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急诊医学属于综合医学类学科,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无论是从急救观念方面亦或是从急救方法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关于心肺复苏的用药治疗近年来也出现了新的理论及观念,本文将着重对心肺复苏治疗中的常用药物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心肺复苏 给药途径 药物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抗帕金森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3-6月份1170张诊断为帕金森的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抗帕金森药物中复方左旋多巴类使用率最高,使用频次前三名的依次是复方左旋多巴类(80%)、DR激动剂(70.77%)、COMT抑制剂(19.23%)。结论我院抗帕金森用药以单联、二联为主,两者占86.15%,用药结构基本符合国家帕金森治疗指南中的用药原则。

  • 标签: 抗帕金森药 药物分析 处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18年900例住院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内容主要为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900例患者中,有289人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2.11%,其中预防用药占19.03%,治疗用药占76.82%,既预防又治疗用药占4.15%;一联用药占86.16%,二联用药占13.15%,三联及以上用药占0.69%;此外,病原菌送检率占79.49%。结论我院还应当不断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需要积极管理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以便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医院感染 横断面调查 住院患者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住院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口服齐拉西酮)和对照组(30例,口服氟哌啶醇),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氟哌啶醇治疗8周。采用精神分裂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齐拉西酮组显效率70.0%,有效率86.7%,氟哌啶醇组显效率63.3%,有效率80.0%,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齐拉西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氟哌啶醇组为26.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的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都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抗精神药物。因此,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 标签: 齐拉西酮 氟哌啶醇 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1月内收诊的7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精神康复技术,研究组采用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OSIE评分、SCL-90评分以及IPRO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方式康复指导后,研究组各项指标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在慢性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 慢性精神分裂症 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用于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选为研究对象,将其列入对照组,给予实施氯丙嗪治疗方法;将同期我院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选为研究对象,将其列入研究组,给予实施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阴性症状评分、抑郁评分、简明精神病理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用于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应用价值,值得实施推广。

  • 标签: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医院抗菌药物处方并进行点评。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本院500张抗菌药物处方单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医院抗菌药物处方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分析导致不良事件的原因。结果500张处方单中,出现不良事件的有60张12%,包括用量差错2.4%、重复用药3.6%、配伍不当3.2%、用药错误2.8%,导致不良事件的原因有管理不到位占33.3%、患者自行变更用药占30.0%、未标注脚注占36.7%。结论医院抗菌药物处方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高,但不良事件可能出现,要从院方和患者两处着手,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医院抗菌药物处方 处方点评 点评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17年-2018年我院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以2017年-2018年我院119份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19份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报告中性别、年龄分布情况与抗菌药物不良反应部位及表现情况、不同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布及不同给药途径不良反应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19例不良反应报告中,发生群体中以老年人比率最高,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男性,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对皮肤及其附件带来了损害,导致不良反应的药品以头孢菌素比率最大,给药途径上以静脉滴注给药方式的不良反应最多。结论针对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应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减少其不良反应。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特点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冠心病患者的内科药物治疗。方法选取2018年1月—9月这一时间段内在我社区接受诊断并接受治疗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展开临床研究。将患者分为各30人一组的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通过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通过社区进行内科药物指导治疗,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及恢复效果。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和常规组最终检测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社区冠心病内科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67%,且观察组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少,对药物的依从率高,还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公共医疗资源。结论在临床治疗冠心病患者的过程中,采用社区指导冠心病患者服用内科药物进行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在增强患者体质的同时也增强了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患者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社区 冠心病患者 内科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甾体抗炎药物致患者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进行解热镇痛治疗的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NSAIDs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的年龄及性别分布、类型分布、药品分布。结果50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131例,发生率为26.2%;不良反应发生年龄段以26~60岁人群最高,其次为≥61岁,≤10岁、11~25岁发生率较少;不良反应以消化系统反应(恶心、腹痛、轻微出血)发生率最高,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皮肤变态反应及皮疹、心律失常、肝肾功能损伤等发生率较低;药物分布中,对乙酰氨基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接着依次为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阿司匹林、布洛芬。结论NSAIDs在临床应用广泛,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应警惕26~60岁年龄段人群用药,尽量减少乙酰氨基酚的使用,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确保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 标签: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不良反应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临床药物治疗学》是一门新兴的,实践与应用型的综合学科。该学科涉及知识面较广,学生学习较为费力。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是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难题。笔者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教学经验,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

