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感染的诊断分型与分期治疗的有效性。方法2002年10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11例ACL重建术后感染患者,男8例,女3例;平均年龄为28.8岁(18-45岁)。感染确诊时间为术后1-64周,平均7.7周。结合国内外文献,我们根据全身症状、局部是否有红肿渗出及是否累及关节腔等特点将感染分为3型:Ⅰ型,急性感染性滑膜炎型(5例);Ⅱ型,关节外型(3例);Ⅲ型,感染性关节炎型13例,其中关节穿刺培养阳性者为ⅢA型(2例),阴性者为ⅢB型(1例)]。根据分型和病程不同,早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行早期清创和关节内置管冲洗,病程长并有窦道形成者采用开放手术清创,取出移植肌腱和内固定物。结果11例患者术后获2.5-8.0年(平均5.2年)随访。11例患者感染均获痊愈,但3例(Ⅰ型1例,ⅢA型2例)遗留关节伸直受限。11例患者末次随访时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76-93分,平均82分。KT-1000检查评估20。前向松弛度对比健侧〈2mm者2例,对比健侧为3mm者6例,〉3mm者3例。结论对于ACL莺建术后感染,根据临床表现应早期进行诊断分型,根据我们的诊断分型实施分期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感染 关节炎 感染性 诊断 治疗
  • 简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目前仍是胰头癌、总胆管下段癌、壶腹部及部分十二指肠恶性肿瘤首选的手术方法,但其各种手术相关并发症高达28%~38%[1-2]。胰瘘是PD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出现可引起局部感染、出血而危及生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瘘 预防
  • 简介:全麻术后呼吸道管理、协助患者有效排痰是重要环节,而气管部分切除术的患者,手术部位直接为气管,加之气管插管和药物的刺激,气管断端的渗出、充血、水肿、疼痛及术后颈前屈30°的特定体位,给护理人员术后协助体位排痰提出了新的课题:怎样既能使接受气管手术患者咳嗽咳痰有效,

  • 标签: 气管部分切除术
  • 简介:在胸外科常规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目的是排除胸腔内的积液、积气,恢复胸腔内负压,使肺复张,同时预防和治疗胸腔内感染。胸腔引流管的留置会引起各种并发症,如皮下气肿、疼痛、行动不便、胸腔内感染等,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而且随着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延长更加剧上述不适与危险。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影响引流管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旨在减少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管 留置引流管 护理干预 引流术后 胸腔内负压 胸腔引流管
  • 简介:目的观察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应用坦索罗辛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接受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2组患者术后均常规留置双J管,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加用坦索罗辛0.4mg,1次/d,共4周。4周后复查泌尿系平片,比较2组患者术后结石清除率、腰腹痛和下尿路症状发生率。结果2组术后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1.67%和95%(P=0.023),腰腹痛发生率分别为45%和20%(P=0.003),下尿路症状发生率分别为23.33%和8.33%(P=0.024)。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应用坦索罗辛能明显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术后腰腹痛和下尿路症状的发生率。

  • 标签: 输尿管镜 气压弹道碎石 坦索罗辛
  • 简介:<正>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nehrolithotomy,PCNL)手术后并发出血是PCNL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1,2],而并发副肾动脉(accessoryrenalarter-y,ARA)出血并需要手术或介入方法处理的情况则相对罕见,难以明确诊断,我们通过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诊断1例PCNL术后副肾动脉反复出血的患者,并通过两次介入栓塞进行止血才成功,现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56岁,因"左肾结石PCNL术后20天、血尿伴排尿困难5天"入院。患者20天前在当地医院行左侧PCNL,5天前突然出现血尿,伴大量血块、排尿困难。在当地行膀胱冲洗及膀胱血块

  • 标签: 肾动脉造影术 经皮肾镜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动脉出血 排尿困难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报告1例严重开放性骨盆骨折的成功处理体会。方法开放性骨箍骨折合并股动脉破裂,直肠损伤、前尿道碾挫伤,后期出现严重感染,需敞开创口,加强健侧置管冲洗,加强骶前部引流,加强换药。结果骨盆开放性骨折,右髋离断创面,经敞开引流,半月植皮存活良好,创面愈合良好。结论骨盆开放性骨折,截肢创面,需充分敞开创口,健侧置管冲洗,加强骶前部引流,加强换药,腹前有活力组织右移,并左侧相对健康组织VSD引流、植皮手术后,换取创口愈合。

