差异性。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前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平均横断面积为(2.81±0.73)cm2,ADC值为(0.66±0.11)×10-3mm2/s,治疗后放疗剂量为20Gy时,平均横断面积(1.51±0.48)cm2,ADC值为(0.58±0.22)×10-3mm2/s,放疗剂量为40Gy时,平均横断面积(1.15±0.41)cm2,ADC值为(1.43±0.17)×10-3mm2/s,三次MRIDWI检查影像结果相互比较中,淋巴结横断面积及ADC值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DWI检查对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病灶形态变化较为敏感,并且可根据ADC值对患者病情进行定量评估,因此采用MRIDWI对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放化疗期间进行动态监测,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鼻咽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放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E1.5T核磁共振仪联合多种功能成像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GE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进行横断面T1WI、T2WI、脂肪抑制T2WI、矢状面脂肪抑制T2WI、T1WI动态增强扫描及MRS及DWI扫描序列,收集我院泌尿外科25例前列腺患者,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8岁,有前列腺增生病史20例;超声诊断前列腺癌3例,前列腺增生23例;CT诊断前列腺癌5例,前列腺增生20例;核磁共振诊断前列腺癌12例,前列腺增生13例。全部25例行手术切除或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13例为前例腺癌,其中3例侵犯膀胱、直肠前壁,4例波及精囊,盆腔淋巴结转移6例,肺转移2例,髂骨转移2例。结果本组25病例患者,全部25例行手术切除或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13例为前例腺癌,MRI报告为12例,MRI准确率约为92.3%。结论MRI平扫及动态增强联合多种功能成像是目前诊断前列腺癌的最佳诊断方法。

  • 标签: GE1.5T核磁共振仪 平扫及动态增强 联合多种功能成像 前列腺癌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