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住院药房的药品质量管理与用药安全。方法:此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比实施药品安全管理制度前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药品安全管理制度后不良事件(32例)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实施前(131例),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实施药品安全管理制度对提高药品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住院药房 药品质量管理 用药安全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加强用药安全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纳入常规管理时期(2022.7-2022.12)345953份静脉药物处方;观察组:纳入加强用药安全管理时期(2023.7-2023.12)357568份静脉药物处方,对照组间差异。结果:观察组药物配置差错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药品的安全性管理,可以规避药品差错,保证病人的用药安全性,提高其用药满意度,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加强用药安全管理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用药安全管理在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重症监护室于2023年1月实施新的用药安全管理方法,比较实施前后一年期间内管理效果,即2022年1月~12月与2023年1月~12月,随机选择114例患者,样本共计228例,分析给药不良事件统计学差异。结果:实施前发生概率高于实施后(P<0.05)。结论:实施新的用药安全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标准化程度与管理质量,能够有效控制给药不良事件,提高重症监护室用药安全水平。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用药安全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西药合理用药安全性及相应的应对措施。首先,分析了合理用药对患者健康的重要性,强调了不合理用药可能引发的安全风险。其次,通过研究合理用药的概念和特点,提出了加强医患沟通、促进医学教育和建立完善的用药监测系统等应对措施。最后,总结了提高患者用药安全的关键措施,强调了医疗机构和患者共同努力的必要性。

  • 标签: 西药 合理用药 安全性 医患沟通 用药监测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药剂科中的高危药品进行管理,以保证其使用安全。方法:选择了在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期间,我院住院患者使用药品的200例病例,对高危药物进行管理,并对在管理前后,用药不合理性和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等进行总结和对比。结果:与管理之前相比,高危药品不合理使用和不良反应以及错误使用的药物的发生率都有所降低,管理前后数据存在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药剂科高危药品的管理,能使药物不良反应、错误用药和不合理用药等事件减少,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

  • 标签: 药剂科 高危药品管理 用药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西药临床合理用药安全问题与相关管理措施。方法: 本研究以本院2021-2022年3月份接受西药治疗病人40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将病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用药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西药用药管理。将两组病人的不合理药物发生情况以及用药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9例(4.50%)用药间隔时间不合理、6例(3.00%)给药方式不合理、5例(2.50%)用药次数不合理 、用药剂量不合理4例(2.00%)、药物搭配不合理1例(0.50%),药物选择不合理1例(0.50%),对照组分别为20例(10.00%)、16例(8.00%)、14例(7.00%)、13例(6.50%)、11例(5.50%)、10例(5.00%),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ADR占5.50%,与对照组 15.50%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药时间间隔不合理是西药使用中存在着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在临床上强化对西药的合理用药管理,以提高药物的安全性。

  • 标签: 西药 安全管理 药剂科 应对措施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希望。”妇幼保健院作为儿童健康的重要守护者,肩负着儿科患者安全用药的重任。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妇幼保健院在儿科患者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分析当前存在的挑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加强用药指导、完善药品管理体系、提升医护人员专业素养等多方面的措施,我们期望为儿科患者营造一个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环境。

  • 标签: 妇幼保健院 儿科患者 安全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制剂的安全用药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探讨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21.11-2023.07期间在我院诊治的86例使用中药制剂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探讨中药制剂常见的不良反应,并探讨药房管理方法。结果:中药制剂出现不良反应占比最高的部位是皮肤,之后是消化系统,再次是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占比最低。结论:使用中药制剂进行治疗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最多的部位是皮肤,临床表现为瘙痒、皮疹、红疹等,临床需通过药房管理措施提升中药制剂的使用安全性。

  • 标签: 中药制剂 安全用药 应对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的护理安全风险因素,并评估风险干预方案的应用价值,以期推动风险干预方案的广泛实施。方法: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人员划分为实施前组和实施后组,前者接受常规管理方案,后者则采用风险干预方案进行管理。结果:相较于实施前组,实施后组的护理安全风险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同时,实施后组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能力得分方面也展现出明显优势(P<0.05)。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的护理安全风险因素涵盖了配置风险、排药风险、药品标签风险等多个方面。风险干预方案的实施,能够有效减少护理安全风险的发生,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护理安全风险因素 风险干预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增加+规范化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两年间的82例心内科患者为观察对象,采取简单分样法对这82例心内科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共44例患者,对照组共38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护理,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研究,例如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护理满意程度等。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在介入护理前,舒张压和收缩压情况差异较小,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在介入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且下降程度更加明显,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在介入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和护理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具体保险为观察组患者更加具有活力、身体活动能力趋佳、精神面貌趋好等,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心内科患者血压控制方面,增加+规范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比一般护理模式的效果更加显著,因此,增加+规范化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症状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合理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还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加以临床使用和推广。

  • 标签: 增加+规范化护理干预 心血管内科 老年 冠心病 血压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调剂质量对用药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20年3月-2021年12月未实施中药调剂质量管理期间接收486例接受中药患者作为本次对比对象,归为对照组,将我院在2022年1月-2023年10月实施中药调剂质量管理期间接收497例接受中药治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归为实验组,以治疗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价中药调剂质量管理的具体价值性。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用药频次、用药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调剂质量对用药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显著。因此,在进行中药用药质量改善中还需将中药调剂质量管理高效运用其中,促使用药质量性不断提升。

  • 标签: 中药调剂质量 疗效 用药情况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精神科药物治疗在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精神科药物具有副作用严重和药代动力学变异性大的特点,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药物监测和剂量调整成为安全用药的关键环节。药物浓度监测作为一种个体化精准医疗策略,可以帮助医生实现更加精准的药物治疗,提高患者的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本文主要分析药物浓度监测在指导精神科安全用药的临床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内科的临床药物选择主要是专门针对心血管问题的病人进行的医治,它在患者恢复和心理稳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尽管如此,在实际的临床操作中,经常碰到诸如药物的不良效应、药物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剂量的选择等普遍出现的问题,这些都可能影响治疗的有效性并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本文目的在于探讨和分析心内科临床治疗中遇到的常见药物问题及其合理的用药方案,旨在进一步提升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 标签: 心内科临床 用药问题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提升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对用药安全性的日益关注,对药品调配的准确性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背景显示,传统的药品调配方式存在诸多不足,如人为错误、流程繁琐等,影响了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提高药品调配准确性、优化流程、强化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作用,以期为医疗机构提升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 标签: 药物调配中心 医疗质量 患者安全
  • 简介:摘要: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简称PIVAS)合理用药审核工作模式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静脉用药的种类和复杂性不断增加,这使得对药物的精确配制和安全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IVAS通过集中调配和专业审核,可以有效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降低医疗错误,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然而,PIVAS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需要对药师进行高级别的培训,以及需要建立完善的药物信息管理系统等。因此,医疗机构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和优化PIVAS的工作流程,以实现最大的效益。

  • 标签: 静脉用药 集中调配中心 合理用药 审核工作 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