  • 标签: 骨盆骨折 感染
  • 简介: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extraperitonealprosthesis,TEP)、经腹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preperitonealprosthesis,TAPP)、腹腔内网片植入术(intraperitonealonlaymesh,IPOM)在临床应用已近二十年。但腹腔镜疝修补术后腹腔粘连方面的研究多限于动物实验,临床研究甚少。我院自开展腹腔镜疝修补术后,3例患者再次行腹腔镜探查,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腹腔镜疝修补术 术后腹腔粘连 腹腔镜探查 MESH 临床应用 动物实验
  • 简介:目的探讨MSCTA及CT灌注成像(CTPI)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接受TAC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于术后行MSCTA及CTPI,分析MSCTA对TACE术后肿瘤血管及CTPI对术后肿瘤局部活性的显示情况。结果36例患者腹腔动脉MSCTA均能清楚显示活性病灶肿瘤供血动脉,与D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动脉灌注(HAP)、门静脉灌注(PVP)和肝动脉指数(HPI)在非瘤肝组织的和TACE术后肿瘤局部活性灶或复发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MSCTA能很好地显示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肿瘤新生血管情况,CTPI能准确反映肝癌TACE术后肿瘤局部活性,两者相结合对显示肿瘤残存及复发、指导后续治疗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灌注成像 化学栓塞 治疗性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的原因及介入栓塞治疗的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1287例,术后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血尿患者8例,外院PCNL术后出血转院5例。均为男性。年龄27—79岁,平均45.1岁。13例患者均行介入治疗。对介入治疗时机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13例患者中,肾动脉假性动脉瘤3例,肾动静脉瘘2例,肾动脉假性动脉瘤合并肾动静脉瘘者8例。13例患者栓塞15min后,复查肾动脉造影显示病变均完全栓塞。术后3d肉眼血尿均消失。13例患者栓塞前后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4.60个月,平均29个月,患者血肌酐、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均正常,无再发出血,1例患者49个月后右肾结石复发。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术中肾血管损伤致假性动脉瘤和(或)动静脉瘘。保守治疗无效者,及时行介入栓塞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出血 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相连多节段颈椎减压术后颈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方法:研究对象为颈椎行多节段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后路植骨融合、颈椎后路椎板切除、植骨融合及椎板成形术的手术患者。而没有定期随访、脊髓损伤造成术前及术后无法查体对比、手术范围不在颈5水平的患者都被剔除研究组。观察颈5神经根麻痹是否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翻修、术前身体状况、糖尿病、吸烟、

  • 标签: 多节段颈椎 减压术后 神经根 发生率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 麻痹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病程、疗效及安全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MEDLINE、EMbase、CBM、CNKI和WanFangData,纳入所有比较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短疗程(≤6个月)与长疗程(〉6个月)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观察性研究,由两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其中3个为RCT(共计7475例患者),5个为队列研究(共计12744例患者)。对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长疗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组的死亡或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率较短疗程组低[OR=0.74,95%CI(0.56,0.98),P〈0.0001];短疗程组出现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较长疗程组低,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9,95%CI(0.99,1.69),P=0.06]。对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长疗程组的死亡或心梗发生率较短疗程组低[OR=0.7,95%CI(0.45,1.08),P=0.11],应用Meta回归探讨队列研究间的异质性,结果提示研究年限、随访时间对异质性有贡献(Z=3.61,P=0.000);而且长疗程组的晚期支架内血栓也较短疗程组发生率低[OR=0.40,95%CI(0.15,1.07),P=0.07]。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长疗程(〉6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能降低患者死亡或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而不会明显增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同时,长疗程组还有降低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的趋势。但更长疗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2月)则未见明显优势。