  • 标签: 临床药物治疗学 教学模式 改革 探索
  • 简介:摘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产科临床中常见的严重影响孕妇及胎儿生命的疾病,也是围生期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及病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近年来关于妊高征的治疗手段有很多报道,但应用于妊高征孕妇以及分娩胎儿作用确切的药物却鲜见报道。本文就目前应用于妊高征的中西医降压药物进行简单的综述。

  • 标签: 妊娠高血压 降压药物 中西医结合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对患者焦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60名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分号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人数共计30名,实施常规性护理方式结合药物治疗,观察组人数30名,实施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治疗情况。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及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通过实施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方式后,整体负面情绪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当前阶段来看,针对焦虑症患者来说,通过实施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情绪指标,未来可在精神科实施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方式。

  • 标签: 认知行为 药物治疗 焦虑症
  • 简介:摘要抗菌药物是常用的临床药物,规范的用药管理,是抗菌药物科学管理建设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社区医院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的意义,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从优化监督管理环境、建立完规范化管理制度、推进抗菌药物分类管理、强化医护人员教育培训等方面,具体阐述了新时期社区医院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的策略。

  • 标签: 社区医院 抗菌药物 管理 策略
  • 简介:摘要生物碱数目多、结构复杂,其基本母核多种多样。根据其母核结构大致可分为苯烃胺类、托烷类、喹啉类、异喹啉类、吲哚类、黄嘌呤类六大类。这些药物许多是常用药物,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鉴别,其中可能包含特殊杂质。本文对自己工作中用到的生物碱类药物的鉴别方法进行总结,与大家分享学习。

  • 标签: 生物碱类药物 鉴别 特殊杂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肿瘤患者在应用抗肿瘤药物后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以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26例肿瘤患者为对象。观察患者在使用抗肿瘤药物之后的临床不良反应,统计不良反应类型,归纳不良反应的年龄层次。结果针对患者使用不同类型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调节激素平衡类药物组的发生比例最高达96.15%,其次为细胞毒性类药物组85.71%,最后为调节生物反应类药物组69.23%。组间比较结果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使用抗肿瘤药物的不同年龄分组来看,壮年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76.92%,青年组其次为85.71%,中老年组的发生率最高达92.4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肿瘤患者选择抗肿瘤药物,需要重点关注青年和中老年患者群体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在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更换药物,将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控制在合理范围。

  • 标签: 肿瘤患者 抗肿瘤药物 不良反应 发生率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正念干预技术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护理领域,精神科护理也使用普遍,主要应用在惊恐障碍、强迫性障碍、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疾病护理中,通过帮助患者关注当下,用开放、非评判的眼光看问题,提高患者自我觉察、情绪管理能力等来服务于患者。本文通过对正念在精神科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希望进一步推动其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 标签: 正念 干预 精神科护理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2016年外科收治需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应用抗菌药物,另选取2017年外科收治的需实施手术治疗的400例患者为观察组,于围术期规范化应用抗菌药物,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以及手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高于对照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抗生素费用以及抗生素应用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并加强监测管理,可提高用药合理率,降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围术期 抗菌药物 手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昆山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住院的首次口服阿片类药物的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017年12月—2018年5月入院患者20例为对照组,2018年6月—12月入院患者20例为观察组,对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观察组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就两组病人的便秘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半年便秘发生率为30.0%,对照组半年便秘发生率为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发生率有积极的的作用。

  • 标签: 阿片类药物 相关性便秘 早期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药房处方调剂中实施药师干预抗菌药物的实际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医院药房开具的1600张处方中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分析,2017年2月—7月未实施药师干预抗菌药物的800张处方为对照组,2017年8月—2018年1月已实施药师干预抗菌药物的800张处方为观察组。统计分析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药物使用时间过长、药物选择不当、药物联合不当、药物用法剂量缺乏合理性及无指证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药房处方调剂中采取药师干预抗菌药物措施,可整体提升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和用药质量,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流程起着规范作用,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药房 处方调剂 药师干预 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