  • 标签: 经皮冠脉介入术 抗血小板治疗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队列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010年本院收治的30例具有足月剖宫产史的手术病例,其中89.9%患者在月经期间腹壁肿物有周期性疼痛,就诊年龄(33.3±4.8)岁,就诊时距剖宫产(70.2±44.7)月。30例病例分为A实验组17例和B对照组13例,A实验组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病灶切除术,术后未应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药物;B对照组口服孕三烯酮2.5mg,每周2次,6个月,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后2年内每年随访2次,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前诊断均与术后病理检查相符,术后无复发,术后切口均为Ⅰ期愈合,7d正常拆线出院。对照组7例发生闭经,1例存在肝功能损伤,实验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术前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术中认真操作是关键,同时提倡该种疾病以预防为主。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AIEMS)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39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39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药物进行治疗,观察记录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均痊愈,治愈率100%,对照组18例患者中治愈10例,治愈率55.56%,二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二组患者切口肿块、切口痛、经期肿块增大、经后期缩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1例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对照组部分患者症状好转或消失,二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组无1例复发,对照组6例复发,二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是一种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方法,降低剖宫产率,规范剖宫产手术,术中保护腹壁切口是预防的关键。

  • 标签: 手术后并发症 剖宫产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小肠移植术后血清及移植肠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动态变化与病理组织变化,来探讨HMGB1在小肠移植术后变化意义及原因。方法选用近交系SD大鼠与近交系Wistar/A大鼠,建立异位小肠移植动物模型,随机分组。A组:对照组(SD)大鼠36只,仅行开关腹及左肾切除术;B组:同基因移植对照组(供、受体均为SD大鼠)36只;C组:异基因移植组(供体为SD大鼠,受体为Wistar/A)36只。术后2h、12h、1d、3d、5d、7d处死6只大鼠,采血分离血清,同时获取移植肠。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的HMGB1及IL-2水平,Westernblot法及RT-PCR法测定移植肠中HMGB1及IL-2的表达水平;同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移植肠的病理变化。结果小肠移植术后能致大鼠血清及肠组织中的HMGB1表达升高。在血清中,B组HMGB1在手术后出现了1次高峰,12h达高峰,而后至术后第3天时下降至正常;C组HMGB1于手术后出现2次高峰,分别于术后12h及术后第5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肠组织中,B组手术后移植物内HMGB1水平略有升高,但与A组相比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C组,术后5d,移植物内HMGB1水平明显升高,与A、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肠移植术后血清HMGB1水平与移植损伤有密切关系,小肠移植术后检测血清中HMGB1水平可能成为一个对预测小肠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及评估急性排斥反应程度的一个潜在、有用的指标。

  • 标签: 大鼠 器官移植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移植物排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与股骨头血运恢复之间关系。方法:使用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77例,男43例,女34例。年龄21~80岁,平均(60.0±14.1)岁,无移位骨折(GardenⅠ型、Ⅱ型)6例;移位骨折(Garden111型、Ⅳ型)71例,随访时间:1—12个月。观察内容包括术前骨折移位程度,MRI损伤程度,术后定期恢复情况以及股骨头坏死患者与骨折分型的关系。

  • 标签: 股骨颈骨折术后 临床研究 骨折愈合 血运 空心钉内固定 股骨头坏死
  • 简介:患者女,22岁,因"永存动脉干矫治术后5年复查"入院。查体:心率68次/分,血压99mmHg/65mmHg,胸骨左缘2、3、4肋间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升主动脉前外侧壁探及约0.5cm破口,其外侧形成假性动脉瘤约5.8cm×3.5cm,内见中等回声包绕无回声区,假性动脉瘤外包膜完整,瘤内可见少许血流信号与升主动脉交通(图1)。主动脉CTA:升主动脉左侧壁可见假性动脉瘤形成,约7.6cm×5.4cm,内见附壁血栓形成(图)。

  • 标签: 动脉瘤 假性 栓塞 治疗性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日连续169例60岁以上择期全身麻醉行上腹部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胸部X线检查、麻醉时间、留置鼻胃管及下床活动时间等。分析这些因素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关系。结果77例(45.6%)发生术后并发症。最常见的是肺炎(26.0%),其次是肺不张(23.4%)或气管支气管炎(22.1%)、支气管痉挛(19.5%)等。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后留置鼻胃管、术前有呼吸道症状、麻醉时间长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密切相关。结论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易发生肺部并发症,术前进行干预及围手术期合理的护理可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 标签: 手术后医护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副作用 肺疾病 老年人